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写严监生的作文400字)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写严监生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5 12:13:46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写严监生的作文400字)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一】

“做人要诚实,不要华而不实。在工作中要勤奋,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品行上,要坐得端,走得正,不要拿不该拿的东西,不要想不该想的事,这样你才过的才轻松……”这是每天早上餐桌上,母亲经常说的话。

母亲已经六十有七了,以前也是国企的一位管理人员,退休后,买买菜,带带小孩,一眨眼,已经退休十多年了。每天,我们都是早出晚归的,回家后还要辅导孩子学习,上兴趣班,陪她聊天说话时间不多。每天早上,就成了我们交流的时间。

母亲的经历比较坎坷,下过乡,务过工,等有了我们兄妹三个以后,才有了户口,招了工,面对这一切,她都非常珍惜,在岗位踏踏实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一名工人成长为单位的一名中管。一有空,她就会结合自己的亲身,告诫我们对待工作要珍惜,做人要端心正念,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伴随着母亲的教诲,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工作岗位一步步发生了变化,我从一名工人招聘为一名管理人员,主任师,最后到中管岗位。母亲经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我对你工作岗位的变动感到高兴,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不管到什么地方,到什么岗位,都不要得意忘形;人一辈子,不在乎你的地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权力有多大,重要的是群众对你的看法,记住什么时候都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句话,我始终记在心里。在工作中,通过参加工厂、单位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学习,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自己更加感觉到母亲告诫我的话语的分量。

现在,每天早上,女儿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对我说,爸爸,早点回来,我在家里等你回来陪我玩。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二】

最好的科研时光:从60岁到90岁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观测到“类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颗新粒子”。探测器上的钨酸铅闪烁晶体是严先生带领团队研制的,正是这种晶体,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踪迹。

早在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找到了严先生。当时,丁肇中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持建造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L3探测器,准备采用新型锗酸铋(BGO闪烁晶体做探测器中的电磁量能器。然而丁肇中的要求非常“苛刻”,BGO晶体必须长达30厘米,此前从未有人实现。与此同时,美、法、日的科研机构也参与竞争。当时,严先生领导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闪烁晶体领域已有一定积累。他立即组织团队攻关,最终拿下了12000根BGO晶体的供应合同。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各国的BGO产品进行评比,上海硅酸盐所的产品得到唯一的一个满分。因此,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决定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寻找希格斯玻色子,需要数以万计新型钨酸铅(PWO闪烁晶体来制造核心部件时,自然第一个想到严先生。2003年底,双方正式合作,这一回条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时间里就要拿出全部晶体。严先生没有“讨价还价”,再次挂帅。已经85岁高龄的他,不仅可以脱口而出一连串PWO晶体的性能测试数据,还亲自到位于江苏昆山的原料生产车间查看晶体质量。没有拖延一天工期,2008年3月,上海硅酸盐所成功交付了约5000根高质量的大尺寸PWO闪烁晶体,那一年严先生已是90岁高龄。

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严先生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当他50岁国际首创了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时,没有人想到他会在90岁时站在更高的科学高峰上。严先生曾经说过,他最好的科研时光是从60岁开始的,直到90岁。

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是战略科学家

严先生曾参与1956年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当时制定《规划》的科研人员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年仅38岁的严东生也在受邀之列。

1978年6月,严先生开始担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他前瞻性地部署了所里的五大研究方向,直到今天该所依然保持这个架构。

上世纪80年代,严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他花两三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省市的15个中科院化学学科研究所。每到一个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个个实验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在院党组领导下,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个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启动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引擎。他主持或参与了几项重点工作,如创建开放研究所和开放实验室,破除部门所有制,把科研设施供科学家共同使用,接受流动研究人员,打破近亲繁殖。在他的倡导下,一个以上海硅酸研所为依托,面向全国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于1988年成立。再如建立博士后制度试点,中科院的博士后出站后,半数以上留在了设站单位工作,补充了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严先生还展现了“科学外交家”的风范,推动中科院与国外众多知名科学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一大批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深造。

