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我的包包写一篇作文)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我的包包写一篇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4 18:06:45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我的包包写一篇作文)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一】

今天我们家包包子吃,因为我们小孩不会包,所以拿面粉空着学包子。

我看着爸爸那熟练的动作,我羡慕得不得了。于是便观察起来。爸爸把面粉一拉一拉,一个包子就做好了。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把大拇指压在中间,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横着把压扁了的面粉边拉起来,接着,大拇指为要移动,用食指再拉,拉到最后,看快好了,最后才要把大拇揸移动拉,这样一个包子就包好了。

这个包子是我第一次包得最完整的一次,可就是包得不像个样子上面的花纹。我不灰心,又做了一次。

这次我小心了,一小片拉了把它捏扁,小片拉了捏扁,正当我做到最后一部时,爸爸突然说:“左手大拇指放掉。”我听了马上把大拇指给放掉,用手掌来控制。“嘿嘿,看我这个做得为蛮好吧!”我用手掌捧着自己的杰作,给大人全都给欣赏了一遍。

为了做好包子,我连续练了好几次,觉得做得好就给爸爸看,爸爸第一次说:“不错。”可后来几次就变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下次包包子,看我的吧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二】

我最敬佩得人是姨妈,因为他每到周末都会做一些美味可口的包点给我们吃,味道好极了!想起来口水都在咕嘟嘟地吞进肚里。记得有一次,姨妈又在做面包了,那时我心想:“太好了,又有面包吃了!”于是,我跑过去看她是怎么做包子的,看到姨妈很轻松就就把包子包的漂漂亮亮的,我也觉得手痒痒的很想包几个!我就说:“姨妈,我想包几个。”

姨妈看了我一眼说:“你会吗?”我充满信心说;“会啊!这么简单。”我把和好的面拿在手,心想我要做个大包子,于是放了一大团肉陷包起来,没想到全露馅了,正苦恼时,姨妈动手包起来,面带微笑说:“简单吗?”我没说话,仔细观察她是怎么包的,这次我把头深深的点了一下,学着姨妈那样包一次,果然把陷包好了。原来做每件事都要好好学习,才能做一个出色的我。我终于明白做每件事都要仔细观察,简单不简单要自己亲自才知道!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三】

上个星期我们准备吃包子,我平时只会吃包子,不会包包子。那天我下决心要学会。

我先让妈妈包一个给我看,妈妈包的时候我看得很认真。包完后,妈妈给我一个皮,让我在不放馅的情况下先练捏皮:把皮放在左手上,手指要弯曲些,从靠近中指的地方捏一点,然后用左手的大拇指推皮,右手顺着边一点点地捏起大约一厘米的褶,一边捏一边转,等到剩下一点皮时,把所有褶捏在一起,然后提起来,一圈一圈地转,就成了个包子了。练了一会儿,我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包第一个包子。我先按妈妈教我的方法做,不料,馅放得太多了,包子破了皮。我正发愁,妈妈看见了,说“给我吧。”我小心翼翼地给了妈妈,本以为妈妈要扔掉,妈妈却加了一层皮,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又开始包第二个包子,像刚才那样照妈妈教的'方法做,果然做得很好。接着我又做了几个,都很好,只不过馅放得少了。

吃着自己做的包子,心里甜滋滋的。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四】

??给偷走我包包同学的一封信

童鞋你好: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这封信,我也不想用四川的“贼娃子”这个代名词来称呼你,因为你偷的太没水平。昨天我很失落,因为我的车子玻璃被你砸破了,我的包包也被你拿走了,我在想,可能我的失落远远不及你的失望,当你开开心心地拿着我的包包,到某个安全的地方打开,以为我那个沉甸甸的包包里有多少钱钱时,当你打开时的一瞬间,你肯定崩溃了,因为我里面没有什么钱,只有几份在我看来很重要的文件和一本刚刚拿到手还没看几 页的'小说而已。

今天上午,我已经将车子玻璃换了,你的行为给了我一个教训,但是,我还是心理上有些难过,为我的那本书,那些材料,包包几百块钱,丢了就丢了,让我心疼的倒是那些材料。其实,我还是没搞懂,为什么你非要选择这项职业,到街头摆个地摊也比这个强吧,我在想,你肯定也不会很老,应该有自食其力的机会,如果你是因为学历低或者没有门路,我可以帮你找份工作,真的,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别再用这种行为解决生计问题了。

童鞋,我很在意我的那几份材料,包包就送给你了,如果可以你把我的那些材料给我可以吗?那些材料对你来说无非是一堆废纸,但对我来说,却很重要,如果你能看到这个微博,就给我私信吧。谢谢你了。对了,我差点忘记告诉你了,你砸的车子是一辆马自达6,包包是黑色的,七匹狼的。希望你看到此微博的时候记得跟我联系,再次谢谢你!

文总写给包包的小作文【五】

小时候,我一看见奶奶把工艺品一般香喷喷的包子端上饭桌,就忍不住伸出手,抓起包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可这些包子都是奶奶做的,我多想尝尝自己包的包子呀!我央求奶奶教我包包子。妈妈不相信,说:“你这个小宝贝想学包包子,那可就难了。”我就不信。一天,奶奶说要教我包包子,我兴奋极了,手舞足蹈地跟奶奶走进厨房。桌上早已放好了奶奶揉和的面团和拌好的包子馅。奶奶开始示范了。

她用手扯下一小团面,放在左手心上,然后将右手的手心按在上面。奶奶那双粗糙的大手合在一起,做圆形搓揉动作。一会儿那不规则的面团变成了圆滑的“汤圆”。这时,奶奶顺势把“汤圆”压扁、按平,轻轻地摊在手上,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她又用右手的大拇指摁在“月亮”中间,左手转圈,右手摁窝。转完后,“月亮”变成“小碗”。奶奶把馅挟进“小碗”,说:“怎样包可是关键呀。”说完,她先用左手的后四个指头托着皮,用大拇指来压馅;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来扯皮和折叠。奶奶把馅压进扯起的皮里,右手食指就叠一下,立刻成了一个褶,一个又一个,奶奶叠了许多褶,一个小巧玲珑的包子从她手中诞生了。放在手上,立体感很强。

我心急如焚,迫不及待、笨手笨脚地学着奶奶做。结果只捏上了三个褶,放在桌上成了一滩烂泥。妈妈在一旁问:“怎么奶奶的包子褶多,又有立体感而你包的包子不像包子呢?”我还满有道理地反驳说:“她的面粘性大而硬,我的面粘性小而软。何况表面不同,内容一样嘛!”一席话把大家逗乐了。奶奶又重新教我。我折起了五个褶、八个褶,我叠的褶越来越多了,立体感也越来越强了。奶奶把我做的包子蒸好,大家争先恐后地分享。这时,我心里可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