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我的心愿是做一名心理医生作文)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我的心愿是做一名心理医生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08 23:42:43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我的心愿是做一名心理医生作文)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一】

你好!

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首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更谢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来信中,你说你很苦恼,总感觉没有人帮助你,你感到很孤单,很无助。有时你也很想跟别人说说心里话,可他们常常是对你不理不睬。对于这种情况,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在茫茫大海上,一艘满载乘客的大轮船乘风破浪地航行着,突然,船身一震,它触礁了。“不好,轮船进水了!”有人惊慌地喊了起来。顿时,船上出现了乱:有人紧抱自己的行李东奔西跑;有人抢到救生衣匆忙地往身上套;还有人骂骂咧咧,诅咒该的礁石,埋怨驾驶员的技术不高,唾骂轮船制造厂的造船质量太差。混乱中,船里进水越来越多,船开始慢慢地下沉,就在这危急关头,有人大声号召:“我们要携起手来,我们要发挥我们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把船里的水弄出去!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嘴上!”慌乱中的人们响应了:有人脱下大衣堵洞,有人跳到船舱去舀水。船长、水手、乘客同心协力抢险,轮船终于保住了。汽笛长鸣,轮船又披波斩浪,胜利地到达了彼岸。

看完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攻克困难,那就需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这样才能获得双赢。如果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像开始那样,自己只想自己,那最终自己也会随船而沉的。所以,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首先得帮助别人。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儿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最喜欢轻松了。”不久,驴子累了。主人把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了马背上,此刻,马懊悔极了。

寓言中发生的故事,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呢?我们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社会这条大船上,谁还没有触礁或遇到危险的时候呢?如果别人有了困难,我们能及时帮助,那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在帮助你自己。你总想帮助应该帮助的人,相信,不久,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阳光的人。以上两个故事是否能给你以启迪呢?期待你的佳音。

此致

敬礼!

你信任的心理医生

20XX年6月7日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二】

孩子进入高三,您一定感到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希望尽自己所为来支持孩子的学业吧?我们都知道有许多种方式表达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和支持,比如常常与孩子谈话,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比如天天给孩子炖鸡汤,从早餐到夜宵全都精心准备;比如胡萝卜和大棒一起用上,许诺考好了有什么奖赏,又威胁考不好会如何糟糕……这些做法,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要让孩子有良好的状态来复习和,家长怎样做才最好呢?

希望养育健康的孩子,自己先要做健康的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自己先要反省和调节自己的心态。同样是为孩子端上一碗鸡汤,有的时候让孩子感觉到支持和温暖,有的时候却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安。之所以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就是因为端鸡汤这个行为背后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归根究底是父母自己的心态造成的。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他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创作的一个少女雕像,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感动了爱神,最后使雕像获得了生命。在心理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育者真诚的期望和信任可以使学习者的行为逐渐接近教育者的心理预期,所以又称期望效应。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但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固然受到以往学业成败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心。考试成功一定会提高孩子的信心吗?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这是偶然情况,不要骄傲啊!”孩子会感觉到,父母认为自己“通常”甚至“正常”时是考不了这么好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聪明、学习好,只是这次运气好。考试失败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吗?也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你确实不应该考这么差。我想这是一次失误,你可以从这次失误中得到宝贵的教训。”这时,孩子会感到,在父母心中,自己是比较有能力的,这次失败并不代表自己会永远失败下去。

父母要真正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积极的期望才会传达出来,否则,虽然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努力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不一定得到好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学习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后,误以为积极的期望就是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于是,当她看到班上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做出了一道不是很难的数学题时,就非常高兴地表扬他。可是,这种做法让这个同学心里头很沮丧,他想:“这么容易的题,如果是别的`同学做对了,老师根本不会表扬的。可是我做出来了老师就这么高兴,可见老师觉得我很笨,也许我是真的比别人笨吧。”这个例子中,老师所犯的错误并不是不该对学生表扬、鼓励,而是这个老师在心底里其实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差学生”、“笨学生”,这种消极的信念通过她的行为传达给了学生。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如果自己都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考好,那么又凭什么去期待孩子的好成绩呢?

