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中华文明之光作文素材)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中华文明之光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6-07 15:53:26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中华文明之光作文素材)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一】

我是一条小河,蜿蜒盘曲在妙西的秀山美地间。那欢快奔腾的小溪,是我生命的源头;那滚滚东流的大江,是我向往的地方。千百年来,我清清的河水,滋养着妙西的花花草草,也哺育了妙西人的祖祖辈辈。

晨光熹微,勤劳的村妇来到我身边洗衣洗菜,那“笃笃”的捶衣声,奏响了一曲劳动者之歌;夕阳西下,调皮的孩童扎进我水里游泳嬉戏,喧闹的声音,惊走了岸边树上归巢的小鸟;月上柳梢,螃蟹悄悄从石板下探出了头,青蛙 “呱呱”地大声鼓噪,小鱼小虾快活地游来游去。多么热闹的场景!多么美妙的夏季!我享受着这快乐的一切。

然而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发现我的世界开始变了:人们砍掉我身边的树,推平土地,造起房子,建起菜市。他们行为粗野:随意把垃圾倒入我怀里,让污水流入我胸膛。我的液开始变黑,我的呼吸日益困难„„我难受,我伤心,我在雨中哭泣,我在风中呼喊:善良的人们,请你们高抬贵手,还我一个清洁之躯吧!可我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只有小鱼小虾听得见,它们陪我一起落泪。漫不经心的人们,却依然我行我素,任意践踏我。终于有一天,我的液几乎停止流动,我的生命仿佛就要消失,我浑身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鱼虾匿迹,螃蟹逃逸,苍蝇成了我的常客;村妇不来,孩童不来,甚至,他们在经过我面前时,还掩着鼻子皱着眉头说:“怎么这么臭啊!?”

可这能怪我吗?这一切是谁一手造成的呢?我又有什么办法改变呢?━━我能做的,唯有等待,等待,等待有一天人们醒来,等待我的噩梦结束。

我庆幸,这一天并没有让我等得太久。妙西街上,挂出了一条条写有“共建生态文明,同创美好家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横幅,人们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污”行动:挖泥船“突突”开过来,堵到我胸口的淤泥被挖起,垃圾被清理;铲车伸出它有力的臂膀,推倒了我身边胡乱搭建的矮房;菜市场被拆除,迁到别的地方,污水不再允许向我任意排放„„人们还在我身边种上桃树、杨柳、玉兰、箭杆竹以及其他一些我甚至

说不上名字的花草。我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水清澈起来,鱼儿重新回到我怀抱中嬉戏;水草长起来,虾儿在里面自由地捉迷藏。清晨和傍晚,村妇和孩童的欢声笑语又在我上空飘荡„„不,还不止这些,你看,春风吹拂,依依杨柳,轻轻拂过我脸庞;桃花争艳,玉兰吐芳,把我装扮成一条画的长廊,小鸟“啾啾”,白鹭翩翩,为我增添无限风光。农人学子,经过我身旁,都忍不住要驻足观赏,发出“好美”的惊叹。有的还举起手机,拍下这美丽的景致。应该说:跟以前比,我更加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我感谢大地,大地是我生命的依托;我感谢人们,人们让我生命更精彩。

我是一条小河,一条美丽的小河,我叫妙西河。

我深深地爱着妙西这片土地。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二】

家风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承载着整个家族的生活态度、文化理念、价值观、人生观等。良好的家风能让继承者立身于社会,是一种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她让家族的每一代人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塑造出人们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非凡的气度。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无不烙印上家风的印记。

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曾出现过很多显赫的家族,他们大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我不禁想起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一门三院士,满庭皆俊秀”这句话就是他对九个子女言传身教的`最好写照。他的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杰出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中国近代的考古学开拓者之一;三子梁思忠,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参加过淞沪会战,二十五岁不幸早逝;次女梁思庄是我国图书馆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投身新四军,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五子梁思礼是我国著名的火箭控制专家。

