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小学二年级作文大全20篇百度文库)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小学二年级作文大全20篇百度文库)

更新时间:2024-06-14 18:48:57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小学二年级作文大全20篇百度文库)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一】

六十年代,城市居民都用煤球炉子,煤球是按照人口计划供一应的,因为计划有限,计划多的人家就晚上封炉子,而计划不够用的人家就只有每天早上起来生炉子,这样可以节约些煤球。而生炉子却需要木柴做底火来燃一烧,于是木柴成了每家必须的生活用品,而城市哪里有柴禾捡呢?只有到木柴供一应市场去购买。

那时候,我们把它叫木头疙瘩子,买木头疙瘩子也是限量供一应的,而且也需要排队,为了保证家中炊烟冒起,我和姐姐一个月总要起一次早,凌晨就去跃龙桥下的木材市场排队,和买菜时候一样,把篮子排在那里,等到早上7点多钟就开始卖了,当市场的门一打开,人们就相互挤在一起,有一些晚来的人看见如此长的队伍,觉得排到自己的时候肯定买不到,于是不甘心,伺机插队,于是就会引来一场争吵,最后排在后面的人群起而攻之,插队的也就无趣地从队伍里被拉下来,但想想家中等着木头疙瘩生炉子,于是就没有理由地破口大骂,然后又在众人哄然中悻悻而去。终于排到我了,每人四角钱的木头疙瘩子,我和姐姐两人排队就能买八角钱,这样可以用一个多月,当木头装进我篮子的刹那间仿佛看见了火光在燃一烧,我的心也沸腾起来,好舒畅,我感受到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二】

回忆如平平淡淡,岁月如飞舞的蝴蝶。留下无尽的感动。那个微笑,那个剪影,记忆的永恒之火,正在燃烧。班主任的两三件事非同一般。我心里永远不会。

三十出头的女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抱着丈夫,应该是幸福舒适的。但是我们班主任在实力和独立性上都和普通人不一样。像一朵娇嫩的玫瑰,一朵带刺的玫瑰,那迷人的芬芳永远无法在我心中消散。

记得那个忙忙碌碌的周五,她桌上有一堆没批改的作业,还有一堆家长会材料等着他整理。作业呈现给我们,预备会呈现给家长。她为了这两件事忙了一整天。看她的身体,几乎一动不动,双手不停地画着,跳动着。桌子上总有一杯提神的咖啡。她时不时的抿几口,一室香气氤氲。

我还记得她在教室里听的每一节课。不管她有多忙,都会聚精会神地听,若有所思地微笑,不时点点头,双手捧住脸颊,有时还会和我们一起鼓掌。在她心目中,我们都是优秀的。

印象最深的.是她带孩子上课的时候。弟弟还小,缠着妈妈说这个说那个。如果他是个正常人,忙了一天肯定不耐烦,但是班主任没有。她在键盘上工作,耐心地回复他弟弟。她总是专注而忙碌。我只能从我的角度看她的侧面。她总是用双手扶着脸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她是一个如此坚强的女人,她既能照顾自己的孩子,也能照顾我们。

两个月匆匆过去了,留下了班主任不变的侧面。班主任,谢谢你,总是毫不犹豫的批改作业;谢谢你,一直微笑着回答我们的疑惑;谢谢你,总是细心的照顾生活中的琐事,让我们快乐的成长。班主任,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花。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三】

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应该不过分,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谈到、听到的几乎都是如何挣钱、如何处理感情、如何升职成功,但似乎少有人关心,我们对待诸如此类的事情的方式是否正确。相比较我们接收到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信息,谈论探讨这些方法论就显得枯燥乏味。而实际上,潜藏在每个人大脑中的信息处理器如何组织、如何分解信息,以何种逻辑顺序处理工作,依据的却是各种底层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很少谈及它们,而它们却无比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写成于1940年,作者莫提莫.艾德勒在销售30年后又修改了一次。他和另一位作者是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很多书单里都推荐过这本书,但是我却一直没有读过。没有读,是因为自己脑子里总是在告诉自己:都看了一辈子书了,还需要别人告诉你怎么读书末?但越是这样,越想一探究竟,于是在想要开始写一年读书笔记的开始,终于拿起这本书看起来。

