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听爷爷讲红色故事300百字)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听爷爷讲红色故事300百字)

更新时间:2022-08-22 12:48:37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听爷爷讲红色故事300百字)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一】

带着对爷爷童年的憧憬,带着对空调房憋闷压抑的腻烦厌恶,带着回归自然仰面数星星的浪漫,我带着被蚊虫叮咬的痒酥酥的莫名乐趣,拖着爷爷摇着蒲扇斜躺在大槐树下……

爷爷和我坐在大槐树下,轻摇着蒲扇,在这个美好宁静的夏夜开始讲述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都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小时候,我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运气好的话,摸到几个鸟蛋,偷偷的用烂泥包好扔到灶膛里烧烧,那滋味,满脑门子都香的不行。比现在的鹌鹑蛋好多了。那时候,这老槐树还年轻,连树干上都是满刺,也只有这样的树上,摸到鸟蛋的可能性才最大。”我好奇了,那些没有刺的树上鸟儿不是也做窝吗?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于是就问爷爷。谁料爷爷刚听完这个问题,就重重的叹了口气:“那些光滑的树上鸟窝早就被人掏走啦!只剩下那些浑身长满刺的树上有鸟窝了,因为有刺,所以就很难爬上去,但是没有办法!!吃饭问题总要解决啊!只好不顾一切的爬树,往往还未掏到鸟窝就已经被刺划了不少口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唯一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咬咬牙坚持下去吧!”

“爷爷,那个时候人都吃不饱吗?我们学的历史上说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粮食和资源应有尽有,怎么不对吗?”我奇怪的问。

爷爷说:“我小的时候,国家很贫穷,物资很匮乏。买粮食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买煤要用煤票……买任何东西都要用计划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而且还是限量供应,并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我好奇的问爷爷:“那是不是在您那个时候也像爸爸妈妈现在一样每月都发工资?”

爷爷眯着眼,摇着头说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啊!生活很贫困,我们是农民,在农村是靠挣工分,然后再根据你的工分来发粮食和计划票,不同的是要到年底才能跟你结算,所以买东西处处都要算计着。”

“爷爷,照这样说工分是越多越好,那你们是不是很小的时候也帮大人做事啦?”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工分当然越多越好啦,不过挣工分是成年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只能是帮父母做一些辅助性的事,如:打猪草、放牛或者烧火做饭。不像你们现在衣食无忧,什么事都不用你们做。”

听到这里,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红着脸问:“爷爷,那你们上学吗?”

爷爷手中蒲扇摇摆的幅度渐渐慢了下来:“解放前,父母是将孩子送到私塾先生家里去读书,当时我们的课程也就是先生教教认字和算术,相当于你们现在的语文还有数学,那个年代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只上了五年学。不像你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一直要读到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位。”

“你们那时候没有别的课了么?列如音乐、体育、生物?”我瞪大眼睛。

“没有了,当时没有条件学那些东西。不像现在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爷爷慈祥的摸摸我的头。

“爷爷,除了帮家里干活和去上私塾,您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吧?你们都玩些什么呢?”我被爷爷这么一说变得不好意思起来,连忙又将话题转向了玩。

听到这个问题,爷爷的目光不禁变得柔和起来:“我们那个时候玩的可多啦!因为是在农村所以小孩子都会聚在一起滚铁环,看谁滚得又快又好,那些铁环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因为买不起玩具,只好亲自动手啦!太阳毒花花的时候,我们还会上树捉知了,不用多大功夫就可以捉到许多,用清水煮煮,撒点盐,香得很,连口水都油腻腻的,它还是好多人家办喜事时桌上唯一的荤菜呢!可以算是当时流行的'饭后零食吧!当身上被汗搞得粘糊糊时,直接往河里一跳。以前的河水清澈见底,不像现在受到污染。在洗澡的时候还可以乘机逮小虾或者就地取材用铁叉捉鱼当然逮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美餐一顿了。日子过得倒也充实滋润。”

相比而言,我的童年充满了爸爸妈妈的疼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我们拥有爷爷那个时候无法拥有的物质享受。这相比而言,我幸运得多,生活在如此昌盛,和平安定的祖国。

我与爷爷的童年相比说明了中国在不断成长着、发展着、努力着、创新着。

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精神文化也在提高,这一切都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迅速,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当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童年不再像老辈们那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辛酸与遗憾。

但愿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那在群星闪烁的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虽然短暂,却像昙花一现,美好的令人在记忆长河中永远挥之不去……

但愿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那包装绚丽的棒棒糖拥有着世界上最令人回味的甘甜……

但愿童年像一条装满了糖果载满了玩具的大船,同时也装满了欢声笑语……

珍惜吧!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美好明天的建设也出自己的一份力!!