这些人里面,最为人们熟知的我想也许是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而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先生也是杰出的,他领导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家族之所以这么成功,我们从《梁启超家书》中就不难找出答案。他写给孩子们的书信中用词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子女成长和学习的关心,又不时发出自己的见解和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每一封书信都充满了梁启超先生作为一个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相较之下,我的家庭平凡的太多太多,只是中国千百万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家里有欢乐也有争吵,但更多的是还是快乐和温馨。我的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渊博的学识,但他们交给我做人的道理和对生活的态度,让我能够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康自信的成长。父母对长辈的照顾和陪伴让我明白“孝”的真谛,父亲每晚读书的习惯同样变成了我的习惯,母亲的勤俭持家是我从小就有了节约的意识,奶奶用粗糙的双手教会我要辛勤的劳动才有丰收的喜悦,姥姥告诉我做人要忠厚朴实,诚信待人······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才使我能健康的成长。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三】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每当翻开这本书,《和平宣言》的话语便回响在耳边,让人忍不住再次对着眼前的书陷入思考。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顾名思义,这本爱国主义读本讲述的是中国自“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的过程中经历的屈辱侵略与苦难,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不畏强侮的抵抗,是沾染了与泪的历史,是奋起向前的崛起。我从书中看到家国沦陷,目睹日军的残忍屠一与细菌战,看到了无数军民英雄的勇敢抵抗、宁不屈。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少年英雄”这一节。它讲述了智送鸡一毛一信、二小放牛郎、宁波小张嘎和传奇女一童军这四个故事。故事中的孩子都不是一般的孩子,他们有着十足的勇气和智慧,冒着生命危险让别人得到安全。这种奋不顾身的品质令人敬佩!为此,我还 特别喜欢唱新学的歌曲《歌唱王二小》,旋律象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在耳边叙说。

在中国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用鲜和身躯筑起城墙的人,前仆后继地迎向敌人的刀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战争的胜利,国家的独立,换回了今天中国的和平安定、繁荣富强。如果没有先辈们在抗日战场上的努力,如今我们怎么能在校园中愉快地学一习一玩耍?所以我们应当深深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中国奋斗的人,铭记他们保家卫国、宁不屈的节气与一精一神,向他们学一习一!

同时,我们还 应当做些什么呢?书的后半部分给了我们答案——“以史为鉴”,“复兴之路”、“与梦同行”、“放飞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一个一个有智慧、有勇气、有梦想的中国人,用自身的努力把国家变得更好。钱学森、一邓一稼先、王飞雪、于敏、马云、苏步青。这些耳熟能祥的名字承担了复兴中国的伟大责任,读完他们的故事让人忍不住为他们肃然起敬。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新一代的少年,正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从今天起,立志成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们面向未来,勇于创新,大胆挑战,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为国家圆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我们新一代通过努力终将谱写出最美丽的祖国乐章!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四】

和平的阳光洒在字上,颤一抖的手翻一动书页,怀着一颗寂的心,含一着一腔沸热的,我静静合上书,耳畔却是那不散的呼唤 ——“我的孩子……”

记忆定格在五年前,那是我人生中最痛心、最愤恨的一天。那一天,我肃立在南京大屠一纪念馆前良久。良久。

“我的孩子,赶紧逃啊!” “我的孩子,一娘一……再给你喂最后一口一奶一吧……”一座座雕塑,我仿佛听到了73年前千千万万个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呼喊,那绝望无助的哽咽。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一位母亲,带着迹的破烂衣衫从肩旁滑落,她不在意;插着稻草的乱蓬蓬头发遮住视线,她不在意;磨出一泡的冰冷双脚已无知觉,她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她永远沉睡的孩子!

