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小学作文

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小学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6 00:51:15
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小学作文

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小学作文【一】

每当晚上,我看着电视不愿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说:“不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还有什么上课要注意听课啊!要认真写作业啦,做人要诚实啦,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啦……天天唠叨得没完没了。妈妈的唠叨就像夏天夜里池塘里头的蛙声,叫人一听心就烦。可后来我对妈妈的唠叨却有了新的认识。

那时临近期末,头几天妈妈就把要注意的事项对我唠叨了好几遍。等到了考试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我听了很烦,不由自主地说;“青蛙又叫了!”妈妈莫明其妙,问道:“你说什么?”

上到考场,等到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一看试题:都懂!于是,就飞快地做完了。我刚想交卷,看见别的同学仍然在认真地写,我耳边忽然响起了妈妈的那些蛙鸣般的唠叨声,心里一震,于是就认真地检查起来。当检查第四题时,发现第一小题因为马虎答错了。我急忙把它改正了。为了防止再出错,我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直到认为没有一点儿错的地方才交卷。宣布成绩了,我得100分,我那时高兴极了。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

我要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唠叨,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

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小学作文【二】

??唠叨的妈妈小学记叙文

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装扮时髦、举止文雅。瞧,她那金黄的卷发下是两道弯弯的柳月眉,眉毛下那双丹凤眼显得炯炯有神,鹅蛋脸的.两边有一点儿粉红,乍一看是个大美女。美中不足的是她那和尚念经般的唠叨,着实让人受不了。

每天大清早,妈妈就在那一遍又一遍地唠叨:你动作要快点,要迟到了。青菜多吃点呀,要不,营养不全面哎,听得我耳朵都要长茧了。

这天回到家后,我痛苦地叫道:妈妈,我手痛。

你这孩子,叫你每次训练前要认真做热身运动,你却不听,这下疼了吧。妈妈的嘴巴开始工作了:以后要听大人的话,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妈妈都是为你好我心想:不安慰我就算了,还唠叨,真是烦人了,刚刚就不该告诉你这事儿。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兴许是被妈妈传染了,竟然随声附和:妈妈是为了你好的,为了你不受伤,不然以后还会脚痛,肚子痛这还了得,我急忙捂着耳朵叫道:妈妈,我听到了,我记住了!他们俩才停止了紧箍咒般的唠叨。

可是,没过一小会儿,让妈妈唠叨的事儿又来了。

思丞,作业写完了吗?字要写工整,不要老写错别字。写好作业赶紧看课外书听听,妈妈一边洗碗一边还不忘在那提高嗓门念几声。

就是到我睡觉前2分钟,她也得在门外唠叨:儿子,上了床,要快睡觉。早睡早起身体好。

怎样,我的妈妈爱唠叨吧!不过,我已经习惯妈妈的唠叨。不,我是喜欢上妈妈的唠叨了。因为唠叨中有浓浓的爱!

 

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小学作文【三】

在六年级的一天,我像往日一样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这时,妈妈走进了厨房,我知道,今天依然“逃”不过妈妈的唠叨声。

“有好好整理书包吗?不要再让我帮你送书或作业喔。”

“今天可能会下雨,记得把伞带上。”

“水壶装水了吗?你最近有点上火,一定记得多喝水”。

我含糊不清地说了声“嗯”,一个“厌恶”的小芽偷偷地从心中钻了出来。就知道唠叨,我又不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有必要吗?我拎起书包,准备去上学。在电梯口,妈妈又忍不住唠叨了起来:“今天你们要考语文是吧,好好看看题,别太粗心。”我不耐烦地打断了妈妈的.话:“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又不是第一次了,怕什么?”妈妈张了张嘴,好像要说些什么似的,可能是不希望我生气,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妈妈没再说话,和我一起等着电梯。

过了一会儿,妈妈突然又对着我说:“差点忘了,我看了天气预报,今天下午有可能变天,特别是傍晚的时候,风很大,你等等,我拿件外套给你……”不知是哪来的勇气,我冲着妈妈说:“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了,不用那么唠叨我!再说,冷不冷我自己能感觉得到,不用您瞎操心!怪不得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正说着话,电梯门打开了,我立刻走进了电梯,快速地按上了关闭按钮。在电梯门快关上时,妈妈的表情很复杂,说不清生气还是难过,那一刹那,电梯门关上了,我心里有一点儿空落落的,我这样的态度对妈妈,真的礼貌吗?

