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6-09 13:57:50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一】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二】

昨天晚上,好朋友跟我约定,早上一起去锻炼打打羽毛球。

我本来是想拒绝的,因为估计自己周末不太想早起,让人家等又不太好意思,但一想,的确应该多去户外运动。我一直也很喜欢打羽毛球,但这是双人活动,一个人又不能自己打球。所以,我和她说,不要太早。然后她提了个8点。

虽然我觉得这个时间点还是有点早,因为那时刚吃过早饭,可能不太适合运动。不过既然有这个想法,但晚上就让自己早点休息。

早上起来一看,阳光明媚,真的是一个很适合户外锻炼的天气。我吃了早饭,再看一下时间,也差不多。于是就联系了朋友。结果,她昨晚太晚睡了,现在还困意十足,又听我说风很大,直接就不想出来啦。我并不觉得被放鸽子了,选择自己一个人出去散步了一会。

一边欣赏着路边的绿树红花,抬头看看万里无云的天空,迎面又是徐徐微风,这感觉很是惬意。所以,我倒是很感谢我的朋友,即使她临时改了主意,我也很感谢我自己,没有因为别人的选择,而错过一个明媚阳光的早晨。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三】

来了,来了!“她”来了!又是365个日日夜夜,我们迎来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她带着满街的“中国红”、一身品牌的“精神人”、一车车的“年货礼”,姗姗地走进了各个角落、各个家庭。

这几天爸爸妈妈的电话多了起来,根据我的所听,他们讨论的主题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哪一天到哪里团年,经过他们反复争论、协商,最后确定了一家一天,这样大家都满意。从他们争论中,我发现他们都希望年夜饭在自己家,我想,是都希望来年生活都能越来越好吧。不过,凭着我爸的“三寸不烂之舌”,最后还是选定年三十在我家,我从中仿佛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

为了更好地迎客,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年货。过年要吃糖,我们就会买很多糖,酥心糖、水果糖、软糖……几乎都有,巧克力也是必不可少。剩下的则是一些零食,饼干,瓜子都是最佳选择。水果在大家心中的分量很重,像苹果、葡萄、砂糖桔,这些几乎都是成箱成箱的买。有吃的,当然也有喝的,小孩饮料,大人白酒,葡萄酒,啤酒,应有尽有,几趟搬到家,我都累的瘫坐不起了,不过内心却是兴奋的。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因此,对联就成为我们必买的一件物品。“内外平安好运来,合家欢乐财源进”七字的、九字的、十二字的……那一幅幅红底金字、飞舞狂草,让办年货的人们目不接暇,认真选对自己所需的。一路路置办年货的人们在选对联时,同时围着一摞“福”字精心挑选,听着他们的笑语,我明白了,过年除了贴对联,还要贴“福”,并且是倒着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倒福到”。我们也同样买了一个“福”,精心挑选了一幅“辞旧岁喜看江山更美,迎新春展望前程似锦”的书法对联,爸爸告诉我,祈愿我们祖国越来越好,家庭越来越幸福。

为了使团圆饭更加丰盛,我们家都会准备腊制品、卤制品、酥肉、春卷,藕夹这一类的。为了团圆饭,妈妈老早就开始把肉腌制,风干形成腊制品。卤制品的食物就多了,卤牛肉、猪耳朵、猪肝等。酥肉则是用面和肉炸出来的,制作程序我偷看几次都还没有学会。还有的家庭会灌些香肠,风干了吃,我们家的香肠都是妈妈自己弄好半成品在街上做的。团圆饭桌的菜也很有讲究,汤圆必须有,寓意着团团圆圆。最后还要上一道鱼,不管是鲫鱼、鲤鱼,制作方法不管是红烧、清蒸,都不能吃完,这叫做“年年有余”。它绝对是团圆饭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想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流口水了。

这浓浓的年味,让我尝到了幸福的味道,它是五彩缤纷的,是幸福美满的。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四】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

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时,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春联。我高兴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来,十分欣喜。

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我们,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边再左边。我便好奇地问爷爷:“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爷爷点点头说:“是的。”我们首先贴堂屋大门的春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春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马年大吉。爷爷让我们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福”字的习俗,意为春节福到。原来,贴春联也是很有讲就的。

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虔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些程序,大约20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一挂鞭炮。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鞭炮。

天黑,我们便回家一边围着火炉守夜,一边看春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带着我们放鞭炮,意为“迎神”。这时,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烟花的海洋……让我想起《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山村又安静下来,我们也入睡。

大年初一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我们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

大年初二,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五】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题记

