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英语作文介绍圆明园)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英语作文介绍圆明园)

更新时间:2024-06-22 01:30:29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英语作文介绍圆明园)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一】

因杨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特意去观看了《火烧圆明园》。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泪如雨下,我心中被耻辱的火焰无情地烧灼着,拳头也不由自主地握紧了,眼中燃起了愤怒的火花。

我们身为中国人,龙的后代,怎样不想见一下那有着优美动人的传说、极致精美、闻名于世、举世无双、雕梁画栋的圆明园呢它那具有中国特色、复古形式的亭台阁楼,千奇百怪的花草树木,价值连城的、独一无二的国宝,美至无瑕、精致小巧的钸品,光润光滑、璀璨夺目的珠光宝器……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消失了。剩下的只有那些光秃秃的、丑陋残缺不堪的`石块孤零零地躺在那儿,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诉说当年的奇耻大辱与痛苦。

在那一百多前,嗜成性的八国联军,居然无视我们中国人的尊严,肆虐践踏中国的宝贵国土,偷抢拐骗样样精通,他们大肆抢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捣乱破坏珍贵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中的那些奇异的花草树木,这引起宝贵的东西就这样被破坏了,我们作为龙的子孙们,有尊严的中国人,难道会不感到气愤吗这群作恶多端的强盗,为了掩饰他们的罪行,竟然不知耻的地又放大火烧了圆明园,大火整整持续地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巨烈颤抖,人们悲愤哭泣。那举世闻名,独一无二、诗情画意、融合了艺术之美、建筑之雅的圆明园在大火燃烧的一瞬间、顿时都化为了乌有,成为了一片废墟。

我们中华民族但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又怎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呢“老虎不发威,把我们中国人当病猫”吗瞧!

沉睡已久的睡狮已醒,即将怒吼咆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艰苦卓绝的战争,已埋葬那腐败丑陋的旧社会,也埋葬了那段可怕的记忆、耻辱与痛苦!

之后,又带领人们走出过去的那些阴影,在旧中国上的废墟与耻辱中,发愤图强,建设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巨龙已经腾飞了!

睡狮已经怒吼了!

如今的我们,已不是以前受外人摆布的棋子,代替而之的是强者,真正的强者!

我们要去外国人的面前抬起胸膛,告诉他们:中国人的尊严你们是没资格践踏的!

我们的伟大的祖国母亲如今也是繁荣昌盛,像一颗璀璨耀人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光彩照人。

我们的祖国在飞速发展,祖国未来的那幅如痴如醉的优美动人的图画还有待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去点缀、描绘。我们要将过去的奇耻大辱铭记在心,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优良的品德,锻炼强壮的体魄,培养良好的素质,树立光辉的形象,明确一个远大的志向,用我们的努力与心去换回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哺育之恩,并告诉外人——中国的土地是绝对不允许你们这些外人侵略的!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二】

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它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最大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学完这篇课文,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来扫除国内的革命势力。我痛斥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把我国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还让我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悔辱。

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三】

公元1644年,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满族落户紫禁城。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的开始,也昭示着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

圆明园从雍正登基起,几经扩建达至其最鼎盛的规模。如此浩大的规模,不仅仅凝聚着雷氏家族的心,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饱含了无数工匠的智慧与汗水。圆明园的设计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不仅仅模仿了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也再现了中国与绘画中的意境,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的完美融合。它不仅仅体现了雍正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更处处铭刻着雍正的理想和意志。这个渴望权利的帝王将自己的理想,深深地烙在了圆明园上,使得圆明园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政治象征的帝国缩影。

据史料记载,18世纪中期的大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帝国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了世界的1/3。然而正是这样的盛世,将乾隆笼罩在一种空前的自豪感中,藐视科学、盲目自大、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切使得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也注定了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

当乾隆还在圆明园中大兴土木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礼貌却蒸蒸日上;当东方的大清帝国依旧按照2000年前的模式运转时,剧烈的变革在西方正发生着:美国独立、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英国开拓全球殖民地……变革接踵而至,然而圆明园中的乾隆却并不明白,世界已经变了。

