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800字)

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11-29 05:44:58
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800字)

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一】

在最近几天的师德楷模培训后,拜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书中一段段生动形象的文字,一个个令人难忘而为之动容的故事,一篇篇发自肺腑的访谈。让我产生许多感慨,并得到很多启迪。

故事中的老师们把毕生的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他们一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自律自勉,教书育人。

教师是一缕清晨的阳光,无私的放射出自己的光芒,照耀着学生。他们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嫩可爱的脸,面对一个个灿烂甜美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王生英老师说过她承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一位淳朴的老师,有着一颗简单的心。即便这样,老师们还是耐心的去寻找,寻找着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他们时刻坚信着,只要用心去教,每位学生都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这样给给予之爱,无求之爱,忘我之爱,超越之爱,为学生们铺上一条通往广阔世界的路,把一批批的学生送上了光明而无穷智慧的大道。身教重于言行,老师在学生一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老师用自己的无私成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着爱的种子、让种子在阳光明媚的情况下茁壮发展,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成就着辉煌的人生!

另我感动之余,我也更加需要自我反思。在进行学校分配的同时,并不如自己所愿,刚踏入德政村,踏入汇南小学,怀着忐忑的心情。但在第一天报道时,林校长对着我们新老师说,家里的装修他都不在,而学校的装修,几乎整个暑假都在,只有热爱自己的学校,才能在教师的岗位做得更出色,既来之,则安之。是啊,就是这几无心之话,打动了我,感染了我,既然有缘来到这所学校,在硬件设施又毫无挑剔地情况下,我应该怀着喜悦的心情,来接受未来美好的生活和教学生涯。

相比书中老师,我们现在的条件好的多,为什么他们都能坚持,并且克服了一切困难,引领着孩子们,走出农村,走出大山,迈入知识的海洋。老师不应该对学校产生怀疑,不应该去选择学生,学校需要我们去发展,学生靠我们去教育和指导。就像书中徐英杰老师所说“没有差生,只有天使”。是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未来的路还很长,现在只是我的教育事业中新的开始。我知道,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爱我的学生,爱我的学校,并引以为自豪。

作为即将站在教学的舞台上新老师,这样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同时也给我漫长的教书育人之路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我想我会在教师这条辛苦而漫长的道路上慢慢去体会这样的点点滴滴,我相信它会让我更加体会到辛勤园丁的美好,让我更加了解师生之间那份延绵不断的情谊。

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二】

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三】

王生英,中国农村教师的杰出代表,说她杰出,只因她的坚持与付出,很多本不该普通老师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被她们所捡起肩负。王生英老师与学生的风雨兼程,困难中家家户户的上门教学,在学校塌荒时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家变成学校。这样只为学生未来的行为,很少有人能做到。看了王生英老师的事迹后,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这么一句话:当一名人民教师,学生就是你的儿女,付出就是你的责任!这份坚定的责任心就是教师生命中最神圣的使命。

或许从前的我在困难面前会选择低头,在诱惑面前会被拐走。但正视自己是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就应该学会坚持,对教育知识的坚持,对行为规范的坚持,因为很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改变一个学生,所以时刻坚持一名教师应有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遇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对教育的初衷,就像王生英老师一样,在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新开始新发展的诱惑面前能把持住,依然陪着大山里的孩子同甘共苦,依然带着一份平凡的心走出一条属于她自己不平凡的大路!何为坚持?在王生英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对教育事业的这份坚持,仅仅是从心出发的一种简简单单想教好学生的想法。这世间的千般算计,终究都抵不过一颗简单的心。作为一名教师,或许就是教育道路上永恒的持有一颗简单的心——它是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的!

读完《生命与使命》,我领略到的不单单是那一篇篇文章,一段段故事和一个个人物,更是那背后折射出的朴实无华的对教学的热爱和执着。读完《生命与使命》,我感受到的并不是那流转于眼球的文字,而是浮现在脑海中的思索。

生命与健康同行作文【四】

用了两夜的时间,阅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走近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书。掩卷之时,内心澎湃难以言喻。为于漪老师59年教书生涯中生命与使命同行而敬佩,为中国版乡村女教师王生英老师30年如一日坚守农村学校的毅力所震撼,为雪域高原上普琼老师平凡中那份执着和坚守而落泪……

记忆最深刻的是当记者采访中国版乡村女教师王生英时问道:“支撑您坚持不懈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念是什么?”,这个朴素的女教师如是回答:“我是个老师,老师的本分就是教学生,把咱的知识踏踏实实地教给孩子们。孩子们能多认识几个字,会算个帐,长大后就能走自己的路,为自己的生活奋斗。他就是卖个鸡蛋,修个锁,有文化也比没文化强吧。要是个女孩子,大了,结婚了,有文化的话,婆媳之间就会少闹矛盾,生了孩子也好教育。人活着,不都有个理想吗?使山里的娃娃们都能上学,都能上得起学,把山里的孩子带好,让他们大小都能有点出息——就是我的信念、我的理想。”

这段话,平实无华,却深深在我心里烙下印记。这份朴素的力量,这份心无旁骛的执着,足足支撑了王生英老师三十年。即便是残破教室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倒塌,她不得不将教室挪到自己的家里;即便是丈夫生病,负债累累,她依旧四处筹钱建设新校舍;甚至是父亲去世的那一刻,她依旧在这个小小的三尺讲台上讲完最后一课……她也不曾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但目视四周,我们所处的环境,物质条件显然要优越得多,但我们内心,是否还有如此朴素无华的信念和坚持?是否仅仅只为了把自己的知识踏踏实实地教给学生呢?答案似乎模糊不清。名利,功绩,评价,似乎一直在扰乱我们的教书育人之路。不少老师,能上一堂出色的公开课,赢得无数掌声和声名,却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备一堂随堂课,更别说耐心地与我们的孩子做每一次交流。我们行走着的这一条道路,缺乏的是朴素,多了的是浮躁,使得我们无法心无旁骛地履行着教师最为根本的责任和使命,即王生英老师所言的——把咱的知识踏踏实实地教给学生。

这份质朴的坚持,一则源于内心的真诚。真诚的.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真诚的对待我们的孩子和家长,怀揣这份赤子之心,走上漫漫教育长路。二则源于一颗不为外物所累的心,对待功名,保持平和淡然,如同一盏明灯,点亮漫漫长路的黑暗。

我相信,如同庄周的登至化境一般,只要我们固守这份质朴的坚持,心无旁骛且乐此不疲,终究会如同大鹏展翅,遨游于广袤的教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