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王老师作文教学与范文分析)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王老师作文教学与范文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03 01:10:15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王老师作文教学与范文分析)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一】

14.(2分)按图索骥:文中指让“儿子”按母亲的指点去看病。

15.(3分)忐忑自责欣慰

16.(2分)准确地表现出“我”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狠下决心,让“儿子”独自到医院看病的情形。(分析1分,表述1分)

17.(2分)B

18.(7分)

(1)(3分)在磨炼“儿子”的过程中,“我”的勇气和信心得到增强,(1分)教育“儿子”的方法得以改进,(1分)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1分)

(2)(4分)理解: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长辈预先指明的方向,传授的经验、方法,(1分)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1分)

益处:长辈的教导让我们少走弯路,(1分)解决困难的办法更多。(1分)(或答路线图内容1分,益处1分)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二】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例如:议论文范文1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例如:议论文范文2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三】

如果把它当做一本“数学学霸的成长反思”的话,还挺好看,建议和思考都很中肯,书中提到的数学学习小技巧也都很实用,反正我自己看的时候也不是都跟上了,感慨小时候没有好好学数学。

跟孩子一起玩数学的思路特别好,书中有不少小故事跟以前看《别闹了费曼先生》中费曼玩数学暗合,在生活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哪怕是比别人算得快呢!这种成就感都会带来进一步的探索。反正吧,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倒是成功经验会引领我们重复、深化和反思。

这本书提到了很多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比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需要让孩子充分体验具体的数,从自然语言到数学语言,是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的很关键的一步,还有就是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和建立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记硬背答案,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不过呢,里面所讲的数学知识和技巧,确实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奥数了,毕竟这可能是作者本人比较熟悉的角色。

最后分享一个特别打动我的小细节,就是书中作者妈妈教给他的一些小技巧,后来作者学了数学专业,当了数学老师,发现是源于古代文化中的方法,这种不动声色但意味深长的家庭教育内容,让我特别感动。大概也是这本书想说的吧,父母在孩子学习和探索中的重要地位。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四】

您好!

时间犹如一个巨人,大步大步的离开了。眼前还是开学玩耍的日子,转眼间,就要面临大考了!在这个紧张的学期里,我们的每个同学都在进步,就像我。以前每当周末,老师一布置下,我就头疼,总不知道该写什么,但是自从来到你的作文班,我就变了。变得不像以前,一遇到作文就烦了,在学校里的作文,我基本都能得“A”。甚至我的\'文章还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好评。都是因为您,我的语文绩才能像芝麻开花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

王老师,我还特别喜欢听您讲课。别的学习班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而您却是与众不同。以前我在其他学习班,那里的老师老让我们写人或事,并没有新鲜的体裁是我的成绩没有显著提高。可您让我们写的是我们闻所未闻的文章比如:“感动”,“我是一棵树”,“还我美丽的家园”等等。习作举例就更是举不胜举啦。王老师我没有其他建议,祝愿您,

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您的学生:林睿冰

2xxx年4月13日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五】

议论文范文1——并列组合结构

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的确,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连接起中华民族,是每一个华人管里流淌的液。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发展国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注入时代的新鲜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向的问题。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相比之下,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的英文字母,而在日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发指。所谓“恐龙”、“粉丝”、“PK”,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而非时尚。这是对汉语的亵渎。捍卫母语,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弘扬母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浸入我们的液里。昨夜梦魂里有诗人吟唱,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

显然,这篇议论文范文中的三个分论点“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弘扬国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使命”、“发展国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荣耀”,就是典型的并列组合。返回—>议论文>

议论文范文2——对照式结构

镜乃一种语言,买一面好镜则买来了“忠言”,也许它“逆耳”,却“利于行”。如果当初齐威王没有接受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如果当初唐太宗没有接受魏征的劝告,又怎么能获得“贞观之治”的局面呢?他们懂得“买来”了“逆耳之言”这面镜子,则买来了天下,胜过百万黄金所能换取的东西。然而,不会买者亦有之,商纣王不愿买来广开言路、善纳忠言的国策,以致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于火海的下场;项羽不愿要从谏如流、接纳忠言的忠臣,以致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的悲剧。不会“买镜”的人终究不能成功。

这段议论文范文中,以“然而”为界,前面举的齐威王、唐太宗两个例子,是从正面论述,后面举了商纣王、项羽两个例子,是在从反面论述,这也是对照式结。

议论文范文3——观点与事例之间的过渡

我们要重视“专才”。我们不能奢求每个人都成为全才,我们应重视那些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有独特建树的专才。被称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当年数学不及格,却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成为一代国学大师。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专才不仅是人才,而且可能成为大有用处的人才。

这段议论文范文中话共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论点,第三句话是事例。第二句和第四句分别是”过渡”和”分析”。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句,观点和事例就粘连起来了。

议论文范文4——多论据的归纳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往往是从疑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个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的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惟有具有探究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索,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段议论文范文话共有四句,第一句是提出论点,第二句是过渡勾连,第三句是列举了两个事例,在每一句事例之后,均有一句分析,指出共同点,第四句是对共同点的归纳。这一句归纳(实为真正的“讲道理”)大大加强了论证力量。

