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的作文片段)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的作文片段)

更新时间:2024-05-18 13:01:51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的作文片段)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一】

当代著名写作学专家、四川大学马正平教授认为,因果思维以其深度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结构能力而成为拓展论域与深化论证的基础思维模型。

原因分析是对某种现象、某种结果状态所做的原因、前提分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多为叙事型材料,在写作过程中,抓住材料中的人和事,就事论事,分析原因有助于对现象进行深度剖析与有序梳理。

如2016年3月福州高三质检作文“爱乐乐团不欢迎不尊重艺术的观众”,写作中学生就可以分析乐团明明做出警示,但观众仍违规摄影录音背后的原因。以此可以得出几个由浅到深的原因:观众对乐团的表演是发自内心喜爱的、观众对艺术的认知程度不充分、观众的素质参差不齐。

再如2016年3月泉州高三质检作文“藏书家布罗斯基把藏书捐给别的大学,而不是母校耶鲁”,写作中学生可以分析耶鲁把辛德仁奖颁给《火车时刻手册》的原因:耶鲁大学和布罗斯基对“什么样的书更值得学生收藏”的认识是不同的。还可分析布罗斯基把藏书捐给其他学校,而不是母校耶鲁的原因:捐给其他学校更能发挥藏书的价值,其他学校比名校耶鲁更需要布罗斯基的藏书。

这样的分析不仅是基于作文材料的评论,而且符合由浅入深的逻辑思维顺序,既让学生有话说,又体现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可谓保量又保质。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二】

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史令的父亲读《春秋》、《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址。接着继承父业,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受宫刑后,他想到了,但他又想到著述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宿愿。最终他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史记》。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三】

【1】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范纯正。新材料议论文点拨与训练【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

【3】欧阳国胜:“任务驱动型作文”名称溯源、命制要求与写作指要【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6(2)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四】

先请大家比较下面两例,读一读,看哪一段有说服力?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五】

(1)病人选择生的权利

(2)解除病人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痛苦

(3)解除家庭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

常用句式:

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首先、其次、再次、此外/再者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六】

山外有山,提醒我们要谦虚。年少时的苏轼曾轻狂地挂出对联“识尽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位老者看后上门请教,苏轼竟被问得哑口无言,终于明白了山外有山,人须谦虚的道理。于是他把门外的对联改为“立志识尽天下字,发愤读尽人间书”。虚心学习,终成一代大师。

①做人要有意气。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③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动人心弦,领舞者邰丽华却是又聋又哑。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谈意气》

作文主体部分强化细节描写【七】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是人们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精彩,让我们带着梦想前进。漫漫人生旅程,梦想如同海上的灯塔,带着梦想前进,人生之旅才更有方向感。记得失去了双手和双脚的澳大利亚青年尼克·胡哲吗?

此例的关键词是“梦想”。“梦想”既可指幻想、妄想(贬义),也可以指渴望、愿望(中性词)。解读关键词“梦想”,能迅速确定论阈(对美好事物的梦想,让论点(“然我们带着梦想前进”)立得更稳。作者对“梦想”进行必要的诠释后,论点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