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文怎么写(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征文800字)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文怎么写(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征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11-27 20:52:52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文怎么写(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征文800字)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文怎么写【一】

近代东亚教育、科学的发展,曾借用朱子学的格物致知观念接引西方近代科学,是朱子学观念在中国学术近代化发生积极作用的一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朱子学的格物论有益于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外,还应看到朱子学的格物致知思想更近于晚近受到大家重视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因为朱子的格物说的确不是朝向某些专业的科学研究,而是重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道德理解、多元眼界和宽阔胸怀。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则是关于经典文本学习的课程,经典的意义在于经典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在历史筛选过程中经历选择而积累下来的精华,对经典的不断学习与发展是文明的传承的重要途径,这正是朱子所始终重视的一点。由此可见,对于当代的通识教育来说,朱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朱子的四书著作中,对《大学》的研究和阐发,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集中地表达了朱子的儒学思想,《大学》固然着眼于成年读书人的修身,但也关注社会风俗的改善。如其《大学章句序》的最后一句:“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在此序文中朱子明白表达出,不仅学校教育着眼于全民,所谓“当世之人无不学”;而且即使是大学,也并非只与君子精英有关,强调大学之教不仅与“学者修己治人”有关,也与“国家化民成俗”有关;不仅与“治隆于上”有关,也与“俗美于下”有关。因为就教育和学习的内容而言,儒家的学校教育与佛教不同,对士大夫来说是“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对普通民众而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所以,其教育的结果,“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学习者经过学习,不会脱离人伦日用,而能够更加理解自己的性分和职分,在其本职位置上尽其分尽其伦尽其职、尽其力尽其心尽其性。每个人都在其社会职位上尽其力,国家自然就得化民成俗之效了。“性分”指个人命定的社会地位和活动限度,“职分”是指对所处社会地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性分的概念本出自玄学,朱子则由此阐明儒家教育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即使人安其性分,尽其职分,移风易俗,指出化民正俗的重要性。朱子一生的小学蒙学著作也很多,是对传统蒙学教育贡献最大的人,他的著作如《童蒙须知》《小学》《增损吕氏乡约》等,流行甚广,对儒学价值的大众化、通俗化,对培养少年儿童,养成德性,起了积极的作用。今天应当重视朱子这方面的贡献,在福建可使朱子的这些著作与目前流行的《弟子规》一起,古为今用,在道德教育中起其应有的作用。朱子的家礼、家训也不仅对朱子一家或朱姓人家有意义,南宋以来对社会风俗、化正人心都起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要把朱子学的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培育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朱子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价值和个人美德的源泉与基础。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文怎么写【二】

今年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纪念朱子诞辰885周年为契机,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积极打造“武夷书院讲坛”“武夷书院·讲理堂”活动品牌,努力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在普及朱子理学思想、弘扬书院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南平市、武夷山市会同国家级和福建省朱子文化研究机构,每年举办六场“武夷书院讲坛”活动,已邀请陈来、朱杰人、朱高正、李存山、张建光、吴邦才等知名学者主讲,“朱子文化的时代价值”“朱子家训的由来及实践运用”“朱子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朱子文化漫谈”等主题演讲,对朱子文化的.宏观议题进行学理分析和实践解读,初步建立了常态化普及朱子文化的高层次平台。《光明日报》整版刊发陈来教授演讲内容,《福建日报》先后用两个专版刊发第一讲、第二讲的精彩内容,海内外媒体报道武夷书院讲坛活动消息,各大网站竞相转载。同时,为了推动朱子理学向基层延伸,武夷山市启动“武夷书院·讲理堂”活动,设置机关、行业、企业、学校、村镇、社区等六类讲理堂,分门别类安排课程,“朱子文化遗产保护”“朱子文化与文明旅游”等辅导报告,深入浅出地普及了朱子文化的思想精髓,引起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共鸣,有力推动朱子文化的宣传普及落实、落细、落小。截至目前,“武夷书院讲坛”已举办五讲,“武夷书院·讲理堂”已在6个基层试点单位全部启动。

在培育朱子品牌、传扬书院文化的过程中,武夷山市既坚持高起点的国学传承,又注重基层的素质提升;既坚持公益传播和资源整合,又注重社会运作和实体建设,极大地发挥了武夷山朱子理学摇篮的优势,加强了书院文化的挖掘整理,潜移默化地在基层群众中普及朱子文化。与此同时,武夷山市还将整合朱子文化资源优势提上日程,合作打造国学传播与教育阵地。9月10日,武夷山市政府与武夷学院共同签订了《共建朱子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框架协议》,将以重新修复的屏山书院为依托,充分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以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为核心,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国学教育和面向游客的旅游研修项目,推动朱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文怎么写【三】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画依旧,琴依旧,只是你已静静地长眠于地数百年了,但隐隐文公山,缓缓清印溪,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你的怀念。因为这一方山水处处有您的足迹,处处有您的墨迹,处处有您的气息。这一方莘莘学子因为你而多了份书卷气,这一方父母官也因你而正气满怀,这一方的百姓因为你而多了份豪气,这一方山水因你而更显灵气。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这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物是人已非,人去诗还在。当人们还停留在天光云影中享受自然时,你智慧的大脑却在思考中穿越时空。“观书有感”,何止是观书,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什么样的源头,就有什么样的现状。知识丰富的源头是博览群书,永不掉队的源头是改革创新,廉洁奉公的源头是心存百姓,国富民强的源头是社会和谐,而朱子您不就是尤溪能名扬四海的源头之一吗?您的思想不就是我们想建设和谐生活的源头之一吗?……所以我们永不能让“源头”枯竭,让“源头”受污染。

