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作文第一格可不可以写数字)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作文第一格可不可以写数字)

更新时间:2024-06-22 01:10:56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作文第一格可不可以写数字)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一】

拖着疲惫的脚步,如李白醉酒似的晃出了考场,繁重的试题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回到教室,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独我一人在座位梦游。

突然一句话惊入脑海“今天没作业!”“What?”同学们个个拉长声音,古怪的嚎叫。已入梦的我立刻苏醒,抽了自己几个嘴巴子,虽苦,无作业也罢了!

一回家,突如其来的空闲让我一下子习惯不了,干些啥好呢,干脆一踢拖鞋,拿了本闲书躺在沙发上,颇有些“葛优躺”似的,那种久违的惬意漫上心头。

随手翻了几页,一种淡淡的墨香弥溢出来,正午的阳光斜洒到书面上,暖暖的,柔柔的,不一会儿,我就被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

张牙舞爪的口野兽,甚是恐怖;脸红脖子粗的.关公,策一匹赤兔好马,颇有大丈夫之气概;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悲唱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不禁让男儿飘泪……一会儿时间,那一本《中国历史一本全》就被我随手翻完了,微微泛黄的书页似恬柔的清泉,划过我如饥似渴的肌肤,使我干涸的大脑更加润泽,睿智,机敏。

眼皮乏了,一眼瞥到一只篮球,在地面上欢乐地蹦跶蹦跶,似在跳《我的滑板鞋》,这么好的机会不玩篮球干嘛,要玩就玩痛快点,可不能白浪费这么宝贵的大好时光啊,门外太嘈杂,我还是远离世俗,在门内不羁也不差,当年夏侯惇在战场上勇猛敌,虽弃了一只眼,可他那不羁之风依然使我敬佩。

虽说我个子不高,可依旧阻挡不住我对篮球那种天真的向往,我总想象着某年某月某天自己能站在硕大的篮球场上,一展雄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打完篮球,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偶然听见电视里正在播我是歌手,歌手们个个纵情歌唱,尽情摇摆,嗨翻到天,这时我突然心来潮,趁爸爸妈妈不在家,跟着电视里的节奏,也尽情歌一曲,舞一把吧。随着音乐的变化,我跳得可来劲了,如疯似傻若狂,柔中带刚,刚中显柔,洒脱活泼,可着劲释放,如获重生。

折腾了这么久,感觉肚子饿了,没事,家里有的是面包裹腹。啃完面包,这下可能是真的累了,不知不觉中,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鼾声惊了天,动了地,好一场酣睡,梦也没有一个。

压力太重会把人压垮,适时的放松有助于调整状态,助我们更好地上路。那一天没作业,真好!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二】

“噔噔噔……”楼道里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刚才教室里还是人声鼎沸,一下就鸦雀无声了。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杨老师,踱着方步走了进来。我们在想:期中刚考完,应该让我们休息两天了吧?五十六双眼睛齐刷刷地盯向门口。

果然不出所料。杨老师慢慢地拿起粉笔写道:“今——天……”同学们的眼睛一个个瞪得大大的,同学们的声音越念越高:“没……作……”还没等老师写完,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李龙龙首先跳起来:“呵!没作业,没作业,今天没作业……”一边儿喊着,还一边举起了双手,在座位上扭动着身子。

“怎么可能没作业?杨老师不让我们回去狠练一把,才怪呢!”陆雯婕边说边望那黑板上几个醒目的大字。“那也不一定,说不定今天杨老师心情好,不给我们布置作业呢……”张莉华不紧不慢地反驳。

而我,则仍像平常一样,坐在座位上整理我的东西。心想:“有什么好高兴的,说不定,老师是拿我们寻开心。”记得上小学时,老师也曾这样给我们开玩笑呢。

杨老师不动声色,只是微笑着看大家。又过了一会儿,杨老师在五个大字的前面迅速写上“作文题目”四个字。“啊!原来还有作文啊!”教室里顿时嗡声一片。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大伙儿,现在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跟。

