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关于盼爸爸回来的作文)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关于盼爸爸回来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2 10:24:48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关于盼爸爸回来的作文)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一】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句中国古老的俗语,充分说明了过年不一定要过分注重形式,关键是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就是脉相连,浓于水,生生不息,世世相传的亲情。我们老家也有这样一句话:“过年就是过一种心情”,这也验证了中国人“情”字第一的观念。中国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最看重和最讲的就是一个“情”字。人类的情感,最主要的大致可分为三类: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三类的情感之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社会交往和时代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动态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关系,但缘关系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就像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直奔汪洋大海。无论是什么情感,也无论是怎样的表达方式,只有用真心诚心爱心去体现,才会是朴实真实真诚的,也才会让人真正感动,震撼心灵。人的内心情感,要表达和体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真心真情真行动。用心过年,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境况和自己的实际言行,来表达和体现对亲人的孝心、爱心和关心,让亲人倍感温暖如春;对爱人的纯洁、忠贞和真爱,让爱人深感甜蜜温馨;对友人的诚心、理解和支持,让友人信心永恒!

“有钱无钱,理发过年”,这是我老家的一句俗语,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非常注重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风貌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最巨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任何物质财富都不可替代和弥补的!在当今人人都忙碌着奔小康的年代,孜孜不倦地追求物质利益或被物质利益无限驱使的不少,但最终还是必然要回归到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早已证明和告知的。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发展社会,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物质需要,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人们的精神需求。过年前要打烊清洁卫生、要理发洗澡、要穿新衣新鞋等,就证明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了物质与精神辩证协调发展的朴素哲学观念。用心过年,就是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年地到来,总结过去,面对未来,确定新的目标,提振信心,以新的思维观念,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过年就是送旧迎新,新春来了,又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的希望,美梦在心中,希望在心中!过去的已经过去,把美好的留存在心中,让幸福温馨的回忆,点燃阔步向前的激情,希望就在前头!把不愿回首的往事,让严冬随着消融的雪水带走,流向古老的远方!理想和目标,成功与失败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新的一年到来,又有新的理想和目标,在实现新的理想和目标中,经受痛苦,享受快乐!成功与失败只是人生征程中的一个个驿站,享受人生,不仅仅是享受结果,享受过程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漫长的人生一定会索然无味!用心过年,既要用心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要用心失败的过程,失败是成功的铺路石,新的成功中蕴含着新的失败,新的失败成就新的成功者!

用心过年,用情过年,亲情在心中更亲!爱情在生活中更甜!友情在工作中更真!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二】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过年倍受人们的欢迎。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着和谐,美好与团聚。一提到年,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期待。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三】

今天,我们回家过年。

爸爸开车,妈妈替补,我和表哥一家是纯粹的乘客。

爸爸开车很认真。他双手握着方向盘,眼睛一会看前面,一会看两边,还不时地看看中间的镜子,一车人算他最忙。不时地,爸爸也会跟大家说笑几句,开车最怕寂寞,爸爸是想缓和一下紧张和疲劳吧。说笑中,汽车在平稳、安全地行驶着。

妈妈坐在爸爸的旁边。她不时地看看路牌、翻翻地图。因为本趟行程与往年不同,不熟悉路,在关键的岔口要提前搞清楚,这是妈妈的任务。每当车子从一条路转到另一条路时,妈妈总是及时地提醒爸爸。

表哥一家三口和我坐在后排。十个月大的小忱忱躺在他妈妈的怀里。这小家伙可不老实啦,一会笑,一会闹,要么喝点奶,要么抓东西玩,把表哥和表嫂忙得够呛。

因为今年人多,所以我不能像以往那样很自在地坐在后排,更没办法躺着睡觉。不过,一路这么坐着,也不累,除了车内的热闹,我还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

太阳好像也要跟我们一起回家,一路上它都很调皮。它一会趴在左边的窗外,一会趴在右边的窗外,最后,它还是独自跑了,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它天天都回家,为什么比我们还心急呢?

