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怎么用日记的形式描写秋天的作文)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怎么用日记的形式描写秋天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08 18:40:46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怎么用日记的形式描写秋天的作文)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一】

学会珍惜,学会放弃,学会享受生活,也学会承担,活着,就要快乐。

——题记

慌张地闯入人生的又一驿站。不知何去何从,望着这陌生而又拥挤的人群,心也随着潮起潮落,说不出的言语在心中。

秋,我最好的朋友。这朵盛开的生命之花,点缀着我并美丽的人生。从相识相知到相离,我们的历程是那样地平淡,而又不缺乏单调。

忘不了,在我最无助时,是你给了我希望之光,让我懂得了“夕阳芳草本无限,才子佳人空自悲。”

你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对于别人的流言蜚语,一笑而过。虽然我做不到,但我时常被你感动着。

人生苦短,留下的是多少幸福与无奈,岁月苦短;沉淀的又是多少幸福与回忆。我与秋共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笑看人间的阴晴圆缺,把持世间的风云变幻。

直到有一天,她去了另一个世界……

从此以后,我的天空变得灰灰的,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奥斯卡·泥尔王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种是得不到的。”可在我得到世间最美好的友情时,又失去了。

你走了,永远地走了。我写了无数封信,拜托泪水寄给你,你收到了吗?我的朋友。还记得临行前,你对我说的话,一个故事,留一点悲惨,那是美丽的结局。一颗流星,留一点幻想,那是美丽的传说。青春无语,却抖落世俗;生命无语,却等待你去创造奇迹!朋友,“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还是那么地乐观。

就这样,你静静地走在秋天的午夜,而我和你,我们的故事;造就在那个美丽的黄昏,形成一个秋天的童话。

朋友,你还好吗?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二】

玉树的小朋友:

你好。

我们从没相识,也不曾相见,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远隔千里之外的我们的心紧紧的连起来。我叫吴敏霞,今年12岁,现住广东省一座风景如画的城市——深圳。我不但热爱我的班集体,更热爱我们的学校——深圳市田东小学,它有一个绿茵茵的操场,一个宽阔的体育馆。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读书宝地,真可以称得上是应有尽有。你一定想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吧!我是一个活泼快乐、聪明伶俐的小女孩,还是一个每天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的小女孩。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相信你这一点跟我相似吧!

你们晚上睡觉的被子都很单薄破烂,而深山里的夜晚是多么寒冷,我真的无法想像在寒冷的夜晚你们是怎样在期盼中睡去的。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实在是太优越。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你们所处的环境,让我觉得跟你们相比我们身上缺点什么呢?我想,应给是一种精神,一种锲而不舍、渴求上进的精神。

我们学校经常开展“手拉手”的活动。最近还为你们捐钱、捐物。那时老师叫我们捐钱时,我毫不犹豫地捐100元。我知道这钱不能给你们做些什么,但我希望能真正地帮助到你们。

希望你尽快回信,更希望与你交朋友。让我们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在灿烂明媚的阳光下,快快乐乐地茁壮成长吧!

祝你

学业进步,心情愉快!

你的朋友:xxx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三】

亲爱的朋友:

你好!

今天,当你的课桌上有一封来自远方的信时,你一定会长大嘴巴问:“这是谁写给我的信?”下面让我在你心中,画一幅字画像吧!

她!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圆圆的脸庞上总是尽显着喜怒哀乐,浓黑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她!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这就是我!一个11岁的女孩,一个性格乐观给向上的女孩,我叫路梓萱。相信你也是一的这样的性格吧!

因为相同的性格一定会拉近你我的距离。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在猜想:你家可能是一间破烂的土房,每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冬天房子四周透风,冷得让难以忍受,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可能是照顾着病重的.与你相依为命的母亲,你每天上下学都要往返几十里路,可总是名列前茅。生活的艰险,的艰辛,也不能抹去你脸上那朴实的笑容。知道我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吗?若你看到只会感到羡慕!我的家乡在济南,济南又叫做泉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就是它的真实写照。说到泉水,我最喜欢的是大明湖,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美丽极!若你来到我家乡,我会做你合格导游。

你也许坚强,也许乐观,也许发奋向上,不管怎样我都会帮助你,送你一些文具的书籍,让我们一起“手拉手”互通书信,成为一对好姐妹、好朋友吧!愿我们共同进步,快乐成长。期待你的回信!