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中科院领导岗位退下来的严先生敏锐地发现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国际趋势。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成为国家“攀登计划”首批项目之一,至今仍在继续拓展。

大家风范、有情有义的一位长者

“严先生领导了那么多项目,但在获奖名单里他的名字要么不出现,要么就放在了最后。”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施剑林说,先生一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陈航榕研究员至今都保留着严先生10多年来写给她的工作信件和便签纸,上面都是严先生提出的一些学术建议。她到上海硅酸盐所读博士研究生时,严先生已经80岁了,但他基本上每周都把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了解实验进展。他对学生的论文审阅非常严谨,甚至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都会一一改正。他自费订阅了许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电子版,经常细致地做好,再拿给学生看。

严先生倡导科研创新,但对过程中的失败也很宽容。沈炳孚回忆说,在研发PWO晶体时,经历了无数实验失败。“有一次我给钨酸铅配料,错得很多,我以为肯定要挨批评了,他却说没关系,要吸取教训。”

“严先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科学家。”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杨建华说,两年前,严先生的夫人在医院里住了3个多月,他每天下午都去医院陪她说话,一直到晚上被医院“劝”回家。严先生和夫人感情非常好,两人经常手搀着手,一起散步一起听音乐。其实,自夫人两年前去世后,严先生就状态不怎么好,没什么胃口。

时间回溯到1935年,严先生中学毕业,他的家人希望他报考税务学校,可以捧个“金饭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却填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因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催生了他的梦想,那就是“科学救国”。他做到了。先生,一路走好!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三】

老严,此人鹤发童颜,红光满面,微笑常在皱纸似的脸做客。但毕竟我刚和他接触三个星期,万语千言叙不清,总之是和蔼至极。

顾名思义,老严是个老头。虽然岁数大了,但做事却毫不马虎,十分尽职。不知为什么,老严常常是辅导员,胸前的红色牌子和他浅淡的短袖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每次预备铃打响之际,他总会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缓缓的踱过我们班前的走廊,并时不时的向里面扫视一圈。有时看见有的学生还沉浸在下课的欢乐时,就会过去,着急的说:“上课了,别再开玩笑了,准备好课本,等老师进来上课!”他的眼神在和蔼中又透出稍微的严肃,非常有震慑力。

老严也是个随和的人。上课时,他从门口走进来,我们就站起来问好,说罢,他就挥了挥手,说:“请坐!”课上也是这样,我们好像是平起平坐似的,因为有了平等的感觉,所以发言就更踊跃了。从而,班上气氛就活跃起来了。下课铃声就不知不觉的临近,使我们度过了一堂堂地理课。

在小学快毕业时,听上了初中的学生说,地理非常枯燥乏味,又非常的难。刚开始,我有点紧张,因为地理是门重要的科目,如果学不好今后会给你带来许多不便。但当地理书在老严手上的时候,好像被分解了,变得十分容易和有趣了。当我们教到地球时,书上说地球的最大半径是6371千米,因为这时关键的要点,所以老严要求我们要记住。可是这看起来有点拗口,富有的老严就想了想说:“你看第一个6和最后一个1合起来不就是六一儿童节嘛,然后7和1合起来不就是七一建党节嘛,3和7加起来不就是十嘛!”老严真是有才,这样一来,我就牢牢烙在心中了,当下一节课时,老严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异口同声的说:“6371千米”老严听了脸上就泛起了一层笑意……虽然他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逊色,但在我心中他是个活地图啊!

老严,就是如此一位仁兄。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四】

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我独自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路旁,柳树吐出了嫩黄的新芽,春风吹过,那柔软的枝条随风飘扬,像少女一样翩翩起舞,美极了!