在清晨起来后,我看向窗外的风景,看到了小鸟正在欢快地歌唱;看到了树叶飘飘悠悠地掉在地上;看到了人们正在运动着,而我则坐下来,慢慢规划这一天的计划与怎么实施这一个计划……时光似箭,光阴如梭,就光想计划的事情,都花了一个小时。

等到太阳来到天空中间,照耀四方的时候,我也想好该怎么执行这个计划了,但是我内心依旧有很多的疑惑,例如:“为什么人要从清晨思考问题,然后才去执行呢?”接着我呼出一口浊气,接着我走向客厅,看向客厅上写着那几个大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幡然醒悟,我当时就像一位老僧一样,入定思考起来,在我的脑海里面,多出了几句话:“清晨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所以存在,在清晨时期,阳光初生,万物复苏,人也会很清醒,所以在这时候思考是非常好的。”我了解这些事情后,我离开了家,前去公园那里逛逛。

来到公园后,我随意逛逛,看到了很多人在公园里娱乐或者锻炼身体,我缓缓走过去,又发现了很多人在这里坐下来,似乎在冥想,我想不通这个疑惑,但也没有发问,只是慢慢离开了,重新回到家之后,我看向自己的计划表,又尝试了冥想,发现清晨冥想可以“解放”自己的心灵,我呼出了一口气,似乎理解了他们坐在公园冥想的感受。

太阳烈照,我开始了今天行动了,慢慢地清晨的计划开始了。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六】

十八岁的我们,正值韶华。刚脱去那年少时的懵懂无知,想要前往那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的未来。

我们就像刚出生的牛犊,不畏那凶猛的老虎。每天嘻嘻哈哈同朋友玩闹着,做着别人眼里疯狂的事情,那么肆无忌惮,像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宣泄一空来表达内心的那些特别的想法。 十八岁的我们,敢想敢做,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且坚定地认为梦想一定能实现,无畏别人奇异的目光,那么勇敢,那么刚强。

十八岁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介于幼稚与成熟之间,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平时就是斗嘴吵闹,关键时刻也会为对方挺身而出,然后彼此对望时,默契地会心一笑。

当然,这时的无畏,不代表着没有许多的困难在前方。我们也是跌跌撞撞,满身伤痕,可依旧不愿意放弃,不断的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一下。

泪洒路上,可仍旧倔强的迎笑未来,不肯低头。汗水湿了衣裳,伤口遍了全身,仍旧相信未来就在前方。

十八岁的我们在成长这条漫长的路上,必将尝尽世间的酸甜苦辣,在嬉笑怒骂中,彼此渐渐成长,坚强地奔向那梦的远方。

为了拥抱那未知的未来,那么倔强,一路艰辛,一路高歌。

写随笔作文怎么写【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绘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的热闹场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这似乎是一种不会被人忘却的传统。从我记事之日起就对每年除夕凌晨12点的炮声记忆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时间点里每家都会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你能想象上百花炮声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种光亮,那种声响,怎一个震撼得呀!即使你熬不到这么晚,相信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还是会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爷爷、伯伯、爸爸都会准时从被窝中爬起来放鞭炮,对他们而言,这已是保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习惯。他们不需要闹钟,却总是那么准点,或许是他们的心灵感知新年的气息比我们更早更准吧!

我一直认为,乡下的年味儿比城里要更浓些,因为这份“美味”中加更多调料,纯朴、感恩与真诚。城里的路旁商店张灯结彩,这是他们对新年的期许,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步步高升,但这其中不乏有些应付之意,过多花哨的装饰只是随大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乡下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更有寓意,这些春联并不昂贵,并不华丽,却寄托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说平凡之中见真情,春联不也是如此吗?

年味儿要与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与家人共进晚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物质需求的提高,“年夜饭”人们更热衷于去饭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现成的饭菜,吃完结账就可以走,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呢?但在乡下大多数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饭店菜品的美味,但这是家人亲手烹制的,里面充满浓浓的爱意,即使比不上饭店用餐的方便,但与家人一起劳动是开心的,充实的,享受的。我们吃的不是美味,是气氛。只要一家团聚,一起吃饭,我相信,无论饭菜的丰盛与否,大家都是开心的。

吃完年夜饭干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看春晚!虽然现在对春晚的意见褒贬不一,但依然不减低人们对春晚的热情,很早就开始关注春晚,除夕晚上8:00,春晚终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说说笑笑,体味春晚带给我们的乐趣,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

除夕,除旧迎新。年味儿,充斥心田。希望人们可以在新年中过的更轻松、更舒适、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