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00:23:58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一】

“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分工。”正在福州举行的福建省两会上,福建省民进专职副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家建认为,福建各地应将有特色的朱子文化纳入到自身城乡文化建设中,推动加强朱子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和宣传工作,使朱子文化优秀内容全面得以传播。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近年来,福建官方正致力于弘扬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闽派文化。

民进福建省委在调研中的发现,伴随着朱子文化复兴,福建各地呈现出各自为政,争相哄抢“朱子文化”的局面。

记者梳理发现,福建多地已规划投入重金打造朱子文化相关产业。其中,作为朱子出生地的三明市尤溪县,投资3亿元人民币致力于建设占地4.4万平方米的朱子文化园;南平市建阳区是朱子墓地所在地,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8000亩的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等;朱熹学习生活50多年的武夷山五夫镇,则规划建设成为弘扬、交流、体验朱子文化的第一重镇。

民进福建省委在调研后提出建议,要改变长期以来将朱子文化看作只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思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福建省委副主委何强说,没有统一规划和统筹,难做出特色,文化保护难以落到实处。

原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省政协委员马照南建议,根据朱熹在福建的理学足迹,政和、尤溪、建瓯、武夷山、建阳、延平、福州、厦门同安、泉州、漳州、宁德等,策划开发覆盖福建全省“朱子理学寻踪游”活动等。

郑家建则进一步指出,不仅要加强省内城市合作,也要联合省外有关地市,共同打造朱子文化项目。他说,朱子在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都留有足迹,如其祖籍地婺源、开风气之先的`朱张“会讲”之地岳麓书院、完成其理学思想转变的白鹿洞书院等,都是朱子文化遗存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5年开通的合福高铁,途经福建武夷山、建阳、安徽黄山、江西婺源多个朱子文化要地,正串联起一条“朱子之路”。郑家建举例说,目前,武夷山到婺源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这意味着两地联合起来推动朱子文化的时机已经到来。

正是看好“朱子之路”,福建省旅游局已先行探路。2015年,该局邀请了200名欧美知名旅行商莅临武夷山开展“朱子之路再出发”武夷新发现活动,探访丝路茶路传奇,打造朱子文化旅游黄金线路。

朱熹在武夷山学习生活长达50多年。该市市长徐春晖称,武夷山将探索会同“朱子之路”沿线城市联手打造朱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朱子文化在台湾地区影响力也十分巨大。郑家建还建议,由海峡两岸联手,调动海内外资源,建设一个国家级朱子文化博物馆,不断激发保护发展朱子文化遗存的动力。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二】

在那战事纷扰,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诞生了影响整个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思想家——朱熹。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他的理学,一时独尊受宠奉若神明,一时受批遭弃人神共愤。今天,我们以审视的态度来看,不可否认,其精华部分造就了一个道德的民族,一个礼仪的邦国,成为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系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在朱子的理学中我们看到了和谐的光芒。

宇宙里有和谐。“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朱熹语。清晨,初升的太阳带给人们以温暖,以光明,它默默的,毫无保留的向地球展示着它的温情。然后直到黄昏,它的光热一点点的衰退,衰退,最后消逝。这时,一轮明月已在我们未曾觉察的.时候悄悄探出了脑袋,延续着太阳遗留下的一丝光亮。月的周围,围绕着无数的,闪烁着的星星。它们似乎手牵着手,绕着月跳着一支回旋舞。然后在累了的时候静静的,相互依偎着听月亮讲故事。讲它和太阳交替工作时各尽其职,虽不曾谋面,却心有灵犀。这样才维系了宇宙间的平静,和谐。

