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学校文化墙的作文)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学校文化墙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23 05:41:32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学校文化墙的作文)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一】

“为做人而学习”是天华学院的'校训,天华将“诚信、责任、”作为办学理念的核心,专注于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建设“修身苑”文化长廊正是基于学校的办学思想、历史使命和价值观念。“修身苑”是一条依水而建、气势恢宏、与天华整体仿古式建筑风格协调,带有江南古建筑特色的长廊。它以亭台贯穿联系,仿古式花窗点缀其间,营造出了垂柳依依、碧波微漪、画栋雕梁、诗文满壁的。文化氛围。当你漫步在斑驳的水泥路上,徜徉其中,你会不由自主地迷醉于那一排排列征求、设计雅致、内涵厚重的文字。

早在开学之初,我便听说了天华文化长廊,并对文化长廊参观活动十分期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踏入了梦寐以求的文化长廊。“修身苑”不愧是天华学院一条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刚进入,我便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修身苑”亭台正中有一块李岚清同志专门而题的匾额,字体清秀飘逸,充分展示了李岚清同志深厚修养和艺术品味。“修身”取自于《大学》中“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与校训“为做人而学习”相吻合。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当代大学生,修身是根本,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修身。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塑造心灵,自觉遵守礼仪诚信,自信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积极担当社会责任。踏入正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长廊两侧墙壁上陈列的古今中外圣贤先哲关于如何做事做人的名言警句。它以修身明德为总论,以创业励志、勤奋学习、孝敬感恩、诚信待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六大版块为纲。励志篇中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告诫我们,面对挫折我们应该不怕吃苦,做事要持之以恒,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修生篇中告诫我们,要修身养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爱国篇通过一批爱国志士的事迹来勉励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特长,为社会、国家付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之,我们要保持认真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要有探求真知的毅力,克服苦难,还要有矢志不渝的勇气,坚定的意志,捍卫真理的尊严。在参观爱国篇的过程中,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爱国英雄夏完淳的故事,听完之后,我深受震撼。这位17岁的少年英雄为民族气节而,的轰轰烈烈,重如泰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也值得我们学习。修身苑中的每一篇每一句都是经典,字字珠玑,令人反复回味,使人受益匪浅。透过这些古训,我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中华智者的殷殷嘱托。孔子、孟子等大思想家深邃的目光似乎透过每一个字驻进我心间,点亮了我的心路。修身苑就犹如一位君子之师,如沐春风,指点人生,教我们做人做事;它更是一位挚友,与之攀谈,便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乎焉在后之感。

最后,我们参观了正心亭。正心亭两侧对联写到:“挺起胸来,堂堂正正做人;伸出手去,勤勤恳恳做事”,心正才能行正。做人就是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做事就是要勤勤恳恳、心正意诚。不仅读书如此,将来走上社会亦是如此。正心是修身的开始,只有心正,才能意诚,才能格物致知,才能够修齐治平,成为人才。

文化长廊参观活动令我受益匪浅。这次参观,我像是走进了时光隧道,进入中国漫长的历史,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在中华文化中成长,我的情操也得到陶冶。作为天华学子,我在修身苑中对天华“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将铭记校训,做到诚以修身、信以待人、勤以求学、志在贵恒,以“不忘信守诺言,不忘对人友善,不忘父母养育,不忘报效国家”为行为准则,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认真做人,在毕业走向社会时,能够“挺起胸来,堂堂正正做人;伸出手去,勤勤恳恳做事”,不辜负天华对我的努力栽培和期望,力争成为一般社会成员的榜样!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二】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时,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他廉洁一生,处处替老百姓着想,还深得康熙帝赞赏。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着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清正廉洁是于成龙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他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他任罗城知县时是粗茶淡饭;任直隶总督时遭到饥馑,吃糠咽菜,同民众共甘苦。即使日子好过些,吃饭也是粗米青菜,人称“于青菜”。他认为,粗茶淡饭吃着香甜,粗布旧衣穿着随便。罗城百姓看到于大人生活过分清苦,过意不去,稍有馈赠,于成龙坚辞不受。他说:“我挣朝廷俸禄,有吃有喝,再拿你们的钱,岂非接受贿赂!”他认为,为官做不到清廉,民风自不能纯正。他离罗城时,把上级奖励的百两白银大部分用来周济孤寡老人和兴办义学堂。“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于成龙的清正廉明,自甘淡泊,终使罗城这个凶险之地得到彻底治理。

