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经典古文作文

关于经典古文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08:02:59
关于经典古文作文

关于经典古文作文【一】

三国,是中国几个动乱的时期之一。但“逢乱世出英杰”,三国也不例外。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盘踞北方的曹操,倚靠这长江天险的孙权,占据益州、汉中的刘备,都是一方豪杰。

《三国演义》是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的三国归晋,只有90年的历史,这短短的90年,令人熟知的故事有很多。像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是诸葛亮的计谋的完美体现。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把天时地利人和体现的淋漓尽致,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来三顾茅庐。当时刘备在徐庶和司马徽的推举之下,知道了诸葛亮的名气,也因此开始拜访诸葛亮,第一次没有见到诸葛亮,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反过来想,如果说刘备因第一次没见着,就放弃,诸葛亮这个人才不就埋没了,也就没有“草船借箭”和“空城计”这样的故事了。刘备也不会在军阀混战中,保存实力。

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使我深受感动的是刘备的三顾茅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上也要锲而不舍,才能取得成功。经典是经过时间的考验的,所以很有借鉴的意义。

关于空城计从历史意义上讲是真是假颇有争议,我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罗贯中能写出这样的故事,真是美妙绝伦,所以家喻户晓。

读了《三国演义》之后,不仅了解了历史,更使我知道了古代文学的伟大,使我受益匪浅。

关于经典古文作文【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侯论苏轼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为当时的学子编选的一部古文教材,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的222篇古文,所选文章以散文为主,骈文和韵文为辅,皆是古文中的精华。作者以“观止”两字为题,可以看出书中所收录的文章的尽善尽美,是典范之作。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两篇《出师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等都是千古名文。

王勃,字子安,初唐著名文学家,年少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骈文文采华丽,对仗工整,《滕王阁序》极负盛名。文中多处千古名句: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是本文的文眼。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李斯,楚上蔡人,入秦,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佐秦王并六国,为丞相,著有《谏逐客书》。李斯幼年贫困,应厕鼠和仓鼠的生存环境不同而得出“老鼠哲学”。后师从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出师入秦为官。后因韩国派水工郑国来秦修建三百余里的渠道,以实施“疲秦计划”。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主动上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

关于经典古文作文【三】

读完《三国演义》一书,至今我仍然意犹未尽。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