为了支持孩子更好地迎接高考,父母也要调整自己对高考的认识。诚然,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但是,如果认为“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以后你就什么都不好”??这样把整个人生的幸福都压在高考一件事上,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极端看法,孩子的考试焦虑由此而重。有的高三学生曾经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家长的压力之下,就象个囚徒;饮食起居都被照顾的很好,还又请家教又买书,他们自己却节衣缩食。”这样的做法无疑会传达一种“高考对于整个家庭都是无比重要的”信息,让孩子想都不敢想如果高考失败了会怎样。

对于高考重要性的认识,通常不是轻视了,而是过分地夸大了。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好象漫不经心,于是感到非常着急,恨不得天天对孩子讲道理,强调高考的重要性。但实际上,许多这样的孩子不是不重视高考,而是感到高考太重要了,重到自己无法承担和正视。这样的心态,就像有的人在感情上用情很深又很敏感,所以不敢轻易陷入恋爱一样,表面上的不在乎是一种自我保护。这些孩子可能会感到:“如果高考失败了,那简直是糟透了。”而这种让人非常焦虑的想法常常是父母长期的言行传达给孩子的。所以父母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结果会怎样?”答案不会是世界末日。社会正在变得更加多样,有许多种方式可以获得文凭和教育机会、增长个人能力、获得好的工作、追求个人幸福。

父母有了健康的心态,对于许多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自然合情合理,“过犹不及”,“无为而治”;相反,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就好象歪嘴和尚,好经也会念坏。就像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倾听和理解,但自己焦虑万分的父母,常常把沟通变成了单向的灌输施压。有一个平衡健康的心态,父母才能真正倾听孩子的苦恼和需要,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为孩子提供温暖和支持。

有心的父母在关心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不断地反省自己,也不断地学到东西。高三也是这样一个过程。衷心地祝愿您和孩子一起度过积极健康的一年!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三】

您好!

孩子进入高三,您一定感到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希望尽自己所为来支持孩子的学业吧?我们都知道有许多种方式表达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和支持,比如常常与孩 子谈话,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比如天天给孩子炖鸡汤,从早餐到夜宵全都精心准备;比如胡萝卜和大棒一起用上,许诺考好了有什么奖赏,又威胁考不好会如何糟 糕……这些做法,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要让孩子有良好的状态来复习和考试,家长怎样做才最好呢?

希望养育健康的孩子,自己先要做健康的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自己先要反省和调节自己的心态。同样是为孩子端上一碗鸡汤,有的时候让孩子感觉到支持 和温暖,有的时候却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安。之所以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就是因为端鸡汤这个行为背后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归根究底是父母自己的心态造成 的。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他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创作的一个少女雕 像,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感动了爱神,最后使雕像获得了生命。在心理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育者真诚的期望和信任可以 使学习者的行为逐渐接近教育者的心理预期,所以又称期望效应。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但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固然受到以往学业成败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心。考试成 功一定会提高孩子的信心吗?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这是偶然情况,不要骄傲啊!”孩子会感觉到,父母认为自己“通常”甚至“正常”时是考不了这么好 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聪明、学习好,只是这次运气好。考试失败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吗?也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你确实不应该考这么差。我想这 是一次失误,你可以从这次失误中得到宝贵的教训。”这时,孩子会感到,在父母心中,自己是比较有能力的,这次失败并不代表自己会永远失败下去。

父母要真正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积极的期望才会传达出来,否则,虽然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努力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不一定得到好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学 习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后,误以为积极的期望就是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于是,当她看到班上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做出了一道不是很难的数学题时,就非常高兴地 表扬他。可是,这种做法让这个同学心里头很沮丧,他想:“这么容易的题,如果是别的同学做对了,老师根本不会表扬的。可是我做出来了老师就这么高兴,可见 老师觉得我很笨,也许我是真的比别人笨吧。”这个例子中,老师所犯的错误并不是不该对学生表扬、鼓励,而是这个老师在心底里其实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差学 生”、“笨学生”,这种消极的信念通过她的行为传达给了学生。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如果自己都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考好,那么又凭什么去期待孩子的好 成绩呢?

为了支持孩子更好地迎接高考,父母也要调整自己对高考的认识。诚然,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但是,如果认为“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 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以后你就什么都不好”??这样把整个人生的幸福都压在高考一件事上,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极端看法,孩子的考试焦虑由此而重。有的 高三学生曾经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家长的压力之下,就象个囚徒;饮食起居都被照顾的很好,还又请家教又买 书,他们自己却节衣缩食。”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传达一种“高考对于整个家庭都是无比重要的”信息,让孩子想都不敢想如果高考失败了会怎样。

对于高考重要性的认识,通常不是轻视了,而是过分地夸大了。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好象漫不经心,于是感到非常着急,恨不得天天对孩子讲道理,强调高考的重要 性。但实际上,许多这样的孩子不是不重视高考,而是感到高考太重要了,重到自己无法承担和正视。这样的心态,就像有的人在感情上用情很深又很敏感,所以不 敢轻易陷入恋爱一样,表面上的不在乎是一种自我保护。这些孩子可能会感到:“如果高考失败了,那简直是糟透了。”而这种让人非常焦虑的想法常常 是父母长期的言行传达给孩子的。所以父母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结果会怎样?”答案不会是世界末日。社会正在变得更加多样,有许 多种方式可以获得文凭和教育机会、增长个人能力、获得好的工作、追求个人幸福。