于成龙不仅自律甚严是的清官,更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官。他勤政爱民,把百姓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他最反对吃皇粮而不办公事的人。他要求自己做一个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百姓的好官。他认为,身为衣食父母官不为父母的`衣食打算,怎么能行?直隶旱灾严重,饥民遍野,于成龙含泪将湖北巡抚张朝珍送的枣红马了给百姓充饥。他甘冒罪开仓放粮,以解救千万饥民。于成龙去世后,人们检点他的遗物,只有一件破袍和几罐盐豉,真是“清风两袖朝天去”。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痛悼一代清官的离去。灵柩归葬故里时,江宁数万仕民步行二十里在江边伏地痛哭相送,哭声盖过了滚滚东去的江水声。康熙感叹“居官如于成龙者能有几人”,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谥号“清端”。

读了这些关于于成龙的故事,我的感受:于成龙他一生清正廉洁,自律甚严,勤政爱民,只要他看见老百姓受苦,没粮食吃,他肯定会与民众共甘苦,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旧衣,处处替老百姓着想。不愧于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史第一”。这种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向于成龙学习这种节省度日的精神。吃的和穿的,可以简简单单,随随便便,不用太复杂。而且,要常常帮助困难的人,伸出救援之手。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三】

中华民族的历史丰富多彩,五千年之中,无数的文人客写下了许多的名句名篇。最让人称颂的也就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孔孟、老庄、墨子、韩非子等先秦名哲留下了无数的文学宝藏,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甚至与他们的思想还被远播海外,而今,全世界已建立数百家的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中国古老的文化。

作为一个地道的炎黄子孙,我更加应该学习国学文化,这样才不会愧对我是一个中国人。 在前些日子,那个桂花飘香的季节,我来到了文化长廊。长廊的边上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排排的桂花树,秋风袭来,传来缕缕芳香。这样幽静的环境,让我的心顿时沉淀下来。绿树红花,高低错落,互相掩映,是一个值得玩赏的地方。

长廊有两个亭子,一个叫做修身苑,另一个则叫做正心亭。

进入长廊,可以看见长廊十分的复古,从内到外都透露着古韵的气息,让我有种回到家的感觉,很安宁。长廊的两侧是一幅幅的古代名哲的名言。有孔孟的、韩非子的、庄子的、管子的等等,还有一些不被人们所熟悉的人的话。

正心亭的对联让我最记忆深刻。“伸出手去勤勤恳恳做事,挺起胸来堂堂正正做人”。这幅对联一直是我的行动的指引,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的傲立于天地。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的起社会,对得起自己,不做偷鸡摸狗之事,用自己的双手创作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不卑不亢的人生。

梁代何逊曾经说过“少年轻日月,迟暮惜光辉”。年少时不珍惜时间,只一味的享乐,只知自己的时间还是很长很长的.,玩那么一会儿不碍事。登到迟暮到来的时候,生命也差不多快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才知道后悔,才知道要真真正正的做一件大事,可是却发现时间已经不够。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努力,从青年做起,不让自己在老年的时候才知道后悔。 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方”。看见这句话,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想到了远方的爸爸妈妈,想到了自己在上海大把钱的花费,而父母则在家乡为了我的不合理开销而奋斗,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感到特别的对不起我的爸爸妈妈。因此,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对他们的愧疚和努力,用我的成功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让远方的爸爸妈妈不为我担心操劳。

在文化长廊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大道理,如教人如何利国爱国,怎样更好地学习,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要讲究诚信忠厚等等。另外,长廊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东西。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秋风又起,桂花的芬芳似乎又在鼻尖徜徉。

天渐渐的变黑了,我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那里。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四】

上周三中午,轮到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参观校园文化长廊了。在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异常的激动与兴奋!

瞧啊!这儿可真所谓人山人海了,都把车子堵得滴水不泄了呢!“我们由52个班集体组成,在校就读生2148人,编教职工115人,”解说员正在津津有味地为我们详细地解说着呢,“其中有市名校长1名,省优秀教师1名,市终身班主任2名……”我想啊:这,大概就是我们学校老师们的优秀之处,我们也要好好学习,为我们的学校增添一份光彩,让我们学校发扬光大!

