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不倒翁制作过程的二年级作文)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不倒翁制作过程的二年级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24 22:27:50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不倒翁制作过程的二年级作文)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一】

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 (结论。

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由这两类基本结构形式,派生出其他各种各样的结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并列式。 (2 层进式。

(3 总分式。 (4 对照式。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二】

【课题】:有趣的不倒翁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不倒翁》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第9课,选择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玩具——不倒翁,作为探究对象,构建学生对不倒翁的认识。让学生尽情地玩不倒翁,并以次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方法,自主经历探究过程,自行获得问题结论,揭开不倒翁不倒的秘密。通过探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对物体内部的观察,认识物体,意识到"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特征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并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是直接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目的。【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种不倒翁,知道不倒翁不倒的科学原理。

2、能对不倒翁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归纳不倒翁的特征及不倒的原理;能制作简单的不倒翁。

3、培养学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观念。找出各类物体的特点,找出辨认它们的规律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

1、上轻下重

2、底部是半球形

难点:

不倒翁重心的位置

【教具学具】:

各种不倒翁、相关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好玩具谁能认识它?

教师活动:通过展示几个不倒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活动:不倒翁

教师活动:同学们真聪明,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不倒翁。(揭示课题,板书:9、有趣的不倒翁)

【本节课开始时,不急于将研究内容直接抛给学生,而是通过玩具展示将研究的内容引出来,老师展示可爱的不倒翁,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在上课伊始便进入角色。】

二.探究过程

(一)玩不倒翁,提出问题

谈话:可爱有趣的不倒翁,同学们玩过没有?现在想不想玩?好吧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有趣的不倒翁吧。玩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要一边玩一边仔细观察,思考问题,可以交换着玩,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开始吧!(学生开始活动)同学们合作的真不错,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如:我怎么推它,不倒翁都不倒,为什么它不倒呢?我把它倒过来放,结果它一会儿就正过来了!都有一个“大肚子”。)

【活动中,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不倒翁的探究活动(为什么不倒?)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它们,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呢?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活动:观察,用手将不倒翁推倒。

回答: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谈话:请同学们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玩一玩不倒翁,观察不倒翁的外表、拆开看看里面的构造。

学生活动:1、交流汇报你知道的不倒翁的知识。2、合作探究新知:动脑、动手,不倒翁为什么不倒——拆开探究、交流。

谈话:现在,请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上来把你们小组的探究的结果展示一下,好吗?(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展示搜集的有关不倒翁的图片和各种资料。

谈话:谁能将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简单的说一说?

出示图片:各样式的不倒翁拆开图

学生活动

(1一边看,一边认真的各样式的不倒翁拆开图的样子。

(2说一说不倒翁不倒的简单原理。

谈话:老师拆开不倒翁,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通过“解暗箱”来进行科学探究,归纳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学生活动:学生归纳,交流。

【评析:猜想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设计探究方案,寻找证据,解决、发现问题。】

(三)实验验证,拆解不倒翁

谈话:这些都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怎样做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生活动:(打开看看,做实验)

谈话:好主意,就按你们说的`办法去做,看看哪个小组能找到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测,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

(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指点,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倒翁推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

谈话:看大家自信的样子,一定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了,谁先告诉大家呢?上轻下重:我们把不倒翁打开,发现里面最底部有一块铁。把这块铁拿出来,不倒翁就倒了。说明不倒翁不倒这块铁起了重要的作用。把这块铁固定在底部,使不倒翁上面轻,下面重。不倒翁就不会被推倒。一个里面装了一些泥土的酒瓶子,也是上面轻下面重,为什么会被推倒呢?(边提示边演示)由此可见,不倒翁推不倒的另一个秘密是:底面半球形。

【让学生打开不倒翁看内部构造,目的是启发学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不倒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不倒翁内部构造的认识,经过老师适当的引导与提示,从而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

三、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

(课件展示)(1)酒瓶、花瓶、台灯、地球仪、电话等物体重心偏低,摆放起来稳定;

(2)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使其稳定性大大提高;