记忆回到那个同样美好的春天。这一天对我们班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同学们,我姓颜,以后我就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希望……”一个中年男人站在讲台上,严肃地说。仔细一看,一米七的个头,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的眼镜,那眼镜背后是犀利的目光。哇!真不愧是颜老师,可真“严”!课后,有同学赠与“老班”一外号———“老严”。

第二天早读课,“老严”早早就来了,他站在门前,一句话也不说。可是……那犀利的目光进行了360度的大扫瞄,几秒钟之内,全班六十几名同学竟被这目光俘虏。更为奇怪的是,“老严”走后,全班竟无一人吃饭,都乖乖地读书了。课后同学们都说“老严”的目光特厉害。此后,每天清晨你都可以听到初三九班那琅琅的读书声。这或许就是日后我们成绩突飞猛进的原因吧!谢谢“老严”,是他让我们把握住每天最宝贵的时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老严”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厉,他有时也很和蔼。那一次,我们班晚自习乱极了,像炸开了锅一样,而我们班干部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有的干脆也跟着说起来。不知谁说了一句“老严来了”,教室里的杂乱声嘎然而止。

他依旧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眼神中流露出失望:“班干部出来。”“老严”说。我们几个班干部走出去,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然而“老严”却非常平静,他语重心长地说:“班干部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应该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事务……好了,我相信你们几个以后一定会把班级管好。”

严厉是主旋律,和蔼是伴奏。在“老严”自谱的乐曲声中,我们正奋发向上,这乐曲将永远鞭策我们前进……

微风轻拂着我的面庞,像“老严”那温柔的话语,趁着这美好的春天,我要真诚地对“老严”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五】

我忐忑不安的推开了办公室的门,严老师正坐在藤椅上,她的桌子上放着我熟悉的地球仪、课本。来啦,好!坐下吧。严老师欠着身子,指了指她旁边的那把靠背椅。我拘束的坐下,偷眼一瞧周围:幸好,别的老师都不在,于是我等待着一场训斥。可是,严老师却没有这样做你是不是不喜欢上地理课?严老师问道。不,不是。说实在的我并不是很喜欢上是地理课。严老师的`语调变得更温和了:那为什么今天。我知道她下面要说什么话,蓝芒解释说:那是小人说太好看了!严老师笑了:看书,那是好事,可以开阔视野,可那是在上地理课呀!上课要认真听,不然,老师说的都没听进去,哪来的知识呢?老师的话,像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我的脸也刷的红了起来,惭愧的低下头。这时,严老师拉开了抽屉,把小人书递给我,又和我说起了话。

我不再拘束了,也打开了话匣子,和老师谈起了将来的理想。一个小时像流水一样过去了。我深深感到,我从出生到现在,不知过了多少个小时,可今天的时间却那么宝贵,望着墙上的四个大字:教书育人,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严老师和我谈完了,亲切的拉了我的手让我回家去。

我捧着小人书,走出了办公室,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严老师,你真是个好老师,你的亲切教诲,我将用记在心,我一定要做个各门学科都学得扎实的好学生!严老师啊!你不正是做到了您自己说的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吗?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六】

您好!六年的小学生活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转眼间六年过去了,我们即将告别母校,告别和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六个春夏秋冬的您,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阵眷恋之情。想想六年前的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第一次见到您,您还很年轻,一头乌黑的亮发,大大的眼睛,和那从未在您脸上消失过的微笑。那一刻我坚信,您一定是我的好老师。

记得有一次口算比赛,我的同桌老是全对,嫉妒的心情慢慢爬上了我的心头。批改他的作业时,我动了动手脚。您发现了,却没有在大家面前说我是一个坏孩子,也没有请我的爸爸妈妈来学校,您只是找我去谈了心。可您用这种方法,让还是一年级的我就知道了,做人要诚实,这个有些人一生都不明白的道理。在还没有见到您前,我总认为小学的\'老师人人都有一张板着的脸。可您的出现,让我不得不推翻这个看法。

不知您还记不记得,四年级的我们要进行长绳比赛,您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不顾自己一身的疲惫。只要我们一跳长绳,您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操场,和我们一起训练。有一次,您居然也“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里,我就跟在您的后面。您的笑容从心里溢到了脸上,红扑扑的脸蛋和那两个小小的酒窝,让我觉得再亲近不过了。您的一点一滴都印在了我的心中。您的大眼睛,您的小酒窝……您可以让我回忆的东西太多太多,在这儿,我能说的也只有一句话。“也许我不是您最优秀的学生,可您却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中学的大门向我打开,新的集体在向我招手。可能您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可能过不了几年您就会把我给忘记了,可我希望您记住,在您的班上有那么一个爱笑的女孩。愿您一天比一天漂亮,一天比一天健康!