洪泽县第二中学八年级 杜媛媛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二】

我的爷爷,六十多岁了,胡子、头发全白了,如 银丝一般,闪着晶莹的白光。爷爷退休以后,就喜欢上养花。爷爷一来到花店看见稀奇古怪的花朵,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有一次,爷爷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双脚就像被勾子勾住了一样,寸步难移。夏天的一个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爷爷的花儿们弄得都无精打采了,抬不起头了。

爷爷拿来了电风扇给花儿门扇了扇,挡不住太阳的炎热,爷爷心疼,所以把花儿们搬到空调房里,就算爷爷已经汗流浃背了,但是爷爷一点都不热。爷爷辛辛苦苦的中了金黄的郁金香、邪恶白的百合花、粉红艳丽的杜鹃花、高压不凡的君子兰、绽放的牡丹花。

爷爷真爱养花!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三】

做儿孙的总有这样的时候:嫌长辈管得太多,嫌他们唠唠叨叨太麻烦,对他们的关心和爱视而不见。可是有一天,当他们忽然不在了,才猛然间觉得,那些唠叨和管教是多么令人怀念,也才忽然间意识到,与长辈的关爱比起来,自己为他们做得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所有儿孙说不出的痛,尤其当他离去后你才发现他本可以不为自己做那么多的时候,那种愧疚与自责会变成深深的遗憾,永久地印在自己心里。

57年前,一个女人带着一双儿女投奔亲戚来到天津。她无依无靠,身无分文,有的只是21岁的女儿和仅仅4岁的儿子,还有一双纤弱的手。为了养活儿女,她靠帮人家做零工过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好心的亲戚劝她再嫁,并给她介绍了一个单身男人。男人很穷,是煤场的扛煤工,但他很善良,见过娘仨的境况后,不但不嫌她有两个“拖油瓶”,还许诺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女人很感动。于是,男人成了女人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

这个女人就是我奶奶,4岁的小男孩是我爸爸,那个善良的男人就是我爷爷卢山。

爷爷不是我的亲爷爷,可他却像亲生父亲一样抚养了我爸爸,又把我这个毫无缘关系的孙女从小拉扯大。

从我记事时起,爷爷就陪在我身边。爸爸妈妈都是双职工,白天他们上班走了,爷爷就抱着我,给我喂好吃的,不厌其烦地哄我玩儿。也许是爷爷太宠我了,从小我就有些任性,长大些后,时而还和爷爷犟嘴。每当我顶撞他时,他从不骂我,虽然生气,也只是眼神复杂地看着我。如果爸爸要打我,他还会用身体护着我,让我躲过一劫。

但是,到了晚上,他会悄悄来到我床边,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艳艳,今天你那样对爷爷,爷爷心里很难受!”或者告诉我:“艳艳,今天是你错了。”那时我小,对他的话根本不在意,也没有一丝愧疚。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爷爷就是我的亲爷爷,他对我好、宠着我、护着我,这些都是应该的,别人家的爷爷奶奶不都是这样吗?有什么大不了!

现在想起这些,我只有一个字――悔!如果我早知道爷爷不是我的亲爷爷,如果我早知道爷爷对我的恩情我将无以回报,如果我早知道这个“悔”字会让我遗恨终生……我一定不会像当初那么漫不经心,而是好好珍惜和爷爷在一起的每一秒时光!

