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走进树林深处游记作文(游记森林作文)

走进树林深处游记作文(游记森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4 04:37:46
走进树林深处游记作文(游记森林作文)

走进树林深处游记作文【一】

欣赏着这些桑树,脚触摸着路边的野草,我想,这的确是树海,挺立着的桑树是树海的波浪,树下的野草野花是树海的浪花。多少种花呀,我是一个爱花的人,月季、牡丹、蔷薇、指甲花。然而到了这片林子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各色小蝴蝶停在野花的头上,落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休闲,让我心里感到一阵阵的亲切与舒服。

清晨,我走进桑树林。椭圆形的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不时有婶婶、姑姑穿行其间,是那么自然的把一片片桑叶投进背篓中,我耳边仿佛听到了蚕吃桑叶发出的沙沙声,有多少地方都离不开这桑叶呀,北京、上海、美国、日本……想着那些正忙碌工作着的纺丝车间,想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绫罗绸缎,想着那些绿花花的美元钞票,我觉得我家乡的桑树林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宝贵的财富融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与舒服。

到了冬季,我家乡的人们会对桑树进行修枝,那成捆的桑树条,在灶膛冒着红红的火苗,释放着最后的能量,让严冬中的人们,心里腾起一股股灼人的热浪。

清晨,我走进桑树林。我眼中仿佛又出现了两年前的`情景,父母们在这些地方种庄稼,由于坡陡,地上连一挑粪都放不稳;又由于缺乏水源,只要连续出了三五天太阳,地里的庄稼就发黄变恹,看着父母焦急的表情,我心里自然也不好受。自从政府发出退耕还林的号令后,爸爸妈妈和村里的人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这些地里栽上了桑树,像母亲侍候婴儿一样侍弄着这些桑树。现在,桑树长大了,家里的燃料解决了,他们不再去让森林变荒地;他们家里富裕了,养蚕的收入,政府的补贴,让他们也过起了现代化的生活;他们绿化意识更高了,与自觉不自觉间都会种上一些小树;他们精神生活丰富了,空下来的时间,看看电视,读读报纸,学着上上网,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

看到人与土地的关系日益密切,看到桑树在人们致富路上的推动作用,看到桑树在人民与政府之间搭起的理解平台,怎能不叫我对这片桑树林感到亲切与舒服呢?在我看来,家乡的桑树林的确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以后,我还会在每天清晨,走进家乡的桑树林!

走进树林深处游记作文【二】

我已在这棵树下徘徊了千遍。

第一次遇见,我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跟着父母在这个小城市扎根――一如很多和我一般年纪的人。那时的记忆远远的有些模糊,但我清楚地记得我抱着的那棵树,我环抱着它,一如抱着我最好的朋友――你们是多么的相似啊,细细的身躯,还有那绿得发亮的叶子,像极了她发梢上翩翩的蝴蝶。我总爱拽她的小辫儿,因为我喜欢她呀。可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她呢,我就离开了。那么,小树,你就是我的.好朋友。

这就是年少的记忆,甜甜地在味蕾绽放一朵一朵的花。

这样的记忆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绿得发亮的叶子在我的童年里影影绰绰地摇曳,陪伴我迎来我的13岁。

13岁的记忆,是酸酸涩涩的。我在那个年纪,和许许多多的青春生命一起描摹着青春的华美篇章。我多了一份莫名的惆帐,心中总会卷起一滴一滴的感伤。当这时的我再扬起脸看窗外隐约的深绿,本该晴朗的天空却被薄薄的雾霭覆盖――你变了,变成了深深的渗出黑色汁液的叶片――难道你的骨子里也流淌着寂寞的液吗?我努力地睁大眼睛想要想起几年前的一簇新绿,可我做不到,我的眼眶酸胀地汩汩流出温热的汁液――你也变了啊,变成了狂躁的深色,让我觅不到一丝清新。我无病呻吟地落寞了很多天,写了很多弥漫着病态的文字,假惺惺地哭泣,无端地做了很多病恹恹的事――我始终操持着一颗非主流的心,从我单薄的青春中打马而过。

或许是执意要尝尝忧伤的味道吧,我的13岁铭刻着无理的躁动和多愁善感,骨髓里弥漫寂寞的黑色,一如那些在风中张扬深绿的叶子。

然后,时光就顺理成章地吐出我的15岁,还轻轻地在空气中冒了一个泡。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凶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我已不再有对着一棵树大谱惆怅的小心思,而是开始斟酌着我来这世间一遭的意义。再从厚厚的题海中拔出心来,我总会眯起眼看看窗外那棵已长得与窗口齐平的树,那棵承载着我成长轨迹的树。再面对秋风的季节,我不再吟唱着“自古逢秋悲寂寥”,而是思索着生命的推陈出新――更迭的不仅是叶子,也是我的理性蜕变。

张望窗外瑟瑟落下的黄叶,思绪延伸得很长很长。

落叶深处,我在成长。

走进树林深处游记作文【三】

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今天你文明了吗?—题记

一声招呼,一张笑脸,一个动作都洋溢着文明的浪潮。文明如歌,歌不尽,唱不完,词意非凡,韵味无穷。文明似水,纯净而又鲜明。文明像个羞涩的小姑娘,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在社会上立足;他需要世人的百般呵护,才能枝繁叶茂。文明无处不在!你了解文明吗?你学会文明了吗?

文学家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文明是道德与智慧融合而成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一个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它照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气质,它照出了一个中国人的品格,它照出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乐声,然而如今“蛙声”正渐渐的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远去—道路两旁的大树无辜的折了腰,路灯失去了往常的尊严,奄奄一息的等待神的到来,宣传灯箱也“气”得面目全非。公交车上“让座’的经典动作,如今却销声匿迹了。人们苦心孤诣锁闭的不文明现象,去挣脱了文明的牢锁,冲到现实生活中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中国著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盛名,千百年来,文明依旧被世人传承者。我们中国人更要接住文明的接力棒并将其传承,发扬光大!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就会在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显现出他品格的出众与气度的不凡,所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再高的学问和本领,也很难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道德是现实社会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规范,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评价的标准。

道德是爱心,是天地无情,人有情的关怀,是搀扶老弱病残过马路,是辅助贫困家庭正常生活,是帮助饥饿的人一些温饱,是抚慰心灵受伤的孩子,给予他们温暖!

道德是一种孝,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的体现。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所谓孝,是父母劳累一天为他们送上热茶,揉揉肩,洗洗脚,所谓孝是尊敬长辈,给予他们精神的慰籍!孝悌之情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该懂得的道理,只有具备了孝心,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种谦让,是为黄发垂髫的人让座,是不与别人斤斤计较,宽容待人,是和谐共处的地基,是美好生活的前夕。

道德是奉献,是努力学习,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国家有难时,手挽手,肩并肩的信念,是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是不辞辛苦,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道德是一双稚嫩的手,推开心灵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蓝天;道德是蓝天,孕育着一颗颗纯洁的心灵。文明孕育道德,道德诠释文明。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只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信守文明,传承文明,绽放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