我们的常务副校长――王炳松校长。他始终坚守“以人为本,同享教育;以人育人,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动破脑子,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做出样子”的领导作风。在这一方面,我们在校的任何一个人,都值得学习。

然而,王炳金校长,可算是我们学校的一名领头羊了。而他,却以另外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教育人们。一本:以人为本,以人育人;二追求:追求更好的一个目标;三责任:做到以学生为主要,对学生负责人。总有一天,我们也将追随着这位“首领”的目标,去奋斗,去对未来充满希望!

呀!走到这里,我的心中不禁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层又一层的小波纹:这幅科幻画,五个飞船形影不离,里面却种上了植物,住上了人类,生活上了动物,盖上了房子;再看看这里!许多可爱的小朋友们,长出了纯洁般的天使翅膀,飞向那无边无际的蓝天,向往着,又尽情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遨游着;哇塞!这里有一棵巨大无比的空心树,其实它是一栋房子,树根还可以随时随地吸尘,真是两全其美啊!

难道,我们全世界人民向往着的,不正是如此吗?我们向往飞向天空,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不受时间的牵连。住在飞船之中,还正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呢!

书法作品,样样精通,正楷端庄,狂草奔放!艺术图画,美不胜收,素描写真,栩栩如生!那么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看看在课间,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吧!

瞧!各个班的书架虽然都截然不同,但是都放满了书,一本又一本五彩缤纷的书!它们呀,也足以让你看个大饱眼福了!

这一次的文化长廊参观,让我明白了:在任何一个校园或者班级之中,都拥有着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介绍和风格。这一回的参观,也使我留下了记忆幽深的印象,让我的文化,更上一层楼。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五】

20xx年10月27日,这是我来学校后第一次参观母校的文化长廊,带着好奇与激动我畅游了文化长廊,体会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令世人瞩目,令人深省的孔孟之道,让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国学经典,都是当代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信条。身处如诗如画的天华校园,在学院“专、通、雅”的培养模式下,每个天华人都因在这充满哲理的国学精粹—文化长廊中成长,陶冶情操而荣幸万分。

天华校园文化长廊,一个别样而伟大设计,当你漫步在斑驳的水泥路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欣喜于满眼春色,更会迷醉于那一排排列整齐、设计雅致、内涵厚重的宣传栏,只要你驻足、跨进这心灵圣地,即可以对话两壁中的人文历史,领略中国浓厚的文化气息,感受现代学子进取向上的蓬勃朝气,此时此刻,你会心临其境,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下面看看我在文化长廊中遨游的经历。

跟着讲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300m的长廊,长廊内部是仿古轩阁,一进入就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两边是以竹简隶书及扇面书版两种形式陈列廊阁的箴言,里面的每一句名言都让人反复回味,使人受益匪浅,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深刻感受到了文化长廊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不由得使我们叹为观止。接着我们来到了“修身苑”,顾名思义,修身即为修养身心培养内涵,“修身苑”是一条依水而建,气势恢宏,与天华整体的古代建筑风格协调,并带有江南古建筑风格的长廊。

它以高台贯身联系,仿古代花窗点缀其间,营造出了画栋雕阁,诗文满壁的文化氛围。在这里可以给人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忘记身边的一些琐事,就尽情的沉醉于这个美好的文化氛围中,它带给了我们一场心灵的洗涤,看了这些后,整个人就感觉轻松好多。最后我们来到“正心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身,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修身的“八目”。而正心是修身的开始,只有心正,才能意诚,才能成为人才。做人就是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做事就是要心正意诚,勤勤恳恳。说到这,我就不由得想到了儒家的鼻祖:孔子。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是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德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无数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文化长廊这一创意来自于天华学院董事长邹荣祥先生,他一直提倡大学的功能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而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院董事会投入巨资打造这一文化长廊,是天华办学精神的具体反映与贯彻落实。突出天华“专通雅”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出环境育人的作用。既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开风气之先,在各高校教育中独树一帜。有文化长廊使我受益匪浅,它既坚定我的信念,我们要共同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一起努力吧—母校加油!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六】