自然界里有和谐。“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有春景,秋有秋光,四时不同,风景各异。俯视神州,一幅和谐画卷:有碧波荡漾,有黄沙漫漫,有郁郁森林,有巍巍高山,有茫茫草原,蜿蜒盘旋的江河犹如把座座城市串联起的黄金纽带。四季更迭,风花雪月有序地循环着自己装点大地的任务:春天,云卷云舒,花团锦簇,放眼望去,野芳发而幽香,每个角落都是花的海洋。花与春对语,倾吐出了春之温暖。夏天,佳木秀而繁阴,翩跹而至的蝴蝶,成群地飞舞在翠色欲滴的草丛中。在蓝天的映衬下,生机盎然。蝶与夏互舞,舞出夏之生机。秋天,山高月小,因为有了秋月,夜晚更加温柔妩媚,曾经的沧海桑田,迷离怅惘,也应和着月共奏良辰美景。月与秋相奏,奏出秋之诗意。冬天,雪听到了她的呼唤,身披鹅羽长袍来到了这世界,这时——大地披上了他的绸缎袍,孤零零的树儿,有了他的银白色礼服,世界显得如此单纯洁净。雪与冬相拥,显出冬之素雅。

人与人之间,更该有和谐。“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生禽”(朱熹语。许多往事不堪回首,暴虐的统治者,贪婪的污吏,冷漠的人情,森严的等级,禁锢的思想,侵略者的铁蹄……那时候,人们是最渴望平等最渴望和谐的吧。人与人和谐相处,曾多少次出现在人们的睡梦中?比如,开花的季节,落日的黄昏和自己的家人并肩穿越满植香樟的小路,走向温馨小屋;栀子香飘的校园里,与同学,朋友畅谈自己的人生观,自己的理想;抑或是独自走在街上,尽自己所能,帮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或者面带微笑,对每个或失落或忧伤的孩子,不为其他,只想把自己的快乐传播给他们,或许正是对这些美好的梦想追求,让苦难的民族永不言弃。

是的,我们从没放弃过对美好对和谐的追求,尤其是今天,尤其是在尤溪,我们的故乡,朱熹的诞生地,我们更有理由好好弘扬这种思想,这种精神,让和谐之花在沈城的风中摇曳!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三】

朱熹公祭活动始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尤溪是古代全国唯一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2007年,尤溪县在南溪书院恢复朱熹诞辰祭祀活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1年,“朱子祭祀大典”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你看,这"南溪书院"匾额为宋理宗皇帝御书,"文山毓哲"匾额是清康熙皇帝御赐,这里就是祭祀朱熹的地方(书院,几百前就是闽文化象征之一……”纪优梓介绍起尤溪县近年来在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如数家珍。

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没有传承的地方缺少乡愁。

作为尤溪最大的特色,朱子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为尤溪高度重视,并以“全城朱子文化”来定义城市的规划发展。

比如在挖掘、保护、整理、研究和运用朱子文化工作方面,通过艰苦努力,尤溪县理清了该县作为“朱熹诞生地”及其朱熹生平的脉络,出版了有关朱熹的著作12本,共200多万字;整理、规范了朱熹公祭活动相关事宜;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合作,由我国著名哲学家、朱熹研究权威张立文领衔,集全国近百位专家学者精心编撰了《朱熹大辞典》一书,于2013年编辑出版,反映了目前国内外朱熹研究的最高水平。

“以家风家教、家训祖训为内容的朱子家训文化以及孝文化在尤溪得到很好的发展弘扬,像这里的南溪书院、开山书院,甚至尤溪火车站广场都成为弘扬朱子文化的重要载体。”纪优梓说,尤溪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朱子家训的研究,把朱子家训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如,尤溪实验小学组建百人朱子合唱团和百人朱熹诗词、朱子家训朗诵队。县里还组织有关朱子诗词演唱的节目,被搬上了中央七套的乡约栏目、林博会等。

挖掘、整理是基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传承,由此,尤溪县根据“全城朱子文化”的定义,设定了打造“中华理学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四】