(3)人走在冰上或其他光滑地面上时,往往弯腰、屈腿以降低重心,避免滑倒。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在生活中为增加物体的稳定性,我们常采用加重下面的重量,如电扇底座、话筒架、公共汽车站牌等。

【通过对一些生活物品的观察,启发学生认识不倒翁的科学道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相结合,会创造出美好的物质世界。】

四、实践活动,制作不倒翁

1.制作不倒翁: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发现了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现在,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不倒翁?做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2)注意不倒翁的重心(3)要做到:上轻下重

2.展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可以玩一玩,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改一改,相互帮助,改进提高。选出代表上台交流。(1)你觉得你做的不倒翁成功吗?为什么?(2)如果让你再做一次,你将对哪些方面进行改进?(3)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学生自由活动,相互协作,完成制作,老师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无拘无束。大胆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拓展活动,设计制作会翻跟头的熊猫

谈话:课后,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设计制作一个会翻跟头的熊猫。课件提示制作方法:制作一个圆柱形圆桶,上下两面都是半球形,里面放一个钢珠或玻璃球(钢珠或玻璃球可以在里面自由滚动),然后把熊猫的身体组装好。关于不倒翁,还有许多的秘密,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开拓我们的视野。下节课我们一起看看谁的小熊猫会翻跟头,好么?

【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使科学课渗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对于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认识事物的层面上需要老师的正确、有效的引导。本节课在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一环节,就考虑到学生这一认知水平,采取了探究问题的基本程序,即引导学生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研究问题、验证结论、最后得出结论。学生有了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式,为今后的探究提供了方法。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三】

??倒的老屋续写

老屋已经活了100多岁了,它觉得自己很孤单。

“好了,到我倒下的时候了。”老屋略显悲哀地说,伴随着屋顶也开始掉下几片墙皮。

突然老屋听到一个很小的声音“再过一天行吗?今天有暴风雨,我想在这里住一晚上行吗?”老屋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一只看起来受到惊吓的小猫。“好吧,我就再坚持站一个晚上吧。”

暴风雨过后,小猫说:“喵喵,谢谢你,因为你我才不会被暴风雨打湿。”老屋说:“不用谢!又到我该倒下的时候了。”

“等一等,再过十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老屋回头看了看,哦,原来是只母鸡呀!“好吧,我就在再站这里十天吧。”过了十天,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出来,母鸡感激说:“叽叽叽,谢谢你老屋!”老屋说:“不用谢。”然后老屋心想:是时候倒下了。

“等等,老屋再等一下行吗?森林里的树都被砍光了,我不能织网了。”老屋又看了看,原来是只小蜘蛛。:“好吧,我再等会儿。”老屋又平静地说道。

小蜘蛛一直织网,蜘蛛说:“亲爱的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老屋爷爷,您知道吗?从前……”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完没了,一直没讲完,所以老屋也一直没倒。

小蜘蛛的`故事吸引了很多的小动物,小猫、小兔、小鸡、小猪……他们都来听小蜘蛛的故事了。这些小动物们在一起,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吃饭,还有的在聊天……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房间,使老屋感到从来没有的幸福和温暖。

老屋决心一直和小动物们在一起了,再也不倒下了。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四】

??命里吹不倒的小草作文

伫立凝望,眼前居然一片明媚的春光,沉甸甸的花朵调皮地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欢快的流水沉思的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瘦弱的小草在花下仍高傲的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我自然心中浊气全尽。真可谓今非昔比,前天我都还是那样悲观。

那天虽一路狂奔,但回天无术,只有呆呆的站在教室门外,欢迎我的是凛冽的寒风,抛弃我的是温馨的教室。我如要爆发的火山,双手紧握,目光冷漠暴躁,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愤怒已到了极点。恶果就是因早晨依赖床的温馨而久久不起而延误了时间。

哎,度日如年,以往早自习一晃而过,而现在仿佛度过了一天,我默闭双眼,等待、等待、、、、、、,突然,“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叮当”,一串悦耳的声音响起,我欢呼雀跃,赶紧跑到教室取暖。

