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我最喜欢的课文作文二年级)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我最喜欢的课文作文二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19 15:02:24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我最喜欢的课文作文二年级)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一】

可是,自从我“搬家”后,许多事情都变了!和同桌说话,不理我;问她答案,不说!可是,我叫她给我解释意思,她倒非常认真地给我讲解。我想,她和别人真不一样!如果是别人,一定直接说出答案就好了。

到了考试,我问她题目怎么写。哈哈,果然不给我讲。其实那题我会,只是想试探她一下。我又问她字怎么写,她都不说。哎,这都不说。她把答案用纸挡着,仿佛那张纸就是一座城,我的眼睛是弓箭,可惜的是攻不过。算了,我自己写吧,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出来了!

原来,认真想还是会的!。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二】

年级课文《穷人》续写300字左右

“哦!桑娜!亲爱的!你把他们抱过来了?!”渔夫抱起了其中一个孩子,惊喜地说。“你瞧!多可爱啊!”

“嗯!”桑娜莞尔一笑,“是啊!像小天使一样!”桑娜边说边轻轻抚摸着孩子。

“哦!对了”渔夫慢慢放下了孩子,“他们叫什么你知道么?亲爱的?”

桑娜略显伤心的摇了摇头,“不知道,哎!西蒙生前就不爱多说话,是因为孩子还没出生,丈夫就走了的缘故吧!”

“我们要给他们起一个名字!”

“起名字?”桑娜惊奇地问。

“对!起名字!哎!你知道么,听说中国人起名字都要翻烂一本书呢!叫什么典!”渔夫挠挠后脑勺。

“是词典吧。哎,咱们买不起啊!”桑娜无奈的说。

“不!我们总会有一本的.!”渔夫坚定地说、

……

可他们没有想到,那两个孩子其实一直都在醒着……

十五年后。

当时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在暗地里一直偷偷的打工。

在一个清朗的下午,两个孩子把一本厚厚的词典送到桑娜和渔夫的手里……

那一刻,千言万语涌到嘴边,不及说一句:“我永远爱你。”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三】

??年级课文《草原》续写

此时,夕阳已西下,把大地照得通红,几片同片晚霞覆盖天空,把整个天都映红了,红红的,红红的`,抹了一把温馨的友谊,似乎一座红桥架起,载着咱们的友谊,让咱们蒙汉的友谊连起、拉近。待到分别了,但谁也不肯走。你站在那,我站在这,对视着,虽语言不同,但心可是一样,大家心领神会。这时,主人走了过来,几次拥抱,几分温情,恋恋不舍地搭着“我”的肩膀,我们向蒙古人们告别,他们向我们告别,再告别,我们再回敬。

这时,天空慢慢地,颜色变得更深重,开始变黑。我们骑着马奔向汽车所在处,眼睛却没有看着前面,而仍然是互相对视,那一分草原情深依然还在留念,主人把我们送到差不多时,建议下马而行,我们走在草原上,那份友谊都把我们围住了,使人产都默默无闻地。虽无声,但意重,千头牛万头象都托不起。漫步在草原上,也不知怎的,就情不自禁的拥抱起来,拥抱了再拥抱,此刻的手热乎乎的,也不知是谁握着。

到了停车处,主人与我们最后一次告别,我们向他回告,草原情深不忍别,何时才可重相见?是啊!草原的浓浓情意,一分别可能只有在心里品味了!

……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四】

风景的不一样。这次我们去的是花港观鱼、苏东坡纪念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花港观鱼。那里,没有城市喧闹,只有大自然的芬芳。一走进去,一阵阵香甜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将凡尘俗事都隐去,只留下对这里的迷恋。许多不知名的.花儿紧挨在一起,黄的、红的、蓝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再走进去,树木一棵挨着一棵,很多枝条都垂到了地面,我想:这真是枝繁叶茂呀。穿过树林,眼下就是观鱼的地方,众多的鱼儿在河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互相嬉戏打闹,惹得整片河面溅出晶莹的水花,十分有趣。一旦有鱼食,它们又成群结队,蜂拥而上,狼吞虎咽。这情景让我不禁哈哈大笑:”鱼儿们真顽皮啊,这儿的风景与前几年的秋游相比,真是不一样!”

食物的不一样,参观了花港观鱼、苏东坡纪念馆后,我们就前往草坪,吃午餐。我们按小组分,把餐垫铺开,把自己的食物放在中间,拍完照后,便一起分享大吃特吃起来。这次的午餐,有人带水果,有人带蛋炒饭,有人带寿司……各有各的美味。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组每人都带了鸡翅,有人狂言,三个组的鸡翅加起来,都没我们组的多!我们听了,差点儿笑破了肚皮,大家真是心心相通啊!

今天的秋游,除了一贯的美景外,更让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芬芳与趣味,还有众多美食,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秋游。

作文跟二年级课文一样的【五】

??中一年级课文山中避雨的扩写

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

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

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

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

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