这本书基本分为四篇内容,分别讲述了作者想要介绍的四种阅读方式: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就是读者能看懂书中的字句,并且不会被语法和文章结构阻碍住,能够掌握主要句子和章节的意义。检视阅读一是指通过阅读目录、索引、作者介绍、摘要、后记以及少数内容,对书籍的内容做以了解;检视阅读是指一路阅读下来,不去关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对书的架构和大概内容进行了解。分析阅读部分是全书的重点,作者花了大幅篇幅详细的进行了说明。分析阅读是指读者对一本书类别目标比较明确的选择、能够总结书的内容、能够重现书的框架纲要、找出作者要问或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作者的关键字、关键句(主旨和对问题的基本论述(读者总结出来的作者的架构和对问题的基本解答。最后,对这本书进行自己的评论。主题阅读是指为了一个题目进行的跨越多作者和多门类的阅读。

显然,第一部分的阅读凡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能达到;第二种阅读方法实际上就是略读,这种方法大家经常用;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在学校时老师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精读;第四种方法是大学里写毕业论文时必须要采用的,博采众长以完成一个课题。艾德勒在书中谈到,其实这四种阅读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包容的,比如第分析阅读是包含第一种和第二种阅读方法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进行全部内容的精读和分析;而主题阅读则包含了以上三种阅读形式。

对于不同种类的书籍,作者列出了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想象文学、历史、抒情诗、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与数学书等不同类型读物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字典、百科全书、工具书等等,可谓体贴入微,用心良苦。

比如艾德勒说,实用型书籍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书,它们只传递知识;另一类是实用性的,是有关行动的问题。作者认为任何实用性的书本身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赚钱,是需要你自己去行动来解决的,它没办法解决你没钱的实际问题。因此如果读者认同书中这些规则,是要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头脑清楚的应用这些规则,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一本书是否是真正的实用性书籍,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读者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并付诸行动。如果只是表面上接受,而没用去行动,那么这本书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实用性书籍。(他的观点,其实就是中国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以规则为主的实用型的书,读这本书就需要读者找寻到这些规则;评判内容是否真实后,才能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应用,才能显现出这本书的实用性,才能证明读者阅读此书的价值。

再比如如何阅读想象文学。艾德勒说“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作者一种享受。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但是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教导我们衍生的意义。不要用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作者认为阅读小说的读者只要去体会小说中发生的故事,享受带来的愉悦即可,不必像读实用型书籍一样对故事创造本身质疑。——作者列举了《奥赛罗》和欧亨利的书,我想艾德勒在写书的时候市面上可能滥书还比较少——“你越能明白指出诗或小说带给你的喜悦的原因,你就越了解这本书的.优点是什么。你会慢慢建立起批评的标准,你也会发现许多跟你有同样品味的人与你一起分享你的论点。你还可能会发现一件我们相信如此的事:懂得阅读方法的人,文学品味都很高。”

我以前看过芭芭拉明托写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写的是如何说、写出清晰明白的逻辑论述,而《如何阅读一本书》则是说如何分析作者的文章框架和写书意图。两位作者仿佛是棋逢对手的武林高手,从正反两面互相拆解对方的招数。

我们自以为很了解自己所做的事,但实际上离了解还差得很远,因为我们没有遇到真正了解的人。艾德勒这本方法论的书籍,点出了阅读的重点和态度,提出了指导人们有效读书的规则。正因为如此,这本书经历70年仍被人常常提起。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正在读大量书籍的人,比如中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甚至是有孩子的父母——他们应该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个科学有效的读书习惯。反观自己,虽然我也读过不少书,但是真正达到分析阅读程度的书籍,恐怕只有备考教科书了... ...对于获取知识,我的读书方法还不够深入细致。要达到“读过的书可以扔掉了”的程度,让知识真正成为我自己的认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四】

我们的数学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语言幽默、温柔善良,她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从中选几件事说给你听听吧。