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对成才起着重要的影响,面对目前存在的众多不和谐校园文化问题,高等院校承担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大使命。而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指在和谐的宏观视野下,构建高标准、高品质的文明校园,创造更高水平的校园环境和文化。

1、高校应设定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制度文化

高校办学理念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一方面,高校必须始终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努力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营造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书育人环境。另一方面,高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通过各种政策和机制

调动和鼓励广大教师热爱教学、投身教育,不断优化师德和教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包括尊重师生人员、重视沟通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及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学校建设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人员学习、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

在这种环境中,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人与人的关系是制度文化的基础,也是建设制度文化的着眼点。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的体系,体现着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率。所以,制度文化的建设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高校教师应反思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尽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目前,功利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充斥着各个高校,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而且部分地扭曲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终其一生只是在重复地培养一批批目光短浅、知识面狭隘,只注重眼前

利益的学生,长此以往,教师也会在缺乏思想内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迷失,成为功利化教育的牺牲品。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同样也是教师生活、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合理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使其人生价值得以极大的认可和传承,真正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学生也会在接受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确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3、高校学生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称其为校园文化。故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学生应成为这项工程的主体,人格健全的校园文化首先需要引起全体学生足够的重视。高校应始终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传统,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与集体意识,并使他们逐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积极参与学校的

组织活动,充实自身精神生活,升华自我道德境界。其实,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工程中,学生同时又是一个客体,受到了文化建设的影响和熏陶,从而为他们更好地参与高品质、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4、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不可忽视

和谐校园环境建设是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和谐的校园文化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因而校方要净化校园的自然环境、景观环境,用高品位的自然景观为师生提供惬意的生活环境。高雅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学生身心的愉悦,性情的熏陶,同时也提高其人文品质。

5、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也需要师生献计献策,积极参与

校方应广泛征求师生的建议,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遵循“有效的人力资源是现代组织成功的最要因素” 这一黄金法则,开展适合全体师生文明向上、健康活泼的互动活动,广开校园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但能形成融洽的氛围,密切师生的联系,而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其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七】

表演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他们给大家带来了热情洋溢的广场舞《小苹果》,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哥哥大姐姐们就舞动起来,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扭起来。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也不甘示弱,你别看他们年龄小,本领可不小。瞧!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高大上的钢琴独奏,还有那高难度的太极拳表演,台下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三(3)中队的两位小帅哥表演了相声《吹牛》,他们俩一板一眼,你一句我一句,把大家笑得嘴都合不起来了。

五(3)和五(4)中队表演的街舞《时尚元素》,可嗨了!敲架子鼓的大哥哥真是帅呆了。他们边跳边唱,活力四射。他们还不时鼓动台下的观众:“嗨起来,朋友们!”顿时,全场嗨声连天,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电视台的叔叔都被吸引来了,他还采访了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呢。

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与风采,放飞我们的快乐,我真期盼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早点到来。

校园的文化长廊作文【八】

文化长廊位于南大楼与北大楼之间,你走到长廊门口就会看见木质匾额上面刻着“文化长廊”四个绿色大字,字体雄浑大气,非常引人注目。匾额两旁的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它告诉我们,现在要勤奋学习,等老了再来学习就迟了。走进长廊,我们一抬头就会看见房顶的每一根横梁上都写着《弟子规》中的句子,例如:“父母呼应勿缓”“凡出言信为先”“凡是人皆须爱”等等。这些名句仿佛在告诉同学们做人的道理。读完“弟子规”,你再向长廊中望去,就会看见两边的墙壁上挂着许多书法和绘画作品,这些可都是同学们亲自完成的优秀作品。每一个学期,这里还会举办两次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会,如果你有兴趣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拿来参展哦。

长廊两边安放着长椅,可以供同学们课间的时候休息。你可别小看这些长椅,因为在这些棕红色木质长椅的椅背上上雕刻着许多文化名人的头像,有孔子、李白、鲁迅、老舍等等,在头像的旁边还这些名人的作品。比如孔子头像边就写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李白头像边则是他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长椅两侧的扶手被我设计成了一个微型书架,书架里摆放着各类图书。

想象一下,每到下课或者午休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信步进文化长廊,边走边欣赏着墙上的字画,诵读着一句句千古名句,然后坐在长椅上随手拿起一本课外书翻阅着,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