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游隋炀帝公园作文600字)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游隋炀帝公园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20 17:31:06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游隋炀帝公园作文600字)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一】

五一假期,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大禹陵。首先,我们来到一块大石碑前,只见上面写着“大禹陵”三个大字。听导游的叔叔介绍:“以前周总理回故乡拜祭大禹时,曾在这块石碑的左边拍照留念。江也曾在这块碑的左侧拍过照片。走近石碑仔细观察,我们还能看到石碑上的些地方裂了开来,你知道,这里为什么会裂开得吗?那是因为当时的一次大台风所留下的\'印记”。

我们跟着导游叔叔来到第二处景点——禹庙。一走进禹庙,映入眼帘的景象是那样的眼熟,听说,这个地方曾经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一个外景地,怪不得那么的眼熟!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段台阶前,这个阶梯叫百步阶梯,不过走上去数一数台阶,却不足一百级,而只有33个台阶,不过听导游介绍:每个台阶上有三块方砖,33X3=99(块方砖。走上台阶,来到大门前,大门有左、中、右三道门槛,左右两边为文武百官的通道,中间走的是皇上,如果我们当中想体验一下皇上的感觉,可以走一走中间的那道门槛,不过要记住,男的要先跨左脚,“女王”们则应该先把右脚跨进去。

走进禹庙大殿,一抬头,就看见了大禹王,在大禹王脚下的供桌上,分别摆放着牛头、猪头、羊头,我想这大概是前些天公祭大禹时留下的吧!看完这些,我们来到了祭禹广场看表演。我们刚刚到的时候,祭禹活动就马上开始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时出来一位主持的叔叔,他对大家说:“祭禹活动马上要开始了,自愿参加本次活动的游客,请马上到换装……”“祭禹活动现在开始,肃立、雅敬……献供品,敲古钟十三下”“铛、铛、铛……”“上香!”许多游客虔诚地在香炉前磕起了头,并把点燃的香火插到了香炉里面。就这样,祭禹活动在喧闹中开始,却在无声无息中结束了。

祭禹活动结束后,我好奇地问主持人叔叔“为什么在敲古钟的时候要13次?”“因为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十三亿!”“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问完这个问题,我们的游程也全部结束了。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二】

观赏月季

我们刚一进门,就闻到一阵醉人的花香。走进月季丛中,朵朵花儿向我们绽开笑脸,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一些大胆的竟然落在小朋友的腿上,引起一阵阵惊呼。月季花中红色的最多,有一种黄色的月季特别引人注目,那是一种又高贵又娇嫩的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化掉,她叫“欢笑”——送她名字的一定是位诗人。还有一种洁白如玉的`,称作“冰山”。有的花朵上微微点缀着红色小点,让人感到既新奇又美丽。

攀登帝陵

看完月季花,我们休息了一会,便向陵顶出发了。上陵的小路又滑又陡,我们手抓草根,脚蹬小窝,小心翼翼地向上爬,多亏老师拉我一把,否则真要溜下去了。站在陵顶,一阵风吹来,感觉特别凉爽。向下看去,一片片树林,一排排楼房全都变得那么小,而且被烟雾笼罩着,使人觉得恍若仙境。特别是那条“西铜一级”公路,远远望去,真像一条巨龙在腾飞。

参观博物馆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走上玻璃通道。站在玻璃上,我不敢迈步向前,生怕掉了下去,又担心踩碎了它可怎么办?看着解说员阿姨从容地走过,我这才放下心来。透过玻璃向下看去,我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它身子胖乎乎的,尾巴短短的,四只小蹄子又短又小,真是活灵活现。我忍不住问解说员阿姨:“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呀?”阿姨说:“当然是假的呀,这是用泥巴做成的小猪,然后在800度高温下烘烤而成的。”接下来我们还看到姿态各异的陶俑、各种乐器、厨具、农具、武器------解说员告诉我们:对整个墓葬群而言,目前出土的这些文物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还有更多的地下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

我们在汉阳陵整整参观了五个小时,可我觉得还不够尽兴,总有一天,我会重访汉阳陵,再次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三】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无净土;左准绳,右规矩……”国庆节这天,伴随着《大禹纪念歌》耳熟能详的旋律,妈妈带着我和小赫,坐着乌篷船追寻着大禹的足迹,怀着无限敬意前往心中的圣地――大禹陵。