18日,海峡两岸朱子齐家思想与当代家庭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朱子后裔以及在家庭建设中承担主要工作和重要角色的妇联干部、武夷学院师生近200人参加了活动,共同研究朱子齐家思想,探讨当代家庭建设。

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海峡两岸都将举办一系列活动进行纪念,而此次研讨会也是系列活动之一。一直以来,海峡两岸都在实践和推广朱子文化。台湾方面已先后举办了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系列活动、六届的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三届的武夷山朱子文化节等,并结下丰硕成果。

当日,参会的两岸人员在武夷学院师生的领诵下,齐诵《朱子家训》。两岸专家还分别从《朱熹的道德思想对家庭美德建设的价值》、《朱子对孝的诠释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修身是齐家之本,齐家是治国之本》等20多个角度,论述朱子齐家思想的社会价值和对两岸家庭建设的意义,让与会人员饱享精神大餐。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五】

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国学思想,武夷书院讲坛2日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启动。历史记载,武夷书院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

根据规划,武夷书院讲坛每年举行六讲,邀请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将其打造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

朱文公第二十九世裔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表示,在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朱子文化正迎来多重机遇,将会促进中华文化海内外的传播和交流。

武夷山市官方还披露,将实施朱子文化建设“五项工程”,建立朱子遗迹遗存数据库,对五夫镇、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朱子文化遗产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适时提升一批文化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格。

作为东亚文明的象征,朱子学传入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区后,至今影响深远。在对外交流方面,武夷山将推动朱子文化对外交流,配合举办“朱子之路”研习营、海峡论坛配套活动等对台对外朱子文化交流活动。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六】

朱熹一生勤于讲学、诲人不倦。他创建和修复了许多书院,建立的第一所书院是寒泉精舍,修复的\'第一所著名书院是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初建于南唐,到南宋已是断垣残壁,朱熹出任江西南康军的郡守,上庐山访求白鹿洞书院的遗址,组织重建书院。他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强调修身、处事、践行的原则,对中国书院教育发展的产生很大影响。朱熹晚年出知潭州时,主持修复了岳麓书院。他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学规,以《四书集注》为教材,到学院授徒讲学。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两个,它们都因朱熹而名扬天下。

朱熹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深刻总结历代教育,认为教育应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8--15岁为小学教育,目标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圣贤坯璞”。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任务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强调自学为主,辅以老师教导,主张开展切磋交流,在自学、教导、切磋交流中提高。

朱熹继承周敦颐、张载、二程,融汇释道,构建了“致广大、尽精微”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最高核心范畴是“理”。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本源。气是理的表象,有发展变化的能动性。理是事物的规律。社会伦理也是理的表现。

朱熹深化孔子“仁”的认识。他提出,“仁乃天地生物之心”,仁是自然万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力和源泉。自然的本质是“仁”,是宇宙意志的根源,是生命的基础和不竭动力。朱熹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本性和特性。自然万物都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潜力,根本的原因是天理本身含有“仁”的基因和要素。这种基因和要素决定了自然万物呈现出发展变化的不同状态。人从自然中走来,人的生命也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基因和要素。由“天地生物之心”所规定的万物之间的发展变化,构成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朱子一生致力于对经典的重新诠释。朱子对孔子儒家经典《五经》和重要文化典籍作深入研究,编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形成《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使之成为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新的文化经典。

从历史看,孔子总结了夏商周到春秋的文化,创立了儒家学派,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面对佛教道教对儒家文化的冲击,朱熹融汇重建儒学的基础和体系。这是极为庞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原先的《五经》不包括《论语》和《孟子》。《论语》在汉代不过是小学的教材。而《孟子》在北宋之前也是不受重视,甚至连经书都不算。朱熹认真研究《五经》,认为《周易》主要是卜辞,是占卜之书。《礼记》是礼仪制度的汇编;《尚书》与《春秋》属于记载历史的书;而《诗经》则是总汇。《五经》内容丰富而且庞杂,表达的意义不够集中、明确,无法形成足以与佛教道教抗衡的思想理论体系。