议论文范文5——“演绎推理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但大家知道,只有在坚固的基础上才能筑起万丈高楼;在沙地上是建不起高楼的,可见,打好基础对做好事情是多么重要。达芬奇的老师开始不是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画蛋,实际上就是要他严格训练用眼细致的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能得心应手了。正是因为达芬奇经过了严格的基础训练,终于创就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这段议论文范文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是用一个比喻推出了一个一般性的道理(论点):要做好事情,就必须打好基础。在演绎推理中,这就叫大前提。第二句说达芬奇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这就叫小前提。第三句自然而然地得到结论:达芬奇之所以取得艺术成就,是因为他经过了严格训练。这样的逻辑推理是令人信服的。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六】

敬爱的老师:

我们要毕业了,回忆过去,刚进校园时,迎接您的,是一张张懵懂的笑脸,是一个个矮小的身影。迎接我们的,是一个甜蜜的微笑,是一双温暖的手,是一双能看见未来的明亮的眼睛。柔柔的春风吹过我的脸庞,拂过我的\'心头,使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转眼间,五个春天都已经过去,您甜蜜的微笑早已远去,温暖的双手已爬满了皱纹,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我人生中获得的第一笔财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喜悦,也有悲伤,有安逸,也有劳累。

在这欢乐的时光里,您给予了我知识,给予了我表扬,当然,也给予了我不少的批评。

记得有一次,您布置的家庭作业,不仅是在我们的知识范围之外的,还是在我们以往的家庭作业的数量中,最多的。虽然您中午就已经布置完了家庭作业,但我却还是一样都没有做完。突然,我的鼻子有了一种酸酸的、刺痛刺痛的感觉。糟了,我要哭了。不行,我可不能在同学们的面前失态!我忍住了。回到家后,我努力又快速地写作业,写作业。一个小时后,妈妈回来了,问我我的家庭作业写完了没有,我沮丧地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有。有一个小时后,爸爸回来了,又问我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我带着哭腔喊道:没有。你们烦不烦啊!今天的作业很多哎!半小时后,主厨妈妈大声叫道:吃饭了!我没有理睬妈妈,继续写我的作业。有半小时后,爸爸来到我的房间,轻声说道:孩子,快去吃饭吧,吃完了我好洗碗。我这才妥协:那好吧。我快速跑去饭厅,三下两下扒完了饭,丢下饭碗,又飞奔回我的房间写作业。半个小时后,我终于把作业写完了。第二天上午,我惺忪着睡眼,上完了整整两节课,共有一百二十多分钟!第三节课下课后,您亲自来到教室,厉声喝道:刘雨,来我办公室一趟!我又害怕又疑惑:为什么要叫我去办公室呢?还这么凶,难道我犯什么错误了吗?

虽然我很恐惧,但我还是鼓起了勇气,跟着您去了。到了办公室,我捏紧了拳头,紧咬着牙,紧张的脸都红了。我用颤抖的语气,很小声地说道:老老师,有有什么事事情吗?您用尽量温柔的声音说道:昨天的家庭作业,你写了好久?呃很久。我还是颤抖地说道。您继续用柔和的声音对我说:那字呢,字,写得怎么样?说实话,您用这么温柔的语气来向我说话,我还真得有一点点受宠若惊。我答道:字?写写得应该还还可以吧。因为昨天的家庭作业实在太多太多,所以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字究竟写得怎么样。忽然,您改变了那令我受宠若惊的温柔的语调,大声地,还带着一点讽刺的语气向我吼道:还可以!呵呵,确实还可以!您把还可以这三个字说得很重。您拿出我的语文家庭本,对我说:你自己看看,你的字到底写得怎样!您翻开我的家庭本,让我看。我自卑似的说道:我我写得写的一点都不好!大声点儿!我写得字不好!这就对了嘛。|以后,你每天中午都来我的办公室练字,直到你练好了为止!听到没有!听听到了!从今往后,我每天中午都到您的办公室练字,最后终于把字练好了。

谢谢您,老师。要不是您,我写的字,肯定是全班第一。(补充一下,是全班倒数第一。)

老师,您就像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点亮了我们的人生和未来;您就像是勤劳的园丁,而我们就像是娇嫩的花朵,您不辞辛劳的照顾我们;您就像是蜜蜂,我们就是小花,您帮助我们播撒希望和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老师,您辛苦了,我爱您!

五年级:刘雨欣

教阅读与教作文的王老师【七】

《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是看了璨然的介绍后,毫不犹豫从淘宝上高价买回来的(书不贵,运费贵)。我对数学很怕,怕的天衣无缝。所以无论是笑笑数数还是做简单的习题,我从不多言,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还不懂得如何去引导她,不如什么都不做,做错误的事情比什么都不做更可怕。但是,心中始终放不下的是上学后怎么办?如果遗传了我的数学盲基因怎么办?虽然笑爹的数学不错,但是他似乎没有耐心去指导,而且似乎也不具备与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说白了就是他的指导,小孩子能听懂吗?)而我呢,也许有这份耐心,但又无这份能力。所以我必须读读它!

