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以小见大的作文怎么写才有思路

以小见大的作文怎么写才有思路

更新时间:2024-05-29 22:15:40
以小见大的作文怎么写才有思路

以小见大的作文怎么写才有思路【一】

兔王总觉得自己这个大王当得没人家的大王神气。瞧虎王、狮王、狼王,威风凛凛,或率领部下出击,或接受臣民仰拜。而自己呢,没什么王气,只会带着部下逃避灾难,天天生活在惊恐之中。

兔王决定改变自己的形象,当个名副其实的大王。

他把几位善谋的大臣召来,给他出主意。

“是不是生理上的关系?我建议大王找位医生看看。”一位大臣说。

兔王认为有道理,自己从小就胆小,大概和身体上的什么毛病有关系。他决定去找医生。

兔王的山寨离医院很近,可他足足走了两个月才走到。他一听到风吹草动就要停下来,心惊胆战地判断着身边有无潜伏的危机。兔王的耳朵长,能听到几十里以外的声音。

总算来到医院了。

“看什么科?”挂号窗口里问话。

“看……”兔王也不知道应该看哪个科。

“什么病?”窗口里又问。

“胆小……没有王气……”兔王面红耳赤。

“看心理科。”窗口里递给兔王一张挂号条。

心理科的医生是位小伙子,他笑容满面地接待了兔王。当他得知面前的这只兔子是全世界兔子的大王时,惊讶极了。

医生全面询问了兔王的症状,还给他做了心电图。

忽然,兔王紧张起来,他的两只耳朵竖得笔直,眼睛里露出恐惧的神色。

“你怎么啦?”医生不安地问。

“我听见有狼叫。”兔王浑身打哆嗦。

“狼叫?我怎么没听见。”医生觉得好笑。

兔王的确听见狼叫了,是在几十里之外。

医生突然明白了,兔王的病根是在耳朵上。

“我建议你把耳朵卖了。”医生说。

“你说什么,卖耳朵?”兔王头一次怀疑自己听错了。

以小见大的作文怎么写才有思路【二】

小猪种了一棵苹果树。秋天到了,苹果树结满红通通的大苹果。小猪心里真高兴呀!一天,小猪正在树下休息,一只小鸟飞来了。小鸟发现了这么多的苹果,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小猪的苹果树结了这么多苹果啦”小鸟的叫声,引来了一只狐狸。狐狸抬头看着那些红通通的苹果,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他对小猪说:“这苹果一定很甜。给我几个尝尝,怎么样?”小猪看着狐狸的馋相,摇摇头说:“要想吃,还是你自己种吧!”狐狸可不爱劳动,也没有耐心种苹果树。有一天,狐狸想出一个坏主意,它把几只大红气球拴到一棵树上,然后跑来对小猪说:“我种了一棵最新品种的苹果树,几天就结苹果了,苹果个个又大双红比起我的苹果,你的大果只能算小苹果啦!”小猪听了很好奇,就去看狐狸的苹果树。它站在树下一看,高高的树梢上挂着几个特大的红红的苹果 。

小猪也想种出这么大的苹果,它对狐狸说:“请你换给我一个苹果吧,我想用它做种子。”狐狸这下可神气了,摇头晃脑地说:“换是可以的。但是这些苹果特别大,又特别珍贵,所以你要拿好多才能换我的一个水红苹果。”小猪答应用三筐苹果来换一只狐狸的大红苹果。

小猪哼哧哼哧地拖来了三筐苹果。狐狸也准备上树去采它的苹果了。远外的小鸟知道这一切,心里着急地想:“小猪你可不能上狡猾的狐狸的当啊!”

小朋友,你们看小猪会上当吗?小猪怎样才能发现狐狸的苹果是假的呀?

以小见大的作文怎么写才有思路【三】

今天,我从少年宫出来,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通后便随手扔到马路旁的树下,对几米外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之后便扭头就走。

这件事虽小,但它表现了中学生以致广大市民普遍有的坏习惯——乱扔垃圾。他们认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固然危险,但远在天边;全球变暖固然是个大危机,但每年也就上升那么零点几度,对生活不造成影响;环境污染固然对人类是个大考验,但就扔那么个塑料瓶,没什么要紧。这是多么不正确的观念啊!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吧?知识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学识渊博。

那么垃圾呢?也许,在科技极端发达的未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颗璀璨的蓝宝石;也许,那时人类能改变一切,但他们能让地球脱胎换骨吗?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还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群来自韩国的游客在宁波景区捡垃圾,他们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捡。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人乱扔垃圾的实在太多。外国就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乱扔垃圾一次就要罚几千元呢?在德国,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还规规矩矩地分类投放。要是中国人去那里,还得准备几万元作罚款呢!

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开展“你丢我捡”这一类的活动,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形象。

以小见大的作文怎么写才有思路【四】

扇面,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个独特的表现。扇面画,更是从唐代走来,如今仍在绵延着的一种玄妙文化,它不仅是古时文人思想和情怀的载体,也是今日别具一格的收藏与传承。

老家客厅的墙上就挂有一副拆下扇骨,装裱好作为收藏的扇面画,画上舒卷几簇兰花。只是小时候我一直不解,这么小的一幅画,既无卷轴上画作的磅礴之气,又无什么格外有趣的画面,为何要珍重地挂在墙上,才五六岁时我说:“这样的画我也能画出来呀!”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要画,确实谁都能画成,只是要画的好,又是另一码事。

有一次偶然得到机会自己尝试画扇面。由于一直觉得简单,稍稍思考,提笔就画,正觉得顺利,猛然发觉重要的一笔竟要超出画面。不由得觉得惊讶,我一直对自己画画、构图水平有自信,以往也没出过这样的失误。我当然不满意,又画了一次。这一回倒是没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是扇面上的图画别扭在一起,像是勉强挤入画面中。不肯放弃又不服气,我又尝试了几次,无不是卯足了劲,成果却都不尽如人意。不是紧凑别扭,便是板约束,竟没有能与老家扇面中“平凡普通”的飘洒自然相像的。忙碌了一个下午,放下了笔,忽然觉得疲惫极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绪还陷在那小巧扇面之中,越发困惑为何那么小的一幅画,自己却如此不得要领。想到这里时,脚步忽然一顿,发觉自己“忿忿不平”的原因,是纠结在这一个“小”字上。

我以为,小,所以理应容易。可是细想,古往今来,细微之处藏精妙,浓缩荟聚,我眼中的“常识”好像也实在禁不起推敲。

确实,谁说扇面小,就可以马虎画过,就不需纯熟技艺和精细推敲了?我把扇面作画想的也太简单了。

曾见过公园里一位爷爷摆开桌,正襟危坐画那还有菱角折痕的折扇面,人们好奇围在桌旁,他也不管,只是看着扇面像在思考,许久才提笔画起,一笔笔连贯而过,直到收了最后一笔,严肃紧绷的脸才舒展开。

当时我想,这样慎重是否太夸张了。如今看来,恐怕那些认真,郑重的表情,也都是必要的吧。

听潘天寿先生说:“作小幅,须有治大国之精神,高瞻远瞩,会心四远,小中见大,扼要得体,便不落小家习气。”

也许这小巧折扇上的一笔一画,也是乍看不起眼,实则是以小幅藏深意,以小幅藏大技,用精简的画面来表达情怀与风骨,一副用心塑造的扇面画,有限的笔墨画幅,斟酌后落在扇面上的每一笔,都画出这样一种独有的风骨和传统的精神来。

由古至今,这份“荟聚”的“精髓”,又怎会不如大幅山水,又何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墨中不凝不散的一笔锋芒呢?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