也有不跟我们一起回家的,像那些路边的大树,小草。它们常年守在自己的位置,排成两排,舞着双手,为来往的人们送行。排在前面的早就看不见了影子,而后面的还在很远的地方耐心地候着。他们这么热情,这么执着,我很感动,也很开心。

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远方的群山。它们一直在慢慢地移动、变幻。有时像躺着的巨人,还有鼻子有脸呢,有时又像一只大象在向远方眺望,又突然变成一位仙女,或者几尊菩萨……。就这样看着,想着,我彷佛觉得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像是流淌的音乐,为我们送来一路的欢歌。

路,还在无穷尽地向远方延伸,而我的心却早就飞向了挂在路那头的山村老家,似乎看到了爷爷奶奶正站在老家门前向我们张望、招手。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四】

xx年的这场风雪阻挡了多少回家的梦想,大人们在外工作了这么多年,年是回家的期盼,家是永远的梦想。当人们带着多年的期望,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可风雪阻挡了人们回家的道路。留在外地工作的人,有谁不想念家这个温馨的字眼。有谁不想念母亲包的那热气腾腾的饺子,年,也就只有短短的几天。或者有人说年这几天他能挣很多的钱,可为什么,人们能为了这几天赶回家里,因为,春节是中华人民以持续了五千年的历史,节日是生命的盛典。若人们把节日的时间拿来挣钱,那岂不是侮辱了“节”这个神圣的字。

在中国的某个角落里,有一户人家正在收看春节晚会的节目,他们已经离开家有几年了,也想回家和家人们一起过年,但是……

他们在吃着年饭,看着电视里的那些欢欢喜喜的场景,儿子突然说了声:“我也想回家过年。”儿子的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母亲的心。“是啊!自己已经出来几年了,儿子也是。”母亲于是下了决心,明年一定要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不管有没有钱,父母都不会去埋怨,你可以忘记工作的负担,心底奔涌的都是温暖

回家过年,不管有没有钱,父母都会欣喜万千……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五】

本来不打算说过年的事,皆只因说起来太累,那时我过着也累。真的,到底从什么时候,我竟变得这样不堪一累了呢。然而我若不说,又好像留个坎儿在心里,不清不楚的,所以现在应无论好坏,还是只管打发了要紧。

人真是奇怪的,我本来在京城过了大年夜,又过了初一,便以为在这里陪着孩子一直过到元宵节了。可不知怎的,到了初二那天,我醒得特别早,翻来覆去地不自在,就忽然起了回老家的念头。征求甲乙二人意见,他们均表示不回,但不反对我回,看那一副心口如一的样子,倒总算使我心安。

五百公里的归家路,并不算远,但一个人顺着它跑下去,还是稍显孤单。把音乐开到最大,用《Stronger》做着单循环,一口气便跑了一半路程。在服务区休息时,弟弟打来电话,我说路上不堵的话,可以赶得上家里的午饭。大年下的路上,车的确不算多,我看着前前后后的车子,便生出同病相怜之感,他们会是谁呢,谁会在这样的日子,还傻傻地在路上奔走呢。后来,我便挑了前面的一辆车子,做我心理上的短暂的同伴。它快我也快,它慢我也慢,不知不觉,车越开越少,越开路面越寥落,一直到它下了高速,我也快要到家了。

等我出了闸口,老远看见二哥和五弟在等我。我们见了面,略说了些话,弟弟便在前面带路,二哥上了我的车。二哥说,小五这东西本来是要和媳妇回娘家的,结果听说你来,就活不去,说接你是大事。我说,这点路我认得,接不接的没关系。话虽如此,可看见他们能来,我心里终究高兴。

其实,我的所谓回家,不过是回到儿时长大的地方看上一眼,加之这会儿父母已不在,所看望的人亦无非是哥们弟兄。到家之后,照例还是把带来的东西给各家分上一些,各家的孩子们也都跑过来,冲我大爷叔叔地叫上一通,然后很给面子地把我备好的一大包零食快速瓦解。

没一会儿,孩子们便散了。二哥重新收拾了桌子,一碟一盘地摆了个满满当当,大哥和两个弟弟也都过来,陪我一起喝酒说话。桌上摆的都是家乡经典的下酒菜,比如凉拌藕片、葱油耳丝、芥末豆皮、风味香肠、脱骨烧鸡,一般都是凉菜居多。我们那儿的人爱喝闲酒,逢客来了,都是像这样立竿见影地摆上一桌。做菜的人,大多是家里的男人,他们热水净手,剥葱拍蒜,切姜剁椒,满院儿地这么一番走动,看上去便有一种恭敬式的忙活。等到酒足待饭,才由自家媳妇下厨做些炖菜,不过是切些肉片白菜弄上一锅,基本上不带技术含量,属于那种做好了不夸,难吃了挨说的差事。

我平时不怎么喝酒,可是心里爱喝,每回都是因为坐不同语,担心酒后失礼而喝个不深不浅,可像眼下这样,与弟兄们一起扯胆放杯,于我便自然有了无穷酒意。我们边喝边说话,说小时的趣事,说故去的父母,一笑一顿之间,我只觉岁月苍凉惊人,到底是什么把我们这些曾经围锅同食的兄弟,分得个七零八落。然而左不过是婚丧嫁娶,不过是养儿育女,看着他们如今各成一家,我自当祝福他们,也祝福我自己。可做为兄弟,心里却又跳出一股酸涩的意味,那意味不便说,隐隐地竟像是情敌一般的吃醋。