书到手,迫不及待的翻了前五分之一,我激动的难以言表,似乎长久以来的焦虑瞬间烟消云散。但是,意外的是,随着越读越多,我的焦虑慢慢又回来了,而冷静下来后,竟然发现焦虑更深了。以前虽然怕,但还指望笑笑也许能脱离我的遗传基因,能神奇的自己天生长好这跟数学筋。可现在越读越觉得数学太神奇,但也太深奥了,以至于读到最后,我觉得“能天生长好”的可能性真是太小了,太小了。所以……所以就没有所以啦……

书我还是喜欢,如果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买。只是,且听我唠叨唠叨……

内容如书名,作者以日记为记忆的线索,列举了他妈妈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领他感受,应用,认知,熟悉,理解“数学”的。他妈妈将很多抽象的概念题以具象的形式演练出来,帮助他从动手中解决数学问题。无疑,我其实收获是很大的,比如:书中开始就说道“对孩子来说,原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把规律用熟、用透、用烂,从而激发好奇心。”这一点令我对自己的“抽象盲”有所释怀,对自己放心则意味着“对遗传的放心”,“对指导工作的放心”等等(呵呵,我是不是想太多了)。在比如,他以自身的体会告诉我们“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是一种永恒的、源源不断的激励。”这点让我自己更清楚的理解孩子的感受,知道孩子的激发点在哪里,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家长的职责是引导,那么最先该知道引导的方向。这一点作者写了很多具体的例子,具体的方法,他妈妈用了很多种老师,同学,甚至史料上都无记载的方法,让他在同学老师面前大显身手。这些具体实例,都是我们可以照搬的。除此之外,作者还具体化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原则,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或习题。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他们思考不会做的题等等。实际上,我把书中重点的地方画下来很多很多,可话说回来,既然写的如此之好,如此之有用,为什么会越读越没有信心呢?

也许是因为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很平易近人的书,是用一个普通妈妈的方法,为普通妈妈打开一扇门,帮助普通的妈妈把忽略的,丢掉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为孩子捡起来,准备出来。应该是普通妈妈能看懂的书,书上的方法也是普通妈妈知道的,熟悉的`,可以运用,可以操作的。可事实上,他运用的大量例子,我完全不懂,也没见过。虽然凭借记忆直接使用是没有问题,而且也确定是有帮助的,但是我绝对没有能力继续进行举一反三。

比如他遇到应用题不会做时,她妈妈的方法是带他实际操作。而换成我,我有可能知道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可绝对不知道该如何带领她操作,操作什么?如何操作?我在微信朋友圈中有分享过其中一道题,也分享了答题步骤,确实有一些妈妈同我一样,看了解题后,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所以我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笨哈)。所以直接用他的法子可以,但是不能只会帮助孩子做着一道题啊,对吧?其中书中还有一个例子是买尺子橡皮转笔刀与钱的应用题,她妈妈带他去实际买了下,回来他就会做。可怜我研究半天,我也试着过家家般的操作了下,依然不会做(书中无解题方式和答案)。

在比如,他举例通过家里的秤,妈妈让他很早就熟悉了小数点。当然这个我可以学会,但是这种也许该叫“数学敏感度”(我自己起的名字)的东西,我却是不具备的。我想如果我家有秤,我也会给笑笑玩,可是玩来玩去,我能意识到引入小数点概念吗?尺子量东西,是笑喜欢玩的,和书上写的一样,见东西就量。可也就到此为止了,我把它和数学联系不上。也许即便是这样,这种玩也还是有它的意义所在,可是对比作者的妈妈的做法,意义就减少了太多太多。

作者说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妈妈就用了其他方法帮助他解题,这个思路是想告诉我们,避开孩子的短处,而且到达终点的路不止一条。可是碰到我这位笨妈妈怎么办呢?我当然记硬背的也许能学会这书上的几个绝招,但是现成的例子之外又怎么办呢?对于孩子不会做的题,家长不会做也正常,作者给家长的指导建议是与孩子讨论题目,讨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可是如果我不会做,我根本也想不出怎么和孩子讨论啊。

越写泪越多啊。好吧!其实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不喜欢这本书,只是受到沉重打击所以来诉诉苦。它肯定是一本好书,如果读书人本就是理科生的脑袋,它绝对能将你沉睡的宝藏挖掘出来。可是笨妈如我,本就无宝,挖无可挖,也就只能借用它十分之一的智慧,略微弥补一二了,但有总比没有强。所谓不同人读出不同味吧!

晚上我翻出来以前买的绘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三本)”以及“安野光雅数学绘本(5本)”觉得它们有点像是救命稻草。以前觉得它们好,但是从无向今天这样能清晰的感受到好在哪里,解决或者帮助了什么样的“数学”点。我没有信心可以像作者的妈妈那样,随时留心让孩子观察,体验,运用“数学”,但幸好,还有故事。故事已经是专家写好的故事,一切具备,只欠东风吹来“讲讲”和“听听”!

这书只能在淘宝买到,读不读,买不买,你们自己掂量着办!我虽受打击,但依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