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描写德行修养的作文(关于修养和才德的作文)

描写德行修养的作文(关于修养和才德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0 07:34:40
描写德行修养的作文(关于修养和才德的作文)

描写德行修养的作文【一】

常听人们说:“大山的精灵是野菊花。”于是,每次看到野菊花,我的心中就涌动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之感——尽管这只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山间野花。

几度春风,几番风雨。当仲春的朝阳柔柔地沐浴着大地时,野菊花欣欣然露出了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身躯,纤细的茎柔而韧,随风摇曳;娇小的花瓣溢彩流光,淡黄的花蕊里,一汪汪的露水亮晶晶、娇滴滴的,好似含情少女眼中的泪水,似落非落,摇摇欲坠,既有梅之洁、兰之幽,又有菊之雅、莲之清,一切都是那么富有神韵。

这便是野菊花,一种极普通却又能让人赏心悦目的山间野花。

山涧底,峡谷中,悬崖边,山洞角,矿山里,田畴旁,哪儿没有野菊花那超凡脱俗的俊俏面庞?无论星星零落、一枝独秀,或蔓

延数丈、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悲不亢,凌凌然有君子之风。虽然土地贫瘠,阳光缺少,环境恶劣,然而野菊花却能默默无闻地生长着,对生活憧憬着,因为她深知:“与命运抗争,奇乐无穷。”

这便是野菊花,一种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地山间野花。

第一次看到野菊花,我便喜欢上了她。我小心翼翼地挖了两株带回家,栽进精美的花盆,施肥、浇水、灭虫、锄草,照顾得无微不至。奶奶说:“野菊花在花盆里是栽不活的。”我半信半疑。几天以后,看着野菊花渐渐枯萎的枝叶,我忽然领悟到:野菊花不贪图优越的条件,她所眷念的是生她养她的大山,所在乎的是和风浴雨的自由。在它的身上,我隐约看到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等传统美德。

这便是野菊花——大自然的女儿,大山的精灵。

描写德行修养的作文【二】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沃维纳格的这样一句话:伟大的才能比伟大的成功更不寻常。沉思片刻后猛然想起《世说新语》任诞篇中曾有这样一则故事,再次捧起书来细细品味,不禁莞尔。

故事大致讲述了东晋官员殷羡出任豫章太守,临行前,很多人托他带去他们自己渴望获得官职的书信。到了石头城,殷羡把书信全部扔到江里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致书邮。”

读完这则短故后曾对“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在其他书中看到沃维纳格说的那句话后才恍然大悟:殷羡不推崇这种“不走正道,贪图小径”的社会风尚,认为虽然获得了官职,也就是所谓的“成功”,还不如依靠自己的一言一行,学识才略从而获得自己的成功。所以“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更深层面的含义是:无用之才自不会得到赏识,而德才兼备之人定能得到重用。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贪图一时小利,放弃了光明和正义的大道,误入歧途,走向黑暗。这也许能获得些许利益,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更何况这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象征,一种不良的行为准则。与其走这偏门邪道还不如潜心向善,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虽然会比前者付出更多,但这是一次锻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更能使得到的成功更真实,得到也更为自豪和愉悦,何不一试呢?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对于将来不论是发展的过程还是种种鸿图霸业抑或遭遇挫折时的心态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为了得到赏识,得到成功,唯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道路就是学习。学习就需要有“铁杵磨成针”的顽强毅力与勤奋刻苦的钻研态度,正如童第周所说的“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时,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浮者了吧。

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而自己却无所作为,更不要为了谋取利益而抛弃光明,那样只会像陷入沼泽地一般越挣扎陷得越深。唯有做搏击长空的雄鹰,金字塔顶上的蜗牛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明天。

描写德行修养的作文【三】

什么是修养?是将临青青草时的脚下留情,是校内行车的减速慢行,是面对师长的尊敬友好,是国家栋梁的责任担当,是面对指责时的不愠不怒,是时刻保持自己的内心平静,身处东中校园,面对“植根于内心的修养”的校训,我们更应当修养身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东中人”。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即使如流往事,涛声依旧,放弃执念,何可寂静安然。”身处校园,自不能远离车马喧嚣,而真正的平静,同样也不需如此,而是在繁华处修心,修养到时,涛声依旧,内心寂静安然。

古之君子,大多养心,养心者,非静而不动,如坐古老僧,只是任世道变迁,不改本心。是山涛悬于梁上的百斤真丝,是梁思成为古城北京拆迁留下的两行晶莹的泪,任时局如何,他人如何,终坚守内心的修养,不肯为世俗让步,今之我们,虽未达君子之境,但在“文化东中”的影响之下,有修养并不遥不可及,君子养心,我们亦可养心。

