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卖炭翁改写成一篇故事600字)

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卖炭翁改写成一篇故事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7 04:49:14
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卖炭翁改写成一篇故事600字)

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一】

??卖炭翁》改写

一个寒冬的早晨,大地落了厚厚的一层雪,差不多有一尺厚。在终南山通往京都长安的一条马路上,艰难跋涉着一辆满载木炭的牛车。路上的车辙印已经冻成了坚硬的冰。赶车的老农衣衫褴褛,狂风挟裹着雪粒打向他瘦小的身形。他冷得彻骨,脚已冻僵了,可他仍然默默地祷念着:“老天,你再冷些吧!……再冷些,就能多卖几个钱……老婆孩子就能饱一饱肚子了……”他的脸上布满着灰尘,苍老得如同一片枯槁不堪的老柳树皮了;他的黯淡的双眼却时时闪起几点焦急、渴求的火花——他不由得又用乌黑的手扬起短鞭,催了催牛儿……日已上了中天。卖炭的老农赶着牛车终于来到了京城集市的南门外。由于日光的照射和人马的践踏,这里已是一片泥泞,几处片干净的残薄雪在其中闪着斑驳的光泽。“只好呆在这儿了!”老农默默地停下了车子,抬眼四望,期待着买主的出现。牛儿“哞哞”地叫了几声,用它厚实的嘴蹭了蹭主人的衣角——它“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扁扁的肚子一缩一缩的,身上盖了一层冰花,一长串浑浊的鼻涕,和着唾沫,从它的口鼻,一直拖到地上……老农看着心里是多么地发酸啊!“好牛儿,忍着点……俺也有两顿水米没沾牙了……”说着,他又心急火燎地环顾四周抬眼四望:“卖炭喽——”,声音几近嘶哑……噢,那边,驰来了几匹枣红马,眨眼就来到了老农车前。一个穿金着缎、满脸横肉的差吏从怀里抽出一卷黄布,抖开了,阴阳怪气地冲着老农说道:“呔!老头,本太监奉皇上圣谕,为宫廷采购薪炭。你快把这车炭送到宫门,若有迟延,当心小命!”老农一听这话,头“嗡”的.就昏了,他哭求着:“大人……老爷,求您抬抬贵手,小民一家人全仗这车炭啊!……”“少废话!快走。”后边一个獐眉鼠目的白衣差人,翻身下马,从鞍具上取下两段宫廷里用旧的残绡败绫,缠到牛角上——“这就是给你的炭钱!快他妈的”,紧随着,“啪——”的一声,老农的肩上挨了结结实实的一马鞭……雪里泥里,老农在差人的吆喝下,战战兢兢地赶着牛车,拉着这一千多斤辛苦了多日辛苦砍柴再精心烧成的木炭,向北——皇宫的方向蹒跚走去……

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二】

“这是你给的钱!”官吏无情地把一丈绫扔给卖炭翁,“都给你钱了,你还想怎么样?去去去。”官吏带着一车炭回了宫。

卖炭翁又饿又渴,但又想到了家人,于是到市场上买了一些吃的,回到家,他和家人先吃了饭,然后讨论以后怎么过。

“老头子,不然我们以后养猪吧,猪好养。”

“不行,猪养地太慢了,我们家也买不起猪。”

“那干什么呢?”

“不如种菜吧,成本小,长得快。”

“好,就种菜。”

于是老翁去买了些种子,开始种了。

真是不种不知道,一种吓一跳。老翁在翻土的时候,竟挖到了一块金子,于是他买了更多的种子和肥料,于是第二年,他大丰收,卖掉得到了很多钱。

一年又一年,老翁变成了一个大地主,十分有钱,但他一直不忘艰苦的生活。

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三】

清晨,南山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晨雾,使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好像笼上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的。清新的空气中和着泥土特有的味道,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酝酿。在这个格外安静的早晨,南山里那将脚下的落叶踩的“悉悉索索”的蹒跚步履声显得尤为突兀。“嘿——”一个穿着破旧单薄的老翁挥舞着手中已经快磨平刀刃的斧头,重重地砍向一棵碗口粗的大树,相撞时震得他虎口发麻,一时间竟没拿稳斧头,掉进了草丛中。他一抹额头上如雨的汗水,看着地上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来的缕缕金光,愣了愣神。原来,他已经不知不觉砍了这么久柴。

