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巴尔扎克简介200字)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巴尔扎克简介2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5 12:09:49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巴尔扎克简介200字)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一】

远方的小巴尔:

你好!

这次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这次,我想与你交个笔友,好吗?下面我来介绍我自己吧!

我叫小越,今年十二岁了,我在汕头市金涛小学读书,我在503班当任语文组长,我的成绩在班里数中上水平,平时下课时都会检查组员的作业,但检查作业完毕时我一点也不拘束,会和我几个哥们一起快乐地撒野有时踢足球,竟然踢进自己的球门,打篮球时却到处乱扔,我一个同学玩过头,裤子裂了,那尴尬的表情可真搞笑瞧!我们的课余生活有趣的事情可真多呀!小巴尔,你在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课余的趣事多吗?

小巴尔,你一定很想了解汕头吧!汕头是个美丽的城市,就在广东的.东南的城市。晚上,在时代广场,夜景可美了!那一栋栋楼房亮起了灯来,灯光璀璨,可真美啊!早上,在海边看日出,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一想想就感觉非常浪漫呢!对了,该说说美食了,汕头市葛海滨城市,所以这里有许许多的海鲜,有鱼、虾、蟹还有许许多多潮汕小吃呢!

在汕头也有许多传统文化呢!例如:英歌舞、潮剧、功夫茶、赛大猪可真是应有尽有呀!这次就说功夫茶吧!你知道什么叫功夫茶吗?因为泡茶也需要功夫的哦!冲功夫茶一共要五个工序,并且每一个工序都有一个美称。首先,乌龙入洞就是把茶叶放入茶壶里,因为,我们最早喝的茶是乌龙茶,所以才这么叫。然后,高山流水就是把开水倒入茶壶里。接着,春风拂面因为,泡茶的茶叶上有些泡沫,要把它用盖子挂掉才好。再接着,关公巡城就是倒茶,像螺旋在空中旋转似的。最后,韩信点兵把茶滴倒干净,一杯杯清香的功夫茶就大功告成了!

小巴尔,汕头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欢迎你来我们这里做客,我会给你沏上一杯功夫茶,带你去吃潮汕美食,带你去海边游玩!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你的笔友:小越

20xx年3月4日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二】

在读书群里,我们现在在读的书是《全脑教养法》。这本书我在两年前就看完了,当时我明白了一件事:即使我对自己的过去有什么不满,现在能让我的女儿们成长的身心健康、人格更加健全的人,只有我也必须是我。并且,当我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她们会成为更有爱心更好的一代父母,这就成为了我对未来潜在的影响。这让我感觉我跟这个世界是有联结的。但是在当时,我并不明白为什么这种虚无缥缈的"联结感"让我激动。

上个月,我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阿德勒心理学所强调的共同体感觉恰恰是扎克伯格这封信里所说到的("我们相信人生而价值平等,这也包括未来许多代的人们。我们的社会有义务在现在就做出投资,提升未来年代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们,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这一代。")。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其中的"共同体"扩展到了宇宙整体,还包括了过去与未来,甚至从生物到非生物。看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正是那种看似飘渺的"联结感",让我对这个广义的共同体产生了归属感,我是有价值的。

昨晚我在整理正面管教协会线上分享内容时,听到一位讲师分享的.协会高级导师英洛的一句话,她说:我认为,我们在座的家长,孩子的看护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甚至比高高在上的政治家更重要,因为我们正是通过跟孩子在日常的每一点互动中,一点一点的重塑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这让我回想起了,自己辞职做妈妈的初衷。天下的父母心是何其相似。最初自己小小的私心只是希望能做两个孩子最好的妈妈,在她们最重要的时光陪伴她们,让她们也让我自己无憾。慢慢的,我变的更"贪心"了,我希望她们生活的环境更好,朋友更好,世界对她们更友好。然而我也明白,这个世界不会一夜之间变成我们的理想国,唯一能做的就是我们自己慢慢的改变,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一代人,而她们会让未来的世界越来越好。