母亲的脸棱角分明,双眸凹陷,像是两块毫无生机的粗石塞在眼眶里。“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似乎看到这位母亲干裂的嘴唇在颤一抖,呆愣的目光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却只能从嘴里挤出这几个苍白的字眼。虚弱的话语透露着对生命的绝望,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那个曾经活蹦乱跳的,缠着母亲要吃的,恶作剧后耍赖皮的孩子,在罪恶的刺刀下,成了一具可怜的枯一尸一,成了无情战争的殉葬品,成了囚禁母亲的灵魂的枷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16个字深深地镌刻在和平之钟上,也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在心里默默地重念了一遍,愿30万生灵安息,愿和平之一声响彻大地!

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忍受失去亲友的痛苦,也不会听到因为战争的哭诉。但是,屈辱的历史已深深地给我们烙上中国印,我们不可以忘记那段槍林弹雨的日子,不可以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更不可以忘记我们的生活是用烈士的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储备知识力量,用智慧武装自己,争取长大为社会奉献,为祖国效力,让祖国母亲走出黑暗的历史,大步地向光明的未来走去!

轻轻闭上眼,却忘不掉那一位母亲扭曲的脸,忘不掉那一声“我的孩子!”,忘不掉那一段不平的耻,但它们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让我大步地朝阳光走去。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五】

——且说钱塘江大桥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水光潋滟的西湖之畔时,当你沉醉在浩瀚书海自由徜徉时,当你偎在妈妈的怀里数看点点星光时,可曾记否,7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演绎着怎样一幕壮烈的史诗!日寇的铁蹄,肆意地践踏着祖国的河山,流离失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

历史无言。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和同学共5人组织了“西小。飞虎队”,“五虎将”参观了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听着讲解员叔叔的耐心讲解,我们了解了抗战8年国人的苦难岁月。我们又寻访了杭州守桥三中队的英雄事迹,向他们学唱革命歌曲,并且亲手描绘出烽火硝烟中、和谐社会中的钱塘江大桥。以桥为史,以我们最深最真的心灵,穿越时间的沧桑,趟过空间的辽远,缅怀这场战争,向曾经浴奋战的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国难当头,英烈辈出。黑山白土上传诵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杨靖宇,呼啸的长江水颂叹着将军张自忠,还有杭州钱塘江畔的巾帼英豪孙晓梅……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说起抗战时期的杭州,怎能不让人想到中国史上第一座自主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1937年9月26日,由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开通,军事物资通过大桥运往抗战前线。8月,淞沪会战上海失守,战火烧到杭州。开通的短短3个月里,就有数以百万计的生命通过这座生命之桥而得救!

同年12月23日下午5点多,茅以升接南京政府密电,为抗战需要,他亲手启动了爆炸装置。随着14号桥洞里炸药的几声巨响,钢铁巨龙应声倒卧在滚滚江水中,阻断了日寇的进攻!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次年钱塘江大桥得以修复,“钱塘江桥,五行缺火”,经历了烽火硝烟的洗礼,五行俱全,屹立至今!

这就是钱塘江畔——滨江,这就是美丽的家乡——杭州,这就是生生不息的——我们!

历史浩荡了70年风云变幻了70年,70年的光阴掩盖不了那段写的回忆!伤痛已成为过去,挺起不屈的脊梁,我祈求,我期望,我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六】

只要这面让西方畏惧多年的国旗一天不倒,我们就不会倒下。

——题记

那晚,天空开始飘起细雨,我,静静地,望着不徇丽的天空,任由雨水打在脸上。

过不久就是抗日战争纪念日了。此刻,心情在冰冷雨珠的.渲染下更加糟糕,这场雨会是他们的泪吗?想起那八年抗日中那些不断涌起的爱国战士,无辜被的老百姓,那些幸存下来却流离失所的中国人……

生在那样硝烟四起的年代,他们是不幸的;可他们何尝不是幸运的?虽战争频繁国破人亡,他们却能够深刻感受到人性的美丽,生生不息,蔑视亡,不畏强敌,遇强则强,更让人心生畏惧的是全国自上而下的团结对敌,没有党派之分,没有贫富之见。试问大家,这些在21世纪又有几人能做到吗?