“叮铃铃!”放学了,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校门,奔向自己的父母。一股冷风吹来,冻的我把脖子往衣领处缩了缩。我家离学校近,通常妈妈不大会来接我,我只能加快脚步快点往家走,不然我非感冒不可,想起早上妈妈说的话,不禁有些后悔,也有些愧疚,不过想到,接下来妈妈更会有理由唠叨我了,又一阵心烦。

“嘶——好冷啊!”我一边哈气,一边往家里的方向急急走去。这时,我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冷风中。“啊,妈妈!”我忍不住叫了出来。妈妈看见了我,三步并两步地走到我身边,又习惯性地唠叨了起来:“看看,我说什么了,今天果然降温了吧!来,快把我外套披上……”我乖乖地把厚厚的外套穿上,哇,马上不冷了,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田,让我在寒风中倍感温暖,我一路依偎着妈妈,慢慢地往家走。我第一次深深地到妈妈的唠叨原来满含着爱意。

从那天起,我好像开始懂事,成长了,再也不抱怨妈妈的唠叨声了,因为我明白了,这是妈妈爱我的象征,妈妈的唠叨是我成长路上的温馨提示,让我了解,哪些事我应该试着承担,哪些事我应该避免犯错,也是从那天起,我开始成长,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让妈妈担心,也尽量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也能诚心诚意地接受妈妈的唠叨,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渐渐地,我不知不觉间成了大家眼中一名优秀的学生。

我上初中以后,妈妈的唠叨渐渐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母女间的默契与理解,包容与支持。我很骄傲,有这样一位在成长路上用唠叨陪伴我成长的妈妈。妈妈的唠叨,是世间最美丽的声音、最亲密最深切的陪伴。

妈妈的唠叨伴我成长小学作文【四】

《小鹿斑比》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从小鹿斑比出生开始,在妈妈的呵护和教导下,他在森林中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成长的岁月中,斑比不断地收到洗礼和冲击,目睹了森林里的四季变换,经历了与母亲的生离别,见证了友情与爱情的变化。它不怕困难,勇于历练,最终成为新一代的鹿王。

同一本书,初读与再度的感觉截然不同。初读更多的是对情节的兴趣,再读更多的是对细节的思考。再读《小鹿斑比》,细细品味斑比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脑子里灵光一现,我幡然醒悟:斑比的成长过程不正如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样吗:

1.初次培训,“斑比”初感

一纸毕业证书,宣告了大学时光的终结。青春已经散场,而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去品味就踏入了人生的下一站。我如愿地加入了教师这个队伍,成为了秀水长宁的一名语文教师。

入职之前,新老师得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新教师培训会。培训会那天, 作为国家级风景县的长宁就为我们新教师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新雨。如注的大雨,把整个县城洗得犹如一幅无尘的水墨画。“一尘不染”,是长宁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培训地点在教育中心的阶梯教室,找个靠后的位置坐定不久后,培训便拉开帷幕。首先是教育中心的领导在台上用话筒指挥“第几排的老师向前坐”“左右两边的老师往中间坐”,散乱的会场立即井然有序。接着是局长给新教师致辞并提出要求“向名师看齐”“认清自己所在的点,尽快进入角色”……初出茅庐的我突然感觉自己进入的是一个庞大的`直角坐标系,每个会场的新教师都是一个个坐标点,本着以育人为原点的坐标系沿着“向名师看齐”“提升自己的坐标点”做着平移,最终形成一条条刚直优美的教育线段。

之后是培训会进行了普通话、书法的培训,最后压轴的是名师培训。最令我难忘的是陈亚梅老师。她以平静的语气向我们新教师讲述了她追求理想、不懈学习的点点滴滴,屏幕上展示了她与学生们,以及学生们的日记作文……台上的陈老师,就如一本名师教科书,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向名师教科书学习,今后拼尽全力!

2.理想现实,“斑比”转变

这是一个偶像剧泛滥的年代。职场偶像剧多如辣条包装袋,起一阵风,漫天都在飞舞。我对辣条从不感冒,所以如果问我“你喜欢看包装袋漫天飞舞还是喜欢看满山野花”我果断选择后者。因此,我选择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选择乡村教师,选择甘于平凡,甘于奉献。的确,理性思维的我无法将人生和偶像剧联系到一起,我早已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

尽管我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证即使泰山崩于前,我的心跳频率依然能保证75.但到达宁敢那一刻,我的心跳频率还是下降到0.雨后的“水”“泥”路,让我所坐的摩托车一路跌跌倒倒,拖着一身水与泥,我终于到了宁敢。

理想太,现实太骨感。我的确有了深刻的体会。我甚至当时特想家。倒是父亲先给我来电,问我“学校怎么样?”“同事怎么样?”“住处落实没有?”深吸一口气,我回答,“很好,别担心!”父亲话不多,简单说了几句,末了,“邓政权,要好生干,把别人的娃儿教好。”倒是父亲的话点醒了我:谁说人生都是一帆风顺?完美还是人生吗?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清福的,不历经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干出成绩,怎么立于天地?

