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最后一次研学旅行作文(研学旅行优秀作文精选14篇)

最后一次研学旅行作文(研学旅行优秀作文精选14篇)

更新时间:2023-01-31 17:35:02
最后一次研学旅行作文(研学旅行优秀作文精选14篇)

最后一次研学旅行作文【一】

每到暑假,我都会想起两年前那次难忘的旅行。那年刚放暑假,妈妈就去东北姥爷家了,只有我和爸爸留在家里。爸爸说咱们也到哪儿玩玩吧,可我们一时还没拿定主意。后来我想起电视上说有一个江西少年和他爸爸骑车去西藏的事,我心里好羡慕呀,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徒步去天津。开始爸爸还不同意,可经不住我软磨硬泡,爸爸终于答应了。于是我们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帐篷,防潮垫,衣物,食品,饮料,手电筒,照相机,防暑药等等都备齐了。

那天一大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我们就从亦庄出发了。我和爸爸背着一小一大两个背包,快步地走在马路上。我还不时小跑着,大声地喊着,唱着。爸爸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兴奋地说:“棒极了。”不知不觉,两了小时过去了,我们走到了“马驹桥”。这时我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了,我们发现前面有一个采摘园,于是决定摘些果子添添肚子。我们走进采摘园,哇,景色太美了!一片望不到边的枣林,绿荫荫的,树上的枣子星星点点,像一块很大很大的绿底红点的锦缎。看着树下那满筐满筐的大枣,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采摘了一下午,我的肚子也撑得饱饱的。晚上,我们和大家一起庆祝丰收。我们有的放花炮有的烤肉串。点燃的花炮有的像朵朵彩花,有的还满地打滚,有的还带着哨音飞得高高的……吃着喷香的烤串,欣赏着五彩缤纷的烟火,我们一天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了。这一晚,我和爸爸是在帐篷里度过的。躺在帐篷里,凉风习习,万赖俱寂。虽然心里有点害怕,可是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来赶路了。走了一会儿,有点找不着北了,于是我们向一位卖玉米的老人问路,他热情地告诉了我们。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到了“采玉”。好客的老农送给我们一串又大又甜的葡萄,真好吃呀。一路上,我们走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下,补充点能量再接着赶路。可是走了大半天我和爸爸都非常累了,我们的脚都起了水泡,背包压得肩上露出了两条红印,皮肤也被晒得发红发痛了,我们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幸运的是后来我们发现了一条小河,我们洗了把脸后,顿时觉得精神百倍,一口气走到了廊坊。

第三天,我们便到了天津。我们参观了化生寺,去了公园游玩,还吃了狗不理包子。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徒步旅行。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徒步旅行的快乐和艰苦,也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旅途中还会碰到很多好玩的人和事,真想再来一次呢!

最后一次研学旅行作文【二】

国庆节,我们一家去舅公家玩。舅公家在缙云壶镇。我们一家怀着期盼的心情出发了。从玉环到壶镇非常远,我们一路上经历了一次小意外,耽误了不少时间。道路曲折,车开到一半,我又吐得厉害,有的从鼻孔里喷了出来。当时,我觉得自己就象一座喷泉。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舅公家。

来到舅公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大别墅。后院长着一株郁郁葱葱的大枣树,上面结满了又大又甜的枣子。舅婆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帮我打下了几颗枣子。

我吃得可香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小舅公家。我们先玩了一会儿,就开始剥玉米棒。我们剥了一根又一根。玉米又黄又嫩,里面的玉米粒就象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呢。我们来到清澈的小溪旁,在溪边看到了美丽的白鹭起飞,滑稽的鸭子在洗澡,滑溜溜的小鱼在欢快的游动着。我们在水中玩得可欢了。

我们还游览了永康的方岩、仙都的石笋山。仙都的石峰山顶上有一个火山口。那火山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舅公和舅婆,奶奶还流了泪。我们就这样离开了壶镇。我非常喜欢这次旅行,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这次旅行中,许多事情都是我第一次经历的。

最后一次研学旅行作文【三】

素有“文都”之称的桐城,自古留下了许多的人文古迹,虽没有长城那样的雄伟壮观,也没有西湖那样的美丽清秀,但却有不同寻常的文化底蕴,百年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而这次旅行,也一定别有一番收获。

心怀期盼,今天下午终于要出行了,妈妈答应和我一起去游玩,也顺便帮助老师照看一下同学们。下午来到教室,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毕竟书包里不是沉重的书本,而是各种零食、饮料。一点半,我们一行人准时出发。这一支五十二人的队伍,一路前行,很快来到第一站——六尺巷。

这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这条小巷全长仅有百来米,宽度只有六尺宽。可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却包涵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谐、宽容、礼让,它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中的深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是桐城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完美处理相邻纠纷的典范。

随后我们来到了文庙,即现在的'桐城博物馆。进入文庙,正中通道便是状元桥和下面状元池,在科举时代桐城的状元回乡必在此举行跨桥仪式,想那跨桥者是何等的荣耀。再往里,最令人称赞的当然是大成殿了,进入大成殿,眼前的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的泥彩塑像体型庞大,神行兼备,栩栩如生,是桐城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我们都虔诚地向孔子像叩拜。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仿古城门——“东作门”。穿过“东作门”来到了桐城的古桥“紫来桥”,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是桐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桥面上有很多车轮扎过的痕迹,可见古代从桥上经过的人和马车之多。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表达了桐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民创造的智慧。

过了桥我们又来到东大街,这里仍保留着明显的中国古街道特色,路面全是麻条石铺就,每块条石长约三尺、宽约八寸、厚约五寸。这条街昔日为桐城繁荣的商业街之一,两旁商铺林立,现如今却宁静得无人问津,只有老人倚门而坐。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最后一站“投子山”了。来到山脚时,原本精力充沛的同学们大多都疲惫不堪了,望着眼前的山峰,个个叫苦不迭。我和章明同学互相鼓励,一起率先爬上了山顶,来到了“投子晓钟”旁。

站在山上俯视山下,果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自豪与得意之感,有同学敲响晓钟,浑厚的钟声回荡在群山之间,悠扬而久远。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投子寺的“大雄宝殿”,相传三国时东吴军师鲁肃战曹兵败,败逃途中将其子投于山中一洞穴,后被一老增所救。此后山名、寺名都更为“投子”二字。

回到家,回想起这次研学旅行真是收获颇丰。既领略了桐城春天的美景,又加深了对桐城文化的认识。

不管今后身在何处,我都不会忘记家乡“文都”桐城,我要多了解桐城文化,自豪地当一位桐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