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高考作文怎么写解析来了)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高考作文怎么写解析来了)

更新时间:2023-11-26 10:11:32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高考作文怎么写解析来了)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一】

在现实世界中,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没,那么,怎样才能驾驭住自己的情感呢?——题记

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中;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惟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这些,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酿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缰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二】

有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生道路上,渡口的,他拥“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时风平浪静,说不清多久,风起浪涌,小船颠簸,险象迭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背囊方可安渡难关。”年轻人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水里。,他后来在事业上,金钱源源。但他先前抛弃了做人最的“诚信”,以失败告终。

“诚信”是很虚幻的东西,但它却是确实的:经得起与历史考验的东西,诚信的。它为所理解、。而“诚信”也就成了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曾无意间在报纸上一则报道:广东省化州有普通姑娘,名叫林海燕。她的工作每天守着彩票机卖彩票。有,常这里买彩票的先生打来电话,在外地出差,托她代买707元的彩票。林海燕嘱托付钱代买了彩票。没彩票真得中了大奖。奖金是518万元。接的事,人都不理解——林海燕得知彩票中奖后,立即打电话那位先生,并催他快回来领奖。他这姑娘开玩笑。但当他回到化州卖彩票的姑娘,却见林海燕把一张彩票放到他手中,说:“你的彩票,你真的中了大奖,快去兑奖吧……”

看完这则报道,我真是感动极了,“金钱”有价,但“诚信”却是无价的。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纽带,是心灵间彼此相通的桥梁。待他人诚实守信,他人才会把视为知己。

诚信无处,在的身边就有许多诚信。就说我班的班长杨春燕吧。她学习好,每回考卷发,令人羡慕的分数。有一回,她英语考了98分。但后来试卷上有一道题目老师批错了,给她少扣了1分。她拿起试卷,跑到英语老师面前,给她减去这1分。老师笑了,当时在场的笑了。她曾经,她要虚假的分数。这试卷上的1分,但的却是她那种诚信的品质。

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心空;诚信,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季节;诚信,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海洋……

跋涉在漫长生路上,在艰辛且步履蹒跚的奋斗之路上,谁不去踏踏实实印下诚信的足印。

背好诚信的行囊,抓牢诚信的果实,人生路上的步履才更平稳,足音才会更坚实!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三】

1952年,为了挽回朝鲜战争败局,“联合国”军增援了一批士兵,韦尔森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人民军强大的攻势下,“联合国”军开始撤退。途中,韦尔森由于伤势脱离了大部队。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几声凄厉的婴儿哭声,他循声找去,哭声是从一个雪洞里传出来的。韦尔森本能地扒开积雪,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在一个母亲的怀里,婴儿大声地哭着。更令人吃惊的是母亲一丝不挂。原来,当时天气酷冷,这位母亲背着孩子避难的时候,又被困在了这个山沟里,天下起了大雪。母亲毅然把自己穿得很单薄的所有衣服都裹在孩子身上,然后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赤裸的母亲已经去了,但她怀里的孩子却活了下来。韦尔森被眼前的这个情景深深感动了。他用工具在冰冻三尺的雪地上挖了个坑,把这位母亲埋葬了,然后抱着大哭的婴儿追赶大部队去了。

战争结束后,他领养这个孩子,并把他带到美国。孩子慢慢长大,韦尔森把当年的故事告诉了他,并带着他来到这个当年烽火连天的山沟里,寻找并前来祭奠妈妈。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四】

古人写文章追求“凤头、猪肚、豹尾”的境界,其中“凤头”的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短小、亮丽——犹如凤凰的头角。短小,便于让读者明白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亮丽,才能吸引读者。一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作为应试的材料作文,更应如此!那么,究竟怎样给文章开一个好头呢?下面以近两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7种开头方法。

1、顺——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别让雨下进灵魂里》的开头:

我们必须时时保持心的洁净,就像一颗透视世界的水晶;我们必须时时保持灵魂的清醒,就像头顶上湛蓝的苍穹;我们必须时时坚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里展翅飞翔的沙鸥。屋外雨滴飘飞,但别让雨下进灵魂里。

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

此文开头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三个排比句使小作者的观点气势如虹,不容置疑。中心论点“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的提出,如爆竹,如春雷,干脆利落!

2、逆——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快乐的读书脚印》的开头:

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记得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此文开头先论他人对书以及读书的看法,接着陡然一转,亮出“我”的读书态度——快乐读书,起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3、引——引名言名句打头。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开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水到渠成地提出“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实在是巧妙至极!

4、喻——比喻开头。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i高分作文《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开头:

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

用比喻表述深奥的道理,能使所讲的道理深人浅出的同时又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此文开头以“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为喻,顺势提出“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既形象生动,又不显得突兀。

5、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20xx年高考山东卷ⅰ高分作文《梦想在现实中起舞》的开头: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仰望星空,给人以无限遐想;飞上星星,使人失去幻想的自由与权利。由此提出“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的观点。论点于对比中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显得既全面又深刻。

6、问——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议论。如20xx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跳出枷锁,创造风格》的开头:

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延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跳出圆圈的枷锁,创造新颖的风格,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选择。

自问自答式的开头,有两个好处:一是观点自然引出;二是给人以思考的同时,润物无声地让人认同作者的观点。此文开头就有这样的智慧。

7、例——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做缜密的勇者》的开头:

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歌德说,勇敢的人可以用生命冒险,但决不用良心冒险;毛泽东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苏轼之勇,在于豁达淡定;歌德之勇,在于坚守诚信;毛泽东之勇,在于沉着大气。因为勇敢,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不平事;因为缜密,认清自我,他们永远在青史上留名,在黑暗的迷雾中照亮有志者的奋进之路。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五】

如黎明迎来晨曦的第一缕暧阳,如阳光穿过黑夜渐渐绽放的锋芒,如正午不畏浮云尽情释放光芒,即使风雨过后,也要与彩虹一同坚强。你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你的年轮记录着梦想的旅程,寻着你的足迹,我苦苦追求着。

你的崛起梦

把时光轴向你的身后摇动,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你的崛起梦从你醒来的这一刻开始,你带领无数的孩子们浴牺牲、艰苦奋斗,几经风波、坎坎坷坷。终于,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身份屹立于世!我们作为你的接班人,以鲜红的液来铭记!我们一定会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和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追寻你崛起之梦以乘风破浪之势走向振兴!

你的振兴梦

比暴风雨更惨烈的百年洗劫,你已满目疮痍,百业俱废。在建设前景一片黯淡的情形下,你毅然带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走出废墟,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你的身体,你便如一条伤口即将痊愈的巨龙般坚强着。

你的振兴梦在神圣的奥运之火鸟巢中燃起,从此你开始奔跑,你从一穷二白走向国富民强。你让我们明白: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必须用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发奋图强,博学慎思,跑起追求的脚步,让继往开来的你如巨龙般欢乐地腾飞!

你的腾飞梦

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你真的象龙一样“腾飞”起来了!

看!从“神一”到“神十”,从无人到有人,从一天到多天,那腾飞的优美弧线,不仅实现了你千年的“飞天”梦,还标志着你不仅仅正在强大,而且暗示着你的梦,永远不会停!你的腾飞梦是亿万儿女的追求,在这辉煌的背后,多少艰辛、多少苦难都深深印记在你的身上!

“俱往昔,数人物,还看今朝。”如今的我们,承载着你再次腾飞的梦想,所以,努力奋斗,不畏挫折与困难,一往无前,追寻你新腾飞的梦想,成为你新腾飞的实践者!

蓝天下每一个梦想都是一朵花,一个鲜活的生命。旭日东升,新的阳光穿透层层雾霭,迎接焕然一新的你。在阳光下,我默默告诉自己:你——我伟大的我国,你的梦不停,我追求的脚步不停。在激扬的青春岁月里,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畏艰难,让你的梦不再是梦!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六】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奶奶家吃过晚饭,回到家里。爸爸有事出去了。妈妈说她有点累,吩咐了我几句,就拿了块毛毯在沙发上躺下了。

我专心致志地做着奥数题,不一会儿就顺利做完了。仔细检查了一遍后,忽然想起熟睡在沙发上的妈妈。于是,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妈妈身边,发现她蜷缩着身子,舒展不开的样子,心想:“沙发这么小,妈妈一定睡不舒服,怎么办呢?嗯,对了!还有一个小沙发,可以随意拼接,而且又轻,接在妈妈的脚边,不就行啦!”

我悄无声息地把小沙发推过来,接在妈妈的脚旁,又把被子铺过来一点,以便妈妈脚伸过来时不露出来。做完了这些,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缩得那么紧,会不会冷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帮妈妈装个热水袋吧!”于是,跑到房间,从床上找出热水袋,又来到卫生间。幸好,爸爸已经把洗澡水烧好了。我把冷水倒掉,然后小心翼翼地装入烫水,拧紧盖子,把热水袋轻轻放进毛毯里。我又观察了一下,发现妈妈睡得很香,暂时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了,就打开了电视。我把声音调得只有我才听得见,就开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妈妈睡醒了,揉着蒙咙的睡眼,疑惑地问:“书宁,你这是在干嘛呢?”“看电视呀!”我笑着回答。妈妈脱口而出:“那怎么没有声音呀?”我正不知如何回答。妈妈接着说:“噢,我知道了!这才是真正的看电视!”我嘿嘿一笑,心想:“妈妈好会装糊涂哦,太可爱了!”突然,妈妈又开始装糊涂了:“咦,这个沙发什么时候跑到这边来了?”我灵机一动,顺着妈妈的话继续往下说:“嗯,可能是它看你睡得不是很舒服,就跑了过来吧!”妈妈呵呵一笑:“你这小鬼头!”我吐了吐舌头,朝妈妈扮了个鬼脸,继续看电视。不一会儿,妈妈又发话了:“咦,怎么有个热水袋呀?噢,一定是趁我睡觉时,田螺姑娘给我放的!”我一听,急忙点头:“对对对,肯定是田螺姑娘大驾光临!”我偷偷看了一眼妈妈,妈妈的笑容那么灿烂。我知道,那笑容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

真没想到,我不经意间的几个细微动作,能让妈妈感受到如许温暖和感动。我想,我的一片孝心可以让妈妈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七】

学生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选材:

高考作文如何分析材料【八】

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文心理学认为,情感的触发点往往与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息息相关。只有把这种“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语),才能真正激起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我现在所教的学生曾于前年中秋节参加军训活动,第一次有了与家人分别的经历。本学期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他们十分有感触。结果在随笔中很多同学都情真意切地写出了由于分离而思念亲人的真实感受。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