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回忆母校毕业的作文(重回母校感慨的作文)

回忆母校毕业的作文(重回母校感慨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05:06:36
回忆母校毕业的作文(重回母校感慨的作文)

回忆母校毕业的作文【一】

尊敬的母校:

您好!六年时光瞬即逝,我在您的怀抱里成长了六年。六年了,您用您的知识浇灌我们,用您的怀抱哺育我们,用您的身躯搭出一条通向知识巅峰的大路。

我走在校园里,六年来,校园的变化真大呀,从原因坑坑洼洼的砖头路变成了宽敞平坦水泥路,原来的旧器材也是变的焕然一新,这些都是母校的变化。不仅仅这些让我留恋,更让我留恋的是早晨的琅琅读书声,天真活泼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和那母校的一草一木。

一年级,我们是唯诺型。满怀希望的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下戴上红领巾,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老师说什么都言听计从。

二到五年级,我们是叛逆型。老师的话已经不足以约束我们了,我们有了自己的看法,但也有倔犟的性子,老师训斥的时候,我们会很不乐意的将头一偏。

六年级,我们是依恋型。当我们捧起书本的时候;当我们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当我们举起右手对国旗高唱国歌的时候;当我们高举右拳对着少先队队旗庄严宣誓的时候,母校我们一次又一次想起您。

六年来,母校师生也做了许多慈善之事年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西山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我们虢小师生每年都纷纷捐钱、捐物。捐助山区学子的爱心之举,让寒冷的冬天暖意融融,母校不仅仅有教书育人,更有融融爱心。

如今,我们要入初中的学堂了,但我们不会忘记您的。

再见了,我亲爱的母校。

此致

敬礼

您的学子:岳 杨

回忆母校毕业的作文【二】

敬爱的母校:

您好!

我今年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我永远不会忘了您,我的母校!我绝不会忘了您给我的温暖和爱。

我不会忘了母校的教学楼是温馨而明亮的橙色,母校的操场是清新而柔和的绿色;我不会忘了教学楼里传出的阵阵书生朗朗,不会忘了绿茵场上回荡着的声声笑语欢歌;我也不会忘了校门口迎风招展的国旗,和那熟悉的铃声。母校啊,我决忘不了您教学楼的形状,总是能把在操场上玩耍的我们紧紧揽在怀里。

母校,你总是那么用心良苦。您让我们同学闹了别扭,使我们明白了友爱的珍贵;您让贪玩的我们考差了分数,使我们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我记得,有一次障碍接力赛,我在您坚实的身体上扭伤了腿,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友谊”这两个字的含义。

母校,您派出了辛勤的园丁—老师来引导我们。我记得,有一次班干部竞选,是因为老师的鼓励,才使我有勇气去竞选我梦想的职位,拥有了不可或缺的“自信”。

母校,是您,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是您。让我在茫茫学海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您,教会了我要“自信、自尊、自立、自强”!

母校,不管我将来何去何从,我都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德。因为,您永远是我离家的港湾,是我身后最重要的烽火台!

祝您

繁荣昌盛

您的学生:南旭晨

5月15日

回忆母校毕业的作文【三】

推开钢筋焊接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栋红砖亮瓦的教室。教室在马路两边,各两栋。马路尽头,是一栋南北通长的教室,正对校门,也是红砖亮瓦,朱漆木门,玻璃窗户很大。教室前面有一桅旗杆,直插高空。旗杆上面已经很久没有悬挂过旗帜了,用来升降旗帜的绳索,在略高过于头顶的地方飘荡着。校园极静,静的有些落寞,甚至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回首望去,在靠近校门的地方,左边的地里种着低矮的木本植物,右边则空空如也。这是严冬,那些植物看上去毫无生气。此刻,我猛然想起许多年前,我是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右边的地里种过一茬胡萝卜,秋天,学校里开展义务劳动,我握着一根红艳艳的胡萝卜,站在地埂上嚼的津津有味……

这就是我的母校,焉支山下的一个村级小学。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时,我在学校里欢快的奔跑和嬉闹……