“蹬、蹬、蹬”,随着一阵阵清晰而熟悉的脚步声,班主任拿着一叠试卷缓缓走来,我猛然醒悟:前天了。随着心跳的加快,试卷很快发到手中,唉!80分,班上90分以上的10人,满分100的也有2人,“80”,“80”算个什么?有地洞吗?我想钻进去!名落孙山,哪有脸见人?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天、两天。

情绪极度低落,仿佛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只有一个念头——飞出去。但似乎哪里都容不下,天是灰的,地是窄的,“哎哟”,又被路边的枝条绊倒了,真倒霉,“踩你!踩你!”我使劲踏踩,虽然它们是无辜的。还不解恨,毅然捡起一根枝条狠狠抽打路边的花草,它们一个个都被我抽打得“缺胳搏断腿”了。

蓦然间,我发现那些并不起眼的小草虽然被一次次的抽倒,但它们并没有趴下,立刻就站了起来,我深为感动。毅然扔掉了枝条,也许出于对小草的愧疚,不,是感恩,感恩它荡涤了我的心灵,浸润了我的灵魂。

原来谁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强者的可贵在于遇到挫折后奋起,懦夫的可卑在于遇到挫折后颓废。是的,人的生命总是夹杂着欢乐与痛苦。但是,只要你学会感恩生活,你的生命就会在感恩这些不向厄运低头之草的点缀下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五】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连素材都有限,自然就很难展开想象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呢?

1.观察周围事物,捕捉典型材料。学生的视线往往局限于一个小圈子,觉得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没什么可写的。其实,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老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2.动用多种感官,丰富写作素材。心理学认为,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没有思维的观察是肤浅的`,不是真正的观察。观察不仅仅是看,要动用耳、口、鼻、手、脑等感官去多方面地感知或判断,获得真实、全面、深刻的印象,为作文提供丰厚的材料。

3.填写观察记录,养成观察习惯。观察不应只是一次作文之前的例行公事。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指导观察的顺序、教给观察的方法外,还应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较好的办法是每周交流一次,评选班级“最佳观察员”,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作文800字【六】

??改写步骤

改写是改变原文表现形式的一种写法。相对于其他表现形式(扩写、缩写、续写)来说,在写法和表现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可以对作品的体裁、结构、人称、描述方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改写。

改写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认真阅读原文,准确地掌握原文的内容

只有在熟练掌握原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才能合理地对原文进行改写。如《小马过河》故事是同学们

再熟悉不过的了,文中的小马替妈妈到磨坊去磨面,在被小河拦住去路的时候,小马犹豫了。老牛说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水很深,弄得小马没有了主义,只好跑回家去问妈妈。虽然后来过了河,毕竟浪费了时间。若是你,你会怎样写《小马过河》呢?你可能会写:小马没听任何人的劝告,自己试探着过了河,完成了妈妈交给自己的任务。还可能会写其他的内容,这完全由同学们自己支配,但要合乎情理。

二、对照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要有所创新

一般来说,改写后的文章,或许比原文更有趣;或许比原文更有新意这样,被改写的文章读者看了才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如《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文中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的劝告,到了秋天,一个葫芦都没收到,这样的结果多令人惋惜呀?如果是你,你将怎样改变种葫芦人的命运呢?要么依旧,要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越符合人们的意愿越好!

三、认真构思,注意结构的完整,反复修改加工。

为使所写的文章,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达到人人乐读的地步,除保留原文的韵味外,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内容和结构一定要不拘泥与原文,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还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加工、修改,使改写后的文章更完美。虽然是改写,也要注意讲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的照应,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此外,改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A、注意改写文与原文的联系,明确改写文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之上的,两者千万不要割裂开来,两者是相辅相成。

B、改写的时候可以适当发挥想象,围绕原文的中心增加必要的情节、细节和语句。但要注意详略安排要得当。

C、改写不能大段大段地抄写原文,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写。

〖学生例文1

《小马过河》改编

从前,在一个马棚里曾经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随着时光的流逝,小马慢慢地长大了,老马对小马说:好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帮妈妈做一些事了。小马兴奋地说:太好了,我正闲着没事干呢!老马说:那好哇!如今我老了,行动不便,驮不动这半口袋麦子了,你帮我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回来后我给你烙大饼吃。小马听了,飞快地跑着,想早点儿吃到香喷喷的大饼。

