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图>

2020高考英语卷一作文福建(2021福建高考英语作文和答案)

2020高考英语卷一作文福建(2021福建高考英语作文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6 20:02:37
2020高考英语卷一作文福建(2021福建高考英语作文和答案)

2020高考英语卷一作文福建【一】

1.词数:100左右:

2.参考词汇:房租Tent(n..

2020高考英语卷一作文福建【二】

马云开辟互联网时代之前,没人知道有这样一条路,大家苦苦摸索的或许是别的热门行业,后来马云开掘出了这样一条路,越来越多的`人跟上马云的脚步,于是路渐渐宽广了起来,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的确,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杂草丛生或者泥水横流,每个人相同的迷茫怅惘,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一步,于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引领众人开辟了一条路。

什么路走不了?刀山火海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海洋高山也都有齐全的设备助我们翻江越海,没有不敢走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就像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一样。所谓事在人为,一个人要努力,勇敢,充满希望,便什么路都走的过,敢与不敢也是一念之间,一旦勇于迈出第一步,便没有你走不过的路。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之所以这么决绝的说,一是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不可轻易违背初心,二是走完这看似走错了路,也许你会看到另外一场风景,也许你会拥有更奇特的经历。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固步自封的以为自己会遇到什么绝路,无限可能在后面等着你。

不管是一条未知的路,还是艰难的路,或者是一条看似已经走错了的路,必要时候我们每个人应该坚持自己所选,人失败往往因为自己的放弃与绝望,殊不知胜利的曙光已经离自己一步之遥了。未知的路,历经迷茫与懵懂,敢闯敢走,敢联动别人与自己一起走,没有路,便自己开辟出一条,反正鲁迅伟人已经说了,世界上本来就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要有这种敢开辟出一条新路的信心与勇气。艰难的路,是对我们自身的历练与洗礼。一个人理应具备的东西,勇气希望,是我们走完这种艰难的路的保障,只要我们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坚持,责任,便不会遇到走不过的路。看似走错了的路,试着变换自己的思维,另辟渠道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天无绝人之路,还有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说,路,终究是有的,看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路,并带着自己信念与勇气,坚持着走完自己选择的路。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020高考英语卷一作文福建【三】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现代人大多都会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改变自己的计划。不过,天气预报也会有不准的时候。当一个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气预报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装,结果遇上的却是一个艳阳天,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吧。

其实,生活的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没有规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据现状和一些规律,推测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未来。当然,预测,并不是现实,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赖预测。毕竟,有些预测也许不会成真。

然而,总是有人会选择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好的预测,并且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那只是预测,不一定成真。却经常会忽略,有一些预测并非是空穴来风,假使他不以为然,那些目前还只是预测的结果将来很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就如蔡桓公不听名医扁鹊对于他身体情况的预测,没有在病症刚显露之时及时治疗,等到真正病入膏肓,连名医都无法救治之时,才有了后悔的意思,却再也无力回天。又如项羽不听范增对于留下刘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预测,没有及时免除后患,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因为不相信预测而最后使预测成真的例子远不止这些,却总还是会有人重蹈覆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任何预测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前的情况持续下去,预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任何的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不希望成真的预测实现不了。试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开始就听取了扁鹊的话积极治疗,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预测不就不会实现了吗?所以说,预测的最终实现与否,实际上都在于你自己。

对于预测,应当接受,并不是说预测一定会成真,而是说要接受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其做好准备。假如预测到的结果是理想的,那就应该保尽力而为;假如预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也不要被预测所束缚,因为它不一定会实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0高考英语卷一作文福建【四】

竖放的梯子倒下会伤着人,工作人员于是想到写一个“注意安全”的条幅进行提醒,其办事之细心,固然可嘉;而前来洽谈合作的客户想到的则是“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将安全隐患彻底消灭。

两个人,两种角度,两个不同的方案,孰优孰劣显而易见。为什么后者的方案比较实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就是由于客户能想到问题之根源。

生活中也一样啊!小到鸡毛蒜皮的寻常小事,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不管是解决什么问题,都得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教育是一项关涉祖国未来与发展并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事业。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个个是精英?哪个国家、民族的未来离得开教育?然而,要想教育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精英,实在不容易。或许有人会说,能向“虎妈”蔡美儿和“狼爸”萧百佑取经,可是,他们的教育方式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吗?那些在棍棒下长大的儿童,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吗?没有幸福的童年,何来幸福的人生?而一个人假如连幸福感也没有,那再大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要想让新一代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作为家长,更应该注重儿童的心灵教育。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将一名用泥块砸同学的学生引上了宽容、友善的道路;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的母亲侯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注意对兄弟二人悉心指导,既严格,又充满了温情与关爱。能说,宽严有度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方式,值得推崇!

教育是个人问题,而涉及社会风气的净化问题,更要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近几年来,咱们的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以至于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见要不要救等问题,竟然成为了国人议论的焦点。请问像北大校长在微博上发布的“撑腰体”类思想言论能解决问题吗?难道老人家摔倒了一定要北大人去扶啊?这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需要加强执法部门的办事效率,更需要司法部门能够做到依法办事、秉公执法。

不要一味埋怨儿童不争气,不成材,首先要考虑的是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更不要只顾着抱怨社会风气败坏,首先要反思的是方针政策是否有问题。

梯子倒了会伤着人,我想问,是该让过往的众人注意还是放梯子的人注意?很显然,要想彻底解决地问题,就要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