刚才还满脸兴奋的李龙龙,现在无力地瘫坐在了椅子上。“诺,我就说吧,没作业才怪呢!”陆雯婕得意洋洋地望着张莉华说。

“唉!”在叹息声中,放学了。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三】

在学完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之后,为了让学生领略到江南水乡其乐融融的场面,感受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和向往之情,我让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先想象一下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把《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行吗?”他的建议立刻被其他同学所采纳。“对,我们四年级语文上册曾学过一篇课文叫《但愿人长久》,就是根据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的。”“三年级也有,像《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年王勃》。”经过讨论,师生很快达成一致:一起来改写词作《清平乐村居》。十几分钟后,学生的本上都有了一段或长或短的话。

有学生写道:“南宋有一位爱国词人,名叫辛弃疾。他被朝廷罢官后,在农村隐居了二十年。在乡间,他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日子。一个夏日的午后,辛弃疾一人在小溪边散步。忽然,他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离小溪不远处的茅屋前,一边喝着酒,一边悠闲自得地聊着天,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和幸福啊。辛弃疾不忍打断他们,便停下脚步观赏着这周围的美景。在这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水面上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绿色的小莲蓬。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老人的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正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心灵手巧,在家里专心致志地编织鸡笼子。天真、活泼、顽皮的三儿子呢,正翘着脚丫子,躺卧在溪边剥着莲蓬,津津有味地吃着莲子。看着这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以及这乡村朴素清新的环境,辛弃疾心中那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提起笔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著名词作: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学生对古诗的解读方式是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一首短短的精练的古诗要改写成几百字的记叙文,需要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中达到沟通与默契,在与作者进行智与智的互动、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写作上的冲动,最后将古诗词艺术再创造为一篇篇现代白话文。

又有同学写道:“

一天傍晚,辛弃疾来到长满碧绿青草的小溪边散步。溪水很清,水面上举着许多像大伞一样的荷叶,在这些荷叶中间点缀着美丽的荷花,微风吹过,送来一阵阵清香。紧挨着小溪的是一所低矮的茅屋,一对白发老夫妻正坐在茅屋前一边喝着酒,一边用吴地方言亲热地聊着天。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

爷望了望老奶奶,带着几分醉意指着正在小溪东边豆地里锄草的大儿子说:‘咱们的大儿子多勤快,地里的农活都快被他全包了。’

老奶奶说:‘二儿子也不错,他心灵手巧,做事麻利。你看,他编出的鸡笼子都可以拿到市上去卖了。’

老爷爷说:‘是呀,就是咱们的三儿子太小了,还不懂事。’

老奶奶说:‘不要急,他早晚会长大的。快瞧,这孩子正趴在溪边的草地上剥莲蓬吃呢。真是太顽皮了。’

‘哈哈哈??’老爷爷和老奶奶不约而同地笑了。他们的笑声也深深地感染了辛弃疾。是啊,生活中的挫折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会有多美。”

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是改写古诗词的关键。以上两篇改写《清平乐村居》的习作,就是学生在理解古诗意思、理解背景,吟诵古诗中走进作者,产生心灵共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领悟、体验和表达的结果。如果说学生没有真正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没有深切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是不会写出这么优美感人的文章的。

通过改写古诗词,既加深了学生感悟古诗词美的意境,启迪想象,在眼前展开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又教给了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说,“改写”以古诗词作为一个起点,让学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真正走到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地。

此后,学生就对课文中的古诗词格外关注起来。只要是自己有话可说的古诗词,学生就会忍不住地写下一些话,或叙述,或抒情。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在每学完一首古诗词之后增设了十几分钟的“我来改写古诗词”的活动,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大声朗诵自己改写的内容,然后由全班同学来评价,这成了一次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越来越爱改写古诗词了,同时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古诗词内容也比以前理解得更深刻了。

下面是学生改写其他古诗词的部分内容:

《游子吟》

孟郊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有一位可敬的母亲。有一次,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很深了,母亲还在微弱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缝着。也许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也许是她缝了很久,太累了,瞧,她不时地放下针线,揉揉眼睛,再用拳头捶捶自己的后背。可尽管这样,母亲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在想:这次郊儿外出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要把衣服缝结实些??。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儿子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出门在外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还有,要早点回家!”孟郊牵着母亲长满老茧的手,看着母亲饱经风霜的脸,感激的泪水不住地流淌。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昨夜母亲为他缝制的衣服,注视看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年纪大了却还在为我操劳,她的恩情我这一辈子恐怕也报答不了啊!怀着对母亲的感恩,孟郊在50岁那年写下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母爱颂歌《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到了。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他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身处异乡京城的大诗人王维看着家家户

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王维都要与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可如今自己离开了家乡,孤身一人在长安谋取功名,就连过节也不能回去与亲人团聚,又是多么让人难过啊!??此时此刻,家乡的亲人们正在登高团聚,欢度重阳节,他们在“遍插茱萸”的时候一定会想起我这个异乡游子的。想到这里,王维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古诗词改写,津津有味地修改着我们古典文学的精华之作时,我也曾经担忧:这种方式是否会使学生把古诗词独特的文体特点给抛掉、变掉呢?但实践的过程证明了这种担忧并不存在。首先,每次改写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原作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想像;其次,改写之后,我很注重新作与原作的比较,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独特魅力;最后,诗词改写变的只是原作的外壳,而不是其精神内蕴。它是理解原作、触摸作者内心世界的拐杖,它也是与文本对话后的自我创新、自我展示。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感悟、体验积累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让学生大声吟诵古诗词的同时,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感悟和表达的机会,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才能真正丰富学生情感,涵养学生性情,完善学生人格,展现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生命价值。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四】

假如没有人类,天空会有现在从未有过的湛蓝。鸟儿一展歌喉,大片大片的植被给地球染上了绿色,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翠绿之中。

假如没有人类,就不会有汽车,不会有高楼,不会有噪音,也不会有灾害,更不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

假如没有人类,天地间会是多么美好。

假如没有人类,臭氧层就不会千仓百孔。

假如没有人类,地球就不会失去青春的`容貌!

正因为有了人类,地球变得“混乱不堪”,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一步步靠近人类,大海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颜色。

人类啊,快停止吧!听,火山在呻吟,大地在摇晃,大海在哭叫,地球更是在流泪。停止吧,这场无声无息的毁灭。

人类啊你们应该好好思考:地球是干什么的?它是你们致富的渠道吗?它会一直忍受你们的胡作非为吗?总有一天它会生气,会咆哮,会怒吼!所以我们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少开车,最好走路

2、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

3、不乱扔垃圾

4、懂的节约

5、种植被

6、别制造噪音

为了造福于子孙后代,为了让地球露出微笑,从我做起,一切都是举手之劳!

作文没内容打一数字【五】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的嘴角扬起一个完美的幅度,唱起了宋祖英的《好日子》。什么?说我是神经病?每天作业像黄河水一样泻到我们的桌子上,还唱《好日子》?唉,反正说了你也不相信,今天没作业!怎么了?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别这样!今天可得好好庆祝一下!

回到家,我破例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我沉浸在喜悦和激动中久久不能自拔!心想:今天可得抓住机遇和时机,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想当初:作业好像怎没也写不完,每天背着比自己还重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上课,眼睛都不敢乱动,耳朵直直的!生怕没听到重点!下课也不敢怠慢,些资料、复习、预习,去卫生间还背着英语单词!雅称算是手脚并用,俗称就是手忙脚乱!每个假期,作业多的像繁星!每天做梦还想着这道题怎么算,那道题怎么填!每天还要上补习班!我的妈妈咪呀!这让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今天,老师不知是怎么了,竟没布置作业!我真是太高兴了,那种心情真是无法形容!不经意的笑起来……

“小懒虫,快起床!”我猛地抬起头,发现窗外一束最明媚的阳光,射在我那书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