但是他刚走了一半的路,就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把小马急坏了,正当小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看见老牛在草地上吃草,就急忙跑到老牛身旁问:牛伯伯,这水很浅吗?老牛说:水很浅,才没小腿。小马听了,正要下河,一只松鼠从树上跳下来大叫:小马,不要过河,河水会淹你的!昨天,我的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的。老牛跟松鼠争论起来了,老牛说:你凭什么说水很深?我刚才从那边过来才没小腿。你有什么理由说水浅?小松鼠也说了自己的理由,就这样,他们俩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小马说:你们别吵了,我自己下水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说着,小马就小心翼翼地下了河,开始小马还有些担心被河水淹没,走着,走着,水已经碰到小马的肚子了。可小马仍旧继续往前走,见没什么问题,就一口气趟过河。老牛说:小马真勇敢!松鼠松了一口气,说:唉!小马可真了不起,看起来它很小,可它早已长大了。

小马顺利地过了河,到了磨坊,把麦子磨成了面,小马把这半袋子面驮回家,老马给小马做了一顿香喷喷儿的大饼。小马想:我下次还要替妈妈去磨面,好让妈妈给我烙更好吃的大饼。

〖教师点评

改写后的文章要给读者带来乐趣,写出新意尤为重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合理地发挥你的想象定能谱写新篇章。本文的小作者能够在读熟、读透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较成功地改写了《小马过河》。尤其是对小马仗着胆量过河的描写十分贴切(

说着,小马就小心翼翼地下了河,开始小马还有些担心被河水淹没,走着,走着,水已经碰到小马的肚子了。可小马仍旧继续往前走,见没什么问题,就一口气趟过河),更值得一提的是,对老牛和松鼠争论河水的深浅时有了自己新的认识

(老牛说:小马真勇敢!松鼠松了一口气,说:唉!小马可真了不起,看起来它很小,可它早已长大了。),写的很有意思。结尾饶有兴趣,符合儿童的特点。

〖学生例文2

《我要的是葫芦》新编

从前,有一个人种了几棵葫芦。过了些日子,葫芦长出了细长的葫芦藤,藤上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给葫芦浇水、松土、施肥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一天,种葫芦的人看见葫芦藤的叶子上有些蚜虫在爬,心想:蚜虫要是把我的小葫芦给吃了,那可怎么办啊?想到这,他立刻去农贸市场买来了专治蚜虫的虫药。他急忙把药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好,装进喷雾器里,立刻拿着药赶到葫芦藤下,仔细地寻找蚜虫最多的地方,对准蚜虫,把虫剂喷在葫芦叶和葫芦藤上。

正在这时,一个邻居从这里路过看见了说:你要的是葫芦,这些蚜虫干嘛?种葫芦的人解释说:不把虫子,万一它吃光了叶子,那小葫芦怎么能长大呢?种葫芦人仍在专心致志地虫子,那个邻居看了一会儿就扫兴地走开了。

过了几天,葫芦藤上的蚜虫都了,葫芦藤的叶子更绿了,长得郁郁葱葱的,简直像一个绿色的凉棚,小葫芦也越来越绿了,越长越大了。种葫芦的人看了心里喜滋滋的。

到了秋天,种葫芦的人收了许多大葫芦。除了送给邻居们一些,剩下的运到集市上去卖,挣了许多钱,他把挣来的钱捐给了村里的希望小学,使所有的穷孩子都进学堂读书去了,他可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呀!长大了,我也要像那位勤劳肯动脑筋的种葫芦人那样,热心地为人们服务!

〖教师点评

改写相当于你的再次创作,但不是你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读懂原文为前提,内容创新最重要,想象合理使得内容更精彩。怎么样,试一试吧?

本文的小作者能够在读懂、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文中原来愚昧无知的种葫芦人变得聪明、头脑灵活,挽救了被蚜虫侵害的葫芦。文中对种葫芦人买药治虫的段落写得很细致,尤其是与邻居的对话更能看出小作者想象极为丰富。本文的结局更是让人感到惊喜,达到了作者所希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