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云南镇雄的风俗作文)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云南镇雄的风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7 08:42:58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云南镇雄的风俗作文)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一】

春节,我相信,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来,咱们废话少说,接下来就让我讲一讲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吧!

你知道咱们的传统节日春节都要有那些东西呢?嘿嘿,没错,春节咱们要准备:鱼、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买鞭炮、和福字。下面,就让我讲讲我这一次过年的经历吧!

早上(当然,不是过年的那日早上,妈妈带我出去买鞭炮、对联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摆满了买年货的摊子。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先期买鞭炮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走进了一家买鞭炮的店铺,我相中了几盒小鞭,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这些。”“没问题。”妈妈爽快的说妈妈也买了些挂鞭。

买完鞭炮,妈妈又带我走进了卖福字合买对联的地方买了一些福字、对联等回到家贴在窗上、门上和墙上。

买完了东西,我们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对联堆在了门上和墙上。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妈妈每年货的经历(以前都在爷爷家玩,没空去,怎么样?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二】

瑶族赶鸟节那天,村寨里的青年男女都聚在一起,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从日出到月起。渴了,喝一捧清泉;饿了,吃几个粑粑。鸟雀忘了归巢,唱歌人不想回寨,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他们才男送女,女送男,送过岭,送过山,送一程唱一段,快进寨门了,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分开。

这一天,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捏成铜钱大小,戳在竹枝上,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粑”。说是鸟雀啄了粑粑,就会把嘴壳粘住,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到晚上,瑶家人还走村过寨地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粑”,祈祷不生天灾人祸,辛苦一年能有一个好结果。

瑶族赶鸟节是瑶族的传统民间节日,同时也是瑶族青年男女交流感情的日子,大家在一起欢歌笑语,老年人在这一天祈福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是瑶族民俗,是瑶族人们代代相传的特色的瑶族文化。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三】

篝火晚会十分精彩,令人难忘。

中途在互动环节时,主持人会邀请4名男观众会被到舞台上参与节目互动,与台上的女演员们进行互动表演,整个过程非常的有趣,时不时有搞笑的一幕幕出现逗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演出的会场大概看了一眼座无虚席,据说场所最多可容纳2500人同时观看演出

最后这一部分演出我认为傣族宫廷舞蹈:《贝叶之光》是整个演出的高潮部分,也是演出中最震撼的一幕

各种精彩的演出简直让我们视觉应接不暇

演出结束后主持人告诉大家在门口会给每位观众赠送一盏纸质的祈福灯

我们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的脚步前往放生湖举行放灯仪式

最后来到广场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那就暂时把我们所有的不开心的事情放在一边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狂欢吧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四】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风俗,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日,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日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日,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日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风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风俗。

云南瑶族过世风俗作文【五】

篝火晚会瑶族舞蹈,让跨年喜庆感染现场每一个人。

将旧年的尾声,留在连州瑶乡竹海中的熊熊篝火旁;把新年的开头,放在新八祭祖祈福的古老仪式中。刚刚过去的2016年,由清远日报策划、执行的“返寻味”冬游连州读者采风活动第7期———“瑶乡竹海过大年”隆重举行,30名团友和数百名闻讯前来的游客,元旦假期期间共聚三水瑶族乡新八村,度过一段不寻常的欢乐跨年之旅。

12月31日,2016年最后一天,“返寻味”第7期的30多名团友统一从清远市区出发,踏上欢乐连州跨年采风活动的行程。

约3个小时的首段车程,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很快过去。上午11时30分许,团友们到达连州市东陂镇和香隆酒店,品尝当地有名的腊味宴。

在近年崛起的和香隆腊味,已成为连州腊味产业的翘楚,除腊味生产外,还经营餐饮酒楼。该公司负责人之一何心燕介绍,东陂腊味工艺特点在于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风干,不经烘烤或者烟熏,不添加亚硝酸盐和防腐剂,具有腊香浓郁、香嫩爽口、回味悠长的特色。