今早我就看到了扎克伯格这封信,似乎呼应我昨晚的感悟一样,在开头他说:你的到来已经给予我们理由,去思考我们希望你生活的未来世界。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希望你生活在比我们更好的世界。You’ve already given us a reason to reflect on the world we hope you live in。 Like all parents, we want you to grow up in a world better than ours today。 有几个人敢说让世界变的更好是自己的梦想呢?至少我不敢说,直到我看到扎克伯格这封信。我突然想通了,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愿望没有高下之分啊。只有世界越来越好,我们的孩子们,和孩子的孩子们,才会生活的越来越幸福,这其实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

当父母让扎克伯格夫妇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人,让他们做出了最重要的决定。当父母也让我感到我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我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放弃已经轻车熟路的职业,加入到"让父母们帮助孩子更好成长"的队伍中来。你们的决定呢?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三】

看这本书就像哈罗德的路程一般,走走停停,最后终究到达终点,然后继续。看的很费劲,带着些压抑,然后长呼一口气,终于看完了,哈罗德的“朝圣”之路也结束了。

一封信,一个契机,一个女孩儿的话,让哈罗德莫名开启了一段路程。或许很突然,或许早已注定。长久以来内心的束缚,无法逃离的生活,感受不到真实的自己,就在某个时刻,瞬间的念头爆发出来,转而变成信念。这段路程,他回忆了他的童年,他的母亲,他的戴维,他的莫琳,他的朋友奎妮,当然还有曾经的自己。路上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和他们不为人知的面孔。以及到后来,一堆想要与他同行却没那么纯粹的“朝圣者”。哈罗德挣扎在现实与回忆,亦或是梦境中。有过迷茫,有过沉浸在大自然的快乐,有过放弃的念头,有过突然找到这段路程意义的豁然开朗,有过在一群同行者中的迷失,也有过临近终点前的崩溃。还好,他还是做到了,带着初心。最后的他,看到了依旧等着的奎妮,与想象中的情境并不太一样,自己的信念还是没能抵过现实。隐约中看到自己的朋友,等到了他,奎妮离开的很安详。莫琳陪着哈罗德,与奎妮告别,陪着他继续,一切似乎还是一样,但又却不一样了。

这段路程里,哈罗德找到了真实的自己,他爱着自己的儿子和妻子,爱着自己的朋友,愧疚于过去的行为,也终于直面那个自己,和莫琳一起,结束了一个人的朝圣。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四】

好久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小说。刚开始《一个人的朝圣》只是平缓的叙述风格吸引着我,喜欢雷秋·乔伊斯对风景细致的描写,喜欢主人翁在耳边轻轻细语的感觉,喜欢想象他在看到这些文字时的心情。

打破主人翁哈罗德的平静生活是从邮寄一封给朋友奎尼的信开始的,那时我只能看到哈罗德生活的平淡沉寂甚至有点祥和,并不能感受到哈罗德的痛苦。27章之前我一度认为平淡的生活麻木了哈罗德的神经,儿童时期的阴影时不时的袭击着哈罗德,不懂得如何去爱导致哈罗德对生活诸多躲避,一路上,哈罗德回忆着童年对爱的渴望而感到痛苦,婚后对妻子莫林和儿子戴维的所作所为而懊悔不已。直到哈罗德给加油站女孩的那封信,我才知道哈罗德的丧子之痛,才明白为什么莫林和哈罗德产生了无法跨越的鸿沟。那一刻我的心沉重了很多很多,我突然理解了第12章结尾为什么哈罗德会张开双臂在雨中挥打对回忆呐喊:不要。为什么会无法制止痛苦一直私语:原谅我,原谅我,原谅我让你失望。

