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0 06:17:58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一】

在我国的中西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园——晋祠公园。

在中轴线上,有4尊威风凛凛的宋代铁铸武士像,虽已经历900年的雨雪风霜,依然如山似塔,威风不减。与之遥遥相望的是圣母殿中的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以往雕塑中那种冰冷的面孔,呆板的表情,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带给你无尽的遐想——当我们置身于这些彩塑之中,仿佛能听到她们清脆的笑声,窃窃的私语,暗暗的唉叹!1954年,我国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看到这组雕塑后,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更令人叫绝的是,宋代铁铸武士像的阳刚之气与宋塑侍女的阴柔之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哲学上的辩证法,美学上的平衡感,在这些不知名的古代雕塑家手中运用得如此纯熟,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能不令人叹服吗!

千百年来,晋祠以她悠久的历史,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来了历代的帝王将相,这些名人雅士在游览之余,吟诗作文,为晋祠留下了碑碣多达300余通。

古老而神奇的晋祠,有说不尽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愿三晋大地上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耀夺目。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游览了位于我们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的晋祠。

来到晋祠,呵,好多的人啊!男女老少,热闹极了。有搭台唱戏的,有街头卖艺的……哟,看热闹的还有外国人呢!

进入晋祠,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有近百座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它们点缀在树影婆娑、泉流映带之间,是一处历史悠久文物,遗迹丰富的古建林园。

晋祠有三绝。一为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的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各有其特殊形象,身体丰满,脸庞俊俏,姿态自然,恰似一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造型。二为周柏。为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树高18米,树周5.6米,主干直径1.8米,向南倾斜45度,形似卧龙,又称卧龙柏。难老泉是第三绝。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晋水源头特有的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长青。

后来,我们走过水镜台,跨过对月牌坊,越过鱼沼飞梁,观看了晋祠三宝。第一宝是圣母殿,殿高18米,庄严肃穆,殿内供奉的圣母娘娘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去的时候,圣母刚刚过完生日,殿内的装扮可见那天的庆祝场面热闹非凡。第二宝是鱼沼飞梁,结构呈十字形,飞梁系沼上柱,斗拱与梁架承托的石桥,南北东西四角伸展,如鸟之双翼,振翅欲飞。据说它是历史上最早的立交桥,石制的桥墩和木制的桥面历尽千年风雨,依旧岿然不动,许多桥梁专家来此参观学习。桥下的泉水潺潺而流,水中的金鱼成群结队,悠然自得,游客偶尔撒入的食物引得鱼儿你争我夺,非常可爱!献殿便是第三宝,原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四周

我们游览了近两个小时,时已响午,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晋祠。看着这座美丽而雄伟的千年古刹,我心里暗暗地说:晋祠,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透过窗子可以看出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这是我来太原的第一天。我们一起去了晋祠公园。

到了那里,映入我眼帘的便是没有钉子建成的水晶台,可以通往四面八方的鱼沼飞梁,令人不可思议的周柏唐槐,拥有阴阳脸的宋代塑泥侍女像和清澈见底的难老泉……而这里面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属周柏唐槐、鱼沼飞梁和宋代塑泥侍女像了。

周柏唐槐已经存活1500年了,一棵站的笔直笔直,宛如这里的守护神;一棵倾斜45°,像需要扶持的病人。据专家说一棵树的倾斜程度不能低于45°,否则就不可存活,而这棵周柏唐槐正好是45°,并且已经在这儿生存很多年了,令人震惊。

听导游讲鱼沼飞梁是一座十字桥,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可以通往四名八方的立交桥,它的两边刻满了精致的盘龙花纹,桥下面是清澈的泉水,泉水里面游着三五成群的小鱼。在阳光的照耀下桥和两边的大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

宋代塑泥侍女像有一张阴阳脸,一般哭一半笑。观看的旅游者都情不自禁的拿起相机,“咔嚓咔嚓”地照上几张,把这一幕保存下来。

游完晋祠公园不仅让我得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无形中获取了乐趣。今天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开心。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四】

人们常说广到了太原不去晋祠,犹如到北京不去紫禁城一祥遗憾。”我生在太原,但始终没有机会去晋祠游一游,感到十分遗憾。

今天,爸爸妈妈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们全家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晋祠。晋祠风光,着实不凡,山水环抱,古树参天,亭台莲沲,星罗棋布,楼阁云集,雄伟壮观。见状,我情不自禁地叹道广真是山西的‘小江南,呀!”

