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恨铁不成钢作文(恨铁不成钢的高中作文)

恨铁不成钢作文(恨铁不成钢的高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5 11:14:48
恨铁不成钢作文(恨铁不成钢的高中作文)

恨铁不成钢作文【一】

这部剧我看了四五遍,涉足比较深,有三点:一、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二、难点变成亮点;三、强强联合,产生1+1大于2的力量。

对电视剧说三句话:第一,主题鲜明,主线清晰。该剧反映的不是两个方面军的会师,而是三个方面军的会师;是六次会师,大会师是高潮,集中反映的是高潮的部分。从这个角度讲,该剧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扛鼎之作。

第二,导向正确,旗帜鲜明。凸显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展现了全党全军的大团结、大统一,弘扬了长征精神,昭示了革命理想信念。这部作品是制作方心的结晶,是一部不忘初心的精品力作。

第三,贴近历史,实事求是。这段历史是中日民族矛盾、国内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党内外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从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作为次要矛盾的,这部剧抓住了主要矛盾。 

恨铁不成钢作文【二】

该剧从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密谈合作开始讲起,直至西安事变结束,全面展现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能够号召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中作出努力。全剧通过展现一方面军的铁家父子、四方面军王家兄妺和二方面军程家姐弟在会宁大会师前后的坎坷和历练,反映了当时红军到达陕甘地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为完成三军会师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同时该剧还展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徐向前、任弼时、张学良、蒋介石、胡宗南等一批风云人物,展示着各自的政治本色和军事较量。最终,在党中央、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广大红军战士不仅克服千难万阻完成了三军大会师,实现了红军的统一。

在幸福生活的今天,通过观看《淬火成钢》,使我为自己的党、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先辈、自己的人民和国家倍感无比骄傲和荣光,也被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天骄和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的革命气概、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折服和感动。正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先烈们用满腔的热和激情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繁荣与富强。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经过长途的跋涉,历尽艰辛万苦的革命精神,根本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与自由民主。”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只有从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不能忘记这种精神,要时刻牢记这种精神,更要继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我们要将长征精神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取得我们个人的长征的胜利,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征程的胜利! 

恨铁不成钢作文【三】

高明记得自己四岁时,数数就能数到一百了,可是堂哥——比自己大半岁多的高亮,别说数到一百了,超过十的数都记不住。

在爷爷眼里,长孙高亮是他最大的宝贝。老爷子听儿子念叨高亮太笨、不识数,怎么教都不长进,他就不高兴地说道:“我看不是孩子笨,而是你们自己笨——不会教孩子。不就是数数吗?让亮子跟我学,保准一教就会,你们就等着看看我怎么教孩子的吧!”

虽然爷爷没有什么文化,可是他识数:因为他自小就放羊,一大群羊少的时候几十只、多的时候上百只,每天都得数好几遍,这样才能对羊丢没丢心里有数。所以,数数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儿。

谁知,爷爷亲自一教长孙,才知道自己遇上了真“木头”,他教了好几天,结果是:亮子从一数到三,溜得很;从一数到十,磕磕巴巴的;若是再往十上边数,就会数着数着回到了一。

爷爷看着长孙又是心疼、又是着急,恨不得扇他一巴掌,抬抬手又舍不得,就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不识数,将来怎么上学?不上学长大了可怎么工作?”

看着爷爷生气了,亮子眼里噙着泪回答:“爷爷你别生气,我长大了也放羊,就跟爷爷小时候一样。”孙子们没有少听爷爷讲自己童年、少年时候的故事,所以,亮子才给自己想好了这份儿未来的工作,权当是接了爷爷的班儿。

“唉!放羊?你以为放羊就不用识数了?一群羊放出去,你不会数数,丢了几只你都不知道。”爷爷叹道。

“那、那,我就放三只行吗?”亮子看着爷爷不高兴的样子,委屈地嗫嚅着。

“放三只?那放一只不是更保险吗?!”爷爷被长孙气笑了。