老翁甩甩已经快失去知觉的手,强撑着砍下最后一棵树,将它劈成几段,艰难地放入身旁的牛车中。他拍了拍年迈的老牛,步履蹒跚地朝山下走去。

“咳咳……”山下的一间腐朽不堪的小木屋正往上冒着滚滚黑烟,老翁跪在窑旁,脸和手都被烟燎得漆黑,那骨瘦如柴的身子时不时随着老翁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微微抖动,老翁用黑漆漆的手擦了擦额上的.汗,将车上的全部木头烧成碳后,老翁顾不上歇一歇脚,顾不上喝一口水,顾不上啃一口馍,便脚步匆匆地要赶到集市上去卖。他原来就黝黑的皮肤被炭火熏得更黑了,但这也掩盖不住他眉宇间深深的皱纹。他的两鬓已是苍苍白发,可依旧还得为生计来回奔波。他单薄的衣裳根本抵挡不住呼啸的北风,那已经裂开一个大口子的鞋子不能给他提供一丝温暖,尖利的沙石划破他的脚掌,他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一般继续向前走着。活着,活着!他在心中不停地说。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也这样不容易实现。

“将这车炭卖出去,应该可以换上一些布料,补一补这已经破烂不堪的旧衣吧?应该可以再买上几斗米,吃一顿饱饭吧?”老翁沉思到。“神啊!请让这天再冷一些吧!这炭要是卖不出去的话,吾命休矣!”凛冽的寒风灌入他的领口,他那深深驼起的背上压着沉重的生计的担子,“唉……老了,老了。”

昨夜城外下了场大雪,本就凹凸难行的小道结了冰,牛车走得更慢了,老翁抬头看了看已经升起的圆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他望着那金灿灿的阳光,却感觉不到丝毫温暖。真正的阳光何时才能笼罩这片大地?

长途跋涉后千辛万苦才来到集市,老翁又饥又饿,集市已经开张,来来往往的人们用鄙夷的眼光注视着那穿着破衣烂衫的老翁和他那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翁疲惫不堪,感觉脚一阵脱力,不得不拉着牛车在市南门外歇一歇。尽管那地方泥泞不堪,但老翁顾不得那么多,靠着老牛喘着粗气。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惊得人们纷纷让出一条道来,是个宫中的黄衣使者,那鲜亮光滑的丝绸一看就价值不菲,系在腰间的两枚碧绿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亮的响声,他身后跟着个白衣侍从,张扬地骑着马来到集市。老翁被马蹄带起的尘土呛得咳了咳,再抬头时,黄衣使者已经到了面前:“皇上让我们来采购宫中用品。”他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老翁:“你这炭,我们征收了。”老翁呆了呆,“可是大人……”,“你不卖?这可是违抗皇命。”使者慢条斯理地晃了晃手中的文书,老人一时无言。“带走。”白衣侍从扛起炭就走,黄衣使者往牛头上系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然后调头绝尘而去。老人彻底呆住了。他看了看自己黑黢黢的双手上被斧头磨出的水泡,看了看那对于自己来说半点用处没有的红纱,又看了看空空的牛车,不由得老泪纵横。没了……什么都没了……辛苦劳作一上午,顷刻间便一无所有!这世道这样无情!是要将我逼啊!天啊!怎么才能生存下来?

明明,只是想活着……

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四】

在中唐时期,有一位卖炭的老爷爷在南山上,他砍柴烧炭,脸上灰尘遍布,非常辛苦。两鬓的头发早已变得苍白,十根手指因常年烧炭而变得又黑又亮,卖炭所得也赚不了多少钱,赚来的钱也只够每天的一日三餐和穿的衣服。可惜身上的'衣服单薄,心里却希望天再冷一些。

一夜过后城外下了一场大雪,在地上积了一尺厚,金鸡报晓之时,老爷爷便驾车运着一车炭往城里赶,车在冰上辗出了一道印子。路远车重,一路上老爷爷不知道摔了多少次,终于赶到了城内。太阳已高高升起,牛也困了,老爷爷也非常饥饿,就在市里的南门外一个泥泞的地方歇歇脚。

这时,远远过来两个人,身穿一袭白衣,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他们是谁?原来是黄衣使者,他们手拿文书,嘴里说是皇上派他们来的。调转车头,呵斥着牛向北走。一车炭非常多,老爷爷都舍不得让宫使带走。看着老爷爷苦苦哀求的样子,宫使丢了半匹红绡和一丈白绫给老爷爷就驾车而走,老爷爷依依不舍地目送自己一车炭和牛走向北方。这一车炭,是老爷爷全部的希望,如今没有了,可怎么生活啊!

老爷爷正在伤心时,一个平民走了过来,发现了可怜的老爷爷,就把老爷爷带回家。听了老爷爷讲完经历后,平民给了老爷爷一些炭,一身暖和的新衣衫,一匹小马和几袋口粮。老爷爷换上了新衣裳带上东西,感谢这位平民回家去了。可是,没过多久老爷爷又骑着马来找这位平民登门道谢,这次他带来了许多绡和一些炭。平民见老爷爷来了收下了他给的东西,还热情的款待了他。就这样老爷爷幸福地度过了自己晚年的生活。

我希望,我们社会永远也不要再出现卖炭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