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研学旅行的感悟和思考作文(结合研学旅行写400字的心得体会)

研学旅行的感悟和思考作文(结合研学旅行写400字的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3-31 05:24:28
研学旅行的感悟和思考作文(结合研学旅行写400字的心得体会)

研学旅行的感悟和思考作文【一】

上周,教师发了一本“旅游手册”,不用说,肯定是要旅游了,班级立即热闹了起来,大家都互相猜测这次要到哪里去,可一听教师说下周五才去,班级里顿时安静了,我的心也凉了半截。没办法,等呗!

等待的日子真是煎熬啊,最终到了旅游的日子了,大家兴匆匆地上了大巴,谁明白目的地离学校很远,坐了一小时左右的车才到达第一站——丹顶鹤湿地生态保护区。

一下车,一座很异常的建筑物就闯入我的视野,远远看去,那座建筑物就像一只丹顶鹤,正昂首看着天空,仿佛正要展翅高飞,真是太有创意了!

我们在那只“鹤”状展馆前排好队,便跟着教师先参观了展览馆,展览馆展示的都是关于鹤的知识,令我大开眼界。

从展馆出来后,我们步行来到徐秀娟故居。在去的路上,导游就陆陆续续地跟我们讲了护鹤烈士徐秀娟的感人故事。参观完故居还在广场举行了祭奠仪式,随后给徐秀娟墓敬献纸花。

接下来就要去看放飞丹顶鹤了,可这时的我们早已经筋疲力尽,感觉腿脚已经不是自我的了,肚子也在唱“空城计”。最终到了放飞丹顶鹤的'广场,也是我们吃饭的地方。我们打开自带的饭盒,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就看到丹顶鹤放飞的场景。只见一只只丹顶鹤展开翅膀飞向天空,那阵势就好像刚下课的我们一齐冲出教室一样,十分地壮观。

吃完午饭,我们就去了下一站——黄尖牡丹花园。

在牡丹园跟着导游一路向前走着,一个个卡通人物陆续进入我的眼帘:光头强、白雪公主、孙悟空……

一会儿,前面的同学突然大叫一声朝右边小路跑去,我赶紧走到前面,往右一看,原先是一个小型游乐园!里面很多娱乐设施,玩了好久,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喂孔雀,当时看它在笼子里吃旁边的草,我们也喂它吃了好多草才走开。走了一圈回到门口,结束本次的旅行。

短暂的一天不仅仅让我收获了欢乐,更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真是一次难忘的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的感悟和思考作文【二】

逆商,就是你面对逆境、承受逆境所带来的压迫感时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组织与企业都开始重视对于“逆商”的评估。读《逆商》这本书,能够为企业培训提供思考和帮助。

逆商是什么呢?它可以是一个测量工具,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套改善方法,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面对逆境有三种人:第一种叫放弃者,喜欢逃避和安逸;第二种叫扎营者,获得地位后停滞不前;第三种叫攀登者,他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社会地位。我们可以将自己与这三种人对照,看自己到底是一个放弃者、扎营者、还是一个攀登者,这就有了一个疗愈的过程。梭罗说过:“最害怕亡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活过的人。”尼采也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这就是一个攀登者会有的内心变化。书里还提到了“逆境困局”,意思就是在任何情况之下攀登者的数量和逆境的困难程度成反比,逆境越厉害,攀登者的人数就越少。

一个人在社会至少要面对三层逆境,第一层逆境来自社会,比如社会文化,这是基层逆境。第二层逆境是职场逆境,第三层逆境是个人逆境,这是最核心、最隐隐约约、最深层的逆境。那么在面临逆境的时候,我们通常要小心几条岔路,一是攀登者变成扎营者,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变成扎营者。二是科技万能,当我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责任推到科技身上。三是打鸡,这种方式在心理学上又叫“后群体兴奋”,经过这种打鸡的方式后就会很兴奋,觉得人生充满了斗志。

逆商的原理建立在三大理论支柱之上。一是认知心理学,就是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心理状况。书里着重讲到了“习得性无助”,就是生活不断打击你,使你觉得无法支撑。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会非常缺乏掌控感。归因理论有正面的积极的归因,还有反面的'消极的归因。二是健康新论,就是身心关系。当你用软弱来应对逆境的时候,会导致抑郁甚至会产生癌症。三是脑科学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不一定需要21天,我们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重新塑造一个习惯,就要开辟一个新的神精通路,这样新的习惯就养成了。

逆商有四个维度,一是掌控感,即你是不是觉得这件事你能掌控;二是担当力,即遇到事情能做些什么;三是影响度,就是逆境对我们的影响;四是持续性,就是这个逆境能持续多长时间,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

