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初中生作文回家(回家作文)

初中生作文回家(回家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0 19:42:11
初中生作文回家(回家作文)

初中生作文回家【一】

我小时候,奶奶住在我家,后来,爸爸,姑姑出钱给奶奶买了一套房子。这房子不大不小,很适合奶奶,奶奶一进房子就说:“好好好!太好看了!好极了!”我知道,那是奶奶不想让她的儿女们操心。

就这样,奶奶平静地在这房子里待了2个月。2个月后,奶奶再也憋不住了,她打电话给我:“令玮,过来奶奶这玩玩好吗?就玩一个下午,一个下午!好吗?”我本来想拒绝,但我仿佛看到了奶奶乞求的眼睛,仿佛预见了奶奶的失望和悲伤。我沉默了两秒钟说:“好。”我刚进奶奶的门,奶奶又是递糖水,又是给牛奶的。随即,我给奶奶唱了首《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奶奶微微地笑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光芒,随即又暗了下去。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一个中秋节,奶奶邀请我们全家去她家吃月饼。我们一到,哇!好不热闹!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到了,围在一起话可多啦!奶奶也咧开嘴笑,颤抖的手抓着月饼说:“吃啊!吃啊!都吃啊!”然后摸了摸我的头,看着我,她好像想到了什么。

初中生作文回家【二】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枯燥无味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到家里。口袋里还有买学习用品后剩下的一元钱,我想买支冰棒吃,虽然天气还不是太热。

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位七八十岁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艰难地走着。老人衣衫褴褛,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口袋,正在东张西望,像是在找什么东西。我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老人突然迎面朝我走来,我的心“咯噔”一下跳了起来。心想:这老人要干什么呢?不会是疯子吧,我心中画满了大大的问号,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只见那老人颤抖抖的很吃力地弯下腰,用那已经布满了皱纹的手去捡马路边一个被丢弃的瓶子,并没有要伤害我的意思。我顿时明白了:那个老人是捡垃圾的。想着想着,我脑中浮现出一件事。

那时我才上一年级,和同学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前面也同样是个拾垃圾的老人,看到她脏兮兮的样子,我胃里直想吐,我们几个捂着鼻子,小心翼翼地从那个老人身边绕走了,一边走还一边说:“这个老人真脏呀!”垃圾有什么好的,她还把它当作宝贝。”“真令人想不通呀”我们还骂那老人说她什么“穷光蛋”“老土气”……只见那老人朝我们望望,摇摇头,又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

如今,我已经上七年级了,明白了拾垃圾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可能是老人家里的生活很困难,迫于生计才出来拾垃圾的,我开始同情起她,我再一次望着眼前的这位老人,她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像刀刻一样,脸像煤炭一样黑。多么可怜的老人呀!我当时还那么羞辱她,我是多么的无知,我对我当时的表现感到羞愧。想到这,我连忙跑过去,把我手中的瓶子递给了老人,老人朝我望望了。感激地说了声“谢谢!”老人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快回到家的时候,我看到了路旁的冰柜,连理都不理不它,毫不犹豫地走开了。回到家以后,我把那准备买冰棒的一元钱投进了储蓄罐里,将来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初中生作文回家【三】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这首老歌大家都听过,在这首歌里反复强调着这么一句话:常回家看看。节日里,我们更应该回家看看。

国庆节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许多离开亲人的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没有想过?当这里热闹非凡的时候,亲人家里还是冷冷清清,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国庆抽空去看看父母吧,他们身体健康吗?生活开心吗?想到这里,我仿佛见到了那么一幕: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辛辛苦苦准备好一桌好菜,慢慢地走到门前,四处张望,直到菜凉了,才回到屋里……也许有时候,父母的唠叨会令你心烦不已;也许父母的指责会令你十分难堪;也许……可他们依然爱你呀!

我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路上十分挨挨挤挤,连我都被热出汗来了。他们要去干什么?原来,他们都是去探望亲人的。他们提着厚厚的重重的礼品,全然不顾道路的拥挤,自身的炎热,坚持把真诚的问候送给亲人,有些人搀着自己的父母去看戏;有些人陪着父母在小路上慢慢散步;有些人……我们家也不列外,我和父母一起去看了远在异乡的奶奶家。走进小区,我看到了奶奶爷爷正在楼下等我们呢,上了楼,我便看见了一盘盘半凉了的菜,爸爸放下了礼物,奶奶一看,连连摆手,可爸爸一定要奶奶收下,爸爸说:“这是咱们的心意,收下吧!”那一刻奶奶笑了,眼泪却在打“国家经济好了,孩子也孝顺了,钱有了,爱有了,我什么也不缺啦!”

初中生作文回家【四】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几年前,陈红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了大江南北,也唱起了多少年轻人对父母无限的关爱和思念。以至于今天从收音机里听到这首歌,仍能让人十分的动情,勾起我归乡的期盼。

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最博大的天空是父母的心胸,父母对儿女的关爱是世上任何一种文字都难以形容的。记得小时候,年少不更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完全没有懂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倾心。及至到了自己为人父、为人夫,把同样的一份爱传承给自己的儿女,才懂得做父母的心境。甚至有一种倾情于儿女身上的呵护是自身在强作欢颜,作出莫大牺牲后才能获取的'。

十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十月是我的生日。那时的条件十分的艰难,我们能穿上一件新衣、吃上一顿猪肉都是做孩子的奢侈。于是我十分盼望自己的生日能早一天到来,缘由便是与父母约好穿上一身新衣服、吃一次红烧肉。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