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落脚的地方作文(寻找栖身之地作文)

落脚的地方作文(寻找栖身之地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4 09:20:24
落脚的地方作文(寻找栖身之地作文)

落脚的地方作文【一】

五一黄金周,妈妈决定带我去南京游玩,参观名胜古迹。

乘火车一小时半后,我们到达了南京。到了那里才知道交通很方便:两号线地铁贯穿所有旅游景点。我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去过南京,那时候坐公交车,坐一站吐一站,本来需要两块钱的车程用了六块钱——中途下了几次车。曾经我也坐过地铁,但记忆早已模糊了。

到了南京以后,第一个游览的就是总统府。总统府是曾经工作的地方。一个大的城墙,上面高挂着青天白日旗。入门后,走了一会儿,到达了最前面的大堂。这里红柱子红灯笼,一块匾额“天下为公”高挂,是孙中山当年的手书。两旁的大幅画像,反映了当时我不太了解的历史过程。

接着我们来到一个展示厅内,里面有清朝官员穿的官服,上面绣的很精致,有飞禽走兽图案。还有一些精美的装饰物,反映当时清官的雍容华贵。

接下来还有刀剑展示馆。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军刀,上面还有细致的条纹。枪上的刺刀也展示出来,人们从中看出战火的纷飞。

总统会客厅在另一幢楼里。孙中山的照片高挂上头,下面是一排排的黑皮沙发,茶几上是一个个青花茶杯。就在多少年前,的长官就在这里会议。另一间房中,展示着当年的打字机,看起来和我们现在的电脑键盘字母的排序没有区别;还有密文电报机,看起来也十分陈旧了。

接着还有总统府会客厅,政务局大楼,孙中山起居室。然后我们进入博物馆。那里有熏黑的火车头、当时的纸票大洋,甚至还有给“三寸金莲”穿的鞋子,那鞋子小的可怜,可能只有婴儿能穿下,但那是当时裹脚的成年人穿的鞋啊!

由于对历史的不了解,我就写这么多吧。

落脚的地方作文【二】

在泉州,三步就一个小庙,五步就一间大庙,每间庙的祭拜的主神都不一样。每间寺庙里,都可以看到虔诚的善男信女拿着香,默默祈祷着,就好像天上的神明正在跟他们沟通似的,很让人感动。

香烟弥漫的寺庙里,供奉的大小神仙,背后都有数不清的传奇故事,等着你去挖掘。想听故事的人,你可以问庙里的老爷爷,他们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寺庙的神桌上,供奉着不同的水果和供品,你知道拜三太子哪里扎,要用棒棒糖吗?因为三太子是个小孩,所以我们当然要用对待小朋友的心来对待罗!是不是很有趣呢?

你还会看到有人拿着两个红色的筊,往地上扔掷,嘴里还喃喃有词,那是跟神明问问题,掷筊之后,就会得到神明的暗示,你还可以去抽签诗,神明有话跟你说,你就不会彷徨了。

烧金纸给神明,是一种礼貌,请它多多保护你和家人,烧完的金纸,神明收到你的心一,你也安心了。

庙会,更是寺庙一年一度的大庆典,怎么都不能错过,有人卖艺、有人摆摊子卖美食,就跟夜市一样,这时神明也会出来逛街,大家簇拥着它,好不热闹。

庙前的戏台,会有唱戏的表演,搬个板凳,用力的拍手,这是演给神明的戏,你也沾光了。

泉州的庙宇不但建筑美丽,那其中的小小文化,最是迷人,是我心中的最美丽。

落脚的地方作文【三】

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也是我古都西安三日游中的第二天。今天的目的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文明的秦兵马俑。

西安市区到临潼只有一百多公里,妈妈开了她同学的车走高速,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我的心中无比激动。买好票,踏进博物馆大门,咦,里面竟只有花花草草,再看地图,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绿化带,博物馆在绿化带正中心哩,看来,我先要踏入这绿色宜人的美丽画卷了。走在花丛中的石子路上,我更期待一睹兵马俑的风采啦……。

画卷轴心有一座拱形的巨大的建筑物,上书“兵马俑第一号展厅”的篆体,“妈妈,妈妈,到了,到了!”我欢呼雀跃。我飞奔跃进大厅,脚步嘎然而止,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一列列、一行行的兵马俑,正用他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他们军容严肃、或跪或立、各个手执剑矛弓弩,好像一声令下,他们就张弓搭箭、冲锋陷阵;马俑匹匹毛色光亮、肌肉丰满、身强力壮,似乎想挣脱缰绳扬起四蹄驰骋疆场。我的心在颤动,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而颤动;我的心在呐喊,为眼前那震撼人心的壮观而呐喊;我的心在自豪,为祖国拥有这伟大的奇迹而自豪,我被眼前这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兵马迷住了。

落脚的地方作文【四】

七月份的一个星期三,绵绵的细雨滋润了万物以后,太阳重新露出了笑脸,鸟儿欢快地歌唱着,草儿滴着露珠,好像都在赞美这场小雨马路两旁的月季花,红红的花朵挺立在了绿色的枝叶上,阳光在绚丽漂亮的各色花朵上浮动着。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和爸爸一起乘着车子去上海博物馆参观。

在去上海博物馆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出了张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课时的情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地质性博物馆。专门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标本,对地方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进行研究、陈列。上海博物馆藏品包括前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所存在内的,总数约是1、8万件。重要藏品有七宝寺藏五代金字写经、明徐光启农书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划界杯……突然被爸爸叫得惊醒,睁眼一看,那上海博物馆真是华丽。

我和爸爸先来到第一楼的“国外名画”,那画画得栩栩如生,逼真极了。那画仿佛是电影在播放。

然后,我们到第二楼的“摆设、器皿”,刚进门就被一尊人像吸引住了。身姿、眼神和面部表情都逼真,好像它在和我绘声绘色地地和我聊天。这就是艺术的美。人们不会因为时代、国界、材质和新陈来刻意的区分他们的等第。如果刚才的洋画是奥妙的话,那么这里的器皿,就是巧夺天工了。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像那些洋画一样,令人遥不可及。

我们在来到了第三楼的“青铜器,陶瓷器”,我看了看青铜器,陶瓷器上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含意。我又想到姚老师说:“陶艺品的制作流程是揉泥、制坯、阴干、上釉、烧制、成品……”我又看了一遍,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唐三彩,那是紫砂壶,还有那是釉上彩……”这些艺术品让我看的眼花缭乱,但是依然爱不释手。

参观完了上海博物馆,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回家以后我对上海博物馆更是久久不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