喝了半天儿的酒,到了晚上才彻底松散开来。我四仰八叉地往床上一躺,只觉得浑身疲累。到了半夜,酒热催人,又爬起来摸到饮水机边上,大杯大杯地喝凉水。五弟被我惊醒,劝我下回少喝,还说今天因为我喝到兴起,竟对一个我小时的伙伴拳打脚踢,还把人家的脸都打红了。我说,这怎么可能,我都没有见着他。五弟坐起来说,你知道什么啊,他是后面过来的,人家听说你来了,本来是要同你喝的,可见你喝多了,就没敢同你喝。我惊道,啊,还有这回事。那我那样打他,他都没有急吗?五弟笑道,当时你说这是为了表示亲热,反正他当时躲来躲去的,没说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便是四处串亲戚,不停地说话,不停地拜年。

我临走的前天晚上,二哥说,看明天的预报可能有大雾,估计走不成了,邻家的二叔过来找你喝酒,还顶得住吗?我说,这个酒还是要喝,上回他逮了好多春春鸪,专门儿留给下来做给我吃,不如这会儿咱请他来吧。

等我们落了座,外面开始下起大雨。二哥现又置了酒菜,我们三个便自斟自饮地喝将起来。我平时最爱这种闲酒,不劝不让,无客无主,尽只着一味兴头,喝得自在随意。后来,二叔和二哥开始划拳行令,一呼一叫,直喝到脸红眉亮。据我观察,二哥的令,经常就是那几样,要么只出一个幺,要么就出一个五,要么就是一个都不出。等轮到我和他划拳时,便专门逮他这几样。果不其然,我们划了六回,他只胜了一回,当时就把我乐得东倒西歪的。二哥笑着说我,你怎么跟个小孩儿似的,又不赢房子不赢地的,还至于乐成这样。

唉,二哥哪里知道。像这样开怀的笑,无拘无束的大笑,竟是我在外面一年一年,都难得有上一回的。

现在,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家,每天早上煮的是大哥给的手工挂面,二哥给的棒子渣,中午吃的是五弟给的烧鸡,二姐给的年糕,晚上炒菜是四弟给的花生油,至于大姐,更不用说了,她给了我一大袋花生,那么一大袋,尽够我一年的咬嚼了。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六】

记忆中,爷爷家的春节充满了忙碌的年味。驱车回老家,刚下车还未进楼梯口,空气中迷漫着的或炖或煮或蒸或炸的各种食物香味便扑鼻而来,令人止不住地直咽口水。楼道里家家户户都开着门,烧着煤炉,各家都在忙碌地准备着:有的在包粽子,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炸春卷,有的在炖鸡……好像要把一年里的家务事都集中在过年前的这几天来完成。爷爷下楼来接我,我们每上一层楼,那开着的房门口就会出现一位热情的大爷或大妈,不停地和他打着招呼:“庄老师,孙子回来过年啦!”爷爷便咧着嘴不停地笑着回答:“是啊,是啊,回来了!”

大年初一到农村拜年更是热闹非凡,那时城市里已禁止燃放的烟花爆竹,在那里还能放,于是在村头的小店里总能看到几个缠着大人买小烟花、小摔炮的孩子。那些得到鞭炮的孩子们兴奋地凑到一起,胆大的捏在手里点,胆小的点燃后就捂着耳朵把它扔得远远的,有的还把它扔进了水塘里……笑声、惊呼声、爆竹声交织着回荡在乡间。便有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境。

今年回老家,发现楼道里家家户户门前的煤炉不见了,各家各户都房门紧闭,楼道变得安静、整洁。到了乡下,发现村子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村子的环境变美了,村头的`两个池塘四周建了围栏和连廊,池塘里的水也清了许多。村道上几乎看不到垃圾,一起少掉的还有孩子们追逐玩闹的嬉戏声和三五一群凑在一起打牌的身影……农村的年味也淡了。

年味真的淡了吗?当年三十哥哥嫂嫂带着去年刚出生的侄儿回到爷爷奶奶过年时,团团圆圆的年的味道就飘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当我们走进亲戚家的大门去拜年,看着热腾腾的馒头、肉圆、扣肉……被热情的主人一一摆上桌时,年的味道便从桌上的各色菜肴里,从主人热情地招呼声中流了出来。

时代变了,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过年的方式也在渐渐改变,但春节回家过年依然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期待团聚的习俗。