心路历程啊!哈罗德刚踏上旅程时几经挣扎,徘徊在放弃的边缘,又因为一些小启发,让哈罗德重拾自信。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不正是和哈罗德一样吗,选择的,疑惑着,徘徊着,又坚定着。第18章开始,哈罗德是坚定的,他放下了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地图、手电筒、胶布膏药送给了需要的人,植物百科记在脑子里,手表,银行卡邮寄回家,哈罗德轻装上阵,卸下了不需要的累赘,欣赏沿途的风景,思考过往的人生,温和的对待相遇的人们。这是我不能及的,我还无法卸下外界的诱惑,甚至有时会因此而感到苦恼。

小狗的加入,朝圣者的加入,正如哈罗德所说,什么人都有。他们搅乱了哈罗德的步伐,旅途充斥着矛盾和商业的气息。哈罗德在人群中感到孤单,唯有夜里独自徘徊才能让心得到自由。读这段时我在想,如果是我也许会选择离开他们一个人上路,但哈罗德却是感激并觉得有责任保护他们,直到朝圣者们一个个离他而去,包括最后小狗的离开,哈罗德终于又一个人了。又一次经历了失去,这让哈罗德想起了父母的遗弃,儿子的孤独,妻子的怨恨,哈罗德崩溃了。我一度怀疑结局是不是哈罗德和他父亲一样老年痴呆,那该多么的残忍啊!幸好,哈罗德只是精神上极大的痛苦,对现实中自我彻底的否认,对徒步意义的极度怀疑进而导致了他如行尸走肉般的行为。终于哈罗德昏昏沉沉的走到了贝里克,87天,627英里(1英里=1.6093公里,靠一双帆船鞋。这时没有欢呼,不是兴奋,相反倒多了许多惆怅,痛苦和不知所措。人就是这样的,这符合常理,比如我们辛苦了半学期,考了个高分,以为会很兴奋却没有高兴。考证书,得奖学金,拿奖金都好像是这样的心情。所有为什么会有过程很重要这句话了。我们应该在过程中多快乐些,到了结果,人总是开心不起来的。

丧子之痛如何放下,我无法想象,但幸好,莫林原谅和理解了哈罗德,也放过了自己。结局是他们回忆第一次在舞会上的一见钟情,还有他们笑到肚子疼。到底是怎样的一句话呢,能让俩个人笑的如此开怀?书中是这样写的:“你说得对,连好笑都算不上。”哈罗德边说边用手帕擦眼睛。有一会他好像正常了。“那就是爱的威力。其实最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一定是我们太快乐了,所以才觉得那么好笑。”

我喜欢灵魂跳跃时的感觉。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五】

《巴尔干最后的贵族》,法国 / 希腊 / 波兰 / 西班牙 / Bulgaria联合制片。2005年上映,通过巴尔干地区一个大领主一家在期间的命运讲述巴尔干地区1890年到1950期间的历史,巴尔干战争,一战,二战,法西斯,共产主义,独裁,种族屠,一一呈现其本质,人性的悲哀无以言表,就像片中的台词:“难以置信在于此艳阳之下,人类却在互相屠。”

第一集:风的王国。

巴尔干地区的马其顿王国湖心地区的一个大领主老来终于得子,取名Zulfikar(祖尔菲卡  )。在其满月喜宴上,老领主的女婿对其老婆说:你爸爸生得了儿子,你弟弟会继承他的领土及地位,我们什么也得不到了。老领主当然心知肚明女婿的心机一直防着其。老领主都儿子Zulfikar(祖尔菲卡  )疼爱有加,细心培养,不但请学者教学,小小年纪就送给Zulfikar(祖尔菲卡  )一匹漂亮的白马,时常与儿子在山岭策骑。少年的\'Zulfikar(祖尔菲卡  )与父亲策骑到一个山岭顶峰时,老领主对儿子说:“看清楚了,Zulfikar(祖尔菲卡  ),你能看清楚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属于你的,牧场,小溪,森林你眼前的一切,你视野所及的所有东西都是属于你的。”甚至是村庄吗?“小Zulfikar幼嫩的童声发问。”对,没错!“老领主深情地看着Zulfikar答道。”还包括村庄里面的人。“老领主最后补充道。