我的母校在焉支山北麓。焉支山在历史上的非常有名的,早在汉朝的时候,它就因盛产良驹骏马和汉朝与匈奴之间的一场战争而载入史册。焉支山下的山丹军马场,是亚洲最大的马场。正是因为这个马场,山丹有了“马都”之称。那时候我当然不知道这些。当我知道这些的时候,山丹军马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现代战略装备的提高,军马已退出了战争的需要。于是,这个有着两千年养马历史、鼎盛时期达到七万匹的马场,锐减到今天的不足千匹。这个巨大的变化也就三四十年的时间。三四十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我的母校也是,这个学生最多时近三百人的学校——也正赶上我上小学的时候——现在,因生源严重不足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改革,已闭门歇课了。

这就是我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我度过了六年半的时光。六年半是因为我留过一级,半年是正好赶上春季升学改为秋季升学,我就多读了一学期的书籍。二年级那年,我的学习成绩很是糟糕,被老师点名留级。这是我学生生涯中一直羞于向人提及的一件事情。二哥长我两岁,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他觉得留级很丢人,就怒其不争的埋怨我,要我去问问老师,看能不能不留。我也觉得留级留亏了,因为学习成绩比我更差的同学都升了级,我就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去找老师,结果是可想而知。于是,我又满怀情绪的接受了一年半时间的二年级教育。

我是班里几个高个子学生之一,所以我的座位总是在后排,或倒数第二排。这个位置的好处是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的打个盹,或者搞个小动作,但不好处是老师总是舍近求远的叫后排的学生回答问题。好像矮个子学生总能得到老师的青睐,或者说,老师压根不喜欢高个子学生,老师总是拿高个子学生借题说事。我们班有一个个子比我高的同学总是受到老师的批评。当然,他的学习成绩一点也不好。我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遇到了我学生生涯中最让我感激的一位老师,他使我的学习成绩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并且一直名列前茅。这位老师的教导和鼓励,与我今天从事与文字有关的职业有原始的根由。

这位老师叫周全定。

周老师是我的同族兄长,他和我父亲年龄相当,且关系不错。我当时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我能感觉到周老师对我的特殊关爱。四年级那年,我当上了班里的学习委员,这个位置相当于班里的二、三号人物。五年级那年,有一堂作文课,周老师把我的作文及钢笔字作为范文在教室里让大家传阅,这使我深受鼓舞,并且信心大增。周老师还说,在我们班里,将来出个作家也未尝不可,等等。这当然是鼓励大家写好作文的话语,但在那时候,却像一股暖流一样,在我的心里暗暗涌动。这些语言激励着我的人生,也使我一直不断前行。周老师是我在学生生涯中给我帮助最多、鼓励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位老师。我怀念他。所以,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一个老师心贴心的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是学生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感谢周老师。

我的母校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于今已近四十年了。凡四十年中,走出这个校门的学子已近千人。我从这个学校走出,我的两个孩子也从这个学校走出。现在,当我走出母校三十多年、我的孩子走出母校六七年之后,这个启蒙和培育了我们两代人的学校却因生源问题而关门了,我的心里怎能没有一点落寞和怅然若失的感觉?我的脑海里还是一片笑语欢腾的场面,我的眼前却是一片宁静和寂然。

时间过的真快啊,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来,这个学校曾翻修过一次。记得翻修学校的`时候,我到学校参加义务劳动,拉运沙石等。我还记得在新建的教室里,我去寻找我的女儿。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她没有回来,和几个孩子被留在教室里。问其缘故,说是有一篇课文没有背会被留下了。其他同学都背会了吗?我问。孩子说,没有。其他人从窗户里翻出去回家了,她们几个胆子小,不敢擅自回家。“这是班长的规定。”孩子说。后来还听孩子说,班长曾多次体罚过同学。我吃惊。一个一年级的班长,怎能做出这样规定?之后我询问老师,老师显得也很吃惊。他说我只是让大家背会了回家,没想到她竟擅自扣留学生等等。这位老师是个民请教师,他在我上小学之前就开始代课了。他教过我一两节音乐课(其实就是练大合唱,我不怀念他,但我绝不敢轻视他,他毕竟用一生的时间,用勤劳的汗水,为我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站在钢筋焊接的大门前面,看着自己曾经欢呼雀跃的母校,现在变得悄然寂静,伤感是难免的,但伤感之余,却也生出一些欣慰,那就是,一个陈旧的学校关闭了,另一个崭新的学校,已经在远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