我们来到水母楼前,见它坐西朝东。两层楼阁,下层呈古铜色,上层呈淡绿色,色调典雅。内有石洞三窟,中间一窟瓮形座位上端坐着铜铸的水母像,朴实逼真,形态自若。我们又拾级而上,便看到新铸水母像,它头戴凤冠,身穿红袍,两手平放于腿上,双目视前,那么慈祥,和善。它的两旁分立四尊侍女塑像,体态优美,造型别致。爸笆看到我兴趣颇浓,像导游者一样,给我讲起水母娘娘的动人的传说。

水母本姓柳,因当地缺水,继母每天要她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有一天,她去挑水,快到家时^一个汗津津的人向她讨水,而且只要前桶,不要后桶,柳姑娘满足了她的要求。原来这人是白衣大仙,看到姑娘如此善良,便送她一条金丝马鞭,嘱咐放在瓮内,自然出水,伹只有她用才灵。一天,继母从瓮内顺手把马鞭提了起来,頓时大水汹涌而出。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姑娘不顾一切往瓮上一坐,从此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水母。

我听了这神奇的故事,心中无限感慨。我们溲游于人流中,观赏着祠内的一泉一阁,一草一木,吸吮着沁人的花草芳香,使我心爽神怡。虽一日短游,但晋祠的山水,富丽堂皇的建筑,和那许许多多的动人传说,将为后人所传诵。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五】

太原西南有山,名悬瓮;山麓有泉,名难老、善利,晋水之源;源上有祠,名晋祠。“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书,是画,是乐,是诗,须静读细品,方可体会到它的神韵。今冬,我北上太原,一个人静静地读了读晋祠。

翻开晋祠的第一页,上面写的是桐叶封唐。两千年前的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三千年前的神奇故事。一天,西周大内之中,有二童正在玩耍,一阵秋风刮过,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下,如黄蝶翩飞,煞是好看。一童捡起一片桐叶,把它削作圭形,一本正经的对另一童说:“以此封若。”这情景被旁边的史佚看到了,他即刻走上前,请求前童择日立后童为诸侯。前童说:“吾与之戏耳。”谁知史佚却严肃的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因此,其后就真的把他封于唐,成为唐国的始封之君。削桐为圭之童为谁?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被封着是谁,成王之弟姬虞。这姬虞也真够神的,据说,当周武王与虞母绸缪时,梦到天帝对他说:“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说来也奇,十月怀胎,小孩诞降,手上竟真有一个“虞”字,因而武王给他起名叫做虞。因为他被封于唐,人们又称他为唐叔虞。其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国临晋水,于是就把唐改为晋,晋国之名从此始。人们在晋水之源建祠来纪念他,这就是唐叔虞祠,后来又改称为晋祠。

晋水流千年,飘走了春秋的霸主晋、战国三雄韩、赵、魏,直至煌煌大唐龙兴晋阳。读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当年形胜来眼前,唐叔功德悬日月。由古唐而晋,由晋而大唐,不由赞叹:晋唐之源。

晋祠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更是一幅赏不够的画。悬瓮山,因半山古有巨石如瓮,故名。此石现已不可见,据说早在北宋仁宗时就因地震山坼,巨石摧毁,勿复瓮形。《山海经》说:“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晋水出焉。”圣母殿依山而建,是晋祠的主殿,为纪念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建,雕梁画栋,琉璃飞甍,甚为壮观。圣母殿西侧有水母楼,东侧有三千岁侧卧周柏卧龙柏。由此而下,依山就势,亭台楼阁台榭等建筑次第排列,周柏唐槐,古木参天。晋祠太古老了,不免显得过于沧桑。幸运的是,前几天刚好下过一场小雪。此时,残雪薄敷,正好给它平添了一色明丽。近赏远观,黄瓦翠树,虚实黑白,浓淡天成,妙趣无穷。如果说其中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首凝固的音乐,那么,它们的错落排列,加上难老泉泉涌朱玉,智伯渠曲折逶迤,流水潺潺,真的就是一首古琴曲了。凝神倾听,如师旷操琴之妙音,典雅而清婉。鱼沼澄碧,红鲤戏水;飞梁独秀,鸟展双翼。站在飞梁上可兴观沼中群鱼戏水,想象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妙辩的场景,享受庄子人鱼之乐,体悟人生的意趣。画好乐妙,不能无舞。圣母殿内,正有北宋“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自可邀来婆娑。对佳人,赏画听乐,会心先哲,真人生快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周柏上飘下《诗经?唐风?绸缪》之古风:“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唐槐上摇落李太白深情的歌,歌声随着曲水而叮咚:“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醉翁欧阳修骑着马来了,他唱道:“行人望柌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历代文人学士来此吟诗填词的不知凡几,我不知晓,但晋祠知道。

聆听悬瓮水声里,千年晋祠想象中。“诗无达诂”,画无尽赏,乐无竟解,经典常读常新。对于堪称集诗、书、画、乐诸经典于一身的晋祠,恕我才疏学浅、知寡识陋,权且粗浅的写写描描,还望它不要怪罪于我。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六】