少年的Zulfikar一次与父亲策马远行,遇到暴风雪,在半路的农户家过夜,偶遇了少女时的 Esma,互生好感,Zulfikar承诺长大后一定来娶Esma。

1907年Zulfikar来到沙罗呢卡城市里读寄宿高中。老领主对Zulfikar说,等你从这里毕业后,你懂得的东西比我多了。在火车站,父子俩看着街头的土耳其人,保加利亚人,穆斯林,基督教徒互相歧视挑衅,民族与宗教的矛盾一触即发。高中期间巴尔干地区发生民族及宗教混战。在混战时Zulfikar认识了 Takis,一个穷苦的小男孩。

1910年 高中毕业回到家门口,碰到比他年纪还大的她姐姐的儿子 Hikmet (伊克梅)正要赶往雅典城上大学, Hikmet 妈妈说 Hikmet 在雅典要隐瞒其穆斯林的身份。回来见到父亲,父亲送的礼物竟然是枪,并告诫其它比亲兄弟还要亲,更能保护你 的性命。

一直来 Zulfikar都未能忘记 Esma,也未能忘记自己的承诺。兴奋的Zulfikar与家佣的儿子Mustafa一起来找Esma。见面后两人都兴奋异常,Esma也是深爱着 Zulfikar。Esma主动地与Zulfikar在田野里做1爱。事后的Zulfikar感到 穆斯林的女人不应该在未结婚时与男人发生1关系,否则如何面对孩子。认为 Esma不能成为自己孩子的母亲,我可以爱你,但不能娶你,你不能成为我孩子的母亲。Mustafa也一样爱着Esma,了解原因后,愿意娶Esma。

失恋的 Zulfikar来到娱乐舞厅水晶宫,遇到了Takis,Takis如今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大发战争财,卖军1火给各方军队,即使时自己祖国的敌人。Zulfikar也迷上了水晶宫的舞娘。

Esma怀孕了,找到Zulfikar的幼时私塾时的学伴,该学伴现在是药剂师。Esma想要打掉这个孩子。但药剂师正要出门去巴黎寻找人生发展的机会。药剂师劝其保留孩子。Esma还是爱着Zulfikar的,最终决定保留孩子。Mustafa不介意孩子是Zulfikar的,于是Esma嫁给了Mustafa。

身体虚弱的 Zulfikar的父亲接到外孙子与基督徒结婚并放弃穆斯林的身份信件气,临时对Zulfikar说,你一定要赶紧结婚生个儿子,如果我的家业落到女婿手里我会不瞑目的。切记切记!葬礼上,老领主的女婿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为老领主职位的继承人,担任本市的市长。但不到一个月,得意忘形的他却吃饭时狼吞虎咽噎了。

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听完街头鼓动的Zulfikar兴奋冲冲地来找到妈妈想上战场,却被妈妈严肃地教导:我们的邻居都是保加利亚及希腊,阿尔及利亚及瓦拉几亚人,从来如此,我们的关系一直都很亲近,没有过节,现在却要打仗了,没什么值得高兴的。Mustafa当了兵,却因为写信表露想回家而被当成逃兵枪毙了。

战争期间,一群逃难的人群敲打领主家的大门,是一个犹太富商的女儿及逃难的农户,犹太富商与老领主是老朋友,故其女儿找到他家来避难。犹太富商一家被,只剩下女儿一个。Zulfikar收留了他们。慢慢Zulfikar喜欢上这个比自己大6岁的有教养的犹太女孩。但其妈妈坚决反对。说:我收留了你,而你却偷走了我儿子,你出去,你现在一无所有,你能给我们家带来什么?犹太女孩不动声色地从衣服里取出一个小布包,倒出了好几颗闪闪的钻石。Zulfikar妈妈无话了,于是婚礼举行。(哈哈,看来那里都一样,没有丰厚的嫁娤别想进名门望族的门)坚强的Esma来参加婚礼,是新娘请来的,悄声告诉Esma,你放弃了他,以后就别从我手上抓走他。 Hikmet将Mustafa被枪毙的事告诉了Esma。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Esma与Zulfikar的妻子都相继生了儿子。Esma的儿子叫Rasit拉吉特,Zulfikar的儿叫Suleyman 。

巴尔扎克个人简介作文200字【六】

从柜子里拿出挺长时间的一本书,就在今天,合起了书本,深呼吸了一口气,且撑了撑懒腰。随口说了一句:“收官!”

