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叙事类优美作文题目(新颖的题目抒情性作文)

叙事类优美作文题目(新颖的题目抒情性作文)

更新时间:2022-10-06 03:48:15
叙事类优美作文题目(新颖的题目抒情性作文)

叙事类优美作文题目【一】

她让我最难忘的,应该算是本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了。说到这儿,你也许并不觉得会有什么稀奇,老师无非就是做个自我介绍,然后让我们画幅画,互相了解一下罢了。可这个陈老师不同,她穿着一件色彩极其鲜艳的衣服进了教室,接着又东看看西瞧瞧,忽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盯准了一堵墙,问我们:“谁来说说,这是什么颜色?”我们莫明其妙地望着陈老师,心想:这恐怕是问给3岁小孩的问题吧,是不是我们听错了?要不,准是老师走错地方了!“怎么没人回答呢?”老师虽然还是带着笑意在问,但看得出她的脸上渗出了一点失望的表情。我们这才齐声答道:“白色!”这么幼稚的问题,居然让老师一阵冷笑后,含着万分神秘的色彩,悄声对我们说:“再仔细想想。”

老师这么一说,显然是我们答错了,可怎么会呢?全班同学都只好微微地摇摇头,静静地听老师讲解。陈老师先让一个穿着蓝颜色衣服的同学站到墙前面,说:“你们好好观察一下,除了白色,还有什么颜色?”“蓝色!”我们猜测到。陈老师淡淡一笑,点点头,又说:“如果一个穿黄色衣服的同学站在这儿,你们想想,墙上还有什么颜色?”噢,我明白了,墙要受其它物体颜色的影响,任何物体都一样,它的颜色并不是单纯的。同时,我也知道陈老师为什么要问那个所谓幼稚的问题了。接着,她给我们叙述了她遇到过的许多趣事。在一阵阵笑声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及陈老师的教学原则。

每节课,陈老师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我们,让人倍感亲切,又觉得她高深莫测,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怪老师还会有啥怪招儿!

叙事类优美作文题目【二】

“那是一钩弯月,挑着家的梦幻;一头是爷奶的渴望,一头是儿女的摇篮。夏挡酷暑不觉累,冬挑三九不说寒!忙在一双手,情在一副肩,父亲的扁担的岁月锁不住尘封的记忆,父亲的扁担早已落满尘埃。那是父亲的扁担,自打我记事以来,那根扁担一直挑在了父亲的肩上,还蹭着光,摸上去光溜溜的。现如今,这根扁担的大体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两头无奈地向下沉,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弧度,父亲再担着,恰似一钩弯月别在了父亲的肩上,滑稽又心酸。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我说过:“孩子啊,你就是这根扁担养活的啊,等你大了啊,可千万别忘了这老扁担啊!”当时年幼,不懂此中含义,对此则无动于衷,也只当做母亲对我开的玩笑吧。后来才知道事情的大概:母亲生我那会儿,家里穷,她的身体,营养跟不上,所以奶水就少,为此,父亲不得不去砖窑厂挑砖攒钱给我买奶粉。

据母亲回忆说,那时,在砖窑厂里挑一担砖是两分钱,一担大概百把来斤重,父亲正当是身强力壮之时,又急于给家中哭哭啼啼的我买奶粉,于是,头一天,父亲就挑了三十多担。母亲说,那晚她抱着我坐在门前,等着晚归的父亲。岂料,父亲一进门,二话没说,便趴在了床上,嘴里有气无力地哼哼着。母亲把我放下,帮父亲脱了上衣,惊诧之余看着父亲的汗衫之下露出一对红红的臂膀,我想,那时候母亲的眼里必定噙满了泪水吧!而后,母亲用热水帮父亲敷着,父亲疼得直咬牙,双腿一个劲地往外蹬。只要毛巾轻轻一碰父亲的肩膀,那块儿的皮就破了,涌出深红的脓水,母亲形容说,就像红烛的烛油,也不知是否是,竟染红了整条毛巾。