期待爸爸回家过年作文【七】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是童年里最快乐的歌谣之一,伴着它,那种盼望过年的愉悦心情过了一年又一年,一直唱到今天,只是孩提时代唱在嘴上,而现在则唱在心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过年的味道在时光的荏苒中,愈发浅淡,然而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根植于人们思想观念深处的过年情结却丝毫没有改变。

漫长的回家路

春节,是所有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人们最大的话题除了准备年货便是“回家”了。

改革开放以后,华夏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异地打工的热潮,也造就了中国特有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春运。每年的春运期间,整个华夏大地如热沸腾,人潮涌动,在外地工作、学习了一年的游子们个个归心似箭。无论身处何地,心中都装着家人的浓浓思念与殷切呼唤,哪怕在离家园千万里的异国他乡,再艰难的行程,既使是“千里走单骑”、顶风雪冒严寒,也要奔向梦回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的桑梓故里,也要去拥抱在村头守望远方三百六十五个朝朝暮暮的慈母,任喜悦的泪花在心海翻腾,诉说一年来的牵挂与想念,与家人坐在温暖的炉火边餐桌前,醉意微熏时,述说一年来平淡的点点滴滴,没有重大的话题,却一样被充满着浓浓亲情的情景而感动。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唯一一个可以放下一切,与家人团圆,乐享天伦的佳节,“年”再浓,归根结底终究还是与一个“情”字息息相关,脉相连。

我知道,你也知道,从这一刻起,所有温馨的情景将伴随着回家的路而开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在回家的百万大军中,每个人都有着让人感动的伟大,从莘莘学子到农民工,从高速列车到摩托车,甚至自行车,他们用他们喜悦的心情、思念的泪水、沉甸甸的礼物和一年来的收获诠释着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的平安与幸福。

车厢里又唱起了王杰的《回家》,伴随着列车咣当咣当的节奏声,总是能与回家的迫切心情产生强烈共鸣,甚至有时为这种心情感动的流泪。

回家的路及不过长长的思念,奔驰的列车飞不过归心似箭的心,漫长的三百六十五天也长不过京沪高速公路……

赶大集,办年货

按照过去的老传统,进入腊月便是年了,在土地里耕刨了一年的人们,到了隆冬时节便再没有什么可忙碌的。腊月里,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准备年货,特别是过了农历二十三小年以后,每一天都是集,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雪花纷飞,人们总能在各样的天气中得到过年的喜悦。人声鼎沸的农村大集上,赶集的人们都挤在充满浓浓过年气息的集市上,接肩擦踵,好不热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然流露于内心的快乐。你看马路两边,摆满了花色繁多的年货:大大小小火红的中国结挂满了树枝,各式各样的大红“福”字铺满了地,像征节节高升和平安的平安竹直耸晴空,在清风中摇摆,高高挂在枝头的红灯笼,春意盎然的鲜花插在漂亮的花盆里,琳琅满目的糕点水果、卖糖葫芦和大米糕、年糕的,做豆腐蒸馒头店腾腾的热气氤氲散在周围的人群中,铺天盖地的春联像给集市铺上了喜庆的红地毯……远远望去,满眼充满一片喜庆的红色,而每一个摊前都围满了购买年货的人们,孩子们则挤在烟花鞭炮摊、充满着浓浓文化特色的小手工艺品摊前,挑来选去,哪一个都爱不释手,久久不想离去,大人们也不催促,因为他们知道,过年,不仅仅是年三十与初一这两天,其实自从自己开始准备年货时,便是过年了,这个过程的每时每刻都要保持一颗快乐而阳光的心,这样才会在新的一年里带来好心情与快乐,大人是,孩子亦是。

购买年货时,不管是买的还是卖的,人们也不再为平时的三角两毛的钱而计较,似乎都大方了许多,也总能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一笔快乐的生意,买的舒心,卖的快乐,图的就是一个新年里愉快的心情。

而我时常在购买了年货后,并不急急家里赶,而是仍然在这样热闹而喜庆的集市上溜达,继续溶在节日的喧嚷中,感受正月新春到来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除了和父亲到年货大集上买一些年货之外,就是跟着他在小得转不开身的锅屋里看父亲做年货:做猪头冻、发酵芥茉、做各样的素菜和饺子馅,那扑鼻的香气早将蹲在一旁的自己垂涎三尺,如果能得到一点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便兴奋之极,喜悦之情自然不言而喻。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平日里吃穿都比往昔过年时还要好,而且什么都不缺,超市、菜市场近在咫尺,生活物品垂手可得。但过年赶年集的那份心情却依旧在心间,每每过年时还是要到年货大集上来一次“疯狂购物”,其实这只不过是感受过年的气氛,也是对一种久远的心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