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大运河博物馆研学作文(去大运河博物馆的作文怎么写)

大运河博物馆研学作文(去大运河博物馆的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5-15 09:47:41
大运河博物馆研学作文(去大运河博物馆的作文怎么写)

大运河博物馆研学作文【一】

午后,阳光、蓝天、白云、微风。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远处如帆状大楼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刺眼的明亮。运河被冰封,阳光洒在冰面,钓鱼的老者穿着黑色的棉袄坐在马扎上,在冰反射的光影里,专心致志的望着冰洞一动不动。一直黑白花纹的土狗,跑跑停停,东瞅西闻,试着走上冰面,又忽的一下跳上岸,抖抖前爪,继续往前走。运河桥上,人们往来穿梭,汽车、自行车、货运三轮车、行人,熙熙攘攘,远远望去,仿佛一副动感的市井油画。

运河大堤被修葺一新,长长的石条护墙让大堤看上去更加的结实,风顺着运河穿过城市,仿佛城市的呼吸,为这座城市添了许多清新的空气。这是一条千年流淌的大河,水势不复再有,但是气势依然十足。想想曾经就在这河面上,千帆竟流,万船千里而来又循流而去,该是何等的壮观景象。城市在变、运河在变,沧海桑田的历史过程里,唯一不变的该是这阳光。阳光从来不吝啬光和热,千年的世事,恒在一抹阳光下,世事转换,生命就像停留在花朵上的蝴蝶,愈发的渺小,转瞬间就已经飞远。

家乡溯运河而上,在几百里外运河边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的运河已经有了枯水期,却没有断流。小镇边上是高高的运河闸,每年夏季的丰水期,开闸放水,顺流而下的远处,大人们张网以待,渔获变成饭桌上香喷喷的记忆。夏季的运河,在两岸绿树的映照下,生机勃勃,浅弯缓流处,小伙伴们撒开手中的老牛缰绳,放下割草的镰刀,一个猛子扎下河去,一下午的时光就这样泡过去。运河浅滩上的\'水草,枝叶苍翠,碧绿的叶子在阳光下亮的晃眼。小伙伴从河底挖上来河泥,远远的抛出去,把一群老母鸭惊得“嘎、嘎”大叫。几只雪白的鹅,静静的在远处吃着水草,时而引颈望向这处的热闹,继续把脑袋伸到水下,自顾自的忙碌。

水给予家乡灵气,给予土地生机,给予人们生活的热情。炊烟袅袅的傍晚,运河在夕阳的映照下如诗如画。运河边的菜园里,农活归来的人们趁着晚饭的空闲时间,正在给蔬菜浇水。一桶一桶的水从运河里提上来,一桶一桶灌进菜地。人们彼此打着招呼。顺手从菜地里撸一把小葱,揪一根黄瓜,摘一个西红柿,放到桶里洗一洗,就塞到嘴里吃着。我和小伙伴从菜地接过大人递过来的甜瓜,开心的吃着,你追我赶的嬉闹。(

秋天的运河鱼美藕肥,运河缓湾处连着村子里的水塘。把通向运河一面的水道用大网截住,人们就开始捕鱼。偶尔会有好几斤重的大鲤鱼从网里跃出,溅起的水花让人们欢呼不已。荷花已经凋零,残落的荷叶下就是荷花藕,大人们穿着水裤把藕踩出来,放到大大的木板上,送到岸边。刚踩出的荷花藕很甜,小伙伴们争抢着掰下一段,在水里洗洗就开始大吃起来。待到晌午炊烟升起,家家户户都飘出令人馋涎欲滴的鱼香。

大运河流淌千年,一水千里。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它滋润运河两岸的土地,惠及亿万百姓。大运河在北方断流了,但它南水北运的功能没有丧失,它源自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终将也会永远惠及这个民族。

大运河博物馆研学作文【二】

我是运河博物馆的馆长,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伴随着节日的气息,就让我来带领大家沿着运河边游览,感受运河之美吧。

金秋十月,河边的桂花早已耐不住寂寞,竞相开放,给这清新的空气增添了几分浓香。柔长的柳枝拨动着千年长河。两侧的树木映衬着河水,仿佛与河中的小鱼打趣。让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坐上游船,开始了我们的环河旅行。

船在水中缓缓前进,时不时激起一朵朵浪花,惊醒了运河边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海鸟在身边打转儿,小鱼儿在水中转圈儿,偶尔有一两只调皮的小麻雀打闹着掠过水面,漾起了小涟漪。运河边的景致实在是美丽。

船继续向前缓缓行驶,来到了“大关桥”,“关”字当头,就充分体现出了它的来头不小。大关原名小河关口,南宋时杭城九兄弟在这里率众抗击金兵,保卫了城市,小河关口从此得名“大关”。只见青石为栏,戟为灯,高高的望柱像威武的.武士伫立在桥头,桥身刻有双龙戏珠的式样,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就曾到过此处。大关桥的沉稳、厚重,还体现在桥梁的大量色彩搭配上。青灰色的桥身,白紫色的地面石板,整体清雅,但并不单调,便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氛。

最后,我们陆续参观了许多运河古桥,它不仅是两岸的载体,也是记录长河演进的历史节点,它带着我们前进,为我们打开一扇扇神秘的“历史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