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天津破五节习俗作文(天津过年的民风民俗作文)

天津破五节习俗作文(天津过年的民风民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7 23:26:29
天津破五节习俗作文(天津过年的民风民俗作文)

天津破五节习俗作文【一】

1、“五谷主偶像”米果。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也称“五谷母生”。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2、米果。客家的下元节,十月十五是相传为三界公诞辰,虽有敬祀,但不如上元节(元宵和中元节(鬼节热闹。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

3、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4、糍粑。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糍粑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筷子夹起来软软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尝一口更是口感味鲜,细滑沁甜,米香而不腻,好吃好吃。

5、芋仔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馅料是芋子包最关键的因素,把香菇、鱿鱼、葱花等放入锅里油炸,待香味四溢时舀起来,倒入切碎的菜料。

天津破五节习俗作文【二】

在过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

民间的地藏节可遥接目连救母的中元节。说是老百姓怕目连在地狱救母眼睛不看见,故在此夜,家家敬王之后,插燃香烛,街市满地皆红,香是敬佛,烛是与目连照明。又有人家屋檐下插上一排棒香,有的则是在茄子周身插满棒香排在屋檐下称作“落苏灯”。

地藏菩萨塑像

落苏是茄子的别称,《本草纲目》记载“茄,一名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而宋时的《渑水燕谈录》说是因犯了钱王的忌讳,至今沪语中茄子仍叫落苏。插落苏灯或取其谐音“落得舒适安逸” 意求地藏王保佑全家平安。孩童们也有自己的落苏灯。就是在落苏当中挖一个洞,里面插上一根小蜡烛,便成了一盏落苏灯。孩童们聚在一起,比谁的落苏大,比谁的灯儿亮,或追逐、或雀跃、或欢叫,或嬉闹,走家串户,忽有一阵风吹过,如吹灭了其中的灯儿,笑声中就会爆起一阵惶急的哭叫,因此地藏节又称落苏节。

在南京的清凉山相传为地藏菩萨修炼之所,从月初起烧香膜拜者就络绎不绝,到二十五日以后尤为兴旺,清凉山上下游人很多,到处设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种各样,一直到月底过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盖山门”。

常州地藏节以东郊三官堂为集会之所,拜香的人络绎于道,农民多于这天将田具及木制品陈列于路边任人购买。如皋县和泰县都于晚间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荷花瓣形状,粘贴碗口一周,碗内放只酒杯,燃以灯芯,放在门前,家家如此,叫做“地藏灯”,亦称“碗儿灯”。

苏州地区,是晚人家各在庭院四角,几重门以及围墙下地面遍插棒香,同时点燃,叫做“烧地头香”,俗称“烧狗矢香”。传说,元朝末年,张士诚统治苏州时期较得民心,后苏州人还怀念他,就借用地藏节烧地头香的形式,寄托他们的哀思,名为“烧九四香”,因为张士诚的乳名叫“九四”。日子一久,“烧九四香”便讹作“烧狗矢香”了。

九华山庙会,自唐代以来,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吉诞日前后,佛教徒和当地工商界都联合举办盛大纪念活动,远近朝山拜佛者和游人纷至。现在九华山庙会的内容由佛事活动,以旅游招商信息发布会、旅游业务洽谈会为主要内容的经贸交流活动,文化娱乐活动有板龙灯会,具有地方特色的黄梅戏演出、佛教音乐演奏会等。

宁波宁海地区,“七月种,八月拔,呒不根,呒不叶” 七月最后一个晚上家家户户插香。把房前、房后、路边、院子都插上香,嘴里念着地藏王菩萨保佑。

天津破五节习俗作文【三】

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那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1、祈愿神灵。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2、享祭祖先。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也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吃节令食品。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4、修斋设醮。下元日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二节食斋,三心斋。

天津破五节习俗作文【四】

古代,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

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发挥了。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