从此,父亲日日都得带着那根扁担,去砖窑厂挑砖,每每夜间回来也总是这幅情景。再后来,我稍稍长大,父亲和他的那根扁担终于可以在家里歇上一段时间了。直到我上小学,父亲的扁担再一次随父亲“出征”了,父亲和它成了我的专属“交通工具”。那时,看看四周,别人家的'孩子被父母抱着、背着,我却被父亲的扁担挑着,有着说不出的兴奋。每当看见别的孩子羡慕的望着我和父亲,我总是高傲地抬起头回敬一个蔑视的眼神,心里的小九九甭提有多爽。父亲挑着我,不说话,却一路走一路笑,当时年少不解。

后来的一次机会,我专门问了父亲,父亲也就回答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你当了父亲了,抱着你自己的孩子了,你就会到我挑着你的时候的感觉。”对于当时年龄的我来说,父亲的话似乎更为深奥,况且离我当父亲的日子还有很长一段路,所以父亲的话根本没放在心上,而父亲依旧挑着我上学。现如今的父亲,再也没有力气能挑得动我了,父亲老了,那根扁担也老了,我看着老父亲和他的老扁担,忽然耳畔又响起了那首歌,“那是一钩弯月,挑着家的梦幻;一头是爷奶的渴望,一头是儿女的摇篮。夏挡酷暑不觉累,冬挑三九不说寒!忙在一双手,情在一副肩,父亲的扁担哟……”

叙事类优美作文题目【三】

叙事具体教学目的:

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的写记叙文叙事具体。教学重点:

记叙文讲练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积累展示

2、点评。

二、导入新课

2、明确:无话可说,或者说得过于简单

3、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说出来。

三、明确示标

如何把事情写得具体?

四、写法讲练

(1)案例:

姚明带着球,飞速冲向对方篮板下,跳起来将球扣入篮中。(26字)

(2)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

(3)学生尝试分解过程:

接到传来的球——在地上拍了几下——对手拦截——将球传给前方的伙伴——飞速向前冲,绕过对手——又接过球——晃过对手拦截到篮板下——纵身跃起——扣篮进球

(4)让学生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场景,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写一段具体的话:姚明在后场扬起右手熟练地勾住了同伴传过来的球,习惯地在地上轻轻地拍了几下,猛地将球从拦截过来的对手头顶砸向在前方招手的同伴,同时迈开双脚,闪电般地越过对手。刚刚接到球的那位同伴见姚明已冲过了中场,就把球又传给了姚明。姚明跳起,接过了球,便运着球,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两名后卫的阻击飞速冲到篮板下,纵身一跃,同时右手持球扣篮,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已经从篮网里撞到了地上。(188字)

(5)明确:分解法,就是把一个场面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然后对每部分、每个动作都作一些描写,最后把这各个部分、各个动作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1)案例:

我们常常看到同学们写出这样不具体的文章: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64字)

(2)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让人如闻如见之感。

(3)学生尝试多问几个“怎样”:

碰到的是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题目的?——难题做不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耐心指导我的?

——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4)通过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把这情节给写下来,然后交流。

参考例文:

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发苦想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就像打了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根问底了。唉!

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体子发愣,就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他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我望着他的脸,摇了摇头。他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提醒我说:“你再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看着他手指的地方仔细地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我们求这个街道每户储蓄多少元。”“对啊!”他的语气也兴奋起来,“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数除以户数。”我不等他说完就抢上去说。他笑着点点头:“对,对,那你看这道题怎么做呢?”经他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440字)

(1)案例:

上文的事情写得很清楚,但我们发现字数还是不足,而且总觉得缺少氛围感。怎么办?

(2)让学生试图在文中某些处添一两句环境描写的语句。

(3五、揭示文题

文题:那件事,让我难忘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叙事具体。

六、审题立意

1、引导学生交流对题目意思的理解。

明确:

(1)文体:记叙文;

(2)视角:“我”(主人公可以不是“我”);

(3)数量:一件事;

(4)重点:渲染“难”字。

2、引导学生进行立意交流。

明确:

(1)文章意义:陶冶或教育性质的;

(2)创作情感:怀念或警戒

七、列纲起草

1、学生列提纲。

2、师生交流提纲。

明确:

(1)事情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

(2)详写难忘的那个场面或镜头;

(3)要有必要的抒情议论。

3、学生修改提纲。

4、学生起草。

八、修改誊写

1、修改草稿。

2、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