长桌盛宴迎客

在游完竹海、逛完茶园、品完茶之后,随着夜幕降临,游客们,陆续返回红心村小组。红心村文化室对面一片四五百平方米的河边空地“小云洲”上,已经灯火璀璨,将数十张竹桌摆成了几长排。极具过山瑶特色的长桌宴,已准备就绪在此迎客。

三水瑶族乡乡长赵神兴介绍,长桌宴是瑶族婚庆、节庆以及狞猎庆功的传统宴席,节庆全猪宴、瑶山特色腊肉、瑶山美酒等集中亮相,瑶族青年热情敬酒,款待各方来宾。每当重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穿着盛装,摆起长桌宴、斟满糯米酒、放满烟熏肉、挂上红灯笼,欢欢喜喜过新年。一桌原汁原味的瑶族盛宴绝对是饕餮食客的最爱。

跨年之夜,长桌宴上准备的全猪宴,包括猪肉炖萝卜、猪杂煮香菇等4种“硬菜”和青菜;次日迎新午宴,长桌宴则准备了豆腐烧鱼、冬笋炒烟熏腊肉等5种山珍“河味”与青菜。露天长桌、河畔盛筵,吃起来自有一番豪迈滋味。游客们大块吃肉、大杯喝米酒,根本停不下来。

篝火烟花辞旧岁

一个多小时的晚宴结束后,长桌被撤去,团友们围着巨大的柴火堆落座,等待当晚最热闹的篝火晚会开启。

晚8时许,篝火晚会在音乐声中拉开序幕。盛装瑶族姑娘和小伙们,敲长鼓、迈舞步、唱山歌,向四方来客展现瑶乡傲人风情。游客们不时被邀请上前,与舞者、歌者互动,学打长鼓、说瑶话、跳竹竿舞,为众人带去欢笑时也收获村民们赠予的茶叶、冬笋等特产。

当晚节目中,获掌声最多者,当数最具三水特色的“布袋木狮舞”。一阵锣鼓声中,两只身披黄布的“狮子”出场,随着音乐的节奏或趴地撒娇、或跳跃逗趣,数分钟表演中,游客们鼓掌超过10次。

三水瑶族乡党委书记冯郁娴介绍,布袋木狮是连州市三水、瑶安乡瑶族人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舞木狮共有72象(景,分为喜、悲、护、想、报、形、反等七类。木狮由若干人舞动,主要表现瑶族人民漂洋过海的艰辛过程,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现存的独特舞狮种类。

晚9时许,熊熊篝火正式点起,众人围着篝火跳起拉手舞,绚烂烟花也在此时升上天空绽放。柴火燃烧的噼啪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瑶族风情音乐声、众人合成一片的歌声相互交织,成为人们对2016年共同的告别宣言。

祭祖分肉迎新年

2017年第一个清晨,散布村中各处民宿的游客们,从竹海摩挲声中醒来,享受当地特色的“油茶”早餐。炒米、炸豌豆、炒花生、炸面糖果,构成了新八油茶的主料;油炸糍粑,则是新八油茶的配食。

丰盛早餐后,团友们一起观摩当地祭祖迎新仪式。一位白发苍苍的七旬阿婆坐在红心村文化室外香烛案后,村民和游客们按幼、长顺序排队,从阿婆手中领取颜料染红的水煮鸡蛋,同时接受阿婆的拥抱,象征领受福气。村中有威望的瑶族阿公,则将祭祀后的烧猪切成小块,分发给村民和游客,让众人共享一年丰收的喜悦。

祭祖领福毕,村中长者谭佳良在一旁,手握毛笔饱蘸金漆,为村民、游客写“福”字。本次进行网络直播的两位主播,受邀与谭佳良一起互动写福。连州手绘插画师何旭岑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谭佳良速绘一张肖像,被谭佳良称赞“像,像,像,好看”。此后,何旭岑又以2017农历生肖“鸡”为元素,现场设计绘画一张像鸡的“福”字,收获现场一阵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