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暖花开,东风和煦,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你为我们描绘了春到人间时的大好风光。其实你何尝不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画卷:我们渴望寻“芳”时,能有“万紫千红”;我们渴望寻“圣人之道”时,能见“桃李满天下”;我们渴望寻“心中之梦”时,能够“蓦然回首,梦想就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渴望寻“爱”时,能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渴望寻“和谐”时,能看到“无边光景一时新”……为了渴望能成为现实,我们会不计付出。

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书的痴迷,让你处处有感悟,处处生妙语,亦让后人时时受启迪。只因“春水生”,“蒙冲巨舰”遂成“一毛轻”,遂能“自在行”,形象说理,妙趣横生,它让人想起“读书破万卷”时,自然会“下笔如有神”;想起“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起“功到自然成”;想起厚积薄发……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想成功吗?那你就先付出,水到自会渠成。

总觉得您有神话中的魔棒,能点石成金,能化寻常为神奇;总觉得您有佛门中的慧眼,能看透天地玄机,能了然世间万物;总觉得您有传说中的摄魂之术,你能让时人茅塞顿开,让千年之后的人还沐浴在你的智慧中,在你的智慧中开创新的生活。

你,让怀念您成为一种习惯……

突然间,又想起您的《题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只是如今面对石榴花开时,我们不必感慨“可怜此地无车马”了。您知道吗?您的故乡沈城,您曾牵系的华夏神州不仅正处于“五月榴花照眼明”之时,也正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之际!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作文怎么写【四】

朱熹的思想理念极具“融旧铸新”之内涵,其融合前人智慧之结晶,以开拓新时代之需求,富有温故知新之效果。朱熹认为读书应“少看熟读,反复体验”在于重视实践之哲学,主张将所学融入并实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这与邓小平所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甚为贴切。

世界朱氏联合会(世朱联于1993年成立以来,以促进全世界朱氏宗亲之间的亲睦团结、贡献国际亲善及世界和平,承继发扬以朱子为代表的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修复朱子遗迹为宗旨。世朱联作为全球朱氏族裔唯一的世界性组织,自首任会长韩国朱昌均先生创会迄今已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08年10月在婺源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朱茂男被选为会长后,力图以三个层次实践推广朱子文化:“一以学术研讨学习为视野,二以经典论坛对话为核心,三以文化教育推广为脉络。”

世界朱氏联合会在2010年欣逢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举办一系列的庆典活动,获得广泛的回响与关注。于一系列多元文化的活动中,包括海峡论坛暨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韩国朱子庙大际。东南亚六国联办庆典活动,以朱子家训中英文版的碑文揭牌仪式,及近500位学生默写朱子家训的壮观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台湾方面则以新竹朱子学堂的揭牌仪式,开启两岸书院合作的新起点,又以嘉义朱子公庙依照朱子家礼举行的祭朱子大典,最为经典。而接续下来,在大陆南宁举办庆祝活动与北京成立全国朱熹研究会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闭幕式(涵盖:邮票首发、朱熹铜像落成典礼、朱子文化园启用典礼、朱子林的兴建等重要的仪式。在学术活动方面,除了大陆安徽主办的两岸四地朱子学研讨会,更特地在海外的日本及台湾举办朱子学学术研讨会,足见朱子学不仅促进东亚文明,更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与价值。促使朱子文化之精神延续到2011年世界朱氏联合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而达到高峰,亦为传承朱子文化揭开了新的里程碑。

2008年“朱子之路”的首航,由杨儒宾教授担任领航者的角色,得到了热烈的回响与鼓励,使我们感到这是一项值得推动的文教志业。“朱子之路”即走访一遍朱熹出生成长、、讲学、终老的地方,行程中借由学者及学员们读朱子书行朱子路以“走朱子之路,行朱子之道”的精神,累积对于经典中知识的体认,进而发扬朱子学,达其永续传承朱子文化的愿景。2014年“朱子之路”参与人员,除了两岸硕博士师生团,还有台湾新竹博爱、关西、新埔国中书法团学员参与此行,并与南平书画社成员于南平市玉屏阁,举办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书画交流笔会,以朱熹诗词格言为主轴,于活动中挥毫落纸,借由书画墨宝以增进两岸朱子文化的交流,寓朱子诗文于芳墨之中,为此届“朱子之路”增添书香雅韵。

未来朱子之路将规划三条不同路线,分别为闽北遗迹之旅、闽南海洋之旅、书院文化之旅。我们的目标,一是让朱子之路成为庶民生活的国际品牌。从纵向扎根的薪火相传,到横向拓展的精神发扬,结合学术教育、文化创意与观光旅游,融合多元文化,让朱子之路成为庶民生活的一环,继而推广到全世界,成为国际品牌。二是建立以“朱子之路”为主题的朱子学院。整合地方社科研究团体、研究会及各级文化部门的人力,并在各地书院及紫阳楼等地设置研究员。平时从事朱子文化之研究和古迹维修之监管。朱子学院可于春、夏两季举办朱子文化夏令营、研习营之活动,或协办海内外之朱子学术研讨会。

多年来以发扬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志业,其活动成果,对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开拓注入一针强心剂,更见证灿烂的朱子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