炎炎夏日,身处晋源之地,我的灵魂仿佛也回到了古代,晋祠独特的美给了我无数的回忆和爱。

沿着弯曲的林荫小路,来到金人台。我揣着满怀的好奇和激动,快步来到四个雕像前。每个铜人都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最精美的,当数西南隅这尊,大耳、狮鼻、浓眉,眼睛炯炯有神盯着前方,一手朝天,一手向前,身披铠甲,如同身经百战的将军,历经900多年风雨,仍然明光锃亮。他圆溜溜的肚皮上写满了文字,闪闪泛光,我忍不住伸手轻抚,那冰冷的文字却给了我阵阵的温暖,向我诉说它的故事。目光游离,这几个铜人各持不同的面孔,好奇地打量着我,我不由得与他们相视一笑。我爱晋祠,爱铜人们的雄壮威武。

留恋地跨下金人台,穿过献殿。一座桥与水的传奇映入眼帘,这就是鱼沼飞梁,在国内现存古桥梁中独树一帜。在方形池上,两座桥完美的结合,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鹏。《水经注》中所著"结飞梁于水上",便是其生动描写。看了许久,我心想:这不就是现代立交桥的标本吗?踏上这古老的建筑,仿佛看到了当时工匠们精心测量,挑选合适的材料,经过一道道加工,达到了桥梁坚固、美观、耐久的效果。桥壁上的精美图画,桥柱头的美妙卷,也正是他们的杰作。我爱晋祠,爱鱼沼飞梁的精美绝伦。

走下鱼沼飞梁,来到父子树旁,那古老的周柏如同卧龙一般,盘在撑天柏之上。那动人的传说让我心里一怔,周柏上的眼睛不正是传达父爱的象征吗?圣母殿中,头戴红花侍女那凄然的情感又不禁让我落泪了。闻着潺潺的水声,来到难老泉边。向下望去,泉水从龙头源源不断吐出,下有一罗汉怀中抱坛,接这圣水。顺着泉水的方向远眺,前方就是三七分流,想着张郎为我们北方人民下油锅捞铜钱的故事,让我心里满是感慨。我爱晋祠,爱三绝的神秘传奇。

晋祠,你的美震撼了我的心。大爱晋祠,爱它的全部。

描写晋祠建筑的作文【七】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山西的晋祠,这里环境绿化很好,很安静,一进门,我冲到了一条小溪边,那里的水很清很清,清的能见到底,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水草和几条小鱼。

导游开始说:“这座晋祠有三绝,第一绝是难老泉、第二绝是圣母宫、第三绝是三千多年的老树。”导游先带我们去了圣母宫,我们一进门就看见哼哈大将站在门口,好威风呀!我们往旁边走,突然我看见了一个圣母宫,里面有一尊大大的石圣母像,很慈祥,最右边有一排为圣母跳舞的人。像真的人一样,左边有33个侍女,个个表情都不一样,很漂亮。

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难老泉,她说:“要讲一个故事,传说有个女子出嫁后,她的丈夫就了,她的婆婆就以为是这个女子害她的儿子,从此以后她就处处为难这个女子,就做了两个桶地是尖的水桶,给这个女子到山的另一边去挑水,婆婆说前面那桶水可以喝,后面那桶水有灰尘不能喝。所以这个女子的生活是很难过。后了她在山上遇到一个老头,老头跟她要水喝,她跟老头说了她的为难,但是她让老头喝了后面桶的水,可是老头喝完水又说他马儿也想喝,这个善良的女子就把前桶的水给马儿喝了,老头送她一个金色的鞕子,给她带回家放在水缸里,鞕子左转三圈右转三圈,鞕子升多高度水就能升多高,结果久了久了,婆婆发现了秘密,就让媳妇回娘家了,自己就试了一下,把鞕子拿得很高,水一下子就冒得很快,把家里淹没了,这个就是难老泉的由来,人们为纪念这个女子,就把她叫做圣母并建了圣母宫殿。”我听的入了迷,导游讲完了故事,给我们了自由活动时间,我们来到了难老泉旁边,我看见了石井里真的有一个泉眼,它冒水很快很厉害,里面不停的喷出泉水。真是很神奇!

参观完难老泉以后,我们来参观三千多年的老树,导游说:“古代的人怕这这棵树倒下把圣母宫压塌了,想把这棵树砍倒,但是这可老树并没,,所以人们又种了一棵树,这棵树很像一条龙,它有的树支很像几条龙爪,最前面还有眼睛呢!这棵树刚好把老树给撑住了,所以一直两棵树都保留着。”两棵树真的如导游说的一样。

希望大家有空也来看一看。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