父母有了健康的心态,对于许多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自然合情合理,“过犹不及”,“无为而治”;相反,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就好象歪嘴和尚,好经也会念坏。就 像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倾听和理解,但自己焦虑万分的父母,常常把沟通变成了单向的灌输施压。有一个平衡健康的心态,父母才能真正倾听孩子的苦 恼和需要,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为孩子提供温暖和支持。

有心的父母在关心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不断地反省自己,也不断地学到东西。高三也是这样一个过程。衷心地祝愿您和孩子一起度过积极健康的一年!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四】

故事概要:原本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突然变得情绪低落,整个人的状态和以前都不一样了,他的好朋友河鼠和鼹鼠在报纸上看到咨询师苍鹭的介绍,建议蛤蟆先生去和咨询师苍鹭交流试试。于是蛤蟆先生每周二上午去苍鹭的咨询室聊天,通过和苍鹭的对话以及对话后的思考,蛤蟆先生渐渐探索自我、改变想法,脱离了抑郁的情绪,重新振作起来,而且这时候的蛤蟆先生和抑郁前的蛤蟆先生也大不一样。

在蛤蟆先生和苍鹭的咨询沟通中,涉及了“儿童状态”、“父母状态”和“成人状态”三个名词。“儿童状态”是指人对父母或其他人一直产生依赖情感,在面对、处理事务时运用自儿童时代形成的方式方法。儿童状态还分为“自然型儿童状态”和“适应型儿童状态”,后者是在幼小儿童时期为了在强者父母手下生存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处在“父母状态”的人会经常性以强者、教育者的姿态对待他人,“挑剔型父母状态”则会用指责、批评教育的方式,我觉得处在这种状态的男性用现在流行词来形容就是“爹味十足”;而“养育型父母”是用“我是为你好”的态度对待他人。“成人状态”相较于前两者来说,是指能控制情绪、运用思考能力、理智地待人接物。未发生这一切前的蛤蟆先生处在“适应型儿童状态”中,因为他的父亲一直以“挑剔型父母状态”对待他,而他的父亲去世后,蛤蟆先生的朋友獾(huan)也是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的人,所以蛤蟆先生一直被这种爱挑刺、指责他人的人包围。在接受了苍鹭先生咨询和帮助后的蛤蟆先生,理清自己的过往经历和情绪,将自己调整到“成人状态”,改变了从前对工作的看法,唤起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兴趣。

苍鹭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询问、引导蛤蟆先生思考、回顾过往经历的方式,让我联想到Steve(史秀雄)在他的播客里提及的课业故事。Steve说他有一门学科的考核不是考试,是交一份论文,论文主题很特别,要求学生回顾自己出生以后的经历并将这些经历写成论文。我当时听到这段的时候,就觉得很别致,也产生了写写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想法,然后这也就是想法,至今没有动笔。不过后来我会在发呆的\'间隙里回忆回忆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结合当下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或方式,发现过往种种经历对我现在的影响是有迹可循的。弗洛伊德主张的“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是真实的,但阿德勒提倡的“创造性自我即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合理的。从蛤蟆先生的经历中,读者可以发现这两个理论共存且不矛盾。

书的后半段提到“自证预言”,关于这个概念我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里也看到过。什么叫“自证预言”呢?苍鹭举的例子是:如果蛤蟆先生认为日子过得很糟糕,今天很难过,晚上喝了酒,大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头痛欲裂、全身不得劲,这一天会继续觉得糟糕。如此往复下去,就会像最初“预言”一样,日子真的很糟糕。细想之下,“自证预言”带有一定的心理暗示,潜意识中想法和态度会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这样就彷佛冥冥之中命有定数一般,预言成真了。如此看来,鸡汤文里提倡的“每天清晨给自己一个微笑”、“对自己说你真棒”这些观点,还真有一定的效果。

我特别喜欢阅读过程中发现在读的书里内容和以往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观过的影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虽然有着种种联系是正常且合理的,但当我自己发现这些相似点后会收获微妙的成就感和喜悦,有一种画面感:在我的脑海里,各种乱糟糟记住的东西慢悠悠、颤巍巍地伸出一根细线,链接在一起,接着知识地图一点点的显露出轮廓。这样的发现也让我之前因为“读过书却无法写出满意的读后感”、“读过书后记不住具体语句与内容”、或者“无法向他人介绍我读过的书籍”这些情况,产生我读了书却什么都无法获得的焦虑感得到缓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人物设定是沿用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童话书《柳林风声》里的人物,因为前者在书里提及了蛤蟆先生一段偷车、入狱、逃狱等惊险刺激的经历,可都是一笔带过,于是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准备之后阅读《柳林风声》一探究竟。巧的是,在新关注的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中,作者晓雪引用了《柳林风声》中的一段话:“文学、童话,在逻辑上都是写的另一种生活。尤其是文学里的童话,是鼓励着人们不要只在真实的生活中来回徘徊,看尽琐碎,那实在是很容易日渐狭小,日渐短浅,日渐猥琐。”我很是喜欢,这不也是阅读的妙处吗?