在那个交通便利的\'时代,有这样的一个退休工老头,花了87天,一步一步走了627里路,就是去为了见一个故人,这着实是很让人震惊。

他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你会相信他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做得超乎常人吗?大概不可能吧?更像是一种无稽之谈。是的,当我初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怀疑这老头的脑瓜是不是出了问题?

哈罗德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是一位在酿酒厂有40多年工龄的退休工人,这40多年里他从未与他人相争,也没有知心朋友,也没有人与他为敌,日复一日,平平淡淡。当然也没有过岗位上的升迁,这样的生活好比是一潭抛下石头也激不起浪花的水,甚至于到了他退休时,也没有欢送会,上完最后一天班就回家去了,毕竟没有任何人会在意。

然而一封信的到来打破了他一成不变的生活,那是一封来自身患癌症的老友奎尼的信,奎尼二十多年前帮助哈罗德背了个黑锅后便被解雇消失了。在震惊和悲痛之下,他写了回信,再寄出的过程中,因为加油站小女孩的一句“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让哈罗德深受启发,于是他越走越远,最后横跨了整个英格兰!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尼就会活下去。

哈罗德的一切似乎是那样不可思议,他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甚至于平庸的人也可以尝试不平凡的事。在这期间,哈罗德的壮举不但受到媒体的关注,还激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人生的思考。

平凡的哈罗德,终究成就了一件不平凡的事。退休后的他可以,为什么现在还年轻我们却总说“太难了,我做不到呢?”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总会去计较得失。正是如此,才有“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而正好是那些不计较得失的只占十分之一的人,把那些我们认为不屑一顾的事情坚持了下来,从而达到了我们曾在一起所期望的成就。

认真和坚持是改变一个人甚至成就一个人的关键因素。主人公哈罗德在生活上一事无成,他是妻子莫琳和儿子戴维共同疏远的对象。作为男人,他在家中地位低下,完全没有该有的地位和尊严。当他和家人探讨问题时,收到最多的是来自妻子的“我不这么认为”的回答,以及儿子言语间的不屑与眼中的挑衅。在教育儿子不要骂脏话后,换来的却是一句“走开”,甚至连说个笑话都能被儿子嘲笑。你也许会认为他没本事,是的,确实如此。但正是这个平庸的人,自从他踏上旅途并坚持走下去后,他的妻子也对他这次的执着感到不可思议,慢慢转变了从前对他的固有看法。在行走的过程中,在众多陌生人的帮助及鼓舞下,哈罗德逐渐找到自我、重拾自信,最后还引起媒体关注曝光,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大波追随者。当妻子莫琳在众多追随者中再次见到他时,她看到的不再是以前那个卑微胆小的哈罗德,而是一个全新又自信的男人。

哈罗德的转变,我们可以说那封信是引火线,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他坚定和坚持的意识觉醒。反观当下的我们,是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下渐渐的浮躁了起来,愈发缺少一种坚定和坚持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把一切归于其他,没有哈罗德的自我反思,亦没有他那一步一个脚印去践行目标的勇气。

年轻的我们,为何我们不去借鉴和学习哈罗德的精神呢?来一段属于自己心灵上的旅程,去看看曾经的自己,去感受那份源于灵魂上的鸣唱。毕竟那个理想上的你,不值得被辜负。信念很多时候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虽然知道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做一定不会成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信念,笃定且从容。

你会发现,哈罗德原来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