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存在(以存在为主题的作文)

作文存在(以存在为主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2 20:36:09
作文存在(以存在为主题的作文)

作文存在【一】

在变幻不定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未必人人都能正确答出,于是常常有人忽略自己拥有的幸福。其实,在日出日落的更替中,幸福无处不在:伴着落日的余辉,与爱人牵手走在都市闪烁的霓红灯下,回味年轻岁月中的无知,体味初为人父母时的心情,在风的漂浮中,你的脸上满是笑意,此时,你是幸福的.;清晨出门,牵着女儿的小手,一路上说不尽的趣事,道不尽的叮嘱,看周遭的一切,听无忌的童言,此时,你是幸福的;每每看到医院里,因健康原因而倍受折磨的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们,你会从他们痛楚的眼神中感受到拥有健康的你是幸福的;双休日里,慵懒地舒展四肢,任思绪尽情飞舞,抛开所有的烦恼与压力,彻底地放松心情,那种感觉更是把你带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幸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一种生命的感受,一种人生的体验。

在很多时候,幸福不是去盼望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尽情享受自己现在的“拥有”。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拥有年岁已高、却依然健康精神的双亲,那你就是幸福的!何必自寻烦恼去渴望不切实际的东西?学会发现,学会珍惜,学会创造,幸福永远会环绕在你身边,就像阳光、空气和水。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心中。春来了,花开了,阳光暖暖地亲吻着大地,风筝飞起来了,将天空点缀得五颜六色,孩子们快乐地在阳光下奔跑着、欢笑着,世界是如此美妙啊。走吧,到大自然中去吧。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人生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走好每一步,即使走得很艰难,但只要坚持下来了,你就是幸福的。

作文存在【二】

美好的事与物总会让人向往。人人都愿看到美丽动容的面,也真切渴望真善美存在我们生活之中,可当我亲眼目睹这幕后,我乍然,惊愕,难道曾经的所做作为:扶老奶奶过马路,为老爷爷让座,送不知名的\'小朋友回家等等的点滴善举

这些部早已不再我们社会的美好的存在了吗?

那天我走在放学路上,远远看见一个老爷爷摔倒了,大伙困在一起,唧喳喳的议论着,我心想:那些叔叔阿姨应该会赶紧把他扶起来!我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却没有一个人扶起,你说我,我说你,没人愿意伸出援手,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脸上漠然的神情。我焦急地看着,眼见这位老人用手吃力的支,慢慢的爬起。“啪”我听到了他再次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的那声重响。我的心抽着,仿佛万千虫子撕着吞噬着我的心。我快步走过去,这时这位老爷爷慢慢的往前,吃力的去找他的拐杖,每一步都是艰难。他把祈求的目光投向人们,然而得到回应的依然是冰冷与漠然,最后,他自己艰难地拿到了拐杖慢慢的爬了起来。他失落地拍拍身上的泥土,默默的着拐杖一步一步踉跄着离去。

当我走到这里时,人群早已一拥而散,当时,我也想快步走过来起老爷爷,然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让我的这段路行走得如此如此的缓慢。或许很多人都有扶起老爷爷的想法,但害怕担当责任的心让他们选择漠视。

此时我的心深深地刺痛了一下,仿佛老爷爷转身落寞离去的那一幕犹如一根针狠地扎在我的心里。我想电视上歌颂的真善美,书上描绘的真善美,我们笔下的那真善美难道早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我疑惑不解,甚至是迷茫了

回到家后,我的失魂落魄妈妈看在眼里,问我原因,我如实以告,妈妈批评了我的行为。她说:善举,从自己做起。不畏惧,不退缩,爱是可以影响与传递的。

是啊,我心有所动,却没行动,如果我能主动做到,也那漠然的人群也许会被我感动与影响,今后我要从自己做起,鼓起勇气做对,做真的事,让真善美传递下去,让真善美在我们社会奏响美好的和谐之歌。

作文存在【三】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曾被教育局称为“不合格”的一本书,却被不少学者认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书里蕴含了太丰富的内容,讨论的问题也庞杂且深刻,有些地方让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话却让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须本真的理解和面对亡,海德格尔说:“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

”“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觉得是废话,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会是求的呀,所以自然是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问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但是结合很多人各种生存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讲出这样的话来。有人觉得生存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们觉得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满带文艺范儿的“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与其他一切都无关,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生存的,为了维持生命而呼吸、饮食,而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钱……所有的一切。下次再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生存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很多我们觉得乏味的东西可能也会有意思起来,很多困难也就不那么可怕了。生一向是哲学领域很容易提到的话题,于是,探讨了生存本质后,海德格尔又说“亡不是人实际能的。

”谁知道到底这样的话是不是正确的呢,至少现在的你我都不知道。没有经历过的人自然没有发言权,经历过的人又有什么方法能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要是能,那不知道有多少冤魂会因为别人的推责而无辜走在黄泉路上。也许真的是亡使人个体化,使自己的生存整体地呈现出来。有时候想想还真的是亡让人去注意某人,文学上更是如此,我们经常都爱说,只有人才能出名,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好的作品都在作者后才受到大众的认可。甚至觉得大家好像忽略了生存的意义,明明人如灯灭什么都留不下,不管是盛名还是厚利,很怀疑这样的规律是依靠怎样的理据形成的,但是它就在那里。人所畏的情绪向自己展示了自身的生存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是终有一的。

谁也代替不了谁,也无可逃避。不管这辈子怕不怕,在世上也不过几十年,谁也逃不了,当下的日子好好过便好了。生由天,我们总是在纠结自己的存在,总是计算着在世间的时间,但是既然不受我们思维活动或者情绪的左右,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呢?或者我们真的想要用脑子重新整理出更适合我们的生存法则或者避免亡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