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心理作文(小学作文人物心理描写)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心理作文(小学作文人物心理描写)

更新时间:2023-11-19 01:00:13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心理作文(小学作文人物心理描写)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心理作文【一】

一张瓜子脸,一对柳叶眉,一双大眼睛,还有一副天真可爱的笑容。欣欣天天把笑容挂在瓜子脸上,可招人喜欢了。她除了外貌漂亮以外,心也很好,乐于助人、互相帮助。

欣欣最喜欢的运动是爬山,她组织了一个登山爱好者小分队,天天带着我们一起爬山、冒险。因此,我们的小分队就叫PaPaPa冒险小分队(爬爬爬冒险小分队),天天爬爬爬,累得气喘吁吁,但我们还是非常热爱这项运动,把冒险当成了习惯,欣欣大队长还非常喜欢滑滑板车呢!

有一次我们约好下午去爬茶山(种茶叶的山),欣欣滑着滑板车去赴约目的地时“哐啷”一声,欣欣从滑板车上“飞”了起来,之后“啪嗒”一声摔在泥地上。欣欣左手大拇指被滑板车的铁边划了一个大口子,袜裤的膝盖上破了两个洞洞,身上也变得脏脏的,贝贝说:“没事吧,伤哪儿啦?”萌萌说:“幸好是泥地,不然就要把牙齿摔掉了!”欣欣缓缓的站起来,说:“没事的……我只是摔了一下而已……没有关系的。”她强忍着疼痛说:“我们走吧……爬茶山去吧。”她拎拎裤子向茶山一步步走去。欣欣大队长真伟大为了不让我们失望、担心,不顾自己的伤情和我们一起去爬茶山以及在山上冒险。

欣欣,一个小姑娘,舍己为人,真是一个伟大的人啊!不像其他外表漂亮的人一样,很娇气,但你,像是个雷锋二代,舍己为人。人们都说外表和内心有一个就好了,但是呢,欣欣两样都有了,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孩子。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心理作文【二】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从华罗庚的口中传到我们书上,传进我的眼中心中,对比我的经历,觉得这句话真的不愧为真理。

我从小酷爱数学,数学成绩也一直领跑着班级,曾一度被老师口头称为“全年级最有数学天赋的乖孩子”。听着这个称呼,我不禁有些飘飘然,就像老爸多喝了几杯家乡的五粮液一样,二麻二麻的不知道自己姓啥子。几下子做完回家作业就看电视,奶奶每次友情提示“你的课外作业好像没有做哟!”我都头也不回地说:“没得事!我知道!”结果,不久之后考试下来,我傻了:数学才九十三分,好几个同学都比我的分数高呢。我把试卷拿回家,饱饱地吃了一顿“笋子炒肉”。让我“吃饱喝足”之后,爸爸妈妈就拿着我的试卷开始研究“国策”了。

一会儿,妈妈从网上打印了一张关于华罗庚爷爷刻苦读书的故事给我:华罗庚爷爷在冬天仍自觉的和数学书打交道,由于天冷,清水鼻涕不停地从鼻孔里流出,为了节约时间,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一甩,就算完事,右手则一直不停地写着。我看了这个故事,自觉地拿起数学书,找出课外练习题。就这样,在华罗庚爷爷故事的激励下,不久之后我又重新稳坐起了我的“100宝座”。

虽然我的努力远不能和华罗庚爷爷相提并论的,虽然我的所谓成绩甚至不值一提,但我相信,在华罗庚爷爷的鼓励下,我会冲向更好的成绩,冲向更高的高度的!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心理作文【三】

“我还有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总是那么多问题?又不是两三岁的小孩子,您已经是一个母亲了,是该小孩子问您的时候了,怎么您老是缠着小孩问问题啊?

刚才问问题的就是我妈妈。和很多孩子一样,在我的眼里,自己的妈妈很漂亮。她有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俏俏的鼻子和一张小巧的嘴巴。可是有一点不一样,我的妈妈最喜欢“刨树根”,对每个问题都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正是因为她有那么多的问题,才让我有了一本“妈妈百科全书”。只要看见我做出一道她不会的奥数题,妈妈就一定要我教她。讲一遍不会,再讲一遍……直到她弄明白为止。可是每次教她,我都觉得是妈妈在教我,因为每次她都会告诉我她的新方法。

妈妈喜欢问问题,当然就更爱答题啦!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参观一家汽车专卖店。因为刚过元宵节,墙上还贴着许多灯谜。妈妈一会儿全猜出来了,令我大吃一惊,不禁为她鼓掌叫好!这时,一位小姐彬彬有礼地跑上来,歉意地对我们说:“对不起,活动已经结束了,你们猜对了也没有奖品的。”妈妈笑着说:“我不是为了奖品才猜的,只是觉得好玩儿!”

因为喜欢答题,现在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答题节目成了妈妈的最爱。虽然平时工作太忙,妈妈很少看电视,但《一站到底》她几乎一集也不错过。由于《一站到底》深夜开播,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也为了节约看电视的时间,她都是在下午回家见缝插针地看复播节目。题目出来,她比选手还认真,会的答案脱口而出,不会的.就绞尽脑汁地想……看她那投入的样子,我真希望妈妈也能去参加《一站到底》啊!

妈妈的口头禅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她成了我的“妈妈百科全书”。我的妈妈真不一般,我向妈妈学习就好啦!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心理作文【四】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老师带我们看了《感动中国》。《感动中国》里讲述了四个人物的感动事迹,其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第二个人物——一位教师,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这位教师的妈妈不幸得了老年痴呆症,而家里又没有人照顾她,于是,他决定把她带去上班。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三十多公里,教师带着妈妈骑摩托车去。教师把小时候妈妈背着他的一根绑带把妈妈和他紧紧地绑在一起,这根绑带只有37岁寿命,它记录了教师和妈妈一起的美好记忆。在学校,领导特意为他安排了一间宿舍,方便他照顾妈妈。

平时下课铃声一响,他就急忙跑去宿舍扶着妈妈去帮她上厕所。中午吃饭时,他也多拿一碗饭,拿起小勺子,像妈妈小时候喂他吃饭那样,一勺一勺地哄着她吃。等到喂她吃完饭后,自己才开始吃饭。晚上凌晨一点多,闹钟响了,他又陪着妈妈去上厕所。每天早晨,他也赶在学生前面起床,帮妈妈梳头发、刷牙、洗脚、吃饭,然后再赶去给学生上课······

他说:“虽然妈妈不知道我是谁,但她也知道我在为她好,我就满足了。”

我被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是啊,小时候妈妈不顾辛苦地照顾我们,对我们呵护又疼爱,难道我们长大了也不应该给予妈妈欢乐、幸福和照顾,让她心里感到暖暖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