坐着独特的乌篷船,吃着新鲜的菱角,观赏着一路的美景,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大禹陵的正门。走进大门,“大禹陵”三个字耸立在我们眼前,显得如此的神圣而威武,大气而庄严,使人不禁向前膜拜。我们一路向前征服了不可计数的台阶,来到了禹祠。妈妈买了一把“全家平安香”,我们向大禹献上了最崇敬的一拜,祝愿我们全家平安健康。在祠的左边就是会稽山的入口处,据说从山底到山顶的大禹塑像共有九百五十七级台阶,站在山底远远望去高山巍峨耸立,绿意盎然,我和小赫不畏艰险,毅然决定登上山顶亲自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说时迟,那时快,小赫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也不甘示弱,拖着我那尚未痊愈的腿直奔山顶。我们一路狂奔,到了一个拐弯口,本以为可以稍微休息会儿,可小赫还在“奋发图强”,一会儿就没了人影,我在人群中寻寻觅觅,居然把一个穿着棕色衣服的老婆婆看成了小赫,亲昵的招呼,唐突的.见面,虽有点尴尬,却笑意浓浓。为了能早点赶上,我我小憩片刻后,继续冲击,努力奔跑着“五百、五百零一、五百零二……”等我满头大汗终于登上山顶时,发现小赫已经在山顶的大禹像前等我了。“哇!太雄伟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由衷地赞叹。站在大禹像脚下抬头观瞻,只见我们的治水英雄――大禹,张开双臂,手握宝剑,举目远眺,好似一位领军打战的将军,他身后的崇山峻岭就是他带领的千军万马,那气势真是让人望而生畏。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无净土……”站在庄严肃穆的大禹雕像旁,《大禹纪念歌》再次在耳畔回响,令人感怀不已。大禹,您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您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您无私无畏的治水精神将伴随着悠扬的乐章在我心中永久回荡……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四】

星期六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著名的狮子山楚王陵。看了墙上的介绍,我才知道这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墓,它“以山为陵,凿石为藏”,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威风凛凛的楚王像了,只见他驾着一匹很有气势的黑色骏马,左手执缰绳,右手拿利剑,身披铠甲,足蹬战靴,气宇轩昂,望着他威风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他在指挥战士们浴奋战,战场上尘土飞扬,人喧马嘶的激烈场景。

接着,我们随着老师走进长长的墓道,刚走进去顿时感到一股寒气逼来,阴森森的,让人害怕。我用手摸了摸里面的墙壁,感觉很平滑,据说这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用铁锤、铁凿等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开凿而成的。我不禁感叹:这得需要多少人的付出啊!

我们随老师边走边看,看到许多陶罐、铜钱等物品,还看到了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金缕玉衣是由4000多片玉片做成的,所用的玉片晶莹剔透,堪称绝品,镶玉漆棺更是精雕细刻,上面的双龙戏珠图案在灯光的照射下,栩栩如生。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水下汉兵马俑。那些汉俑线条明快,生动传神。有的神情悲伤,有的姿势洒脱,有的威严肃穆…….这支地下陪葬部队,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貌,令人赞叹。

参观完楚王陵,我和同学们就互相议论,古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能建成这么伟大的建筑,真令人佩服。通过这次秋游,令我大开了眼界,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五】

我们一家去郊游,天气特别热,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小草热的低下了头。来到中山陵门口,一下子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台阶。它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台阶上的人很多,他们有的背着一个大背包,有的戴着一顶太阳帽,有的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看了这一切,我也迫不及待了,立刻快步走上了台阶。我一边快走一边默数“1,2,3,4,5,6,……23”我一个一个台阶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第三道门,它的外形真独特!是一个圆形的拱门,门头上是用青色的疏离瓦塔建成的,青色代表:“苍天”。在这道门上还有用金灿金灿的亮漆刻上去的:“公为天下”。意思是:要对别人像亲人一样,要站在国家一方想事。

看到第三道门的台阶,我们由不得吸了一口凉气,真的好长!大约有600多级呢!等我好不容易上去时,才明白了第三道门上的字,它们是:“民族,民生,民权”这是孙中山的三门主义。在最里面还有一个大厅,大厅中间是孙中山的石像,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戴着副眼镜,坐在一张石椅上,好像有很多知识的样子。他面朝南,因为他生前最想收回台湾,而南,就是台湾的所在地…

今天,不仅去了中山陵,还去了游乐场,但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山陵和孙中山的知识!

