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名人故事摘抄300字三年级)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名人故事摘抄300字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04 03:43:44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名人故事摘抄300字三年级)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一】

晋朝的时候,一个名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为国家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推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执长剑,刘琨手挥大刀,认真地挥舞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熟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呜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者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二】

一天,有一只猫饿了。到处寻找食物,可是找了半天什么东西也没找到。小猫肚子饿的汩汩直叫。忽然,一只老鼠从它的眼中走过。小猫猛扑过去,老鼠抓到了。小猫笑呵呵地说;“这下被我抓到了一个食物。”老鼠说;“求求你猫大哥不要伤害我,我家里人全都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小猫这下心软了,只好放它走了。老鼠边走边喃喃的说:“想不到这么快就被我骗了,我要联络各门各户,叫他们这几天不要出去。”小猫这几天找不到食物,饿的昏倒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猫渐渐消瘦,最后饿了。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三】

一天,风和日丽,小羊正在山上吃草。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狼!

大灰狼看着这个又肥又嫩的小羊,想:“这下我可以吃顿美餐了”。

小羊很聪明,他马上镇定起来。大灰狼看他不害怕的样子,想:“他肯定不是一般的羊”。于是就笑嘻嘻的问:“你是谁啊?”小羊说:“我是上帝的坐骑,我跑了九九八十一天,下来吃草充饥。看你真大,不如把你给吃了!”大灰狼一听,天塌下来似的`,跑了。

小羊望着走远的大灰狼,捂着肚子哈哈地笑了起来:“上帝的坐骑有这么小吗!”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四】

袋鼠虽名为鼠,但并不像啮齿类动物一样,有终生不断成长的锐利门牙。

它们像其他草食动物一般,以臼齿来咀嚼野草。

野草对臼齿的损害性很大,所以很多草食性动物在臼齿脱落后,都可以马上再生。

不幸的是,袋鼠的臼齿却无法再生,所以虽然它们左右牙床各有四对臼齿,但平时只使用最前面的一对,等到第一对耗损而自动脱落后,第二对才再向前移,取代第一对。平均一对臼齿约可使用五六年,到了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就只剩下最后一对臼齿,除非不吃东西,否则势必全都耗损。

而当这一对臼齿磨尽脱落时,则“事禄已尽”,即使无病无痛,也会于饥饿。

人类可用的资源也有限,等大量耗损后才想到要节约,已后悔莫及。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五】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一条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巨蟒看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盘”。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

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

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

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如果不下力气缠,我就会被豹子咬。

于是双方都命地用着力气。

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

猎人看了这一场争斗甚是感慨,说:“如果两者同时扑向猎物,而不是扑向对方,然后平分食物,两者都不会;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两者都不会;如果两者中一方走开,一方扑向猎物,两者都不会;如果两者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互相松开,两者也都不会。它们的悲哀就在于把本该具备的谦让转化成了你我活的争斗。”

生活中的悲哀也常常由此而起。

二年级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六】

森林裏准备举行才艺比赛,参赛者有蚂蚁、猴子、小鸟和孔雀。比赛虽然将於下月举行,但是动物们都忙於练习。其他不参赛的动物却七嘴八舌地谈论著比赛的事,大家都热切地期待它的来临。

比赛前的三星期,孔雀突然照照镜子,发觉自己很胖,跳起舞来颇难看的。於是,她就不断地节食和练习跳舞。

比赛当日,参赛者都以最佳的状态示人。首先,蚂蚁一家人雄赳赳地在台上步操,接著,身手灵活的猴子表演体操,然后,小鸟「吱吱」地唱出悦耳的歌曲,听得观众十分陶醉。最后,是孔雀的表演,大家对她有很大的期望。她走到台上,随著音乐的节拍,跳著轻盈的舞姿,谁料她跳了不久,就「砰拍」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晕倒了。大家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凑热闹,想看看孔雀到底发生了何事。原来孔雀由於过分节食,导致营养不良,需要送院治疗呢!冠军?本来就属於孔雀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好把它送给小鸟。孔雀醒来后,后悔不已,因为她不但未能顺利演出,还把后冠送给了别人呢!

这个故事教训我们做任何事也不能过分,要适可而止,否则,只会惹来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