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介绍自己的家乡作文800字)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介绍自己的家乡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5-07 12:13:27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介绍自己的家乡作文800字)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一】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一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望着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过了一会儿,他把这只“画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珑的面孔上,有一张纤长的嘴。眼睛虽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观看“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张爷爷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一些红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瓣“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的给“西瓜”装上了瓜子,你别说,简直像极了。接着老人把精心设计的一瓣“西瓜”放在了“猪八戒”的手里,哈,“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完成了,你瞧“猪八戒”那贪婪的馋样儿表现的淋沥尽致。围观的人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宝剑锋从墨砺出,梅华香从苦寒来”,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泥人背身后的故事呢?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二】

大家知道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是谁吗?他就是被誉为“东方诗圣”的印度诗人——泰戈尔。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出身在印度名门。他祖父是德瓦勒凯那特亲王,一生显赫。他父亲被赞称为“大哲”,虽然广交朋友,但坚持泰戈尔受到严格、正规的教育。从8岁到13岁,泰戈尔先后被送进过四所学校学习,但由于他厌恶学校里刻板的填鸭式教育,只学了不到一年就辍学在家。他父亲思想开朗,并不勉为其难,还请了加尔各答有名的教师到家里为小泰戈尔授课。使他在童年时代广泛地接触了各种知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定的文化基础。

1878年秋天,泰戈尔遵从父命,去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虽然他并不喜欢法律,但却给了他一个系统地了解西方尤其是英国文学和艺术的机会,这对泰戈尔毕业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880年,19岁的泰戈尔回到印度成为职业作家。

泰戈尔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部诗集,几部中篇和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此外还写了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创作100余幅画,谱写了很多歌曲。泰戈尔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制度双重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描写了他们反抗和斗争,充满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继承了印度古典文学和中世纪孟加拉民间诗人抒情歌曲的优秀传统,吸取了民歌和民谣的丰富营养,富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人民喜爱。例如《赞歌》四首中的“信受、童心、母爱”的思想,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吉檀迦利》获得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除此之外,著名的还有《飞鸟集》、《还债》等。我感觉到,要写出那么多人们喜爱的、著名的好作品,泰戈乐肯定是花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才能完成的。我佩服泰戈尔那种努力和坚持的精神。

泰戈尔的也很多。我看过的有好些印象很深刻,也受益匪浅。如“如果错过太阳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它告诉了我,不能因一次失败而放弃,因为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生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它告诉了我,应该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生命,多去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事,即使是去世,人们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贡献;“。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它告诉了我,做人不能有自私感,要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对祖国有贡献的人;语文课刚学的名言:“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贡献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这句话告诉我,做主角,做名星固然精彩,但做幕后,配合主角做那些没人喝彩的工作,可能更重要。

让我们去读泰戈尔的诗,在诗的意境中触摸东方诗圣的伟大的灵魂吧!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三】

诺贝尔文学奖是1901年设立的,至今已有113人获得了这份荣誉。莫言于2012年成为首个获得此奖的中国人。

莫言现在已经59岁了,他原名叫管漠业,从小就迷恋读书,他对书的痴迷程度,用一般词是形容不了的。他很小就会用新华字典查生字,读小说,常常为了读书而忘记放羊。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头碰到了一个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蜇伤了他的脸,眼睛肿得只能睁开一条缝了,还坚持阅读。为了找书看,莫言曾经帮人推磨换书来读,我觉得莫言这种如饥似渴的读书方式和不怕苦的精神让人钦佩。

莫言读书很有特点,他读书入情入境,凡是他读过的书,书中的人名全能记住。像欧阳山的《三家巷》,他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有六七岁,但正是他用心地读,认真地读,才会小小年纪便为少女区桃殉亡之处而伤感落泪。这种好的读书习惯也在我读书的道路上不断提醒着我。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会“用耳朵去阅读”,所谓“用耳朵去阅读”其实是指听书听故事。莫言从小就练就了把看了的小说、电影、听了的故事、趣事,向别人复述的本领,有时候忘记了一些地方,他就编一些进去,让故事更生动,自己就成为了编故事的人。他读的书越多,转述越多,编的也就越来越好,越来越多,达到了一种“读书破万卷,开口如有神”的效果。我想这也是为他以后写文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吧!我也喜欢像莫言那样,把看过的书和电影复述给爸妈听,是不是也可以训练出“开口如有神”的`境界?

莫言从79年开始写作,投稿,连续四年,都被退稿,可是他毫不气馁,继续坚持写作,终于在1985年成功发表文章,从此,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莫言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坎坷,没有品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是写不出那么感人的故事的;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吃苦耐劳的精神,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具有风格的作品。他的人生给了我极大的的启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恶劣的环境,只要努力,坚持读书,把握机遇,总有一片属于你的蓝天!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四】

我的家乡在安徽合肥,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名人。大家都知道那里是包公故里,包拯就是合肥人。

包拯,字希仁,生于公元999年,卒于公元1062年。在包公的一生当中,他为老百姓做了成百上千的、公平的.、一心为民的事,被大家尊称为“包青天”。现在依然流传许多包公的故事。

王某和张某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两人同时在田里耕种,休息时坐在地上闲聊,让两头牛在坡上吃草。可不知为何两头牛抵起角来,结果王某的牛把张某的牛给抵了。

两个好朋友翻了脸,一起来到开封府告状。两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包拯听了事情的经过,乐呵呵地说:“你们两人原本是好朋友,但是因为一头牛的生反目成仇,实在太不值得了。这样吧,张某你把牛皮剥了卖了,得的钱你们俩平分。王某,你的牛把他的牛抵了,所以以后你的牛要帮他下地干活。”两人听过之后,觉得很公平,于是手拉手走了。

包拯在任职期间,不但机智,而且不畏强权。曾经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他十分残暴凶狠,拼命剥削压迫百姓,逼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包拯知道后,气愤极了,上奏朝廷,希望皇帝罢王逵的官职,惩处王逵。但是朝廷只是让王逵调运淮南转运使,他依然剥削压迫百姓。包拯继续上奏弹劾,他坚决的态度,最终使王逵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包拯一生一心为民、刚正不阿,受到了人们的尊敬,我为他是我家乡的人而感到自豪。

名人写的家乡作文800字【五】

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

李大叔养猪十分有。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知道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现在,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全都发财了,现在,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非常敬佩李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