我爱读书,特别是心情变化大的时候更爱一个人静静读书。晚饭过后,我从学校图书管里拿了抽出了一本《心灵鸡汤》,躺在床上慢慢地看了起来。读着读着,我被流动的文字深深吸引“一辈子,并不长,既然来了,就要活得漂亮!”“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苦难会有助于你!”“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人的潜能无限。”字字如锤,敲在我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我合上了书,强迫自己入睡,因为我知道,新的一天在等待着我。

3.出师不利,“斑比”成长

报名工作结束,按学校要求,我第一节语文课会成为学校公开课。我所担任的是五年级的语文,第一课我设计的是《正确认识语文》。作为一个愣头青,我自信满满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脱口秀”,下面的同学都正襟危坐,屏息凝神地看着我,我便更加自信“语文就是一门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想必同学们都明白了”台下却鸦雀无声,我眼睛的余光也似乎看到了听课老师的灼灼目光。约莫半分钟,对我而言却比半个世纪还长久,终于有一个男同学举手“老师,我知道了,语文就是用圆来画的艺术!”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连听课的老师和领导都忍俊不禁。

好不容易上完课,领导们走在前面,我的脸滚烫程度不亚于40度高烧。之前还自认为第一节课定能妙语连珠,妙不可言,上完课才知道那都是迷之自信。在评课活动上,各位领导老师都委婉地为我提出建议,我一一做好记录。我开始认真自我反省,认真分析学生,认真备课。

名师的勋章,看来还在大洋的彼岸,得努力乘坐知识的船方能到达。

出师的失利,给我敲响警钟。那节课后,工作之余,我开始在图书馆里认真阅读。《影响教师的100篇没问》《教师专业程度》《守望教育》……

4.乡村生活,“斑比”成熟

曾经我写过“总有一对对初恋情侣,挽手来到东街纹身摊前,满脸幸福地纹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图案;也有一个个失恋女人,满脸忧伤、只身来到东街纹身摊前,满脸麻木地将纹身洗去。

或许是麻药效果太强,洗纹身的顾客大多表情都还残留着麻药的效果;或许是纹身技术太强,洗纹身的顾客大多都不能完全洗去纹身,至少在心里的某个地方一定残留着洗不干净的图案。”

现在回首,那时的我真的太不成熟,写出的句子锥心刺骨,实在是败笔。与其去写一些狗虐心的东西,还不如多去思考自己所教的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一定要引导学生具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传递正能量给学生,这是我在阅读中最大的收获。

大千世界,处处都是正能量的素材“有一群摊主,穿着廉价的衣裤,守着自己“本甩卖”“清仓大处理”的小摊,凌晨才推着货箱回家,点清当天的收入然后倒头就睡;也是这群摊主,存够了钱就带着家人,衣着光鲜地出入高档商场,用“本甩卖”所得的储蓄买下从不打折的商品,然后满意地回家。”引导孩子抓拍生活中片段,感受摊主们为人父母的别样的爱。

在阅读中,我心智逐渐变得成熟。乡村三月天,虽没有都市的繁华,却让我心底春暖花开。用海子的话来说“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都市获得幸福,我只愿终身执笔,描“花”绘“天””,我只喜欢和孩子们相处的简单快乐,不同于成人,他们的眼睛里没有虚伪、没有阿谀,这正是我追寻的生活:有着理想,简简单单。

5.表彰大会,“斑比”感怀

时间的推移,已是深夜11点,杯里的茶早已冰凉,是该去睡觉了。如斑比一样,我的努力终在全县优秀教师的表彰大会上有了我的名字。其实我并非是炫耀自己,和我一起参加大会的优秀名师大有人在,只是觉得历经洗礼,我最终证明了自己,仅此而已。

手机里突然窜出“是不是我们越来越老了,越来越爱回忆了”的音乐,我不由得感伤:六年心,学生带着希望入学,带着不舍离校,而作为教师的我,换来的惟有一张毕业照,一纸纸留言,一份份捷报。六年,人生有多少个六年,每个六年对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空城。

这是作为教师必须承受的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生注定要操练“润物细无声”的技能,承受“春蚕到,蜡炬成灰”的命运,“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生来就被冠以王冠,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待到山花烂漫”那一刻,她笑了,可是谁看到她的笑容背后的泪水?

关上《小鹿斑比》,我又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