祝你

身体健康永远幸福学业有成!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四】

亲爱的贫困山区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绿洲小学五(3)班的一名学生,我叫陈馥馥,你们可以叫我馥馥。我今年11岁,我喜欢的体育运动:打羽毛球、跑步、游泳。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周围的环境与个人的外貌,但是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你们的照片,我的心里总会感到非常的悲伤。

在一张图片上,我看到几个孩子挤在一间光线昏暗、破烂不堪的屋子里刻苦地读书,桌子只是用一根木板和几块石头搭成的,真担心那石头搭成的桌子脚会随时倒下来砸到你们的脚;而我们呢!我们的教室是那么宽敞、明亮。整齐的桌椅,崭新的黑板,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课本,教室里还配备着多媒体设备。

再看看另外一张图片:四个衣着破烂不堪,面颊上带呦灰尘的女孩并靠在教室的墙上,靠着的墙都是用泥巴糊成的,窗户是用纸糊的,窗户的框子几乎要掉下来。而我们呢!每个学校的设备都是先进的,我们的衣服要是一破,就要买新的,而且我们穿戴整洁。我们的爸爸妈妈关注着我们的成长,经常带我们游山玩水。不像你们,年纪小小的就要背负家庭的重担——干沉重的家务,带弟弟妹妹。你们吃不饱,穿不暖,不像我们衣食无忧……

种种的对比,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天壤之别!

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要灰心,你们需要什么东西,我会尽力去帮你们的!尽管我所做的,或许只是送你们一些衣服、学习用品,或许是我积攒的零花钱。但是我相信: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但是只要全社会的人都伸出有爱的手,帮助你们,那就众志成城。让我们共同进步,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吧!

祝: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以日记形式写秋天作文【五】

最早的一本日记是用一本作文簿记的,从八六年八月三十一日开始写的。开篇记述是到沙村普通高中报到的事。因第一次乘班车出门,受不了那股汽油味,晕车得厉害,二十多公里山区公路的车程,让我把肚子里黄水吐得出来了。下车后,还在蹲马路旁干呕了好久,才勉强直起身来,继续挑起铺盖和五十斤大米,跟着其他同学一道步行三公里才来到学校。幸好当时的班主任老师人好心细,一见我脸蜡黄蜡黄的'样子,就让我先在他房间床上躺下来休息。直到下午我醒来后,才发现老师已帮我把大米交到学校,替我开了餐;宿舍也安排好了,替我选好了床位、领了床板,铺好了床,放好了铺盖卷,就等我自己到学校财务处交下费用就报好了名。这篇日记就是吃完晚饭后寄宿生呆在教室自习时,用刚发作文簿写的。写完了报名之后,还有一大段的文字,表示虽然没考上重点高中,但不能气馁,相信事在人为,我只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就能来报答父母和老师的恩情。看来那时真的很有志气,也很有劲。

日记中最让我感到既苦涩又温暖的是,我多次记录了关于高中生活中关于行和吃的事情。虽离家二十多公里,作为农村寄宿生,我们不能每周每月回家,即使有事(如回家背米、拿衣服、拿钱交费等)必须要回家,既为了省车费,也为了能顺利回家,要么一伙人走山路,要么就一起扒钨矿的货车,因为当时经过我们学校所在的乡镇的班车,每天就一个往返,且我们学校放假时,县城的学校也放假,车子到了此地,未必会停,有时停了也上不了客。扒钨矿的货车,碰到难说话的司机,我们就惨了,看到我们扒上去了,要么车子走了一下、中途赶我们下来;要么到了要下车的地方,叫他也不停,让我们自己跳车,结果有时姿势和技巧没把握好,会摔的个鼻青脸肿的;当然世上还是好人多,我们也常碰到好心的司机,就会停下车来让我们上,并告诉我们扶稳坐好,到站了就会停下车让我们慢慢下来。到高三时,我们回家就会借一些年轻老师的自行车用。至于吃的方面,学校食堂分那点饭根本不够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的高中生,常常添不饱肚子。那时同学家里普遍比较穷,每家给的伙食钱很少,更别谈零花钱。为了省钱,先是大家就着家里带来的萝卜干、豆腐乳之类的干菜下饭,吃完了就几个人合起伙打一份菜来分着吃,有时打起菜来时甚至先到窗口看一看,有没有认识的师母套点近乎,多打点,哪怕多舀点菜汤也高兴。即使是这样省着,还常出现有的同学用着、用着就没钱卖菜吃的现象。那时,我们最羡慕邻班一个来自钨矿的女孩,虽然她读书很差,但每天都可以用一元钱到学校门口的小商店里买上二两半桂花桃酥,边走边吃,馋得大家流口水,于是送给人家一外号“二两半”。最悲哀的一件事是,我们班一个学习特好的同学没钱买菜吃,中午跑到学校食堂偷了碗猪油和一瓶酱油,想用来拌饭吃,被学校工友逮个现行,结果这同学觉得没面子,尽管老师百般挽留,他还是毅然卷铺盖回家了。而我那时最盼望的是父亲替我送米和钱来学校的日子,他除了给我带来物质上短时的富足,还会捎来一盆妈妈炖好的汤肉,让我大饱口福,至今想起来都会流口水。