日本侵略者一次次惨无人寰的大屠,中国一次次陷入危机甚至是绝境,好在那面国旗始终不肯倒下,好在中国人民的尊严不允许自己亲眼看着国家被瓜分,一步步沦陷。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是可怕的,没错,只能用可怕一词来形容。他们别无选择,这片入地是他们扎根的地方,那面不倒的旗帜是他们的信念。

七十多年前的那一页是耻辱,但同样也是一种警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闭上眼,用指尖去轻轻触摸雨丝。我忽然开始庆幸出生在和平年代,庆幸每一天醒来,我还能见到我亲爱的家人。有什么事能比无端端就失去生命还可悲呢?

是啊,中国累了,世界累了,我们早以厌恶了。这世界不能再有战争了,每个人都有他们活下去的权力。“和平”一词,十二个笔画,却让多少人丢弃一切,哪怕是放下生命也要去追求,他们得付出多大的勇气去诠释。

现在,该轮到我们为这份诠释去坚守,为圆梦中华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梦是我的梦,即使这些对于现在的我们都太大,但这一切却又不能在空言与大话中消磨,至少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你可以每天问问自己:你是否认真学习,为建设祖国积累好本领?当升旗仪式时,我们是否唱起庄严的国歌?在异国时,你是否以自己是中国人为傲?是否时时刻刻维护祖国的尊严?

千年来,从屈原到荆轲到辛弃疾,再到抗日抗法西斯的爱国战士们,他们无不热沸腾,这份流传千年的选择,就是爱国,那种刻在骨子里的爱国情怀。

篝火繁星,映射出他们光芒的人生。

在这穿越时空而永恒不变的选择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阑人静,苍穹深处,亦有那“数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圆梦中华,我们继承。

这份选择亘古不变,而我们初心不变,中国永不倒!

中华文明之光主题作文片段【七】

七十年了,每当鼓舞人心的红歌响起,每当回忆历史的影片放映,我们便会想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辈们高举着抗战的旗帜,迎着炮火,誓驱除敌寇。

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没有燃烧的战火。目光触及的事物,没有染上色,我们身边的是栋栋楼房,而非重重的封锁线与碉堡。

我常去回顾,在这平静祥和的年代之前,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先辈们是如何浴奋战,将侵略者驱逐出华夏土地的。在蝉声阵阵的夏夜里,我似乎可以看见,先辈们的双眼眺望着天边,火红的夕阳将云彩染得通红,好像象征着前进不息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守护这一片土地的决心。

不知多少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地沉睡了,鲜红的液染上贫瘠的土地,滋养着后一代抗战着。一代又一代,一代又一代,只为了心中的同一个梦想:守卫中国!

多少年了,烈士们英勇献身。在祖国需要的危急关头,他们义无反顾,赴汤蹈火。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矢志不渝。

汉代名将霍去病曾有一言:“凡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直至今日,仍然掷地有声。先辈们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及时再艰难,也将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誓将法西斯驱逐出我国疆域。

大汉疆域,何容丑虏踏足;卧榻之侧,岂容异族鼾睡!中国,何为中?取义不偏不倚。这是一个中正的国家,人人平等,容不得异族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妄为,戮我们的同胞,压迫我们的人民!

如今的中国站起来了,她的地基由肉筑成,坚固无比。她的魂魄由梦想凝成,刚毅不屈。纵使千灾百难迎面而来,她也咬紧牙关。天灾人祸让她伤横累累,但她依旧大步往前走。多难兴邦,天佑中华!

如今的我们,更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刻苦努力,立志成才。没有人有资格瞧不起中华民族,她应该看着我们让她更加富强。

七十年了,祖辈们传承给我们的精神,我们从未忘记过,而且立志将它发扬光大。它代表的是中国人的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奋勇抗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