从秦始皇到乾隆,中国走过了整整两千年的历史,保守和自大正在蚕食着这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仅仅距乾隆逝世40年后,英国就用武力强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堂而皇之的倾销。从此,西方列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入侵,大清帝国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不得不说,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予了大清帝国一次深刻的觉醒,并且从长远而言,着实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然而这样的觉醒与进步,却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的。当然,圆明园也未能幸免于难。当我们叹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当我们目睹整整燃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时,当我们再次凝望身后无法形容的瓦砾与焦土时,我们却更加可悲地看到了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也许你的脑海中很难浮现出一大群各种肤色的和士兵,蜂拥而上,在这一座充满了珍宝的城市里为所欲为的场景: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留下,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地毁掉,并且脸上还洋溢着一种欢乐的神情。我们还能清楚的听到,爵士说:毁灭似乎是唯一的方法。格兰特将军也说:在撤退之前,我们期望用一些方法来证明,联军已经征服了北京,我们务必留下胜利的证据,以杜绝将来的疑问。正是这样扭曲的行径,更加让我们为圆明园的消失而痛心。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信中这样写到:在地球上某个地方,以前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礼貌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礼貌的倩影。你能够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齐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昔日圆明园的辉煌难以再现,而今的圆明园也只剩遗址供后人缅怀和想象。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四】

暑假期间,我观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使我很受教育。

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内有涓涓的流水,高低不齐的假山,碧绿如诗的湖水,层叠的山。园内的宫殿建筑,美妙奇特,如诗如画,变幻无穷。那不尽其数的名贵的奇花异木,数不尽的玉珠宝器,民族建筑的特色,西洋建筑的优美,圆明园都堪称世界上的杰作。

但是,不幸很快来临了。

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入侵中国。

在北京城内,侵略者人如麻,他们甚至将老百姓排成行,用机枪扫射,用大炮轰炸,多少无辜的生命倒在侵略者的枪炮之下。

侵略者闯进圆明园,他们看着这些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就如同饿狼看见了猎物,疯狂地抢夺起来。他们把能拿走的拿走,手里,怀里装满了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手里,怀里装不下了,他们就用抢来的绸缎,刺绣做包袱,背走成包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而对于那些拿不走的铜器,瓷器等物品,就用枪或者棍棒打碎。

这群侵略者将无数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还在园内公开拍卖抢来的脏物,更让人忍无可忍的是,英法联军在大肆抢夺之后,为了掩盖罪行,竟然放火焚毁了圆明园……

一连几天,圆明园各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庄严华贵的宫殿和优美玲珑的亭台楼阁被火光烟雾吞没,在烈焰中噼噼啪啪响了一阵后,一座座都倒塌下去。整个圆明园变成了一堆堆焦土和残砖破瓦。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从此消失了。

看到那里,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光荣的历史,也有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祖国屈辱的一页。

多么令人愤怒啊!

这座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智慧的艺术宝库,这座举世闻名、绝无仅有的皇家园林,这座汇集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玉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字画的博物馆,竟这样被侵略者付之一炬。这一把火,毁灭“万园之园”的同时,也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构成了仇恨和耻辱的烙印。

看完这场电影,我十分气愤。回想过去,比较此刻,我们的祖国已经如沉睡已久的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但我不会忘记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式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

这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五】

法国大文豪雨果以前说过:“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请你想象一种大家不明白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我们今晚所看到影片里的‘圆明园’只是透过现代的科技制作的一种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美。