朱熹重新选定文本。他将《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大学》、《中庸》合并为《四书》。他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深入细致研究《四书》。他将《大学》区分为经和传,在注释时广泛吸收了汉唐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他在文本研究时发现《大学》仅有载“格物致知”字样,但没有解释。他认为流传原本丢了“释格物致知义”,补进“即物穷理”等134字,使《大学》逻辑通顺,文气贯通,意义完整,也使“格物致知”成为新儒家重要思想和实践指南。他还明确把《大学》作为《四书》首篇。他认为《大学》确定的“三纲领、八条目”,明确提出儒学的宗旨和纲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指修身与学习的过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的产生,使中华文化有了新经典。有力的突出孔子和孔子思想,维护和巩固了孔子思想的主导地位

弘扬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七】

尤溪文公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文公中学”以朱熹谥号命名,办校以来即以朱子文化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始终围绕“弘扬朱子文化,培育核心价值”主题开展工作,极大地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基因,使青少年传承中华文脉,蓄积正能量。

一、四项实践

根据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的要求,文公中学确定“围绕主题、精心运作,各方努力、务求实效”的原则,从四个方面大力推进朱子文化的传承。

1、认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一是请专家到校指导。组织在尤举办的福建省“朱子文化理论研讨会”的与会人员到学校参观座谈,邀请县朱子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到学校开设《朱子文化基础知识》《朱熹的教育思想》等专题讲座;二是派师生校外听讲。组织部分师生到县里听取厦大教授高令印、朱人求等朱子学研究专家的《朱子学概说》《朱子书院教化与当代社会》等专题讲座;三是编辑校本课程。组织编委会认真阅览《四书集注》及朱熹其他著作,选编《朱熹警句》,将朱子重要言论摘编注释,做通俗翻译,印发师生学习研读。通过三项举措,全校老师和部分学生对朱熹生平和他的.主要思想有基本的认识,为建设以朱子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2、营造氛围,优化人文环境。一是宣传校徽含义。文公校徽中间是一轮火红的太阳从公山升起的形象,寓意朱文公出生尤溪公山南麓,文公中学在浓厚的朱子文化氛围中,如日东升,因此在学校楼堂显要位置设置校徽、在学生校服上绣上校徽、在有关材料上印上校徽,让师生常见常领悟,并产生对学校的由衷热爱,对朱子文化的自愿尊崇。二是建造进贤亭。取朱熹文章中“必进疏远之贤而用之”的寓意,在校园中心位置建造敬贤亭,亭的四周种植花草树木,亭柱上刻有“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兑门前一汪活水,育园内万千英才”等,激励师生热爱校园、见贤思齐、勤学苦读;三是美化一路一廊。在2公里的环校道路路灯灯杆上设置灯箱标语,展示朱子名言,在学校教学楼至图书馆的一楼走廊边、墙壁上设置广告牌、宣传栏等,以各种方式宣传《朱熹家训》《朱熹读书法》《中学生守则》《白鹿洞学规》《文公中学办学理念》等内容,使学生不论是行走在校园的那个部分,都能感受到朱子文化的氛围。三项举措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使校园弥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馨香,令人心旷神怡。

3、组织活动,突出主题宣传。一是召开学习《朱熹家训》主题班会。每学年第一个月召开一次,将《朱熹家训》与《中学生守则》结合起来,每次从一个小主题切入,进行思想教育,这一班会课成为富有特色的“文公中学第一课”,近日,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分管领导到校观摩,研究推广;二是开展文艺活动。开展“朱子书画展览”、“中华经典诗词朗诵”、朱熹名言学习心得征文、文公中学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收看县电视台《朱子文化纵横》栏目和《三明市家风家训文艺演出》等专题片,使师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三是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朱子文化园、参加朱熹祭祀大典、参与学生行为规范检查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朱子文化的魅力。

