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作文300字(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作文300字(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3 05:55:13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作文300字(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作文300字【一】

我喜欢我们的校园,它处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特别是校园一角乐学亭与假山,它是我和我的伙伴们经常要去的地方。

走进校门,沿着长长的水泥马路走到尽头,就到了乐学亭。乐学亭是用木头搭建的。最别致的要数亭子顶部的四个角,它高高翘起,优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上面盖着古色古香的青瓦,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亭子有四根立柱,全被漆成了黄色。在对着水泥马路的这一面,亭子的顶部横梁上挂着一块黑色的大匾,上面有三个苍劲有力的绿漆大字:“乐学亭”,让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出自名家之手。亭子里有三条长凳,上面常常坐满了玩耍玩累的小朋友,他们吹着凉爽的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平时,我和朋友们也喜欢坐在亭子里谈天说地,评论实事。可在亭子里休息的小朋友打破了这种气氛,在亭子里上蹿下跳,爬来爬去,大喊大叫,亭子里的我们终于忍不住了,离开了乐学亭,直奔假山。

从乐学亭往右转,就到了假山。走近这里一眼就看到了假山的上面有几根尖尖的长石,气势冲天,给整座假山增加了一种威武之气;整看假山,真是怪石兀立面目狰狞,有的像企鹅,愣头愣脑、非常可爱;有的像利剑,划破长空、寒气逼人;有的像宝塔,巍然耸立、金光万道……这里的石壁上刻着各种文字,从远古的甲骨文到唐代的隶书,从秦朝的小篆到宋代的正楷,应有尽有。在此,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字的转变,看到了各种文字的崛起与衰败。

乐学亭与假山给学校平添了几分美丽,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作文300字【二】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爽,梧桐雨点点愁。"李清照你,文采飞扬,曾与丈夫对酒当歌,欢畅淋漓,然而你也是不幸的,中年之后,独自悲秋,与你相伴的唯有愁。

清照,你何不反省一下,人生无常,寂寞常有,倘若你放开心胸,笑对人生,又怎会落得肠断无人诉,人比黄花瘦。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作文300字【三】

春姑娘来了。她送走冬天的冷气,带着温暖的风雨阳光,步入我们的校园。她用那双灵巧的手把校园装饰得犹如天堂一般,美不胜收。

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三个大花坛,花坛里中着各种季节性的花,是个美丽的花坛。在花坛北面,有一幢六层楼的六艺苑,是同学们学习课外知识的地方。我们有3幢教学楼,分别是同和楼、子游楼、公望楼,都是名人的名字。教学楼朴素,美观,也很先进,我们不但有上课的教室,还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电脑教室等等,每个教室的设备各不相同,一直走下去,是一个很大的篮球场,和一个足球场,下课的同学们都爱到这里来玩。这就是我们的操场。每个星期一,我都会在这绿色的“草地”上举行升旗仪式。操场边是一些种植花草树木的花坛,什么花草都有。在操场旁边是粒粒厅,也就是我们的食堂,是同学们吃饭的地方,为什么叫粒粒厅就不用说了,就是要我们珍惜每1粒粮食。在粒粒厅二楼,是我们学校的体育馆,是同学们锻炼身体的地方。里面有乒乓室,有体操室……

啊!校园春色,好一幅精美迷人的风景动画!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作文300字【四】

拾级登上平整的斜桥。

丝丝细雨朦胧了远处的白墙黑瓦、烟柳人家。绕岸垂杨在溪中漾起圈圈的涟漪,又缓缓晕开。石缝间的青苔此刻也更显翠绿。

远处有溪水和着歌声而来。摇橹人独自站于船头,乌黑的木橹上系着鲜红的布条。她的嗓音略带沙哑,由木橹拍水的清响作节拍,唱出了悠长的《香溪美》。

我相信歌声是她与香溪的语言,那不绝流淌的溪水携走她的光阴,如同携走几叶浮萍。而那船尾激起的水花,则开在了过往之人的心中。

我于是趁天色尚早,踏一路吴侬软语漫步于街头巷尾,任凭那烟雨蒙蒙润湿我的发梢,也引我来到这僻静的府第。

一跨入其中,便匆匆略过回廊曲径,径直奔向那后园中极大的荷花池。此时雨势渐大。

雨滴敲打在瓦片上,奏出夏中最为清亮的一曲。自成一片的荷在雨中摇摆,似是洁白的浪涛奔腾,而那一点几星的红莲则如同绢布上用红丝线绣的花纹,也是可爱。

当我顺着假山石向上望时,我竟蓦地一愣。

一袭青罗禙,一绾双髻发,一点朱丹砂,一倚漆红槛。一位女子正轻靠着木栏,目光飘向远处一缕炊烟的升起。

我不禁要叫了!这多像历史在此演绎!从前——我愿相信——定是有位女子朝诵诗书,午拨筝丝,暮归于此,凭栏眺望!我想:这人与景终归是相融了。

我原担心苏南园林会引来商贩,招来游人,这样,园林里边便只是景区,任何东西都须护起来了。但如今又见这难觅的生活气息存于园中,又怎能不叫我欣喜万分呢?我多希望此人此景就如此延续下去呀!

亭外雨势渐小,那一池的荷花,幽幽地开满了荷塘,也开满了心中。

我重又在细雨中回到斜桥。天色已晚,西斜隐于柳叶之间的夕阳像是香软的荷包蛋,一触便染了半边的天空。也染了斜桥边一位老人的双鬓。

老人少言。不同于其他小贩急着揽客,他仅是安静地坐着,面前摆个老旧的木箱。没有客人时便专注地做他的木陀螺。

我走向他,想看看陀螺。他仍是不多说,只让我伸出手掌,便在我的掌心转起一个小巧的木陀螺,极稳。那陀螺转时像花,开在掌心。

那时,有一种喜悦溢满心中。木渎古镇,就像是夏的蓝花,不经意间开满了田埂,也开满了,我作为过客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