君子当如韩愈,即使为政见不和的柳宗元写墓志铭,也写得光彩照人,不失公允。若不是史书记载,有谁想到柳宗元曾写信斥责过韩愈呢?君子养心,不是斤斤计较,是一种宽容,一种公允,一种君子不怨的精神,古人为我们做出如此榜样,我们自也应当在“植根于内心修养”的校训的教导之下,努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君子养心,所得之静,并非一定是陶渊明“而无车马喧”的安静恬然。相反,真正的君子之风,当是如鲁迅一般敢于正视淋漓的鲜,敢作,敢当,敢于直面时局,我们应相信自己是祖国的未来,而我们若只是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秀才,自是无力承担这个责任,“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日本作家冒着普遍的反对之声,她依旧站在了领奖台上,并当众发表演讲,斥责该国违背常理的战争行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不仅来自于个人的生息,更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我无从得知站上领奖台时他的内心的想法,但我觉得,至少一定是平静的,至少一定不是冲着所谓的名或者利来的。

君子养心,修养身心。真正的修养并不只局限于修养自身,更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而这恰与东中文化中“肩负民族复兴的担当”不谋而合,古之君子,如孔子般周游列国,希望科学的治国之道可以被采纳;今之君子,如杨为天下立言,她虽然已经走了,但依旧留下文字,温暖着我们,启发着我们,今天我们在这所百年老校中,即使还不能为国为校作出巨大贡献,也可以尽我们自己的力,尽自己的心。

君子养心,修得内心安宁。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有修养才会自觉,才会有善良,才会在约束中享受自由,才能勇于担当。君子养心,是“君子不怨”的气概,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是面对有违于信仰的坚守。是任涛声依旧,车马繁杂,内心仍有一片自己的乐土。

君子养心,任外物如何,我自花香依旧,平静如初。

描写德行修养的作文【四】

人都有静默的时候,不是没话可说,而是不想说出来;不是说不出来,而是不想多说什么。每每此时,便选择沉默,沉默不是为了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心有所感,情有所系。静有静的形态,静有静的理由,虽非率性而为,却也是发乎心底的一种精神表象。

安静于我,有一种贴心暖胃的舒适。时而如诗,灵动飘逸,婉约柔美;时而如画,水墨淡彩,养眼润心。时而如茶,碧澈通透,清香宜人。时而如歌,宛转悠扬,直抵心扉。安静,是一种情调,与心念有关,随温暖同在,安静,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眼睛和眼睛的对话;安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底蕴。。。。。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也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醒来无处觅,来去都如风,梦过无痕。缘深缘浅,如此这般:无数的相遇,无数的别离,伤感良多,或许不舍,或许期待,或许无奈,终得悟,不如守拙以清心,淡然而浅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缘来缘去。

有了牵挂,你的生命不在苍白,你的生活不在无奈;有了牵挂,你会感觉夏天不在炎热,冬季不在寒冷;有了牵挂,你的身体更健康,你的笑容更灿烂;有了牵挂,亲情就多了一份温馨;有了牵挂,友情就多了一种幸福;有了牵挂,爱情就多了一缕相思。牵挂,是心灵的对话,是心灵的呼唤,是心灵的回应。

生命如歌,但却没有永恒的调子,你不知道它何时会起何时会落;生命如轮,但却没有不变的方向,你不知道它何时要走,何时要停,生活是什么?酸甜苦辣咸涩都可以,唯独那无味的,才最叫人感到失落;生活是什么?赤橙黄绿青蓝紫都行,唯独那无色的,才最叫人感到暗淡。

有一种海,叫心海。它看不见,触摸不到,却真实存在;它无边际,无船可渡,却有此岸和彼岸;它无声、无影,无味,却耐人寻味。风过,波浪起;雨来,水来涨。当音乐划过心海时,时而澎湃潮涌,时而静寂淡然,时而凄美动人。当泪水无声流淌之际,岁月在默默沉寂,心魂如一只白鸥轻轻飞过,让心激荡!

有些事注定成为故事,有些人注定成为故人,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一些人,一些事,闯进生活,得到了,失去的,昨天的悲伤,今天的快乐,喜怒哀乐都要记得。当这一切都成了回忆,在我们记忆中又会留下了什么?很多事,过去了,很多人,离开了,经历的多了,心就坚强了,路就踏实了。

幸福是一盏烛光,当你穿行在万家灯火,总有一片暖暖的萤光照亮你回家的路;幸福是一抹回味,萦绕在心际,酸甜苦咸都是曾经追逐的时光;幸福是一份渴望,憧憬岁月的皱纹爬满两个人的额头,坦然欣喜而无愧怍悔恨;幸福是一杯想像,梦想把平凡的谷米酝酿成美酒的芬芳,然后用生命守候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