4、融入机制,体现教育实效。一是融入教学内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朱子文化内涵,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语文、历史等文科的教学,注重朱子文化的积淀和弘扬,做到由古到今、由此及彼;二是融入日常管理。制定《尤溪县文公高级中学积分制管理办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着力体现朱子文化的内涵,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锻炼化为可操作的细节,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或有所禁忌;三是融入校园建设。学校在校园规划、景观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着力体现朱子文化内涵。这样,从宏观规划到具体项目,从学校管理到师生教学,都能围绕主题,让朱子文化发扬光大。

文公中学近年来开展朱子文化进校园工作,用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明确、方式途径较多,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离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习知识多、实践体验少,场景布置多、阐释说明少,传统方式多、创新方法少。成绩与问题都有,挑战与机遇并存,文公中学必须认清形势,采取措施加强或改进。

二、几点思考

去年教师节期间,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提出应该把古代经典诗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今年,我省高度重视朱子文化的学习传承,全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这是文公中学建设以朱子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遵循、强大动力和雄厚背景。今后,文公中学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认真分析取舍。朱熹出生于尤溪,在尤溪度过童年,以后多次回尤省亲会友、讲学著文,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和人文古迹。其学术成就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成为我国1311年至1910年600年读书人的必学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如不认真分析取舍,难免不知所措,或囫囵吞枣。因此,一要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要求和去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从宏观上选择取舍,把朱子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又能为青少年接受的内容宣传贯彻;二要注重本土文化,将学习朱子文化与了解朱熹在尤活动和尤溪乡土人文相结合,不仅仅背诵记录名言警句,而且要领会其中意义;三要与学生的思想学识结合,要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现有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关内容。这是基础工作,又是重大工程。它是宏观的,要把握儒家八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4字要求的传承关系和切合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践行;又是具体的,要提出将价值理念化为实际言行的体现和要求。

2、精心策划组织。朱子文化的教育应当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如果单纯的读古文、学名句、讲传说,青少年就会觉得古板单调,因而不感兴趣。因此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一要尊重传统做法,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读书阅报、听取知识讲座、举办知识竞赛等,发挥图书报刊和传统媒介的作用;二要巧用新兴媒体,以当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开展网络阅读、微信介绍,制作微电影、表演情景剧等;三要注重实际教育,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特别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课程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出发选择内容和方式。为使活动不仅具有思想性、教育性,而且具有系统性、趣味性,建议开展诸如“一周一名言”“一月一名篇”“一期一经典”活动并持之以恒,组织诸如集中收看“感动中国”电视节目、观看反映劳动者艰苦创业的电影(晚会,等等。

3、注重规范引领。对朱子文化的教育应体现在每个人的言行中。一要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注重《朱子家训》与《中学生守则》的有机统一,把各项要求具体体现在《积分管理制度》中,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树立学习的榜样,做好中国好人和劳动模范先进事迹际宣传,同时评选先进班级、学校“文公之星”,树立身边的典型;三要注重氛围的营造。对朱子文化的学习宣传活动,要做到校园广播有声音、楼道布置有色彩、教学活动有渗透、文化娱乐有专题,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互相促进。这些活动实际是学生的实践活动,首先要明确目标,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与开头的学习宣传联系起来;其次要知道怎么为,对青少年来说,榜样很重要,要下载一些专题节目或购置一些专题片(例如尤溪县电视台制作的《天南地北尤溪人》组织观看;再次要知道做得对不对,对青少年的言行及时的评价、及时的表扬和批评是引导和促进学有所成的重要方式,必须抓紧抓好。

教育学生做品德优良、积极上进的好人,不仅是家长的要求,也是党和政府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修身养性,历来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传道”,培养德行好有作为的学生。依此,文公中学建设朱子文化的实践乃是传承历史、顺乎时事、造就未来的大事,应当不断努力,多出成效。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