最让我觉得很英雄、很骄傲的一篇日记是记的我们班为学校搞勤工俭学的事情。高二那年的十一月十四日,我们班四十八人,带上铺盖草席、南瓜冬瓜和萝卜干、大米和油盐,步行来到了离学校二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几近废弃的校办林场,开展为期一周的采摘木梓(注:木梓籽可以用来压榨成木梓油,是一种上好的食用油)劳动教育活动。当天中午学校出发,山路忒难走,走到目的地就天黑了。那林场仅有一栋早已无人居住的土打垒房,一间堂屋外加两个厢房,其中一个厢房还是个厨房。一到屋里,大家放下行李后,五位女同学赶紧下厨做饭,男同学则到老表家要了些稻草铺在两间屋子地上打好地铺,又接着把各自背的米集中到两个新的蛇皮袋里,以便腾出袋子用来采摘和搬运木梓。半响功夫,女生做的饭也好了,尽管半生不熟的,但大家就着一盏煤油灯和一轮清冷的明月依然吃得个精光。饭后大家就到屋后的小溪里洗了一下脸和脚,男的在堂屋,女的在厢房,便倒头便睡了。接下来的几天,女生在留屋里做饭,男同学全部上山采摘木梓。因木梓树太高,加上山又多年没砍放山,木梓树边上的灌木茅草比我们小个子人都高,我们走进去,人都看不见,更不要说去寻摘木梓,于是,为了安全起见,班主任把我们几个当作搬运工,负责将同学们采摘的木梓从山上运回四里开外的驻地,返回时则送饭菜、和工具上山去。那时的我们真很听话,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和手被荆刺划开了口子、肩膀被磨破了皮,但我们一周下来,居然采了四、五万斤湿木梓,放在堂屋里,高高地堆着,足足占了堂屋一半空间。回来的时候,我们真的有点像当年溃败的打仗队伍,每个男生不但身上又脏又破,而且还背着自己黑乎乎的被子,肩上还驮着三十斤湿木梓,疲惫不堪,走走停停,队伍拉得好长好长。那天我们是早晨天亮从林场出发走到了下午二点多,最后一个同学才回到了学校,虽然哭着回来,但三十斤湿木梓还是背回来了。看到这里,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经常替学校干一些诸如到农场插秧、割稻、送粪,为学校建房运砖挑沙之类的体力活,但我们没哪个人说过不字,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班级的任务。于是我想,好在我们当年是农村娃,平时都要干农活,还能扛得住,要是换在现在,又有哪个学校敢这样做?又有几个学生能吃这样的苦,又有几个家长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这样的苦呢?

就这样一边看一边想,我如痴如醉地沉迷其中,就连女儿走到我身边也没察觉。如今看到这些文字,虽事隔二十余年,但仿佛这些事就发生在昨天。虽然这些日记本已经发黄,但它记载着我人生很多成长的故事,既有幸运的欢笑,也有困难中彷徨。在一行行青涩柔弱稚气的字里行间,透过业已开始淡化的字迹,更多地流露出一个农家男孩那种想走出大山、走出农村的渴望、记录着我为之不屈不饶的那一股闯劲和那一份付出的艰辛。于是,我决定把这些日记本带到城里的家来好好收藏,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和妻女一道来读一读,一起来回味着那一段青春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