隋炀帝陵游记作文【六】

说到隋炀帝,大家并不陌生。并且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会给他来两个定义:昏君、暴君。是他让一个强大的隋朝迅速灭亡了。关于他的骂声,从隋末农民起义一直骂到现在。有些人甚至怎么骂都不觉得过瘾。是的,隋炀帝的确有罪,但我们不能因一罪而废百功啊!他做得对的地方还是需要肯定的。

首先我认为他有理想,有追求,更有抱负。他有超过汉武雄风的雄心壮志。他要建立比汉武帝更大的功业。他要做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皇帝。在他即位之初,就定年号为大业,意在表明自己雄心壮志。但繁体字的业拆开来就是苦和末,大业就是大苦末,很不吉利。有人劝隋炀帝换一个年号,隋炀帝偏偏不信邪,一直不肯换。可见在他心里,成就一番大业就是他的理想、抱负。

再者,他有自己理想奋斗的精神和精力。有学者统计,隋炀帝在为十四年中,待在大兴城的时间累积不足一年,在东都洛阳时间累积也不超过四年,其余时间都在各地巡游,视察各地情况。一个皇帝,为了成就一番大业,他放弃了在宫中贪图享乐的机会,用自己的精力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其中,他为了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控制,亲自西巡行河西走廊,一路上爬山越岭,最窄的路只容许一个人过去。有时从清晨到夜晚都没走完。好多士兵因此在路上。而隋炀帝本人也是狼狈不堪,吃尽苦头。最后走到了玉门关,在这里设置了四个郡,从此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区,纳入了大隋版块,为了成就一番大业,为了开疆扩土,他吃尽了苦头。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做到了!至少在疆域上,他超过了汉武帝。

不仅如此!隋炀帝也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亲征吐谷浑,将其版图纳入隋朝。他北巡草原,东突厥启民可汗跪在地上请求隋炀帝赐他改穿汉服。他三次亲征高句丽,梦想着像汉武帝一样将其纳入中原王朝中。他营建东都洛阳,并以此为中心修建人字型京杭大运河,只为了让东西南北地区平衡发展。此外,他建了很多大粮仓,唐太宗曾称赞他留下了50年都吃不完的粮食。而且,大隋王朝的疆域更是在隋炀帝时期达到了全盛。

但他性格中的急功近利,爱讲排场,刚愎自用,性情暴虐,把一切都毁了。大业元年,也就是他一即位,就马上下令修建东都洛阳。不久,又下令修大运河,在大运河还没修完时又下令修长城,不久,又大量征发男丁来拉他的巨型龙舟下江南,其规模宏大,讲尽了排场。他自己倒是出尽了风头,可苦了这么多拉船的老百姓。之后又征发大量男丁,三征高句丽。这样,老百姓就吃尽苦头了,没完没了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大规模工程让他们去做。做累了想休息下还得挨监工的皮鞭,所以不少人在这些大规模工程中。隋炀帝如此急功近利,8年内就完成了3项大工程,但谁知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大成就,这背后有多少老百姓因此而去?然而三大工程完成,百姓本以为可以安定下来时,隋炀帝却又三征高句丽,这让百姓忍无可忍,顿时揭竿而起。这才导致隋炀帝在亲征高句丽时后院起火,不得不赶回来镇压起义,三征高句丽也就无功而返。这就是急功近利,爱讲排场的.后果。

他的性情暴虐则表现在不把百姓当人看。他曾说天下就是人太多,人一多就会聚在一起变成盗贼,所以该的人就。这不是反人民吗?他的刚愎自用则表现在他的一句话:我最讨厌别人来劝谏我,他一定是想通过进谏博得好名声,谋求大官。要是这样,我一定会立刻将劝谏的人宰掉。就算就再怎么强,再怎样聪明的人,也一定要虚心纳谏才行,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他不懂,他认为自己是英雄,百姓都是蝼蚁,只有自己的决策才是英明的。最后,农民起义,大臣反叛,隋炀帝众叛亲离,在江都被兵变的手下绞,一代天子就这样于非命。后唐朝给了他一个最差的谥号“炀”。可怜他志存高远,雄才大略!因为对待百姓的错误态度和自己的急功近利,刚愎自用。让自己于一片骂声中,而这些他建立起的功业也在骂声中被掩盖起来,留给唐朝人乃至今日的我们一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