老师讲课很精彩。有一天,陈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完后,老师问我们:“这个故事能编完吗?”我们齐声回答说:“不能。”“这叫做什么呢?”老师点了一位同学站起来,她说是:“循环小数。”老师高兴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循环小数”这四个大字,又写出了1.633……等数学题让我们自己做出来,并给我们检查。另外,陈老师从不布置家庭作业,让我们开开心心的学了一年多。

老师对我们很和蔼。那是一次期中考试,我们都准备好考试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打响了,我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陈老师把考试卷子发了下去,让我们开始做题。

我一看,这试卷怎么那么简单,便飞快地拿起笔写了起来,终于写完了,交上了试卷。过了两三天,试卷发了下来,我只考了77分,心里难过过了。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别灰心,只要加加油,下次努力就OK了。”我心里一下子就阴转晴了。老师的话让我充满信心与活力,第二次我果然考了100分。

老师常常逗我们开心。一天下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句顺口溜,这一句是“班干部管班干部”,这句话分别用四川话和普通话说一遍。老师先给我们示范了一遍,读得一愣一愣的,一个劲的把“班干部”读成“班干固”,嘴巴好像不听使唤,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就连老师读得也笑了起来。老师让我们读,并要求读错后自己抽自己嘴巴。过了一会,到李嘉树,他读错一个字就用手打了一下嘴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扭头看了一下陈老师,发现陈老师也在笑,只不过陈老师笑得有些文静,捂着嘴在偷偷的笑……

这就是我的老师,知识渊博、语言幽默、和蔼可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我的数学老师——陈老师。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五】

那个年代里,粮食是计划供一应,每个月居委会的小组长家里都会有粮食局的人来发粮食供一应券。记得小组长会挨家挨户地通知:现在发代粮券了,拿粮卡和印章来取。特别是年底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让人欣喜的票发下来了,有糯米票、赤豆票、麻油票等等,看见这些票你就会在眼前呈现出汤圆和年糕的影子,不由咽一下口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年糕和汤圆的美味,而有农村亲眷的城市居民这个时候就会有人给他们送些糯米,那个时候我就最最羡慕那些有亲眷在乡下的邻居们了。腊月十五左右,家家户户都忙着碾米屑,碾米加工场就在我家门口,每年这个时候后半夜开始就有很多人拿着糯米排队了,长长的队伍排了有半条街长,这样的场景要持续半个月左右,大家把糯米碾成了米屑,然后再到年糕加工点做成年糕。

我小的时候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就喜欢年前的这种感觉,尽管深夜排队会在寒风里颤栗发一抖,但我还是喜欢那个气氛,当排到正午时分,轮到我家的米碾的时候,闻着机器中的米香,看着雪白如雪的糯米屑倒进我的米袋里,那个时候的心情别提有多快乐,于是跟在背着米屑的姐姐后面往加工年糕的加工场奔,我还不断地在后面催姐姐,跑快点,跑快点,因为蒸糕的地方也要排队。

蒸糕的地方一股热气升腾着,这股升腾的热气一直会延续到30晚的前夕,只见有人在生火,有人在拉风箱,站在灶头的人正从一个大木桶里用碗舀着和好的米屑慢慢地向蒸笼里均匀铺撒,还有一个人站在一个大木盆里为下一家的一搓一屑。等轮到我家排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母亲赶了过来,和做年糕的师傅打着招呼,大师傅,把屑多一搓一两把,到糕出蒸笼时,母亲又对做年糕的师傅说,你帮我多掼几下,母亲说,多掼几下年糕实,也好吃,我站在做年糕的台子边上早就垂涎三尺了。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六】

