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我牵挂作文高中(牵挂的作文800字高中篇)

我牵挂作文高中(牵挂的作文800字高中篇)

更新时间:2023-12-27 01:32:45
我牵挂作文高中(牵挂的作文800字高中篇)

我牵挂作文高中【一】

你是我心中的牵挂,千里万里,千年万年。心中不变的,只有你的浅吟低唱。

驿站是桥,连接了你和他,却可望不可芨,驿站也是河,隔挡了你和他,上面却充满了传递思念的船。

你在这里,他在那里,西风卷开的帘后,你因他,黄花也憔悴。

时间不是障碍,我从词中读懂了你,读懂了满纸的愁。无数人对我说,你不是愁,只是牵挂,我无言,笑了,牵挂不是愁吗?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境况孤苦,当年的才女落到如此田地,如何不愁?

他在,你愁。愁间隔,愁不能相见;他不在,你也愁,愁天下,愁国破家亡。也无怪你说:双溪蚱蜢舟,载不动你的许多愁!

满地黄花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我明白了,你的愁当然不是因乍暖还寒,而是忧山河,忧国家,果不是一个愁字能了得!

那年在湖中泛舟,亭中赏残花,争渡,叹息,哪个不愁?

无论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忧郁还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叹息,或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又或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哀,一切的一切,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你的愁。

仰望天空,有没有一颗星,在几百光年外的星,发出着你在时的光?

李清照,你是赵明诚的牵挂,无数人的牵挂,也是我的牵挂。

我牵挂作文高中【二】

至今我还记得他的样貌,分别的.时间——8岁时,他搬走了,因为他父母工作的原因。分别时,他穿着白色的衣服,上面绣着多啦A梦,配着一条灰色的裤子。我对他的牵挂实在是太深了,以至于我和他发生的每件事都记忆犹新。

他总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保护我。5岁时,我非常的调皮,总爱欺负一些小动物。有次,我想去打附近的一条狗,因为我每次从它面前经过,它都冲我大叫。王明知道后,怕我有危险,便和我一起去。

我们每人一把玩具水枪,因为它只是调皮,我也不想真的伤害它。我们整装待发,便出发去打狗了。打它时,我们站的比较远,这样狗追我们时,我们也跑得掉。狗见我们用水枪打它,便向我们跑来。我们一见,撒腿就跑。由于我跑的比较慢,也由于我慌不择路,跟王明走丢了,自己也跑进了一个胡同口。那大狗见我没地方跑了,便一步一步想我走来,恐惧感也降临在我身上。就当我以为定了的时候,王明赶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儿,只见王明用一块石子猛地击中狗的头部,狗“嗷呜”一声,便转过身去,朝王明跑去,他撒腿就跑。可是狗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下子就追上了王明。狗一口咬在了王明的腿肚子上。幸好,有一位路人把狗给赶跑了。我急忙跑过去看,发现王明脸色发青,紧咬嘴唇,好像不让自己流出眼泪似的。我赶忙把他扶起来,带他去找他爸爸。

第二天,我去找他,问他好点儿没有,他说他没事了。我无意间发现他手上有伤,便问这是怎么回事?他去说是不久前弄的。

后来,我才知道是被狗追时,跌倒擦伤的。可他为了不让我伤心,不让我自责,便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而我去傻傻地相信了,还认为这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分别时,我们含着泪,相约16岁时再见。

啊!王明,你现在过得好吗?我牵挂着你,是否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

我牵挂作文高中【三】

14岁的时候,我还很惦着玩。女友家住的是部队的大院子,那里有空草地、单双杠,更有趣的是有一个军人礼堂,里面常演些内部片。1977年那阵子,所谓的内部片也就是文革中被打成毒草的影片。《阿娜尔汗》、《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这些影片给我带来了许多青春的感受。我跟女友竟上了瘾,常常同守门的小战士软磨硬泡,最后乞白赖地钻到剧场里。

一次看了一个叫《尤三姐》的片子,我似懂非懂,听着那起伏婉转的唱腔,也觉莫名其妙。但我明白那是一个十分美丽而又感伤的故事,尤三姐背握鸳鸯剑扶在母亲身上哭泣的样子,让我着迷。回家后,急忙向邻家女孩炫耀,不想她一笑说:那是《红楼梦》里的故事,尤三姐只是一个配角,那里还有个林黛玉呢,她和表哥好,后来了,表哥梦中去找她,见她穿一身白衣服在云里哭!

唔,竟有这样一个云里白衣的女子,比尤三姐还要美?

我回家便到书架里翻。家中有4册旧版本。我茶饭不吃,躲进自己的小屋狂翻一通。我被那本段段凄楚的故事搞得心酸痴迷。这里没有云里的白衣女子,有的是一个天上人间痛苦而又纯美的.爱情。我从此放不下这爱情给予我的一种牵挂,尤其是那个飘逸真挚的女诗人,但凡有她和表兄在一起的或温馨或痛苦的章节,我百看不厌。合卷再想,竟能滚出几行眼泪。

不觉间三四年已过。高二时我的成绩直线下跌。妈妈好生奇怪:这个孩子挺刻苦的,白天黑夜都闭门看书,怎么这么没效果!

一家人愁眉苦脸,好像我将大难临头。而我已完全沉浸在那亦真亦幻的牵挂中,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爱情、人生和自身韵味的朦胧渴望,融入对这本书的认识中。所有的零用钱,我全买了红学论著,像《漫说红楼梦》、《红楼论集》等等。我最爱看的是蒋和森的专著,能把他对林黛玉的品评词,倒背如流。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毫无绘画基础的我,竟能提笔成像,一幅幅白纸底儿黑笔线编织出的林黛玉葬花图,在我的手中娓娓现出。我不计较那个林姓女孩是否知道了我的慰语,更不去深究红学的深奥与远意。我只是希望着,能在那个花团锦簇的温柔之乡里,忘了现实生命的重负,忘了日日下跌的学习成绩,而是尽可能地让一颗寂寞、疲惫、多思的少女之心,在此间得以安宁和松懈。

后来我高考落榜了,再后来便是十几年的时光飞逝。生活的变迁好像还深留着一个女学生的单纯而又美丽的心事。于是,一个个静悄悄的晚上,我依然拿起过去的那本书,依然翻阅起那个女诗人和表哥在一起的或温馨或痛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