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高考英语作文的后续报道)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高考英语作文的后续报道)

更新时间:2024-06-20 05:38:39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高考英语作文的后续报道)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一】

①概括诗句的内容。

②说明与上句的关系。如果补写的是对最后一句(联的解说,须注意它的呼应、总结、点睛的作用,总之,就是一个“合”。

③对句中用得好的词语、表现手法的\'作用效果或思想感情作简要描述分析。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二】

实验小学小学生拔河比赛结束

五(18)班获得冠军

我市实验小学第一届小学生拔河比赛,经过大家的努力,于3月27日在操场落下帷幕。五(18)班以人多、力量大和团结战胜了五(14)班,获得冠军,五(14)班屈居第2名。

五(18)班有很多身材魁梧的人,反之,五(14)班则有许多身材又高又瘦的人,比赛开始时,因五(14)班反应能力比别人差一点点,所以五(18)班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绳子拉到他们那边了。五(18)班夺得了冠军之位。

五(14)班虽然落后了,但前面的几个体积大的人又和另几班来拔了几场,都赢了,所以五(14)班在第二名。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 “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四】

五(2)班与五(4)班拔河比赛顺利结束

五(2)班荣获全胜

五(2)班与五(4)班的拔河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见分晓,于2月26日下午第二节课落下帷幕。五(2)班以2比0战胜五(4)班,获得胜利。

2月26日上午,五(2)班得知下午将举行拔河比赛后,班里立刻沸腾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下午3时,两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准时来到操场,除了每班派出的参赛队员以外,其他的同学都主动组成拉拉队,为所在班级加油。比赛开始后,场面既激烈又温馨。参赛的同学们都全力以赴:队员中有男生有女生,男生们个个身强力壮,他们憋红了脸,咬着牙紧紧拉住绳子,像战场上的猛士。女生们也不甘示弱,在比赛中不像平时那样弱不禁风了,使出自己浑身力气奋力将绳子拉往自己一边。拉拉队员们也十分卖力,扯着嗓子喊:“加油,加油,用力拔!”

第一场比赛,不到一分钟五(2)班就轻松获胜;短暂休息后,又进行了第二轮比赛,五(4)班参赛队员个个憋足了劲,刚开始势均力敌,双方僵持了大约两分钟,最后还是五(2)班顽强获胜。这样经过两轮激励角逐,五(2)班两战两胜,赢得了比赛胜利。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无论谁赢,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五】

我校第十六届小学生拔河比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的角逐,于二节课下在操场上落下帷幕。六(10)班奋起神威,打败六(1)班、六(2)班、六(4)班、六(8)班、六(7)班、六(9)班,获得第一名。六(4)班以0:2的比分负于六(10)班,屈居第二名。

六(10)班“壮士班”是一支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队伍。队员们素质好,力气大,连败6个对手。尤其是大力士戴宇轩、徐世凡和后垫孙翔宇,力气大,默契好,为这场比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六(4)班在比分落后下毫不气馁,曾差一点追成平局,打入加赛。但是最终因为体力不支和默契不够好,被六(10)班反客为主,全力一击,被打败了。

参加这次拔河的共有12个班,六(11)班打败六(9)班,获得第三名。而六(9)班则获得了第四名,六(2)班第五名。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六】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被惊吓到,这本书是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该书集合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资深编辑和记者的采访手记,这种形式的书看起来确实有挑战,没有想象中那样有趣,但幸好还是小有收获。

虽说电视、杂志、报纸、广播的深度报道都是在突出讲故事,都强调怎样把新闻做真,但是谈到具体的时候还是有差别。电视的深度要来自视听兼备的传播特性,比如在调查事实的.时候,可能报纸只能把回答写出来,而电视却能够展示记者质问时的表情,当事人眼睛乱转,欲盖弥彰的表情。但文字造就的深刻,可以跟大脑媲美,而电视则不具备这种深刻,你必须把话说通俗,而不能太抽象。而杂志的报道更强调事实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求记者提高采访质量,通过采访将充分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关系结合好,最完美就是将讲故事和讲道理同时完成。广播是这几类里最不容易让听众集中注意力的,它更必须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只有特别形象、生动,听众才能接受,并需要注意节目结构的松紧,不能严谨过头,应该从听众习惯角度来做到舒缓有度。

现象的东西可以穷尽,预设性的主题可以穷尽,但新闻事件不会穷尽。新闻故事是什么样的,决定悬念有多大,观众有多关注一则精彩的故事不是取胜在其接连不断细节,如果陷入琐碎的细节,不能够判断叙述的事实所要反映的问题之间有什么本质的联系。事实和问题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读者看完事实报道后应该也就知道了发生这些事实的原因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媒体的价值观念。

“以前觉得高而大的才有意义,或是观念性的东西才有意义。现在越来越理解到,提供好的文本,能够触动观众,哪怕只是感情层面的,也有意思”《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如是说。看得出来,新闻越来越注重市场,越来越注重读者的声音,而不是一味附和枯燥的宣传报道。

这本书中所有受采访的编辑和记者都强调一个记者业务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新闻专业的只是是最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质疑的精神、平衡的意识和平等的视角。很多人说,做记者是天生的,他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他能抓住平凡生活当中的新闻点。确实如此,我现在的视角很薄弱,既然先天不足,那就只有后天努力了。不只是专业知识,要广泛涉猎,把每次采访都当成学习机会,不仅是完成一篇报道,更是了解这个领域内、社会现象,接触和认识其中的人,逐渐形成自己的新闻理念。

一定的视点无不打开一定的视野,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盲区。它老提醒你,不能随时随地都是对的,当你持一种观点时,可能就背离了某种东西。这仿佛是在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情,每件你认为的必然都可能会出现转机。故事的结局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抑或者,一直没有结局,因此,我也不能只相信故事只有一种结局而一成不变。把自己看作是时代的记录者,追随时代千千万万的变化吧。

有关报道的高考英文作文【七】

做这样的题目,要分析列出项,再对照它们续写空缺项,做到角度一致。主要方法是按照古代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