可惜,时光就像奔流入海的河水,一去永不复返,逝去的一切再也追不回来了。

随着我的一天天长大,爷爷也渐渐衰老下去。在我三年级时,爷爷患了偏瘫,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爸爸和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我也常用零花钱给他买爱吃的巧克力和蛋糕。那时的爷爷只有见到我时才眉开眼笑。到后期他经常昏睡,谁叫都不醒,只有我一喊“爷爷”,他就会睁开眼睛。他是多么喜欢我呀,可我却总是因为贪玩儿不肯留在床边陪他多待一会儿。

爷爷弥留的时候,我被派去喊姑姑。等我回来时,他身上已经凉了。爸爸流着泪对我说:“你跪下,给爷爷磕个头吧。”我顺从地跪下,给爷爷端端正正地磕了一个头。爸爸又说:“你不是总问我,为什么我们和姑姑不是一个姓吗?今天爸爸就告诉你,爷爷不是你的亲爷爷。”

这句话就像晴天霹雳,把我瞬间劈成两半。那时我才12岁,却到了崩溃是什么滋味。爷爷不是我的亲爷爷,却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呢?我报答了他什么?

我跪在爷爷身前大哭,在心里祈求上苍:“求求你,给我一点时间,哪怕就5分钟,只要能让我报答爷爷,折寿30年我都愿意!”可上苍根本就不理我,爷爷也一动不动,不管我怎么喊,他也听不见了。

夜里,我说什么都不肯睡,非要给爷爷守灵。我跪在那儿,哭一会儿就站起来推推爷爷,总觉得他还活着,好像一推他就能坐起来似的。可他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我再跪下接着哭。那一夜,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亡,什么叫绝望……

爷爷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不会笑。我总是放了学不敢回家,因为在那条路口我再也看不见爷爷的身影。记得小时候,无论刮风下雨,爷爷总是站在那里等我放学,在他身边,又总是围着一群孩子。

爷爷爱孩子,这是街坊邻居都知道的。我家那时住在成林道(原程林庄道上,附近的好多孩子只要饿了就去找爷爷:“卢爷爷给我两毛钱吧。”爷爷总是笑呵呵地掏出钱来放在他们手心里。爷爷很会做饭,要是在院子里摆上饭桌,会吸引好多孩子来吃,爷爷总是高兴得眼睛都眯起来。在他眼里,没有比孩子更可爱的了,可他却一生都没有过属于自己的孩子。

听爸爸说,爷爷和奶奶结婚后,奶奶曾怀过孩子。可那时爷爷太穷了,一家人都填不饱肚子,再添一张嘴,真不知该怎么养活。爸爸清楚地记得,爷爷当时坐在门口,两手抱着头,脸上满是痛苦的表情。最后,他还是对奶奶说:“别要了吧。我们已经有两个孩子了,既然他们管我叫爸爸,我就一定要对他们好!”

因为养不起,爷爷舍弃了自己的亲骨肉,却对奶奶带来的两个孩子视如己出。为了挣钱养家,他白天去煤场扛煤,晚上还去街道的`小工厂看大门,用自己的汗为两个孩子撑起了一片天――那是两个和他没有缘关系的孩子啊,他却为他们还有他们的孩子付出了一辈子!

爷爷走了,留给我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26年来我都无法释怀。爷爷活着时只是一个平凡、卑微的小人物,可他却用宽广的胸怀和大爱之心温暖了许多人!如今他不在了,作为他最心爱的孙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他的善心传递下去。这些年来,我一直以爷爷的名义捐助一些孤儿和孤老户;2008年汶川地震和今年玉树地震时,我都以爷爷的名义捐了款。

我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爷爷的愧疚与思念,如果他在那个世界里能看到的话,一定会高兴的!

爷爷,如果有来世,艳艳还要做您的孙女,到那时,您可一定给我机会,让我好好报答您老人家啊!

我还要告诉您:这辈子,我跟您姓卢,永不改变!您就是我的亲爷爷!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四】

可是,有一天,他们吵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原来,这两只恐龙各有各的优点,又各有各的缺点,而且,他们的缺优点又是互补的。他们正在争谁该听谁的'。听:

母恐龙说:“我比你聪明100倍,你该听我的。还有,女士优先,男士靠边嘛!”

公生恐龙生气地说:“什么!小的让大的才对!我比你强壮1000倍,你应该听我的。”

他们谁也不让谁,干脆一刀两断得了。

一天,母恐龙发现了一片香蕉林,刚想去叫公恐龙一起分享,又想起了一刀两断的事情,便头也不回地进了香蕉林。可是,当她进入香蕉林时,才发现树太高了,她根本就够不到。她只好边向前边流口水。突然,她撞上了一个强壮的胸脯。

抬头一看,原来是公恐龙。他正要找母恐龙道歉哩!