您的学生:薛宇婷 08年6月12日

遇见严监生作文500字【七】

60岁开始最好科研时光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观测到“类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颗新粒子”。探测器上的钨酸铅闪烁晶体是严先生带领团队研制的,正是这种晶体,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踪迹。

早在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找到了严先生。当时,丁肇中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持建造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L3探测器,准备采用新型锗酸铋(BGO闪烁晶体做探测器中的电磁量能器。然而丁肇中的要求非常“苛刻”,BGO晶体必须长达30厘米,此前从未有人实现。与此同时,美、法、日的科研机构也参与竞争。

当时,严先生领导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闪烁晶体领域已有一定积累。他立即组织团队攻关,最终拿下了12000根BGO晶体的供应合同。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各国的BGO产品进行评比,上海硅酸盐所的产品得到唯一的一个满分。因此,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决定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寻找希格斯玻色子,需要数以万计新型钨酸铅(PWO闪烁晶体来制造核心部件时,自然第一个想到严先生。2003年底,双方正式合作,这一回条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时间里就要拿出全部晶体。严先生没有“讨价还价”,再次挂帅。已经85岁高龄的他,不仅可以脱口而出一连串PWO晶体的性能测试数据,还亲自到位于江苏昆山的原料生产车间查看晶体质量。没有拖延一天工期,2008年3月,上海硅酸盐所成功交付了约5000根高质量的大尺寸PWO闪烁晶体,那一年严先生已是90岁高龄。

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严先生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当他50岁首创了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时,没有人想到他会在90岁时站在更高的科学高峰上。严先生曾经说过,他最好的科研时光是从60岁开始的,直到90岁。

展现“科学外交家”风范

严先生曾参与1956年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当时制定规划的科研人员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年仅38岁的严东生也在受邀之列。

1978年6月,严先生开始担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他前瞻性地部署了所里的五大研究方向,直到今天该所依然保持这个架构。

上世纪80年代,严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他花两三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省市的15个中科院化学学科研究所。每到一个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个个实验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在院党组领导下,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个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启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引擎。他主持或参与几项重点工作,如创建开放研究所和开放实验室,破除部门所有制,把科研设施供科学家共同使用,接受流动研究人员,打破近亲繁殖。在他的倡导下,一个以上海硅酸盐所为依托,面向全国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于1988年成立。再如建立博士后制度试点,中科院的博士后出站后,半数以上留在了设站单位工作,补充了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严先生还展现了“科学外交家”的风范,推动中科院与国外众多知名科学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一大批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去发达国家深造。

毕生坚持“科学救国”梦

“严先生领导了那么多项目,但在获奖名单里他的名字要么不出现,要么就放在了最后。”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施剑林说,先生一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研究员陈航榕至今都保留着严先生10多年来写给她的工作信件和便笺纸,上面都是严先生提出的一些学术建议。她到上海硅酸盐所读博士研究生时,严先生已经80岁了,但他基本上每周都把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了解实验进展。他对学生的论文审阅非常严谨,甚至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都会一一改正。他自费订阅了许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电子版,经常细致地做好读书笔记,再拿给学生看。

“严先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科学家。”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杨建华说,两年前,严先生的夫人在医院里住了3个多月,他每天下午都去医院陪她说话,一直到晚上被医院“劝”回家。严先生和夫人感情非常好,两人经常手搀着手,一起散步一起听音乐。其实,自夫人两年前去世后,严先生就状态不怎么好,没什么胃口。

时间回溯到1935年,严先生中学毕业,他的家人希望他报考税务学校,可以捧个“金饭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却填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因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催生了他的梦想,那就是“科学救国”。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