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为学杯作文考试题目(为学杯征文比赛的作文)

为学杯作文考试题目(为学杯征文比赛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8 18:23:24
为学杯作文考试题目(为学杯征文比赛的作文)

为学杯作文考试题目【一】

离开小县城,来到大都市读书,在一次逛超市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榴莲。看着旁边苹果3块一斤,香蕉两块一斤,而榴莲19元一斤的标价,当时心想,难到种榴莲要比其他水果多付出五六倍代价?要么就是这家超市标价太高了。于是欣然买走了香蕉和苹果。

又一次逛超市,看到了榴莲标价还是19,依然没买。再逛超市,当看到榴莲标价19的时候,买了一个,自此爱上榴莲,也就在心底接受了榴莲19一斤的价格。

在后来的生活中,每次看到低于19的榴莲,品相不错的一般我都要买,而高于20块的,也就从未买过了。从未深究榴莲到底值不值19一斤,但这个价格却在我心中留下深深印记。

这就是锚定效应,当我们接触一件新鲜事物时,在无法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所接受的信息往往会容易被接受,此后再次遇到相同事物,总会不自觉的和最初印记做对比,即使第一印象本身定位就存在不合理性。

有一次宿舍准备集资买一个电饭煲,我们4个大老爷们去逛超市,在电器区,看到了苏泊尔的三款电饭煲,标价分别是149元、169元、189元。三款电饭煲容量一致,功率一致,经过简单讨论,我们打算买169元这款,这时候销售走来,也给我们推荐169元这款,于是欣然买走。

回到宿舍,我在想为什么当时我们没买更便宜的149元那款呢?是它质量不好吗?其实并不见得,同样是检验合格的产品,使用是不会有问题的。我再次跑到超市,向销售询问了三款电饭煲的销售情况,不出所料,169元这款销量最高,然而销售也解释不出来149元那款差在哪儿或者189元那款好在哪儿。这让我联想起了一件事,在我们去餐馆吃饭时,菜单上总会有一道菜价格很高,我们也不会点,却很情愿点价格稍微低一点的推荐菜。

在公司上班的小伙伴们许多人都收到过节日礼品,或者是购物券,为什么公司不直接把礼品折算成现金直接发给员工?因为礼品可能并不是大家需要的,但是员工收到礼品时普遍更开心。这里面蕴含的道理就是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运行问题。

人的行为并不总是合理的,丹-艾瑞里在长期的封闭治疗中,无法与人正常沟通,深入观察并思考了人类的种种行为,《怪诞行为学》正是一本探究人类诸多不合理行为的学术著作。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三万块给自己的新车安装真皮座椅却不愿换掉家里的老沙发?显然坐在家里沙发上的时间远超过坐在车里。

为什么有人可以跑两条街去买便宜三毛钱的土豆却不愿意走到隔壁商场去买便宜3块钱的卫衣?

为什么有人愿意免费帮人捎带东西,对于花钱请他捎带却一脸不乐意?

想起了一道数学题,说男孩和女孩一起去吃披萨,女孩吃了三块,男孩吃了五块。结算时男孩付了15块钱,问披萨总价多少钱?

为学杯作文考试题目【二】

次日,贫者手持一饭钵,腰系一水瓶,背负一布囊,内有一串佛珠、一本经书及单衣若干。既而,东下南海。

富者却伐木造舟,购置干粮及防寒衣物,以确保万无一失。

一月后,贫者四处讲经、化缘。渴,饮溪水;俄,食野菜;心乱,则打坐念佛,倘徉于山水风雨间。行程已过半。

而此时,富者正驾舟始下南海。舟内有二箱,其一内置干粮;其一内置斗笠、蓑衣、草鞋。木舟轻小决捷,顺水而下,大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风范。富者思曰:此次吾必胜贫僧,顺流而行,岂不快哉?

二十日后,富者至普陀山,而贫者未至。富者喜。十日后,贫者至。富者曰:“汝历时六十日而至此,而吾历时仅二十日,吾乃赢者。”贫者笑曰:“吾虽慢于汝,单吾有一问,汝顺流而下,何所见,所闻,所获,所感?”富者耳赤,低头曰:“顺流而下,只见苍天偶有鹰飞过;只闻水声时有鱼跃起,除此之外,乱石、野草、鸟鸣,仅此而已。吾只顾赶路而无所获,所感。”贫者抿嘴一笑,曰:“此乃为何吾慢于汝之原因。见苍天阴霾,犹见民间之疾苦;闻子规啼叫,犹闻百姓之怨言;看游鱼飞鹰,犹获佛家之真谛;遇乱石杂草,犹感人世之凄凉。借此宣扬佛教,以抚民心,同时不忘钻研经书,领略佛主赐予的自然之美。”富者亦有惭色。

澎端淑又作一文《为学》云:“人之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欲速则不达。为学无捷径,欲快,则所获甚浅;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学思结合,方能使所获深入广博。”

数日后,二人启程返蜀。贫者见富者驾舟甚快,欲向富者借舟;富者见贫者步行所得甚多,亦欲步行。因富者借其舟与贫者,二人同日出发。

贫者逆水行舟,却因体弱单薄,无力撑篙,一篙松劲,便一退千里。一日恰遇暴风雨,小舟颠簸于河上,别具“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险状。不久,小舟夹在乱礁石中,贫僧的两只木箱也不知所向。无奈之下,只得弃舟而行。贫者硒干单衣,从腰间解下饭钵与水瓶,一路讲经、化缘。

却看富者,因心宽体胖,每日走走歇歇。不到十日,便无力再走。一日遇暴月。雨,富者已至山脚,筋疲力尽,又担心山路甚滑,便截斗笠,披蓑衣,卧于山脚下。翌日清晨,方醛、站起来蹒跚而行。至一小河边,欲净手洗面,忽见一小舟横外于一乱礁石间,甚是眼熟。富者如获至宝,上前一瞧,原是贫者之弃舟。富者甚是纳闷,也未多想,便驾舟而上。虽是逆水行舟,但因身强体壮,驾舟时颇有乘风破浪之势。

数月后,二人同至蜀中之寺。二人皆问对方经历,皆笑而不语。

至此,澎端淑写下第三篇((为学》。文曰:“人之为学,应因人而异,切不可生搬硬套。对于不同学科,也应灵活思辫,切不可一成不变地学习。”

数十年后,二僧皆国寂,留二子。一日,寺内住持下达一任务前去南海学佛传经。贫僧曾将步行之利弊语于其子,富僧亦然。因贫僧之子欲找善驾舟者结伴而行;富僧之子欲找善步行者结伴。次日,贫僧之子至富僧之子处曰:“吾欲随汝之南海,何如?”曰:“此乃吾之所想。”于是二人同行。遇水,则富僧之子驾舟;遇山,则贫僧之子背箱拖舟而行。二人共赏美景,共读经书,共谈佛学,共抚民众。不久,二人在佛教上的造诣大有长进。

澎端淑之子闻之,作《为学》一篇,云:“两人为学,实乃一互帮互助过程,宜取长补短,方能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