母恐龙也不好意思地说:“也对不起,我那天不该跟你吵架,现在你能帮我摘些香蕉吗?”

公恐龙听了,看了看那一棵棵高大的香蕉树,摇了摇头,说:“对不起,我也够不到香蕉树啊!”

母恐龙眨了眨眼睛,说:“有了,我们去找些树枝,接起来,不就是一根长棒子吗?我们再用这根棒子往香蕉树上打,香蕉不就被打下来了吗?”

说干就干,用这个方法,他们果然得到了好多香蕉。从此,他们又言归于好了。

从此,他们又言归于好了。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五】

从冰雪覆盖寒冷的新疆,回到了春色浓浓的宝鸡,让我和弟妹们兴奋不已。望着黄土塬那绿油油的油菜,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脚下的步子不由快了起来。爷爷笑呵呵地跟在后面,和父亲说着话,那熟悉、亲切的乡音,像悦耳的歌一样,回荡在小树林里。到上坡时,爷爷一只手拉着我,一只手拉着弟弟,低声问我:“还记得这条坡路吗?上面就是咱们家的老屋啦。”我是五岁离开爷爷去新疆的,算起来也快十年了,依稀中我还是记起这条路,路两边有许多柿子树,结的是小灯笼柿子,像蜜一样的甜。每年秋天爷爷都会摘很多,储藏在窑洞里,留给我们吃。现在柿子树都长高长粗了长大了,光秃秃的枝桠捧起大大树冠,向着天空呐喊。

爷爷对父亲说:“在外面可吃不上家乡的柿子吧!你看。这片柿子林还是咱家的,今年结的可繁了,听说你们要回来,柿子,我都在窑洞里给你们留着呢。”父亲嘿嘿嘿一笑,在弟弟头上摸了一把。“这些小馋猫可有好东西吃了!”爷爷说话声音洪亮,银白的胡须在胸前骄傲的飘着,脸上的皱纹像笑开了的花。

前面,崖上的迎春花黄灿灿的一丛丛,开得争奇斗艳,暖暖的春风抚在人脸上,幸福的喜悦荡漾在一家人心里。爷爷那时给生产队喂牛,牛圈在老屋后面的坡顶上。在一排窑洞的前面,有一大片场地上堆着几大堆麦草,一群黄牛在场角的栅栏里,悠闲的散步。爷爷的出现引起牛群一阵动,纷纷涌向食槽边。爷爷吆喝着骂几声,黄牛们像听懂似的,垂下眼帘慢腾腾的四下走开。爷爷牵起一头老黄牛,爱抚地摸摸它的头:“走!老伙计,咱们拉水去。”老黄牛明亮的眼睛里,透着温顺的光芒,跟在爷爷身后。爷爷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黄豆,放在牛嘴旁,老黄牛慢慢地嚼着,感激地看着爷爷。

爷爷拉水的地方很远,在村子东头的坡下,有一段曲折且很长的上坡路。那时农村的拉水工具,都是架子车上装一个大水桶,平路上主要靠人拉,上坡时把牛套在前面,人驾着车辕一起拉。我和爷爷装满水,套好牛拉到坡下,爷爷高声喊了两声:驾!嘚!老黄牛的耳朵呼扇几下,缰绳一动老牛开始使力,爷爷驾着车也使劲的拉,架子车在湿滑的.坡道上艰难地向前。爷爷不停吆喝老黄牛,像在给它鼓劲,老黄牛也真卖力,低着头猛力向前,不停歇地把水车拉到了坡顶。爷爷停下车,在老黄牛身上拍拍,又掏出一把黄豆给它吃。老黄哞哞地叫两声,算是回报爷爷,爷爷和老黄牛配合的太默契了。