心理咨询医生作文600字初中【五】

您好!

孩子进入高三,您一定感到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希望尽自己所为来支持孩子的学业吧?我们都知道有许多种方式表达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和支持,比如常常与孩 子谈话,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比如天天给孩子炖鸡汤,从早餐到夜宵全都精心准备;比如胡萝卜和大棒一起用上,许诺考好了有什么奖赏,又威胁考不好会如何糟 糕……这些做法,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要让孩子有良好的状态来复习和考试,家长怎样做才最好呢?

希望养育健康的孩子,自己先要做健康的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自己先要反省和调节自己的心态。同样是为孩子端上一碗鸡汤,有的时候让孩子感觉到支持 和温暖,有的时候却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安。之所以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就是因为端鸡汤这个行为背后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归根究底是父母自己的心态造成 的。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他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创作的一个少女雕 像,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感动了爱神,最后使雕像获得了生命。在心理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育者真诚的期望和信任可以 使学习者的行为逐渐接近教育者的心理预期,所以又称期望效应。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但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固然受到以往学业成败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心。考试成 功一定会提高孩子的信心吗?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这是偶然情况,不要骄傲啊!”孩子会感觉到,父母认为自己“通常”甚至“正常”时是考不了这么好 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聪明、学习好,只是这次运气好。考试失败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吗?也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你确实不应该考这么差。我想这 是一次失误,你可以从这次失误中得到宝贵的教训。”这时,孩子会感到,在父母心中,自己是比较有能力的,这次失败并不代表自己会永远失败下去。

父母要真正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积极的期望才会传达出来,否则,虽然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努力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不一定得到好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学 习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后,误以为积极的期望就是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于是,当她看到班上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做出了一道不是很难的数学题时,就非常高兴地 表扬他。可是,这种做法让这个同学心里头很沮丧,他想:“这么容易的题,如果是别的同学做对了,老师根本不会表扬的。可是我做出来了老师就这么高兴,可见 老师觉得我很笨,也许我是真的比别人笨吧。”这个例子中,老师所犯的错误并不是不该对学生表扬、鼓励,而是这个老师在心底里其实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差学 生”、“笨学生”,这种消极的信念通过她的行为传达给了学生。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如果自己都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考好,那么又凭什么去期待孩子的好 成绩呢?

为了支持孩子更好地迎接高考,父母也要调整自己对高考的认识。诚然,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但是,如果认为“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 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以后你就什么都不好”??这样把整个人生的幸福都压在高考一件事上,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极端看法,孩子的考试焦虑由此而重。有的 高三学生曾经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家长的压力之下,就象个囚徒;饮食起居都被照顾的很好,还又请家教又买 书,他们自己却节衣缩食。”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传达一种“高考对于整个家庭都是无比重要的”信息,让孩子想都不敢想如果高考失败了会怎样。

对于高考重要性的认识,通常不是轻视了,而是过分地夸大了。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好象漫不经心,于是感到非常着急,恨不得天天对孩子讲道理,强调高考的重要 性。但实际上,许多这样的孩子不是不重视高考,而是感到高考太重要了,重到自己无法承担和正视。这样的心态,就像有的人在感情上用情很深又很敏感,所以不 敢轻易陷入恋爱一样,表面上的不在乎是一种自我保护。这些孩子可能会感到:“如果高考失败了,那简直是糟透了。”而这种让人非常焦虑的想法常常 是父母长期的言行传达给孩子的。所以父母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结果会怎样?”答案不会是世界末日。社会正在变得更加多样,有许 多种方式可以获得文凭和教育机会、增长个人能力、获得好的工作、追求个人幸福。

父母有了健康的心态,对于许多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自然合情合理,“过犹不及”,“无为而治”;相反,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就好象歪嘴和尚,好经也会念坏。就 像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倾听和理解,但自己焦虑万分的父母,常常把沟通变成了单向的灌输施压。有一个平衡健康的心态,父母才能真正倾听孩子的苦 恼和需要,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为孩子提供温暖和支持。

有心的父母在关心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不断地反省自己,也不断地学到东西。高三也是这样一个过程。衷心地祝愿您和孩子一起度过积极健康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