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具体的事件作文(关于事件的作文400个字初中)

具体的事件作文(关于事件的作文400个字初中)

更新时间:2024-06-06 06:34:31
具体的事件作文(关于事件的作文400个字初中)

具体的事件作文【一】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具体的事件作文【二】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具体的事件作文【三】

写人,让人物活起来,让人物的动作、话语、思想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你要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却只用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这样的话语来概述,读者就无从知道怎样艰难,他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等具体情况了。如果写成: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出现艰难的字眼,但读者似乎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写景,让景物动起来,使其具有人的情态,或呈现出自然的形态、天然的色质。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是要表达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所以对百草园中的菜畦、石井栏、树木花草、藤蔓、小虫、小鸟,从静态到动态,从颜色到形状再到味道一一进行细致地描绘,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园子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和欢乐,即使那些原本在生活中并不惹人喜爱的蜈蚣、斑蟊,也变得充满情趣。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就洋溢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假如只有百草园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样很笼统地表述,文章还有感染力吗?

描写具体来自仔细观察。对每一个描写对象的观察,都可以从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方面入手。例如:对一根头发的观察。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感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尖子上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只要调动所有感官,细心体察,就能描写得逼真、细腻,使文章具体形象,摇曳生辉了。

具体的事件作文【四】

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具体的事件作文【五】

在我们班里,跑步最快的“飞人蔡”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飞人蔡”大名叫蔡佳琪,她爽朗爱笑,四肢矫健有力,跑步飞快。

我们学校举行夏季运动会时,天气炎热,她要代表我们班参加200米跑的项目。得知四(五)班的“女汉子”也参加了200米跑,她身材高大,一脸自信,也是一位跑步速度十分快的运动员,看来对200米跑项目的第一名势在必得。有了这样一位对手,我们为“飞人蔡”捏了一把汗。但“飞人蔡”笑眯眯的,并不担心。

到了下午,200米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飞人蔡”一开始就冲在第一,使劲甩开臂膀,迈开双腿,向前狂奔。所有人都不是她的对手,现场围观的观众像刚烧开的水一样沸腾,不停地为运动员加油。只见其他五位对手都眉头紧皱,四(五)班的选手有点紧张,紧抿嘴唇,埋头向前冲,但差距越来越大,这位“女汉子”渐渐落在了最后。

一转眼,“飞人蔡”离终点已经不到50米了,她咬着牙,攒足了最后一点力气,奋勇向前,冲击终点,第二名紧跟其后,咬不放。但最后,第一个冲到终点的还是我们班的“飞人蔡”。

“第一!第一!第一!”我们班的同学老师都欢呼起来了,“飞人蔡”一边喘气一边咧嘴大笑。这就是我们班的“飞人蔡”。

具体的事件作文【六】

在我心里,我的妈妈一直是一位超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妈妈是“万能”的!

她不仅会做饭、炒菜。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就能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味。她还是个家务能手,所有的家务活都是她包了。妈妈说,春节快到了,而在春节来临之前,每家每户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接新春佳节。

这天一大早我就被哗哗的水声给吵醒了,迷迷糊糊看见妈妈站在窗沿边擦玻璃。由于窗户太高,她一会儿下来洗毛巾,一会儿上去擦玻璃,真是太危险了。我好想跟妈妈一起擦,可是我有写字课。临走时我叫妈妈注意安全,等我回来一起擦。她笑眯眯地答应了。就在我下课回到家开门的那一瞬间,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家里,感觉四面金光闪闪,金碧辉煌。就好像妈妈有一种超能力,能把家里一下子变得整洁干净。

妈妈的工作能力也很强,短短几年时间从一名小职员升到副总,她做事认真,负责,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所以老板特别喜欢她。我也十分崇拜妈妈,觉得她就是个超人。直到有一次她加班回来,已经很晚很晚了。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妆也没卸、牙也没刷直接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这是我第二天早上才知道的)我终于明白妈妈不是一个超人,每次她做完事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其实内心一定很疲惫。

原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超人,那些所谓超人妈妈都是为孩子呕心沥,不辞辛苦地做好每件事。这一切都是爱!此刻我好想大声地对超人妈妈们说一句:妈妈,我们也爱您!

具体的事件作文【七】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 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祉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具体的事件作文【八】

早在放开“二胎”政策之前,我就很荣幸地有了一个妹妹。在家里我喜欢叫她小米,她今年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和妹妹一起成长的岁月里,她给我带来很多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不时感受到来自于她的“危险”。因为她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不时会展露她的“功夫”。

“姐姐,起床了!”周末的早晨,我正在酣睡,耳边会突然响起冲天炮一样的声音。原本打算睡个懒觉的我被小米的这声“狮子吼”给震醒了。带着耳边的嗡嗡声我怒气冲冲地起床,一看时间才七点多,真是又生气又无奈。来到客厅才发现,爸爸和妈妈有事都出去了,原来是小家伙肚子饿了,也不知饿着肚子的她底气为什么那么足,喊声震得我的耳朵一直嗡嗡响。作为姐姐,我早就领教了她的“狮子吼”功夫,还是赶紧在厨房找点东西给她吃吧,谁让她是我妹妹呢!

小米的“功夫”里还有“降龙十八掌”。别看这个小家伙个头不大,脾气倒不小。如果真把她惹急了,就会突然使出“降龙十八掌”,对着惹她的人一番拳打脚踢。虽然这种情况不多,但偶尔一次也是会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每当这时,我这个当姐姐的,对着比自己小的妹妹,只能“防守”不能“反击”,这种滋味真是五味杂陈。拳脚打在身上,说不痛肯定是假的。不过怎么好久都不见她使用“降龙十八掌”了呢?哦,原来她在慢慢长大!

有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妹妹很像《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调皮、可爱又有些任性。尽管她是个“危险人物”,但却是在家里给我们带来最多快乐和欢笑的人。不知这位“武林高手”长大了又会学会怎样的“绝学功夫”来行走“江湖”,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