每天爷爷都要拉水、铡草,铡草也是个体力活,平时都是我大伯帮爷爷干。父亲回来了,也就成了父亲的活了。父亲手握铡刀,一下一下的,草花飞溅出一团好看的弧线。爷爷在一旁往铡刀上送草,父子俩边唠边干活,温馨的话像铡刀下的草一样源源不断涌出。父亲递给爷爷一支烟,爷爷摆摆手,拿起烟锅吧嗒吧嗒吸两口,淡淡的烟雾像浮起的记忆,把父子俩拉回那些甜美的回忆中。一旁牛圈里,老牛们粗重的喘气声,和嚼草声,在这祥和气氛里格外的动听。时间在唰唰的铡草声中静静地流淌着,父子俩都忘了吃中午饭了。

我常去爷爷的窑洞,吃着蜜甜的小柿子,听爷爷讲故事。老黄牛就卧在一旁默默沉思,轻轻咀嚼自己清淡的日子。爷爷深情地说:“牛可是咱们庄户人家的好劳力啊!咱们干农活离不开它,你瞧!这老黄牛多温顺、忠厚,是我的老伙计了。”老黄牛摇摇尾巴,用温和的大眼凝视着爷爷,像在说:“我也离不开你呀!老伙计。”爷爷也不栓老黄牛,任它在大场地上转悠,晚上老黄牛就卧在爷爷窑洞前的草棚下,它听着爷爷鼾声细细地品味着夜晚的明月。

我已经离开故乡几十年,有一年回去,听大哥说,爷爷去世后,老黄牛守在窑洞旁,不吃不喝也不动。后来村里人没办法,找了几个青年后生拖硬拉,才把它弄到牛圈里。牛鼻子都拉烂鲜直流,可怜的老黄牛对主人的忠诚,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没办法,大伯来喂它,它看着大伯默默流泪。大伯把它牵回自己家里好好喂养,可是,不久老黄牛就染了病,大伯想尽办法医治。它还是了。大哥说到这里,眼里也浸满了泪水。

我听完后,心情颇为沉重,一是为再也没能见上爷爷一面而痛心,二也是为那头忠诚的老黄牛而痛心。我想,人们总会为失去亲人和一些过去的流失的珍贵东西,而伤心流泪、感伤不已,因为这些,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弥足珍贵、刻骨铭心记忆。那一个个·温馨的画面,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和喜悦,让我们深深地去怀念它。现如今,故乡的发展是日新月异,过去那种传统的农耕方式,早已被现代农业方式所代替。如今的农村的耕牛已很少见了,田野到处都机器耕作的影子。可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留在人们心中那些真实的、纯洁的情感是不会变的,它就像故乡春天的迎春花一样,每年,春风刚刚拂过,它就会绽开金黄、清纯的笑脸,喜迎人们期盼的春天。

许多年过去了,我只要一回到故乡,满眼还是爷爷和他的老黄牛的影子……

以爷爷讲的红色故事为题作文【六】

我的爷爷今年68岁了,胖胖的身子,花白的头发,粗粗的眉毛,显得很和善。爷爷最大的兴趣就是养花。我们家成了花的海洋,院子里、屋子里、阳台上都摆满了花,每每有客人来,第一句话就是“真香啊”,爷爷听了都会笑得嘴都合不上了。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太阳像个大火球似的烤着大地,爷爷放心不下花,就把电扇给搬出去了,但天气实在太热了,花还是被毒辣辣的阳光给晒蔫了。爷爷心疼坏了,赶紧又把那些花一盆一盆地搬到屋里来,可能是太心急了,一不小心被地上东西给绊倒了,把膝盖都磕破了,爷爷毫不在意,拿钱就去买花盆,回来才发现自己竟然连钥匙都没带,只好把正在同学家写作业的我给叫回来。

回来后,看到爷爷流的膝盖,我真心疼,拿出医药箱正要给他包扎,发现他早摆弄花去了,爷爷对花的喜欢,真是没法说。我看着爷爷小心地把花移到新花盆里,只能笑着摇摇头,心里想:“这就是爷爷啊,爱养花的爷爷。”就在这时,爷爷突然“咚”地一声倒在地上,我吓坏了,赶紧联系爸爸、妈妈,在父母的指挥下打了“120”。医生来了,诊断是“中暑”,让我们虚惊一场。唉,这就是爷爷,爱养花的爷爷。如果你来我家做客,千万不要动爷爷的花哦,否则爷爷会跟你急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