每年的腊月里,到处可以感觉到要过节的气氛,我和所有的孩子们一样,只盼着年三十快快到来,正月初一慢慢过去,只有过年我才能解渴地品尝到糖果、茶食、花生和瓜子,在那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里,只有过年才能解馋,想到过年我就直咽口水!我心中的春节记忆犹新,三十晚上就看见大哥和妈妈开始切肉丝、切生姜、切甜包瓜,然后把这三样炒在一起说是叫野鸡丝,是我们家乡的传统菜,然后是将10多种蔬菜洗净一样样炒起来然后合炒在一起叫炒蔬,把几天前就浸泡在那里的黄豆煮在自家腌制的咸肉里,然后让它冷却就变成了冻豆,总之那一天家中最忙了,满屋喷一射着油香味,晚上的饭桌上摆满了冷盘和热炒,我会没有抑制的吃,直到吃不下为止。晚上,妈妈会为我和哥哥姐姐准备好大年初一的新衣服,新棉鞋,那些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临睡前妈妈还用红纸包一角钱放在我的枕头边上,说是压岁钱,那个晚上我非常兴奋,不是为自己长大一岁,是为吃为喝为那种感受。

大年初一到了,我们会比平时晚些起床,妈妈说,是过年,多睡会。妈妈总是第一个起床,生炉子,准备为我们下汤圆。等大家都起床了,一家人一起坐在方桌上吃汤圆,妈妈就会关照我了:华子,今天是过年,新年开始,家家都要图个吉利的。见人都要叫,不许说不吉利的话。

我嘴很甜,总是用甜甜的声音叫着邻居家的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大妈、阿姨,这一叫,我的口袋里就会装满糖果、花生等等食品,我把装满口袋的零食回家放在我的食品盒子里,空空口袋再去叫那些还没有给我零食的叔叔、阿姨们,我越发嘴甜了,我的收获也就更多了,那些食品装满我的食品盒,有一阵子解馋的了。

过年期间亲戚间互相拜访,手上拎着点心,全家出动,天天吃得肚子圆圆的,也就是不几天的功夫,接下来到了正月半,妈妈请朋友为我做了兔儿灯,纸糊的兔子下面有四个轮子,兔子身体里面插一根小蜡烛,用火点亮它,兔子嘴下穿根线,我拖着那根线在院子里转呀转呀,嘴里用南通方言念着童谣: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年终于过去了,岁月就是这样无情流逝,年复一年,转眼间我的童年就消失了。

童年的片段只是人生历程里的一个阶段,而其中的一段细节、一个元素,只要你愿意捡拾历史,一切生动就在眼眸,因为那个年代,因为那个年龄,因为所有的感受,所有的过程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尽管那个时候的物质没有现在丰富,生活也没有现在多姿多彩。可那段过程却给了我们许多的感慨,在物质富裕的今天,当我们在奢侈浪费的时候,我就想起老人们常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人不能忘本啊!于是那段历程总会在回忆中得到启迪和收获,由此也就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年级每周写三篇作文【七】

早上,大家都心不在焉地晨读着,希望运动会开始的那一刻快点来临。

终于,运动会开始了。我们做了广播操,所有的同学都站得很挺,做得很整齐、有力,从前面看好像就只有一个人在做操。

比赛开始了,第一个项目是50米跑。我很有信心,因为前两次运动会这个项目我都拿了金牌。口令一响,我就飞一样地冲了出去,很快就冲过终点,果然,我又拿了金牌……

集体项目开始了,第一个是四男四女三分钟集体定点投篮。哨声一响,我们每人一个球依次向篮框投去。瞧,有的同学腿一蹬,球“嗖”地一声就进了篮筐;有的同学把球抱在胸前,用力往上扔去,球碰到了篮筐,又弹了出来,好可惜啊;有的同学力气小,两手抱球,憋红了脸,用力往上一抛,球居然也进了;我开始有点急,老是投偏,不过后来静下心来,也就越投越准了。最后我们班同学竟然投了25个球,破了平时的最高记录。

最后一个项目是200米接力,我们有八男八女参加这个项目。前面我们班一直都遥遥领先,可是到了杜铭浩跑的时候,一不留神,被3班追上了。所有的同学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同学甚至急得快要哭了,加油声越叫越响。怎么办,怎么办?拿不到第一名了,我感觉我的.心都要从嗓子口跳出来了。棒交到了我的手里,我一接棒就飞奔出去,手臂拼命地摆着,心里只想着快,快,快!终于,我赶上了3班的同学,我们又处于领先了。当最后一棒冲过终点时,我们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冠军。

我们欢呼着,跳跃着,笑容挂在每一个同学的脸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运动会就这样圆满地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