影片《圆明园》就是一场视觉大宴,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欣赏到超多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够欣赏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我们还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造的规模和特色。我信这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部影片后的第一个感慨。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建设,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当时清王朝入关后,由于皇帝不适应北京紫禁城内炎热的气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圆明园的前身畅春园,成为皇帝避暑的地方。之后逐渐扩建,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更是大兴土木。由此,圆明园的格局大体已构成,其面积也相当于此刻600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够任由你想象其规模了。圆明园的建设汇集了当时江南的若干名园林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皇帝也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入于千变万化的景象当中。不仅仅如此,还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把欧洲的园林建筑特色与东方的园林风格相结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园内的各种亭台楼阁、洲岛、桥堤、曲廊等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到了和谐完美。

二、中国古代和谐美。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贴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能够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能够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个性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当然,古代的和谐美在文学上也有体现,苏东坡就曾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么一句话。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影片中有这两个情节,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礼貌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此刻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样能有阴影呢!

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到达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

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杯具。

如今是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了,但它以前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六】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就应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能够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应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必须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抢掠的帝国主义吧!

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以前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此刻是如何的面目!

但是能够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礼貌古国赢得过荣誉,以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此刻的英国和法国就应抱有抱歉之心了吧!

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

但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

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礼貌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向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能够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

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此刻我们就应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能够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职责为了以后中国完美的将来奋斗。从此刻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

我们就应有奋斗的决心。来!

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写圆明园的英语作文【七】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提到圆明园的时候,眼前立刻会浮现出大水法那几根著名的爱国主义柱子,脑子里也立刻充斥着两个字:耻辱。这已经是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了,从小学开始的教育就告诉我们:圆明园是满清王朝昏庸无能的佐证,是全人类无可复原的损失!

还有历史老师用极其悲恸的音调读出那段法国作家雨果铁证如山的证据——“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能够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除此之外呢?没有亲身到过圆明园遗址的人,真的能够感受到那份历史的苍凉与无奈吗?就算是亲身到了那里,又有几个人能够从那些断壁残垣和简单的模型中想象出当年的盛世繁华?又怎样能够得知那些强盗烧毁的是怎样的奇珍异宝和举世无双的建筑奇葩?

如今,这一切已经不需要在几个概念和图片的指引下凭空想象了。由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型史诗纪录片《圆明园》已经完成,在早已对圆明园各种意象构成了的刻板印象后,看完该片真能够用“惊艳”二字来形容。你能想象根据圆明园那残破的遗址是如何能够撑起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纪录片吗?而且我注意到,在漫长的播映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创作人员独具匠心的把一个家族的欢乐和痛苦;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一个民族的荣耀和耻辱都浓缩在圆明园——这座地球上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宅院,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的东方博物馆,也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间仙境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历史书上亘古不变的枯燥的文字,而是一个鲜活生活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几张变换了无数角度却也没有多大变化的大水法遗址,而是美轮美奂的圆明园全景!

这些都归功于创作者滴水不漏的讲故事潜力和大规模地使用了电脑仿真动画技术,将一个瑰丽辉煌的圆明园和大清帝国的兴衰重新带到观众面前。据导演金铁木介绍,本片是国产电影中第一部真正的数字中间片电影,它与我们传统上所讲的数字电影完全不同,数字中间片技术能够帮忙影片最大程度的在银幕上实现优异的影像效果。为此,本片导演金铁木专程前往新西兰的WETA公司制作拷贝,

该公司以前制作了国际经典影片《指环王》《金刚》和《纳尼亚传奇》等,拥有最好的、技术和工作人员。这些辛劳如今绽放出了累累的果实、耀目的光彩,这是一部有故事的纪录片,这更是一部决不同于以往传统纪录片的视觉盛宴、影像奇观。

下个月该片就要在国内院线全面上映了,纪录片走进院线并不是创举和新鲜事,但像《圆明园》这样规模和数字化制作的纪录片走进院线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这绝对是一个壮举。但是具体票房成绩如何,还要等待广大观众的最终检验。

如果说,当年法国文豪雨果公然对抗自己的国家,用文字记录下强盗们的斑斑劣迹是一种文人的良知和勇气的话,如今在这歌舞升平的时代中,耗去五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一部居安思危、波澜壮阔的盛世危言《圆明园》,则是一种职责和一种眼光,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