逆商高的人遇到事情会考虑各种可能性,他们的潜意识反应是这个事情肯定有办法解决,我一定要努力找出来。一个人的效能与逆商是相关的,逆商一旦被提高,效能也会提升。

研学旅行的感悟和思考作文【三】

森林里住着一只乌龟和一只蜗牛,他们走路都慢,又有共同语言,所以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春光明媚,乌龟和蜗牛决定出去旅行。他们商量到什么地方去呢?乌龟说:“到国外去吧。”蜗牛说:“好呀,那咱们去哪个国家呢?”乌龟想了想说:“去菲律宾吧。”蜗牛摇摇头说:“听说那里总是伤害华人,不能去!”“那去伊拉克吧。”蜗牛又摇摇头说:“那里的isis恐怖组织太可怕了!”“亚洲不行咱们就去非洲,那里的`风景也很美!”蜗牛还是摇摇头说:“不行,现在非洲有传染病,很厉害!”最后两个好朋友商量好不出国,就在国内旅行。这时,他们又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头疼起来。乌龟说:“咱们坐马车吧。”蜗牛说“马车这种交通工具太落伍了,现在都是高速公路了,马车也不让上路啊。”“咱们乘汽车吧。”蜗牛说:“可以坐汽车,但是现在公路上都快成停车场了,老堵车呀!”乌龟建议:“地上不行,咱们上天,坐飞机不堵吧。”“坐飞机也不安全,昨天小鸟告诉我,最近有几架飞机失联了。”乌龟瞪大眼睛:“真的吗?看来我们还是自己爬着去吧!“蜗牛听了连连点头。于是乌龟和蜗牛一步一步地爬着。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直到冬天还没有走出森林,更别说看到外面的风景了。

第二年春天,乌龟想:不能像去年春天一样了。一步一步地爬实在太慢了,还是坐火车吧!蜗牛同意了,“那去哪儿呢?”蜗牛问。乌龟说:“去陕西吧。”于是乌龟和蜗牛坐上了火车,在陕西高高兴兴地玩了很长时间。

研学旅行的感悟和思考作文【四】

这世上,远和近究竟应该怎么定义,我不能确定。

远方到底有多远,近旁又能有多近,谁能告诉我?

有人说,企鹅的故乡是远方;有人说,地球的那面是远方;也有人说,去看一次大海,就是到了远方。但是,真正的远方该在哪里,又有谁会讲得清楚?我真的很向往远方:我想让自己的双脚真真正正地接触到珠穆朗玛的山巅,看看那里是否生长着植物,看着世间万物在我脚下生息繁衍,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壮阔;我想让自己切切实实地嗅到古都的气息,想象着一座座宫殿再一次耸立在那里,目睹着一个个王朝在我眼前兴盛和灭亡,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沧桑。

我希望的远方不是要有多远的距离,哪怕只是我所居住的城市的一个角落,只要那里的人过着和我迥然不同的生活,他们的习性,他们的历史,都是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那就是我的远方,就是我所渴望的远方,此时,远方与近旁是那么的相似,我甚至都分不清哪个才是远,哪个才是近,似乎远和近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同时存在的。

人生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所以我们要一刻不停地向前走,去寻找生命中的'远方,那时我们的方向,尽管它是那么渺茫,那么遥不可及,但是仍然要固执地向前,去追寻心中的梦。

前进的道路本来是很容易的,可是总有太多太多的牵挂使我们举足不前,因此在功成名就、大悲大痛之后继续前进,则是太困难的一件事情。于是就有人选择了留在近处,放弃了追求很久的关于远方的梦。当前进的路上赢得鲜花和掌声,他们会在周围投射来的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中神情恍惚,满足于这点成就;当前进的路上坎坷不断,最后终于重重地绊倒,他们会在爬起来后舔着自己的旧伤,寻找千百个借口来告诉自己:停下来吧,够了!然后站在原地,看着更远的地方想:那里不属于我,一路跋涉到这里,看看来时的路,很长了。他们认为自己的脚下就是曾经梦想过的地方,殊不知这里仅仅应该是一个休息的小站。他们曾有过一个多么远大的志向,曾怀过一颗多么虔诚的心,为何最终只是行动了那么近的一段距离?在我的眼里,留在近处,就代表着妥协,代表着懦弱。

我渴望永远的远方,尽管不知道它在哪里,何时才会到达终点,却依然怀着最初的梦想,向前努力着,纵使前路是艰难的,都不会轻言放弃,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向命运挑战,才能超越今天的自己。

所以,不要让懒惰占据了你的心灵,也不要执迷不悟,舍弃你所拥有的近处的一切,请相信远方的风景会更美丽。去远方探索,你就会发现,奇迹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