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面对网络谣言态度的作文立意(网络谣言的危害例子作文)

面对网络谣言态度的作文立意(网络谣言的危害例子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10 16:39:56
面对网络谣言态度的作文立意(网络谣言的危害例子作文)

面对网络谣言态度的作文立意【一】

当网络的感觉更真时,现实就开始变得越来越虚幻了。可是总有一天,我们得走出网络,搬正真实与虚幻的倒影。因为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才是最温暖的。曾听说这样一句话:“完美的东西是一种美,但残缺更是一种美!”是的,太完美的东西往往给我们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残缺、具有瑕疵的事物或许更具有真实感。

一行人来到异国小岛旅游,见路旁高悬这的吊篮里艳异的花束,很是新奇和喜欢,但他们看不出是真花还是假花,若是假花,就觉得没意思了。有两个人准备跳起摸一摸,此时一老者说是真花,接着他说出了理由:“它的叶子有的已干枯,花朵边缘也有些凋谢的痕迹,真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老者的话颇有道理,真实的东西都有瑕疵!

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在追求着完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排斥一切具有瑕疵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完美,推崇完美;我们……但是我们有真正思考过:“完美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真实的吗?”或许我们都不曾想过,完美的东西都太过虚假,太过虚伪!比起瑕疵,我更喜欢后者,只为瑕疵具有的真实感,而非我是个不求上进的人,更何况,太完美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从这种意义上讲,完美不是虚假的吗?

我们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生活难免会有那么些不如意,每个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这不如意,这生活中所具有的瑕疵,我们才有了人本有的七情六欲,正是这些“瑕疵”,我们的生活才会这般丰富多彩!若我们生活在网络带给我们的虚拟世界,固然快活,固然顺利,但如此过一声,试问,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真实的生活世界有瑕疵,但它有价值!

我们不必羡慕假花的永不凋零,那太不真实;我们不必渴望完美、推崇完美,那太不真实……换个角度想,即使瑕疵的东西,也有其真实感,真实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

面对网络谣言态度的作文立意【二】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面对网络谣言态度的作文立意【三】

严惩“网络大谣”,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这是“秦火火”等“网络大谣”们的“法宝”,他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蓄意炮制虚假新闻,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不断制造事端,非法牟取暴利,把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他们一次次突破道德底线,一次次触碰法律红线,扰乱了社会秩序,威胁社会安全稳定,损害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严惩“网络大谣” ,法律威慑必不可少。网络谣言等网络乱象,已成为社会“毒瘤”,公安机关及时亮剑、果断出击,集中开展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是顺应民心之举。同时,相关司法解释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相信随着法律的完善、打击的深入,隐匿网络的违法犯罪分子终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严惩“网络大谣”,行业监管必须严格到位。互联网的监管涉及部门众多,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担当,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作为第一道防线的网站经营方,更不能推卸公共使命,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摒弃一味追求“眼球”经济、忽视社会效益的短视行为,从强化法律意识和提高技术水平层面,双管齐下,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真正把好净化网络空间的第一道关口。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是现实空间,决不是可以不负责任的什么“虚拟空间”。广大网民在网上畅游时,要与在现实社会一样,自觉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承担起共同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要保持理性,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这是截断谣言扩散途径、压缩谣言滋生空间的有效方法。

维护网络秩序,人人都是参与者。广大网民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使“网络大谣”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网络一个晴朗的天空。当前,我国互联网正在由“商用互联网”走向“全民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虚实界限逐渐消失。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接近6亿,换言之,相当于每两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

如果说,以前互联网还只是一种工具或技术,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与社会全面融合、难分彼此。这既体现在网民与民众身份标签区别的淡化,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全部映射在互联网。互联网既反映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还逐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治理。可以说,现在已经是网络即是社会,社会亦是网络。

随着互联网全面融入现实社会,传统社会中的一些痼疾也在互联网上日渐凸显,首先就是“信任缺失”。这种“缺失”既体现于网民对网站的交易信任不足,也存在于网站之间的商务信任欠缺,还体现在网民之间的交流信任短板。

根据《2012年中国网站可信验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31.8%的网民本人曾在网购过程中直接碰到钓鱼网站或诈骗网站。30%的受访网站曾遭遇过恶意仿冒网站的`侵扰。相当于每三个购物网民中就有一个曾被骗,每三个知名网站就有一个曾被恶意仿冒。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崛起,极大地方便了网民分享和发布各类信息,也加大了不实信息、诈骗信息传播的力度,新型网络钓鱼形式的出现,让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持续走低。

因而,构建可信网络环境一直是无可争议的社会共识,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再到互联网从业者,都很关切如何构建更加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众多互联网厂商都在身体力行地推行可信互联网构建。随着构建可信网络环境认识的发展,当前核心议题已经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办”。

目前,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中网(knet.cn)推出的“可信网站”验证日渐成为我国网络身份验证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成功的,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言,从管理模式上,建议应施行“政府倡导、协会支持、民间运作”的原则,也就是发挥市场主体的基础作用;从可信内容上,应逐步形成“网站身份验证、网站安全扫描、网站信用评价、网站内容鉴别”等网站验证分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打造“验证服务—验证管理—查验平台—举报纠错”可信生态链条,借助可信验证把网民和网站两大群体连接起来,消除网民对网站的信任隔阂,更大限度激发互联网的正能量和商业价值。

而针对整个网络环境的完善以及社会各界如何分工推进来说,最终需要整个互联网生态链联动起来,合力共建可信网络环境,让互联网成为一个真实可信赖的世界。

面对网络谣言态度的作文立意【四】

星期三,上体育课回班的路上,我们在谈世界末日。姚昕羽说:“这个星期五,也就是12月21日,会有世界末日呢!”众人问:“几时几分?”姚昕羽回答:“下午2时10分。”这可把我给吓坏了。我自己问自己:“星期五真是世界末日吗?”可一想到回家可以让爸爸上网看看,我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回到家,我把同学们谈论世界末日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却说:“没事儿的,你还真以为会有世界末日?要是真的话,你妈早就把钱用光了。”妈妈说:“别听他们的,妈妈在新闻上看见了好多说世界末日的人,都被抓起来了呢!”

爸爸看我半信半疑,便打开了电脑。原来,目前流行的2012年“世界末日”的说法来源于玛雅历法,考古学家曾发现玛雅的历法终止于2012年12月21日,人们便猜测,这一天是世界末日;加上述美国电影《2012》又对这一天加以虚构和渲染,误导了很多人。爸爸跟我说了一些玛雅人的事。我不再担心了,决定明天到学校里把玛雅人介绍给同学们。

星期四,我把昨天晚上爸爸和我说的话,一字不落的告诉了姚昕羽。可是,她还是固执,我和她打了个赌:星期五有没有世界末日?我说没有,她说有。

星期五,不少同学都很忧郁,而我活蹦乱跳的。到了下午,教室里更有点紧张了。当然,我和姚昕羽的赌还没结束,所以我也挺紧张。五分钟、四分钟……下午2时10分到了!太棒啦!我赢啦!我欢天喜地,姚昕羽也欢天喜地地向我“举白旗”了。

世界末日的谣言十分吓人,但吓不着相信科学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